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口吃者在說話時,語速都非常快?

2021-01-09 楊清語語言

口吃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語言障礙了,表現為語言頻繁地與正常流利的人在頻率和強度上不同、且非自願的重複(語音,音節,單詞或短語)、停頓、拖長打斷。它也包括說話前的反應猶豫或停頓和某些語音的拖長。

在孩童時期,大部分學說話的孩子都要經歷一段磕磕巴巴的過程,這算是語言學習期間的正常情況。因為這段時期,兒童的智力飛速發展,而語言能力則發展得相對緩慢,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有一肚子話,可就是說不出來。

這個過程大概可以持續幾個月到一年,主要還是看孩子本身語言習得能力的高低了。可有的孩子在經過這段時間後,大概是在5歲左右,說話仍是嘴裡拌蒜,尤其一著急,結巴的情況就更加嚴重,這時候家長就要及時注意孩子是否為口吃了。

一般來說,兒童在4歲6個月之後,仍然存在口吃問題,並且持續時間半年以上的,就要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醫院或語言機構就診了。國內國外的很多研究發現:口吃的矯正時間越早,完全治癒的可能性越高。

不知大家發沒發現,口吃者有一個共同特點:說話時語速非常快。很多人不理解,明明是口吃,為什麼說話速度這麼快呢?不應該是磕磕絆絆,說話特別慢嗎?

其實不然,口吃者之所以語速特別快,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對自己語言狀態敏感

口吃從偶然發生發展到頑固狀態後,口吃者對自己說話的方式就變得很敏感,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言語之上,實時監控。但凡出現口吃問題,就會第一時間發現,極力壓制和改正語言問題。

和正常人保持同步

口吃者最明顯的心理特徵之一就是敏感,不論是對自己的語言狀態,抑或是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會時不時地與別人進行比較,並且早已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就會想方設法地消除這種差異。

口吃者在說話時的語氣、語調、語速、節奏都和正常人有很大不同,尤其是流利度的天差地別,他們會下意識地追趕對方的言語節奏,致使語速越來越快,也更加難以讓人理解。

一心和難發音較勁

口吃者大多都有一些難發音,不同人的難發音都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兒」和「大」字就是比較典型的難發音。口吃者在遇到難發音時,為了避免中途卡殼,就會採取快速略過或者加重語氣的方式。時間一長,這種說話方式就固化了。

害怕說話,想儘快結束

口吃群體非常矛盾,一部分人很愛說話,語速特別快,一部分人則遵循「沉默是金」,不輕易張口。後者的做法其實體現出他們相當消極的心理狀態。說話對於正常人來說如同吃飯睡覺,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可對於口吃者來說,完整說出一句話,是要做許多心理建設的。

