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有194人名叫「屈原」 569人取名「端午」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中國目前有194人名叫「屈原」 569人取名「端午」

2014-05-28 14:46:01來源:河南商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全國有194位「屈原」,陝西人數最多 全國還有569人取名「端午」

  你知道嗎?屈原本姓「羋」(mǐ),目前姓這個姓的人主要在河南、安徽

  5月27日上午,記者從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查詢中心」)了解到,全國戶籍人口中共有569人取名為「端午」,194人取名「屈原」。

  下周一即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國人民會圍繞楚國大夫屈原而開展紀念活動。據查詢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194位「屈原」,其中男性168人,女性26人。這些人分布在24個不同的省份,陝西省「屈原」人數最多,共計38人。另外,查詢中心最新數據還顯示,全國戶籍人口中共有569人取名為「端午」,其中男性469人,女性100人,2013年有2名新生兒直接取名為「端午」。

  知識連結

  屈原本姓「羋」

  提到屈原,很多人習以為常地認為此人姓「屈」名「原」。查詢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屈原本姓「羋」(mǐ,三聲),「屈」為氏,名「平」,字「原」。《史記·屈原列傳》開宗明義:「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說明屈原是與楚王同姓的王室貴族。

  楚王為羋姓熊氏,而屈原則同姓不同氏,為羋姓屈氏。由於先秦時期姓氏還是分開的,而且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稱他為屈原或屈平。

  當今羋姓仍然存在,據查詢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羋姓戶籍人口數為3755人,在2013年姓氏排名中位列第1061位;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和安徽省,分別為1680人和1220人。

