博雅日課:屈原與端午節

2021-01-09 騰訊網

博雅日課:屈原與端午節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為什麼在歷朝歷代的文學家、政治家中,屈原享有如此高的待遇呢,來看今天的日課了解屈原的故事吧。

屈原和楚王是宗親,姓羋。可為什麼他不叫羋原,而叫屈原呢?原來,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分開的,「姓」表示母親家族的身份,氏是姓的支系,表示父親家族的身份。一般女性稱「姓」,男性稱「氏」。屈本來是地名,在今湖北秭歸一帶。春秋時期楚武王把它封給了兒子瑕,屈就成了兒子瑕這一族的氏。屈原是屈瑕的後代,所以叫屈原。

他的身體流淌著楚國皇室的血統,這也在他的內心根植了肩負楚國江山社稷安危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他曾在《離騷》的開篇特別強調自己高貴的出身、降生時刻的不凡、美好的名和字,說明自己有責任、有理由為國家擔負重任。

屈原從小聰穎過人,能夠開卷過目成誦,提筆作文為詩。童年時期,當時能夠搜集到的書,他幾乎都讀過。包括晉國的《乘》、楚國的《木壽杌》、魯國的《春秋》等史書,《論語》等儒家經典,以及廣為流傳的諸子學說等。

屈原更喜歡山歌、漁歌和祭祀歌曲,每每得到一首,便如獲至寶,從中汲取營養。屈原在任職三閭大夫期間,曾把楚地民間祭神樂歌加工改編成一組抒情詩,襲用古題《九歌》。

▲ 《九歌·東皇太一》

在此之前,中國並沒有專門從事詩歌創作的詩人。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錄的都是民歌,每首詩的作者都是沒有名姓,也不可考證。屈原創作《九歌》,也就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留名的詩人。自此,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也由集體吟唱走向以個人創作為主。

屈原學識淵博,能說會道,對國家治亂有自己的見解,加上皇族的身份,深受楚懷王的寵信。23歲便被任命為左徒,執掌內政外交事務。此時,春秋時代的十二大國已經歸併為「七雄」,即將實現大一統。「橫則秦帝,縱則楚王」。當時七國中,秦國最強,楚國最大,整個統一大業的完成,非秦即楚。繼吳起之後,屈原是又一個在楚國主張變法的人。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屈原的政治才能受到了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爭得懷王的寵幸,心裡嫉妒屈原的才能,就對他進行誹謗。

懷王聽信讒言,疏遠了屈原,後罷黜他的左徒官職,貶任三閭大夫,也就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幾個大貴族子弟教育的閒差。隨後,因變法損害特權利益的舊貴族勢力對他進行不斷的排擠,屈原又被逐出郢都,遭到了第一次流放。屈原這一年38歲,正是他人生精力旺盛的黃金時段,卻輾轉流離,報國無門,內心滿懷憂愁幽思,故寫作《離騷》。

▲ 《離騷》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歌,《離騷》在文學史上開創了「楚辭」體裁,同時也是楚辭中最重要、最動人的一首長詩。《離騷》是一首長篇抒情詩,帶有自傳體性質。屈原自敘其家世淵源、興趣愛好、性格品行,表達了自己遠大的政治抱負以及懷才不遇的悲憤,希望君王能早點任用自己。

其中,諸多經典的句子如滿天繁星,灼灼其華,散發光芒。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是完美人格的外在特徵。「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是他功業未成的焦慮,以及對有限時間的珍視。「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他用生命的摯誠來捍衛自己的理想的誓言。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唯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是他對昏庸荒唐的楚國國君以及貪婪嫉妒,苟且偷安,把祖國引向危亡的的楚國貴族集團的批判。

屈原流放在外的時候,秦國趁這個機會派丞相張儀離間、拆散齊楚聯盟的關係。楚懷王利令智昏,一再受張儀的矇騙。原來允諾作為齊楚斷交報酬的600多裡最後變為6裡。懷王大怒,先後兩次興師伐秦,結果都被秦打敗。

屈原在外交上堅決主張聯齊抗秦,楚懷王在危難之際重新起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目的是讓齊楚兩國締結新的聯盟。秦王又施詭計,親自修書,約懷王去秦國的武關(今陝西省丹鳳縣東南)與昭襄王會晤,重建秦、楚睦鄰友好關係。

屈原極力反對楚懷王要赴秦國之約,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屈原此舉,遭到懷王無情的怒斥。

