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近一個月的「特斯拉VS拼多多」事件仍在發酵,幾方圍繞車輛銷售的爭議剛止,車輛交付環節又掀新「戰事」。
8月18日晚,有媒體報導,在宜買車和拼多多的協助下,此前被特斯拉拒絕交付並取消訂單的團購車主已於當天成功提車,並已為車輛上險。
次日,針對「武漢團購車主提車」一事,特斯拉發布最新聲明,直指對方「自導自演製造新聞」,並稱「武漢車主交付」報導中,使用的拖車、籤字文件以及交付操作流程均不符合特斯拉交付規範,非特斯拉正常流程。
「車子是全新的,發票也是真的。」同日晚間,宜買車在回應中出示了車主的委託書,表示由於這位武漢車主之前在特斯拉官網以本人名字訂購遭拒付,所以後續委託宜買車使用他直系親屬的身份信息繼續進行了車輛交付。
針對特斯拉提出的「拖車、籤字文件以及交付操作流程不符合特斯拉交付規範」,8月20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繫特斯拉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對方未予詳細答覆,僅表示「謝謝關注」。
同日,時代周報記者也聯繫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以宜買車的聲明為準。
爭議提車程序
8月18日晚,網絡上開始大量出現「宜買車和拼多多協助武漢車主成功提車」的相關報導,並以圖文形式展示了車主提車的交付過程。
特斯拉稱,同一時間,該車主又在酒店與特斯拉同事就如何儘快重新購車進行商討。
特斯拉相關員工在微博中透露:「今天晚上9點15分到9點30分我們還在和拼多多事件中的武漢客戶溝通他買車的事情,可是8點多就全網都在報導他提車的消息了。赤裸裸的假新聞!」
針對這一情況,特斯拉還在最新的聲明中提出,8月19日凌晨1點,該車主接受媒體採訪,改稱提車車輛是使用家人名義下單,原因是自己名字被拉黑,無法購買。
「從未將任何車主拉黑,也從未有過黑名單。」特斯拉進一步解釋稱,經交付數據查明,本次提車車輛已於7月28日在官網下單,而特斯拉取消武漢車主訂單的時間為8月14日,與車主描述的因被拉黑而使用家人名義下單的說法不符。
當日晚間,針對特斯拉聲明「武漢車主提車為假新聞」的說法,宜買車也儘快做了回應,並還原了協助武漢車主提車的全過程。
根據宜買車提供的材料,8月14日上午,特斯拉工作人員曾明確告知車主,其個人信息在特斯拉後臺已經備案,重新下單也不行。特斯拉工作人員說:「除非你用你太太的名義。」車主回覆:「我哪裡有太太。」
特斯拉「拒付門」發生後,宜買車第一時間聯繫了車主。
「我們與車主聯繫後,車主還是希望能儘快拿到車。經磋商,車主同意以其直系親屬名義來買車。」宜買車表示,次日,其在特斯拉長沙門店確定了一臺現車,於8月18日打款270550元至特斯拉公司帳號,並在當天完成提車,運送至武漢,交到消費者手中。
宜買車在聲明中詳細提供了購車發票、付款截圖、提車地址等詳細信息。車輛銘牌顯示,該車製造於2020年8月,車輛全新。
宜買車透露,整個過程中,經車主同意後,宜買車為車主墊付了車款,等待之前被特斯拉宣布取消的訂單退款後,完成衝抵。宜買車也表示,對協助消費者訂車交付過程中的所有動作承擔法律責任。
團購遭遇拒付
事件的起因還要追溯到一個月前,宜買車在拼多多上推出特斯拉Model 3的萬人團購活動,對比特斯拉官網上的折後售價,便宜近2萬元。
活動開始不久,特斯拉就通過一則聲明表明立場。
「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就該團購活動有任何合作,也未與宜買車或拼多多有過任何形式的委託銷售服務,也未就此次團購活動向宜買車或拼多多銷售過任何特斯拉生產車輛,如消費者因上述團購活動產生任何爭議或權益受損,特斯拉將不承擔任何責任。」特斯拉稱。
然而,團購活動的誘人折扣,還是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圍觀下單。其中,一位武漢用戶幸運秒殺到這款特斯拉Model 3,近2萬元的差價由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項目買單。
8月14日,這名武漢用戶沒等到訂單交付,卻等來了訂單取消通知。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特斯拉在取消這位武漢車主Model 3訂單的同時,卻在兩日後對一位同樣秒殺到特斯拉Model 3的上海車主提供了送車上門服務。
對此,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解釋為,上述上海車主能提車成功,主要由於其在與交付人員溝通時對拼多多代付一事進行了隱瞞。
據了解,消費者通過拼多多搶購特斯拉成功後,將25.06萬元車款先行支付給宜買車,隨後個人在特斯拉官方渠道訂購,籤署訂購協議,並支付定金1000元,剩餘款項27.06萬元由宜買車向特斯拉支付,其中包括拼多多與商家補貼用戶的2萬元。
支付過程中,因武漢車主主動提出是「拼多多支付」,而引發了特斯拉拒絕交付車輛的風波。特斯拉以違反「禁止轉賣」協議為由,單方面解除了訂單,致使局面一度陷入僵局。
8月20日,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交易過程來看,用戶自己直接在特斯拉官網下單,拼多多平臺內商家宜買車在用戶付款時採取代付方式,難以被認定為轉賣。
他同時提出,拼多多及宜買車在推出團購特斯拉活動前,依據法律在活動方式、交易流程等方面做了精心設計,巧妙利用了補貼、代付、團購。
截至發稿,針對「武漢車主交付」一事,雙方依然各執一詞,未有定論。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