  屈姓戶籍人口數則遠遠大於羋姓,有766488人,位列第185位;屈姓人口數超過10萬的是陝西省和河南省,此外還有19個省份的屈姓人口數過萬。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
  • 屈原故裡過端午 傳統端午祭首次「觸網」
    央廣網宜昌6月25日消息(記者凌姝 宜昌臺陳燦)據中國之聲《我們的節日:端午》特別直播報導,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但是在屈原的故鄉——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卻流傳著「端午比年大」的說法。那裡是如何度過這個特別的節日的呢?  在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節的籌備是從農曆四月底就開始了。在農曆五月初五過「頭端午」;五月十五過「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再過「末端午」。
  • 博雅日課:屈原與端午節
    博雅日課:屈原與端午節 為什麼在歷朝歷代的文學家、政治家中,屈原享有如此高的待遇呢,來看今天的日課了解屈原的故事吧。 屈原和楚王是宗親,姓羋。可為什麼他不叫羋原,而叫屈原呢?原來,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分開的,「姓」表示母親家族的身份,氏是姓的支系,表示父親家族的身份。一般女性稱「姓」,男性稱「氏」。屈本來是地名,在今湖北秭歸一帶。
  • 端午節一開始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那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屈原自己也寫過賽龍舟的場景。賽龍舟和屈原無關,那吃粽子總該沾點邊兒吧?但是,經過考證,粽子其實是,先民們祭祖和祭穀神求豐年用的,要早於屈原。目前,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繫起來的文獻,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續齊諧記》: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
  • 屈原也過端午節?韓國人搶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古時端午節就已實現了文化輸出,成功跨出國門傳入了如朝鮮、日本等國家,這也才有了後來所謂的「韓國人搶端午節」的事情。當然,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民俗文化,韓國人並沒有「搶走」,但與其在這裡聲討韓國搶「中國節」,不如多了解些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 屈原和鍾馗,端午節應該是誰的主場?
    歷史上因為投江而獲得端午節冠名資格的人有三個,伍子胥、曹娥、以及屈原。結果我們都知道,曹娥名氣太小、伍子胥戾氣太重,最終屈原一枝獨秀獨家冠名端午節。但屈原應該也沒想到,在打敗了兩個跟他年紀差不了多少、「根正苗紅」的競爭對手之後,竟然還有人敢在他的BGM裡挑戰他。
  • 慶端午,奠屈原丨《楚辭》的文字有多美?——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至,棕濃飄香。芒果臺《思美人》的熱播,讓大名鼎鼎卻又知之甚少的屈原活躍在公眾視野中。本文帶你一起領略《楚辭》的美麗詩境!你不知道的屈原的姓氏名字其實,屈原不姓屈,姓羋,屈是他的氏,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
  • 端午節五彩繩又叫什麼,有什麼禁忌,你都知道嗎?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 除紀念屈原以外,有關端午節的5個傳說,你還知道哪些?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畢竟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端午節這個節日,以前在這天不少古人都會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拜神祭祖,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等等活動,十分的熱鬧,可是現在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過的十分簡單,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下面就為大家說幾個有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除了紀念屈原以外還有不少傳說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人們在這一天歡聚一堂,吃粽子,賽龍舟。其中蘊涵著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精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要說「端午」二字的由來,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端」指的是「開端」、「初」的意思。因此初五也稱為端五。
  • 五月五過端午,深心一從心理學角度漫談愛國詩人屈原的人格特質
    農曆五月五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集祈福禳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賽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端午節主要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
  • 五月為什麼又叫毒月?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 端午節吊屈原,讀陸丹墀先生詩
    作者:陳芳兆陸丹墀先生,綦江區郭扶鎮高廟人,擅長作詩詞聯賦,是綦江區少有的格律詩詞人之一,曾在石油隊做宣傳工作,後來回鄉務農經商。2014年8月,我在高廟避暑與陸丹墀先生相識,後來偶有詩詞唱和。陸丹墀先生今年已90高齡,雖身體大不如前,但仍時有詩詞創作,實在令人欽佩。今天是端午節,我將陸丹墀先生給我的他的舊作《端午節吊屈原》詩3首獻出來,通過《僰俗》與讀者朋友們分享。詩用韻有突破,未避重字,但瑕不掩瑜。希望大家喜歡!陸丹墀先生詩如下:七言律詩·端午節吊屈原陸丹墀(一)蒲鞭九節掛門旁,香粽年年墜大江。
  • 端午節真的是為了紀念屈原嗎?其實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而已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在中國古代,端午節可是相當隆重的節日,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 2016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官方版)
    2016年6月9日 農曆 五月初五 星期四 端午節2016年端午節放假安排時間表(官方版)2016年國慶節放假安排時間:6月9日至11日放假調休,共3天。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我國人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後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  但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且吳越之地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
  • 端午節端字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和屈原關係是什麼
    農曆五月初五就到了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了,雖然關於端午的由來甚至在叫法上都有著許多種說法,但是這一天我們的習俗都是大同小異的。那麼每年都有的端午節,關於它的「端」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嗎?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
  • 2016年端午節高速免費嗎?放假時間是什麼?
    2016年端午小長假放假時間為6月9日至6月11日,市民可以連休3天,6月12日(周日)上班。其中,6月11日(周六)為正常雙休日,6月9日(周四)端午節為國家法定假日。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韓國「端午祭」和中國「端午節」,兩回事,李子柒人氣太旺遭誤傷
    2020年1月1日,李子柒入選中國婦女報「2019十大女性人物」。李子柒不僅是在國內人氣火爆,現在早已享譽全球,成為中國婦女在全世界的傑出代表。中國有句俗語:人紅是非多。這不,就在咋們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這個快樂的節假日,李子柒被韓國人惡意舉報,端午粽子視頻被迫下架。而韓國人的惡意舉報實屬惡意中傷,毫無根據。韓國人舉報李子柒吃粽子的視頻侵犯了韓國人的「端午祭」傳統,可是吃粽子是咋們中國人上千年的傳統民俗,中國的端午節和韓國的端午祭根本就是兩回事,甚至因為這兩個習俗時間接近,韓國人還借鑑了中國「端午」一詞,李子柒實屬冤枉。
  •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詩詞 屈原列傳 okex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漢代以降,人們就認為端午節是因屈原而起的。
  • 「韓國文化小知識」端午節和端午祭有什麼區別
    端午節系出中國,但含義不盡相同中國 - 端午節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中國的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最著名的就是紀念屈原說。中國端午節從無到有,跟古代長江中下遊的百越族的習俗有關係,百越族崇拜龍圖騰,自稱是龍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