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明上河圖》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傳世名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唯一一件存世珍品,是一幅獨一無二的絕世寶作。這幅畫卷長5米多,裡面有著龐大的人物、動物、植物和建築,是北宋年間的社會縮影,場面非常熱鬧,具有非常高的社會研究價值。
在《清明上河圖》裡,我們也能看到宋朝時期的市井街道其實是非常繁華的,外賣的出現其實可以說完全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清明上河圖》也是一副宋朝末日圖,仔細的觀察可以發現《清明上河圖》中處處透露著社會危機,這幅社會縮影雖然繁華,但是只要仔細推敲就能發現其中隱含的緊張的官民關係。
我國的山水畫聞名於世界,古代畫山水畫的文人更不在少數,但是《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一副北宋時期的生活畫卷,非常具有生活的氣息,與以往畫家的作畫風格不同。《清明上河圖》中暗藏了大量的社會信息,可以說張擇端對裡面每一個刻畫的生靈都附上了靈魂,讓這幅畫作變得栩栩如生。在這八百多人中,有一位眼尖的專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從客棧裡走出來,手裡還提著東西,他的打扮像極了店小二。
經過專家的分析,這個奇怪的人,確實是店小二沒錯,這個店小二是正在去送飯的途中。這一舉措,像極了現在最火爆的職業「外賣小哥」。這個確實就是古代的外賣小哥,其實送外賣這件事,從古代開始就有了。《清明上河圖》裡出現外賣小哥讓許多人都非常的驚訝,但是其實在宋朝時期人們的烹飪技術已經有很大的進展了,當時的酒館飯店製作的菜餚,那就像今日的酒店飯店製作的菜餚一般可口,而一般民眾是做不出來的。
宋朝時期經濟繁榮,民眾也是非常的富足,在勞作了一天以後,點上酒館的菜,等待著小二送美味佳餚入家中,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而且在當時,「外賣小哥」已經有一套自己送外賣的工具箱了,那是一種保溫箱,將菜餚放進保溫箱裡,就可以將菜餚的美味保存,除了沒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其他的與現代的外賣小哥基本沒什麼區別了。
北宋社會上的人們也不是像我們看到的電視劇裡那樣,經常在家自己做飯,他們經常去到酒樓飯館裡吃飯,還有的人不願自己做菜,還會叫酒樓飯館的人做好了送到自己家中。其實古人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無聊,古代人的通訊不發達,他們無法像現代人一樣,在手機裡與好友聊天,約上出來看看電影,吃吃飯。但是他們可以約上鄰居,到街上的甜點鋪子,和飲料攤位買上一杯飲料,再去聽聽書,看看戲,其實也和現代人過得差不多。古人玩樂的方式是非常多的,他們想出了許多娛樂的方式,還有些是現代人都無法想到的。網友不僅感嘆到:古人比我們想像中的會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