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淶源縣北辛莊村村民正在村裡進行消毒作業。袁有豐/供圖
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河北省發展改革委駐淶源幫扶脫貧攻堅的3個工作隊迅速響應,加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面臨外出返回人員多、返回地點雜、謠言悲觀情緒出現苗頭等狀況,他們無令先備、有令急行,積極踐行落實「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全力協助村兩委籌物資、搞排查、送服務、保穩定。現摘錄省發改委駐北辛莊村第一書記袁有豐的幾則日記。
(一)春節長假,沒啦
2020年1月25日 農曆大年初一
晚7點新聞聯播時長一般是半小時,晚9點新聞聯播時長卻突然變為47分鐘!特條播報了中央召開專門會議成立新型肺炎指揮部。
馬上打電話給學雄(省發改委駐淶源東團堡村第一書記)和周峰(省發改委駐淶源湯子嶺村第一書記),他們各自正陪著80多歲的老媽媽在過團圓年。大家心裡都不平靜,如何幫助所住村打贏這場戰疫,成為3人心頭的難題。
儘快做好各種防護物資的準備!儘快回到鄉親們中間去。舍小家為大家,值,雖然心底還留了點對家人團聚的不舍和些許愧疚。
(二)防控思路,有了
2020年1月27日 農曆大年初三
給委機關請求命令,聯繫了縣政府,聯繫了村書記,委機關很給力,形成了思路:一是迅速到位補缺。不能給地方政府和村民添亂,要做好個人防護,要及時提醒周邊所有人嚴格按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簡稱「診療方案」)的注意事項做好防護。二是迅速發動群眾。要在縣鄉領導下,及時協調各村書記動員群眾,做好安穩工作。三是迅速採購物品。要及時採購非接觸式測溫儀、環境家居消毒藥品和少量口罩等防護物品。
(三)到達半道,被勸回
2020年1月28日 農曆大年初四
上了通往淶源縣的高速公路,快到曲陽時才想起給縣鄉尚未提出過提早回村的申請,馬上發微信,縣鄉按國家《診療方案》注意要求,婉拒我們回村。理由倒充分,我們不是醫護專業人員。從曲陽高速地道橋,轉回石家莊。不在一線也可助村民抗疫啊。
(四)防護物資,買到了
2020年2月1日 農曆正月初八
省疾控中心、石家莊市防疫指揮部很給力,給我們協調了50隻口罩和3隻非接觸測溫儀,測溫儀有點像手槍。張學雄到石家莊市一個小縣城尋到了300片高效殺毒濃縮片,感覺少,但3個村裡家有病人需要消毒的,估計也超不過這個數,暫時夠用。此時還能買到防護物資,實在讓人高興。
電話告知張玉生(北辛莊村支書)。他說,如果沒這些防護物資和藥品,我們都難保自身安全,我替所有村民多謝工作隊。
(五)歸隊命令,來了
2020年2月3日 農曆初十
今天,省委組織部向省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省發展改革委正式命令全委8個工作隊,天黑前務必到達所駐村,迅速展開工作。一聲令下,3個隊長得令急行,我和張學雄到達了一線現場。周峰,從安徽回來,自我在家隔離。
保定市淶源縣東團堡鄉設立的疫情防控檢查站。袁有豐/供圖
(六)彎彎的山路,也設點了
2020年2月6日 農曆正月十三
去年剛竣工的198號鄉道,終點是東團堡鄉。這是唯一能行駛大車的雙向車道。疫情檢查點也設置起來了。問來路、測體溫、送開水,成為這裡的標配。進到村還有3個檢查點,還好,都認識,少了盤問,測了體溫就奔往村裡頭了。
村裡已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北辛莊村在家的25名黨員幹部、東團堡村在家的36名黨員幹部、湯子嶺在家的31名黨員幹部,全上了前線,24小時排班不間斷,部分脫貧戶自發加入巡邏隊伍。脫貧戶韓老二打心底裡高興,說「幸虧有了設防檢查站點,如果沒有,夜裡都睡不安穩囉」。
駐村第一書記袁有豐為北辛莊村送測溫儀和藥品。袁有豐/供圖
(七)防疫戰場上,人齊了
2020年2月7日 農曆正月十四
雁陣隊型齊不齊,全靠領頭飛得正不正。村支書作用在關鍵時刻就是大。3村所有外出返回村過年的、家有親戚來串過門的、扎堆一起閒聊過的,全部已登記造冊,逐一核查,逐一比對。返村居民外的大門上,醒目地貼上了標誌登記卡,裡面記錄著哪天回的、哪天體溫多少,事關生死認真理啊。北辛莊村今天駐在村裡頭的,有200戶800餘人,外出回來過年的有58戶200餘人,每個村幹部分戶照料到。對重點從縣外地回來的人,3個隊長親自上門詢問、測量。晚上去村口檢查點再監測了下,回到住地,已深夜了。感覺有點累。
駐村幹部在鄉檢查點與值班鄉領導一齊研究工作。袁有豐/供圖
(八)這一刻,我流淚了
2020年2月8日 農曆正月十五
今晚無月,天有點黑,心有點沉。
有錄播的元宵晚會,老百姓家偶爾傳出幾聲歡笑,柴狗也乖,不叫了。
但大隊部仍燈火通明。村黨支部書記張玉生再次召開村「兩委」會議,議題是:怎樣防控疫情不輸入、現有村民發燒的怎麼辦?話題很重,思路還清,通過討論,終於確定了排查、消毒、穩控,阻人流、阻聚會、阻謠言的路子和做法。再次調「兵」遣「將」,再次查驗每個環節,成立24小時應急響應小分隊。
輪換值守,村口疫情檢查點不間斷了;宣傳引導、人員排查、衛生整治、大喇叭白天喊起來;村民紛紛自發行動起來,掃積雪,清垃圾;公共場所每天一次全殺毒;每戶領到了強效安全清潔劑,不留死角地搞衛生,一場疫情把多年來在農村難展開的愛國衛生活動搞火了。
脫貧戶王記把我叫過去,說,袁書記,你辛苦了。防疫的陣仗這麼大,我們農民的命也更珍貴了。
金杯銀杯,比不過老百姓口碑!這一刻,我流淚了。
(九)防護物資,又缺了
2020年2月9日 農曆正月十六
昨晚回到住地,再次刷手機屏,望著突破上漲的數字,看著鍾南山等專家的預警,我知道,還得回石家莊去搞防護物資,特別是環境消毒的藥品,很缺。國家文件也把10種物資統貯了。等待指標是需要豐富想像力的,二話不說,回石搞藥去。
再次回到石家莊,籌集消毒藥品。好在初三就掌握了一些石家莊地區的生產廠家名單和電話。三寸不爛之舌磨了防疫指揮部,又磨生產廠家,電話打了兩個多小時,才自費拿到了3村可用1個月的量,這下徹底放心了。
不停步,回村。高速道路轉鄉道越走越窄,但心路卻越走越寬敞!
(十)勝利的曙光,快到了
2020年2月10日 農曆正月十七
寫此日誌時,實際已屆11日凌晨了。再翻看下專家的判斷,疫情出現拐點的可能性快到了。
目前,村裡的疫情防控網絡沒有出現一個漏點,檢查沒有漏過一人,居所周邊和屋內徹底乾淨起來了,如果出現一例發燒病人,應急隊伍隨叫隨到。箭在手,槍上膛,管他豺狼和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