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知識|佔星裡的存在與感知

2020-11-13 StarNote看星星筆記

⚠️閱讀提示:本章節篇幅略長。因涉及哲學、心理學內容,文字部分較為晦澀,適合找一個安靜的時間慢慢閱讀本篇。

近代以來,佔星逐漸地開始從預測學走向心理學領域,成為人們了解自我探尋自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而這又讓人不禁感到好奇,心理學裡又是如何看待佔星的呢?佔星學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究竟是如何被深受唯物主義洗腦的現代人所接受的?也許從心理學裡,我們可以一瞥它對佔星給出的回答。





我所能體悟的,只有那些真正被我活出來的道理。

——克爾凱郭爾


懷特在他的著作《人類下一步的發展》一書中指出,西方的學術傳統已經顯現所謂的「解離」傾向。這個詞的意思是:從柏拉圖、 聖保羅的時代演進至20世紀,西方人一直在用頭腦指揮行為,並藉由對大自然的研究來運作。當他面對眼前的經驗產生自發行為反應時,不可避免地會顯現身與心、自我與自然、心智與直覺之間的解離,而且呈現在知識、宗教、政治和經濟等各個層面。只有一些詩人、神秘主義者和社會邊緣人沒有受到這股潮流的限制。這種解離傾嚮導致了西方文化的瓦解,你可以從世界大戰、目前的生態危機以及越來越嚴重的精神和心理問題看出這個現象。懷特繼續說道:

如果整個自然界本是一個不斷在轉化和發展的巨大系統,那麼試圖把任何一個部分孤立出來,都勢必導致失敗。尤其是把人視為一個與客觀的自然領域分隔開來的主體,特別會令他對自己獨有的生命形式視而不見。人只有透過從個人經驗獲得的主觀知識來觀察整個有機自然界,才能徹底了解自己,而這會帶來一種嶄新的自我接納態度,一種奠基於智慧的天真。如此一來,帶有偏見的傳統道德觀,就會轉化成生命發展上面的正向態度..........


懷特同時指出,從希臘時代以降,思想家大致分成兩個陣營, 亦即所謂的原子論者和整合論者,但是他們對彼此的互補見解都不太能接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這兩種觀點多少都會用到, 但整合觀當然比較能讓我們了解有機生物界的整個系統。如同懷特所言,整合觀(對形式和基本模式的覺知)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提供給我們無可反駁的事實,讓我們看見大自然以及每樣事物背後的基本模式。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和哲人,也提出了這種自相矛盾的生命觀帶來的問題。心理學家羅洛•梅曾經說過:「存在主義試圖藉由打破主客觀之間的鴻溝,來理解人類本身。從文藝復興運動以降,西方心智一直在承受這種分歧所導致的困擾。」存在主義思想家發現人類有兩種不同的理解途徑,一是神秘主義者的整合觀,二是從局部去分析問題。蓋布裡奧•馬塞爾(Gabriel Marcel)曾經指出,存在本身是無法被解釋的,你必須去體悟它,才能產生真正的了悟。法國哲學家巴斯可也否認宇宙和人類可以藉由理性分析來了解,他認為透視事物核心的奧秘,才是了解人和宇宙的關鍵所在。馬塞爾和巴斯可指的就是今日所謂的整合觀,讓我在此闡明一下這兩種讓西方人解離及過於強調智力的思想途徑。


古代神秘主義傳統(現代心理治療技法的前身)告訴我們:人類的意識之所以會受限,是以武斷思想作繭自縛之故。研究一下西方文明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希臘對科學及理性的強調乃是文化發展上的一個轉折點。那個時代人類對自身及宇宙的認識有了巨大進展,但希臘文化帶來的貢獻不只是對自然律的發現,同時也延伸至對個人內在生活及成長的認識。
希臘哲學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哲學」這個字的意思則是「愛智慧」。對希臘人而言,科學不只是搜集一堆數據,藉此來獲得一些發現,而是對生命和大自然底層的核心真理做出系統式研究,並試圖去發現生命本身的宇宙法則。對希臘人來說,理性不僅僅是計算機般的邏輯計算,也是奠基於優雅及平衡法則之上的整合分析與直觀認識。