他們也許會在心裡默念無數次想說的話,可發現當自己開口時,口吃問題阻礙了他們內心流利表達的渴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慢慢逃避對話的機會和人多的場合。實在躲不開的開口機會,他們也會加快語速,讓對話趕緊結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話不清楚,請把語速慢下來!
    比如:「說話語速過快、吐詞不是很清晰」,這就是一種常見的不良語言習慣。一、說太快了,拼音都沒追上我!因為說話速度太快導致有些拼音的音沒有發出來。也就是俗稱的吞字。因為說話時候口腔太懶,沒有完全活動開,導致音變。
  • 為什麼有人語速快有人語速慢? 語速可以改變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有人語速快有人語速慢? 語速可以改變嗎? 語速,即人們說話的速度,是語言的韻律特徵之一,是構成語言節奏的基   原標題:為什麼有人語速快有人語速慢? 語速可以改變嗎?
  • 日本人說話為什麼語速那麼快?
    學日語的同學,甚至不學日語的同學經常都會有一種感覺:日本人說起話來跟機關槍似的,噠噠噠個不停,語速特別快。事實上,這不是錯覺,日本人說話的正常語速真的就是那麼快。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呢?信息傳遞的效率是個大問題眾所周知,人在著急的時候,或者有特別要緊的事情的時候,說話往往就會比平時快一些。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遇到要緊的事,當然是越快地處理完越好。
  • 如何辨別口吃
    男孩大約是女孩的3倍,這種現象可能持續幾周或幾年,一般都會自行恢復,我們常稱之為「發展性口吃」,當然還是有少數長大後發展成真正的口吃者。 如何早期辨別「正常的說話不流暢」和「口吃」呢?1. 說話時伴隨一些不自然的臉部肌肉動作。2. 重複說話時,伴隨著音調升高。3. 如果是較嚴重的口吃,會明顯感覺孩子說話相當吃力。4.
  • 為什麼領導說話比較慢?因為溝通技巧雖多,但語速是關鍵
    但其實不然,因為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失敗,往往並非是能力不夠或者運氣不好,因為很多失敗者得案例告訴我們:有些人能說話,但是未必會說話,有些人會說話,但是未必能在合適的時候說合適的話,而只要一個人在溝通方面出了問題,那麼給他的事業所造成的麻煩和難題,比他本人工作能力不行所造成的各種麻煩,往往更難解決,因為說白了,職場當中的很多問題,因溝通而起,也因溝通而滅。
  • 寶寶口吃怎麼辦?家長首先要找出原因,更有效的改正
    口吃,俗稱口吃,表現為猶豫、吞吞吐吐、單詞重複、發音過長或發音過快、發音遺漏等。3歲左右的孩子,由於各種因素,經常口吃。口吃大致有三種原因:1.發展現象。在幼兒時期,由於寶寶詞彙量有限,大腦皮層和發音器官發育不完善,語言能力的發展比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慢,一些想法出現時往往不知道如何表達。
  • 如何把握好說話的語速,成為一個說話更有魅力的人
    在我們與人的交談中,很多人都會忽略了語速這個問題,整個交流過程中,語速過快直接影響了傳輸的效果,從而影響了聆聽者的專注度。說話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嗓音佔個人整體印象分的38%,聲音的音質、音調、語速、表達決定說話可信度的85%,聲音的感染力是你遞給別人的第二張「名片」。
  • 寶寶本來說話很利索,但突然發現變得有點「口吃」了,是什麼原因?
    口吃是一種言語節律障礙,大多發生在學前兒童。是指說話時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通稱結巴。包括發育性口吃、病理性口吃。發育性口吃是指開始於兒童期,並且在成長過程中逐步發展而成的口吃。一般來講,兒童在2-4歲時,由於言語功能發育不成熟,掌握詞彙量有限,不能流利連接語音和詞語,經常表現說話重複或拖長一個字音或短語中的一個詞,出現發育性口吃。其中3歲左右的孩子最多。「口吃」形成的原因:1、模仿:據統計,70%的口吃是由於模仿形成的。
  • 為什麼我和別人說話時容易急躁?
    文:心平每個人說話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當兩個人在交流的時候,如果說話方式彼此能夠相互合拍,就會得到一次順利和愉快的交流。反之,如果兩個人說話的方式各有不同,常常會影響到交流的效果,甚至有的時候,也會因為語速過快、語調過高和語氣過重,影響到交流時的氣氛,弄得不歡而散。
  • 美國史上首位口吃總統!從拜登到英王喬治六世全球口吃人口知多少
    口吃俗稱結巴、磕巴、漏口,是一種兒時形成的語言障礙,有的則一直持續至成年,一般表現為在焦慮、緊張或害羞時在某些音符上發音困難。據介紹,多數口吃可以通過心理和語言訓練方法治療矯正。據專家估算,全球有口吃毛病的人口比例約為百分之三。如此來說,全球範圍內口吃的絕對人口可不是個小數字。在英國成年人中,就大約有15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吃。