懷王后果真被強秦所扣,楚國從由齊國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七年後,頃襄王竟然忘記前仇,與秦結為婚姻,以求暫時苟安。屈原反對他們的可恥立場,又遭到造謠詆毀,流放到更為偏遠荒蠻的江南(沅湘流域)。這一流放就是16年,屈原再也未能回到魂牽夢繞的郢都。

文學歷來伴著苦難而行,屈原用人生的磨難築起了中國文學的雄奇高峰。在兩次流放的蹉跎歲月裡,屈原揮毫潑墨,激揚文字,創作出一篇篇浪漫瑰麗、名垂千古的巨製,開創出中國詩歌的新體裁——楚辭。

▲《楚辭》

或許您在不同的直播間兜兜轉轉,只為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或許您苦於網課內容理論生硬空洞,讓您在親子日常教育中無從下手……今天要推薦的直播課正是您所需的「及時雨」,學習優質的直播內容,「刷新」教育觀,做孩子眼中最「酷」的家長!

楚辭是浪漫主義詩歌源頭,為中國詩歌發展開闢出新天地,對中國文學影響極大。漢賦、魏晉駢體文都是由楚辭演化而來,唐詩宋詞更是把楚辭的浪漫主義提升到新高度。

詩仙李白以「屈平詞賦懸日月」詩句,表達了對屈原文學成就的高度敬仰。中國新文化旗手魯迅先生盛讚《離騷》:「其影響於後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可以說,屈原之後的中國文人都是聚集在他這座文學高山下的。

屈原是文學巨擘,更是令人敬仰的愛國先驅。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在屈原之前,在世人的心中,信奉的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擇業價值取向,並未有篤定的「愛國」概念。

身具才學的人,比如孔子、孟子、韓非子等,都是周遊列國,「推銷」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屈原「忠而被謗,信而見疑」,政治生涯後期並不被當政者認可,並受到打擊迫害。

儘管有著千般委屈,報國無門,可屈原仍然痴心不改,忠貞不渝地愛楚國,「雖九死猶未悔」,愛的那麼執著,那麼痴情,那麼深沉。兩次被逐,命運多舛。錚錚傲骨的屈原並依舊滿腔熱血和理想,依舊心繫江山社稷、憂國憂民,依舊鬥志昂揚,上下求索。他的心,依舊是楚國心。

當聽到郢都被秦國攻陷的消息後,一生與楚國休戚與共的屈原,陷入巨大的悲傷和絕望中。那時,他已60多歲了,有心殺敵,無力回天。於是毅然絕然地作出了人生最後的選擇: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博雅日課 每日更新

博雅日課:每天陪伴

吃了那麼多年粽子,說了那麼多年屈原,你知道端午節還和唐明皇有關麼?