許多現代科學家仍然相信,最融通的理論必定是最優雅,最能帶來美感,而且是最單純的。但許多科學家已經忘記了這份理想;他們由於過度強調理性分析,而忽略了融通的真理。若想發展真正的科學精神,就要儘量避免把自己的期待、欲望和成見強加在他人的思想上面,如此人類的性靈才能自由地成長,臻於成熟。大部分的科學家,包括心理學家在內,都限制了對自己、人類及其潛力的觀點。當一個人在自己的心智外面築起一道牆時,其實並不能影響牆外的世界,而只會阻礙自己看到外界的真相,甚至扭曲了整個生命結構。透過分類和設限來了解生命,而且是奠基於思想上的偏見和情緒上的預設,只可能為自己帶來局限;事實上不論我們說了什麼,真相仍然是真相。我們的教育機構或許可以從鈴木(鈴木大拙)禪師那裡學到有益的功課:


「初心」乃是我們本自具足的心,它是一顆空寂而準備好去接受的心。如果我們的心是空的,它就能隨時準備好去接受, 對一切抱持開放態度。初學者的心中充滿著各種可能性,老手 的心卻沒有多少可能性……初學者的心中沒有「我已經達成了!」之類的念頭,這些自我中心思想只會限制住我們廣大無邊的本性。當我們的心沒有任何成就欲或私慾時,我們就是真正的初學者,如此才能真的學到一些東西。

人的智力主要是用來操縱外在世界的,自從理性主義在歐洲登基之後,我們很清楚地看見西方科學及科技的蓬勃發展,同時也發現唯物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並沒有促使我們對人產生更多了解。直到近年來,理性和智力才跟主觀經驗的感受及直覺達成平衡。所幸某些心理學支派已經開始試圖了解人的內在本質。理性分析既不能證實也無法駁斥哲學及宗教對生命根本議題的看法,這些看法是每個人心理結構的基礎。實證哲學可能是這種分析途徑最極端的示現,它以最徹底的抽象思考作為目標,卻不具備太大的意義,但意義才是人所需要的;了解人對意義的需求,才能帶來心理上的健康和圓滿感。意義產生於內在而非外在,因此分析途徑永遠無法滿足人的這份最深的需求。

心理學家威爾森•馮•度山(WilsonVenDusen)也表達過同樣的想法:

當世界不再被視為物理學家眼中的抽象或客觀宇宙——一種完全非個人性的世界,生命才可能變得更合理。物理學家以便捷的方式把世界看成一種概念性結構,但是就個人的心理而言,這種看法卻大錯特錯了。個人的內心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熟知的,不過這個世界只能以個人的主觀意義來加以描述。當我入睡時,這個世界就關閉了,當我感到乏味時,世界的時間也跟著減緩下來;當我有興趣投入時,世界會跟著加快速度……人生活的世界本來就是個人性的世界譬如閃電和雷鳴對我而言是美妙無比的,但它們對你而言是否另有意義呢?客觀的、非個人性的閃電和雷鳴,又代表什麼呢?這些都只是被報導的事件罷了,因此對個人世界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沒有人會真的關注非個人性的客觀世界。

法國生物學家與人類學者德日進,也質疑過所謂的「客觀」知識的有效性:

所謂的真理只是整體宇宙與其細部的關係。我們為什麼會懷疑或低估這個整體?只因為我們自己是觀察者嗎?我們不斷地聽到人類本是宇宙中心之類的觀點,但這種觀點與客觀現實是相左的。事實上這種界分根本不存在,人類的真相就是宇宙的真相;換句話說,真相只有一個。

德日進說過的這段話提供了簡明扼要的理論。這種人和宇宙乃是一個整體的觀點,證實了傳統以地球為中心的佔星學的有效性,也證明了古代作者提出過的小宇宙與大宇宙相關的觀點。


為了闡明人類為何過度偏重客觀性,我們必須把榮格的人格 理論也提出來探討一下。根據榮格的觀點,人類的認知有四種方式,榮格稱其為四種基本精神作用力:思想、感受、知覺以及直覺。思想與知覺可以分成一組來看,因為分析思維本是奠基於感官知覺到的外在信息。直覺與感受也可以列為一組,因為這些作用力是從個人內在產生的,並不完全受社會文化所局限。此外藉由直覺和感受獲得的知識多半是直觀和個人性的,換言之,是無法被客觀證實的。(由於這四種作用力可以分成兩組不同的認知方式,所以我將釆用思想和直覺這兩個詞來做區分。)思想這種作用力是藉由系統式分類以及對事實的辨認而運作的,同時還得仰賴我們所釆用的邏輯模式(不同的人當然會有不同的邏輯)。直覺卻涉及一個人當下的洞見,以及對眼前系統的運作的覺察。直覺指的就是人的直觀力,它能超越、穿透或繞過較為遲緩的邏輯分析。現代科學之所以徹底忽略人類的直覺作用,或許是因為科學假定直覺只是一種受個人感覺所左右的偏見,但直覺其實是一種極為清明的洞見,感覺則是從含糊的潛意識裡產生的作用力。直覺和人的審美能力息息相關,因為偉大的藝術作品所呈現的秩序及和諧性,是不需要藉助理性分析就能洞察到的。藝術語言比客觀理論或數學更接近人類的直觀本質,猶如懷特在《對形式的強調》一書中所言:


