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籍華人捐贈三峽大壩珍貴文獻 「薩凡奇計劃」英文版現身三峽大學
湖北日報訊 (記者唐宜貴、通訊員楊彩虹、王軍)昨天,在三峽大學圖書館,記者見到了曾經轟動全球的「薩凡奇計劃」英文版原件,該原件為黃色封面,16開本,共有404頁。
這份珍貴的文獻資料,是9月1日由美籍華人李瑜先生捐贈給三峽大學的。這份報告是最早有據可查,由專家提出並論證三峽建設大壩可行性的報告。
李瑜先生是美籍宜昌人,1991年移居美國。今年上半年,他通過微博主動聯繫三峽大學,表達了捐贈該報告原件的願望。據李瑜介紹,當年美國墾務局將報告列印裝訂了10多份,交給了國民政府。這份報告是他從美國墾務局一位退休的工程師處得到的,
上世紀40年代,國民政府曾委託美國墾務局對三峽工程進行勘探設計。1944年,該局設計總工程師、世界著名高壩專家薩凡奇到三峽實地勘察後,製作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也就是後來轟動全球的「薩凡奇計劃」。三峽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李建林教授說:「『薩凡奇計劃』對研究中國水利史和三峽史具有重要價值,對於三峽開發、利用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中提出,三峽壩址可選在宜昌南津關上遊約2000米處,大壩高22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200米高程,設船閘通航,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還可攔蓄洪水。這份報告將三峽工程第一次以文字、圖形和數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是「三峽夢」中的一個重要章節。原標題:美籍華人捐贈三峽大壩珍貴文獻 「薩凡奇計劃」英文版現身三峽大學
湖北日報訊 (記者唐宜貴、通訊員楊彩虹、王軍)昨天,在三峽大學圖書館,記者見到了曾經轟動全球的「薩凡奇計劃」英文版原件,該原件為黃色封面,16開本,共有404頁。
這份珍貴的文獻資料,是9月1日由美籍華人李瑜先生捐贈給三峽大學的。這份報告是最早有據可查,由專家提出並論證三峽建設大壩可行性的報告。
李瑜先生是美籍宜昌人,1991年移居美國。今年上半年,他通過微博主動聯繫三峽大學,表達了捐贈該報告原件的願望。據李瑜介紹,當年美國墾務局將報告列印裝訂了10多份,交給了國民政府。這份報告是他從美國墾務局一位退休的工程師處得到的,
上世紀40年代,國民政府曾委託美國墾務局對三峽工程進行勘探設計。1944年,該局設計總工程師、世界著名高壩專家薩凡奇到三峽實地勘察後,製作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也就是後來轟動全球的「薩凡奇計劃」。三峽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李建林教授說:「『薩凡奇計劃』對研究中國水利史和三峽史具有重要價值,對於三峽開發、利用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中提出,三峽壩址可選在宜昌南津關上遊約2000米處,大壩高22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200米高程,設船閘通航,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還可攔蓄洪水。這份報告將三峽工程第一次以文字、圖形和數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是「三峽夢」中的一個重要章節。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