閒情偶寄·種植部 | 博雅日課

閒情偶寄·種植部 海棠 | 博雅日課

閒情偶寄·種植部 玉蘭 | 博雅日課

閒情偶寄·種植部 梨 | 博雅日課

牡丹閒情偶寄·種植部 牡丹| 博雅日課

趣話端午

配圖|杏子 責編|阿諾

點亮「在看」,分享優秀

相關焦點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古時端是開始的意思,一年中的五月又如一日中的正午,後來「五」漸漸通為「午」,所以每年五月初五被稱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端午也稱「端陽」。自端午節誕生以來,由於不同地區民俗文化差異,端午節還有浴蘭節、地臘、詩人節、夏節、女兒節、天中節等多種別稱。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
  •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又為什麼要賽龍舟?這些真的跟屈原有關係嗎?答案是,NO!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端午節與屈原之間的誤會。想要理清這之間的誤會,我們得先知道,到底是先有的屈原還是先有的端午節。我們都知道,屈原是我國戰國末期偉大的愛國詩人。那麼,端午節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據考證,端午節最早是祭祀的節日。
  • 端午節吊屈原,讀陸丹墀先生詩
    今天是端午節,我將陸丹墀先生給我的他的舊作《端午節吊屈原》詩3首獻出來,通過《僰俗》與讀者朋友們分享。詩用韻有突破,未避重字,但瑕不掩瑜。希望大家喜歡!陸丹墀先生詩如下:七言律詩·端午節吊屈原陸丹墀(一)蒲鞭九節掛門旁,香粽年年墜大江。為吊屈原沉汨水,敢膺楚子曰懷王。
  •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歷史上因為投江而獲得端午節冠名資格的人有三個,伍子胥、曹娥、以及屈原。結果我們都知道,曹娥名氣太小、伍子胥戾氣太重,最終屈原一枝獨秀獨家冠名端午節。但屈原應該也沒想到,在打敗了兩個跟他年紀差不了多少、「根正苗紅」的競爭對手之後,竟然還有人敢在他的BGM裡挑戰他。
  • 屈原故裡過端午 傳統端午祭首次「觸網」
    在端午節裡,很多地方划龍舟,但在划龍舟前舉行遊江和招魂儀式,卻是屈原故裡所獨有。傳說,當年屈原投江的消息傳到了屈原故裡,屈原的妹妹悲傷不已,划起小舟,沿江招魂,鄉親們也很感傷,紛紛操舟,隨她一道為屈原遊江招魂,希望屈原的靈魂回歸故鄉。此後,每到端午,遊江招魂就成了屈原故裡紀念的特殊儀式。
  • 2015年端午節放假幾天?2015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2015年五一假期結束後,緊接著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放假安排就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2015年端午節放假幾天?2015年端午節放假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6月20日開始放假,周一補休,所以端午節假期為:6月20-22日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6月20日(星期六,農曆端午節當日)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其一,為了紀念屈原。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由於古代南北風俗各異,端午節在全國各個地方的叫法也大不相同:有五月節、天中節、女兒節、端陽節等20多個名稱。要說端午節的起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屈原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舉辦活動,後來才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端午節。
  • 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2015年端午節放假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放假幾天?出行需要早點做計劃和功課,這樣才能保證出行順利。關於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如下,望大家喜歡。  2015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0日(星期六,農曆端午節當日)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6月21日(星期日)公休  6月22日(星期一)補休。
  • 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其實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在中國古代,端午節可是相當隆重的節日,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 端午安康丨那些你不知道的端午節冷知識!
    端午由來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從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端午最初是為拜祭龍祖,即所說的圖騰祭祀;後有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說法,以紀念屈原的說法為主。端午習俗各地會有所不同。一般有吃粽子、賽龍舟、掛鍾馗像、掛艾草、配掛香囊、戴五彩繩、喝雄黃酒、畫額等。這都是一些常見的端午節打開方式。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圖片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就要了,一些網友又要糾結端午節應該祝福安康還是快樂,那麼端午節為什麼不能祝福快樂?端午安康又有哪些來由?端午節安康送給網友。  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這一天,很多的朋友會發送互祝「端午節快樂」的簡訊。對此,非遺專家說,不是所有節日都能互祝快樂,如清明節、端午節只能互送「安康」,端午節可以說:「端午安康。」
  • 這個端午節,他們這樣過!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這個端午節,黃岡消防的「藍」朋友這樣過。愛國教育強基礎「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的家國情懷,就是端午節的靈魂。
  • 端午節圖片發朋友圈說說配圖 端午節圖片發圈祝賀語
    2020年端午節到了,小編分享一些端午節圖片,在端午這一天在朋友圈發說說可以當配圖用。順便一些端午節祝賀語給大家,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安康。【端午節圖片】按傳統的儀式敬拜屈原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端午節圖片發朋友圈說說配圖 端午節圖片發圈祝賀語(一)  1.端午節到,好運隨著你我笑。
  • 除紀念屈原以外,有關端午節的5個傳說,你還知道哪些?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畢竟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端午節這個節日,以前在這天不少古人都會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拜神祭祖,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等等活動,十分的熱鬧,可是現在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過的十分簡單,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下面就為大家說幾個有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除了紀念屈原以外還有不少傳說
  • 2015年端午節休假通知
    2015年端午節休假通知  經研究決定,2015年端午節休假四天,即6月19日至22日休息,6月
  • 中國目前有194人名叫「屈原」 569人取名「端午」
    中國目前有194人名叫「屈原」 569人取名「端午」 2014-05-28 14:46:01」,陝西人數最多 全國還有569人取名「端午」  你知道嗎?屈原本姓「羋」(mǐ),目前姓這個姓的人主要在河南、安徽  5月27日上午,記者從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查詢中心」)了解到,全國戶籍人口中共有569人取名為「端午」,194人取名「屈原」。  下周一即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國人民會圍繞楚國大夫屈原而開展紀念活動。
  •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為「重五節,重午節」!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