以非語言形式呈現出來的直覺,比語文和數學系統所能領略的事物的範疇要寬廣得多。


偉大的德國詩人歌德也描述過他對直覺的偏好:「我渴望以繪畫的形式來摩擬大自然的展現方式。」若想建構一種描述人和人的經驗的心理學,就必須運用到直覺,誠如心理學家度山所言:「有人若是主張小說家、詩人或音樂家比心理學家運用的語言更接近人類經驗的本質,我是不反對的。」我們應該在這段話之外再加上一句話,那就是佔星學的象徵語言比心理學家的語言更接近人類的本質。

為了了解直覺的運作機能,我們必須先認清想像力和直覺並不是邏輯分析的產物,因此真正具有創造力的人,往往會威脅到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如果這些人的洞見並不是來自主流社會的教育或文化模式,那麼這份創造力到底源自何處?新穎的洞見和想像都是出自人類的直觀力。人類的智力受制於許多元素, 但直觀力似乎沒什麼局限。

讓我們釐清一下人類在認知上的不同途徑:




從以上的描述看來,智力揭露的是外在世界及物質運作的秘密,直覺揭露的則是內在世界及個人經驗的奧秘。在精神科學上融合這兩者是比較理想的。心理學本來就是在研究人類的內心世界及其經驗的意義,因此直覺不但應該佔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深入了解個人的主要途徑,理由是人類的主觀經驗本身就是一種 「質」。分析途徑早已具備量化的數學語言來描述其發現,但直覺途逕到目前為止尚未擁有被大眾接受的語言,足以表述在「質」上面的發現。

佔星學一向是一種表述「質」的語言,它能夠有效地描述人類的經驗和主觀性。目前只有少部分科學家及學院派人士能夠接納佔星學,視其為滿足這份需求的解答,社會大眾卻很自然地把佔星學看成是理解其經驗的一種方式。換句話說,佔星學如同化學的周期表一樣,能夠輔助所有的治療藝術,包括醫學、心理學與精神醫學在內。吉波拉•杜賓斯這位心理學家一直致力於整合心理學與佔星學,她稱心理學為「人類對宇宙整體秩序的洞悉,而且已經成功地轉化為概念形式」。她同時提到:


人類似乎發展出了兩種主要的宇宙性語言,可以用來象徵性地描述現實以及將現實分類。其中的數學語言是量化的,能夠用來描述任何一種可以被衡量的事物。佔星學則似乎是一種宇宙性語言,而且是質大於量的。我很確定那些目前盛行的詮釋人格的心理學體系將會在未來逐漸消失,被經過淨化和統合的心理學取代。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因為佔星學在人格上的分類方式,比心理學更能提供顯而易見、可以預測,又足以解釋複雜人性的詮釋系統。