  • 哪個星座,性子最急,語速最快,最討厭拖拖拉拉的人?
    就在昨天,有個讀者朋友,很晚留言給筆者,說:「我男朋友說話語速太快了,而且不喜歡說第二遍,你如果第一次沒聽清他說什麼,他就認為你不尊重他。話說語速快這個問題,「春季星座」基本都有這個壞毛病,所以「3月16日」靠近「白羊月」的「雙魚華少」就在小品中,被蔡明飾演的老太太質疑:「您那張嘴,是租來的吧?幹嘛說話這麼快?」
  • 發音法和矯正口吃
    什麼是口吃?成人口吃是一個複雜多面向的現象。包括有當下的言語行為的異常,也稱為核心行為,例如在聲音、音節和單音節的字上出現不自主的重複、拉長和中斷。口吃者很清楚想要說什麼,但是不能。有時會伴隨有掙扎的表情或動作,也就是次要行為,是為了逃避或避免核心行為而學習到的行為,可能有貶眼睛、聳肩、打拍子,咳嗽,摸鼻子等怪異表情或插入一些聲音,甚至內隱的代替字等策略。 有一個口吃者,都是使用咳嗽,讓別人以為是感冒而說不出。
  • 口吃能治嗎?口吃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結巴又被稱為口吃,屬於語言障礙的一種。口吃對生命安全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卻會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造成巨大壓力。設想一位口吃患者想要和朋友傾訴自己的難題,但因為口吃的原因,一直不能正常交流,那麼可想其內心的壓抑程度。
  • 口吃常見問題講解,口吃矯正最簡單方法
    在人很多的地方,沒有說出話來,別人一笑話他,從此就產生了陰影,下次一說話的時候就會有緊張感,氣也就隨之提起來,怕自己說不出來,此時心也是比較著急,就想一口氣把話說出來,但會發生「首音難發」、「中阻」、「重複」或是「繞字換詞」現象。為什麼發生這幾種現象呢?明確了這幾種部位改變,就會有清晰的答案。我們想想看,緊張的時候,我們身體有沒有發生改變呢?我們的氣息發生改變了嗎?
  • 孩子說話磕磕絆絆,伴眨眼、聳肩等「小動作」,警惕孩子口吃!|語言...
    文章轉載自:言語治療楊峰博士孩子說話斷斷續續、言語重複,是不是口吃?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說話磕磕絆絆都是口吃,但說話時伴眨眼、聳肩、喘氣、跺腳、面部或嘴唇的抖動等,則要警惕口吃找上門!1、什麼是口吃?
  • 口吃說話的這些表現,正在讓我們成為「討好型人格」,需要警惕
    畢竟口吃所涵蓋的範圍之廣、影響之深,除了聽力障礙之外哪個語言問題也比不上。而且作為眾多語言問題老大哥的它,從第一次被發現到現在也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就憑這份資歷,它也是影響我們人類最深的語言問題之一。只是,口吃為什麼會和「討好型人格」有所聯繫呢?這倆不是基本上挨不著的嗎?
  • 如何了解別人的心理:注意對方講話的語氣及語速
    一個人說話的語速可以反映出他的心理健康的程度、性格特徵以及心理變化。一個心理健康、感情豐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會表現出不同的語速。通常情況下,語速較慢的人比較厚道,性格內向,可能會有點木訥;語速飛快的人,比較精明,熱情外向,略偏向於張揚。
  • 說話快慢,導致他能心理感受不同
    其中作為語言表達的關鍵部分 --語數對於語言表達的效果至關重要,而且語速還能夠透露出說話者不同的心理狀態,更是會影響聽話者的心裡。細心的朋友們會發現,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僅從語速方面來區分,有的人說話很快 ,如同連珠炮 ;有的人說話很慢,似乎正在一邊思考一邊說話;有的人說話唯唯諾諾,猶豫不決;有的人說話吞吞吐吐,似乎隱藏著什麼心事兒。
  • 孩子口吃是嚇出來的?如法炮製就能解決了嗎?
    當我們在學習一項從未見過的能力時,必然會出現種種錯誤和瓶頸,一帆風順是不太可能出現的場景。在我們看來,語言習得的難度不亞於世上任何一個行業或職位的技能,孩子自然也會在學習期間出現各種問題。不會說話、發音不準、口吃……種種困擾孩子和家長的難題接踵而至,尤其是兒童口吃,雖然發生概率不高,給孩子帶來的苦惱卻在語言障礙中名列前茅。口吃的本質是什麼?
  • 口吃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治癒口吃需要多長時間?
    有的小朋友見到他人說話結巴,覺得十分有趣,於是就去模仿,可時間一長造成自己說話也出現了口吃的現象。但大多數人的口吃,是因為遺傳導致的,所以從會說話開始就有說話結巴的現象。說話結巴,在大部分人眼裡可能算不上什麼大病,無非是說話慢一些,對人體不會造成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