這兩種認知上的不同途徑,很自然地帶來了兩種不同的證據類型,一是靜態或客觀的,二是經驗性的或存在式的。


文字部分整理自《生命四元素:佔星與心理學》

--------

Chapter End

相關焦點

  • 星知識|透過佔星,了悟生命歷程之本真
    《俄狄浦斯王》裡的寓言說: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形象地把人這一生的歷程放到了一日晝夜之中。而生命謎題的謎底究竟在哪裡?誰也無法準確回答。不過我們依舊可以從佔星的角度一瞥生命的奧義。替人生不同的歷程下標籤,一直是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作家等等熱衷的遊戲,目的都是想替人們在生死之間奇妙的存在訂下一些規範、認同和說明。
  • 沈靈星宮知識|古典星座徵象星法裡的逆行,與吠陀佔星的比較
    這是又一篇分享古典佔星學的文章,算是隸屬於星座徵象體系裡的乾貨吧。只是宮位徵象體系對逆行的實戰經驗與此完全不同。古典星座徵象體系對逆行的理解基本上跟吠陀佔星相同也有相異。類似的情況也適用於廟旺星曜和衰陷星曜,廟旺星逆行則星曜的正面會減弱,就像火星在白羊座逆行,那火白羊的正面屬性就會減弱;衰陷星逆行,負面的表現就會增強,譬如火星在金牛座裡逆行,那火星的災禍屬性就會增強。當然,無論是廟旺星還是衰陷星,一旦逆行,那麼,它們落入的宮位及主宰的宮位所司掌的人事物都會加重疾厄的一面。
  • 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宮位篇:第3宮
    當第3宮及其相關星相受損時,盤主的智力極可能被破壞,出現智力偏低、自閉等症狀;或是會有口吃的情況。>>>譬如3宮宮頭星座是水瓶座的盤主,往往就是擅於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人,很少人云亦云,對權威沒有太多的敬畏心,如果給這樣的盤主施壓,他們會在言語上、關係上表現出唱反調的傾向。
  • 蟲洞製造 | 星緯課程福利:佔星學基礎知識講座
    佔星學基礎知識講座  佔星學是一門語言,如果你懂這門語言,天空就會對你說話。  ——丹恩.魯伊爾  行星、星座……這些佔星學中的基礎概念,對於我們而言,似乎熟悉卻又神秘。作為一門融合感性認知與邏輯思維的知識體系,佔星學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
  • 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宮位篇:第6宮
    01第6宮在預測佔星學裡司掌著職場、僱員、勞資和健康;但在心理佔星學裡,這個宮位首先會涉及職場關係、同事關係。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宮位篇:第4宮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宮位篇:第2宮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宮位篇:第1宮
  • 佔星基礎|宮位的主宰行星
    射手座上面,那麼佔星師就可以信心十足地預測這個人將會到國外居住。記不得星座的主宰行星,沒有關係,出門左轉移步《佔星秒懂 | 是誰在默默守護著你的星座?》。·第六宮的主宰行星如果落在三宮裡,意味著此人可能從事秘書工作,或是工作和運輸及溝通有關。·第六宮的主宰行星如果落在九宮裡,那麼此人的工作也許在國外,或在教育、法律、宗教領域裡。
  • 星知識|古佔裡的相位與不合意
    從某種邏輯角度上來說,現代佔星看的是相位的本身,而古典佔星看的相位是兩顆行星之間的關係。現代相位與能量共振有著比較強烈的關係,而古典相位裡說的是一種接觸法則。是一種留意、感受的態度,但並非有直接往來的關係,想像你正坐在某個不喜歡的人身邊,他的政治立場迥異且令人不悅,你可能不想跟他辯論、可以忽略他、或僅止於閒扯淡,但是你們之間確實存在不想交談的關係,這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感受,這就像是整個星座的四分相位。
  • 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宮位篇:第5宮
    02第5宮還司掌著親密關係裡的戀情、親子和友誼。這種關係若不是盤主本人的,就會是盤主的伴侶、子女或朋友的。從戀情來看,第5宮司掌著盤主的戀愛模式的主要特徵。所以,第5宮及其相關星相就會描述出「我們因哪些優點或特質,引起了他人注意」。>>>譬如,不從眾、抽離、獨立思考,往往就是5宮頭水瓶座人的光點。若從第5宮的最本質來看,無疑,這個宮位最終展示出來的,正是我們「享受生命」的能力——玩樂、遊戲、創新、愛情、小孩子…都是豐盈生命的美好事物。
  • 造夢|在大自然裡開啟你佔星的第一課:魔都-莫幹山療愈覺知之旅
    佔星師:查理佔星研究協會認證佔星師,企業諮詢佔星師。佔星師:泰資深職業佔星師,古典佔星課程導師。三位佔星老師,輪流帶隊。在城市裡生活久了,是否都快忘記星空的模樣,北鬥星、獅子座、獵戶座……想不想知道你出生時,天空中星星是什麼樣的?
  • 養成記|佔星學習的必備良方
    佔星學在學界地位很尷尬,一直未能躋身主流學科之列,即使西方高校有開設這門課程,但也不是熱門的主要課。某次佔星沙龍課裡,我聽到 「古代佔星學家就是天文學家」這樣的說法,主講人大談古代天文學家與佔星學的聯繫,那份驕傲與自豪的背後,透露著一種極力向天文科學靠近的意圖。
  • 佔星知識淺析
    佔星知識也就是「佔星學」知識,佔星學和天文學是密不可分,要想學好佔星學知識,就必須學好天文學知識。今天我們先來了解「基本的佔星學」知識。>一、基本佔星學知識>二、基本佔星學知識四象是四種特質,包括火、風、水、土,三動則是三種運行方式,為主動、不動、易動,其分布如下:主動性(帶動性)不動性(固定星)移動性(易變星)火象白羊獅子射手水象巨蟹天蠍雙魚風象天秤水瓶雙子土象摩羯金牛處女遇到主動性時,他會比較積極主動的去改變環境,創造環境,影響環境!而不動性則不易受環境改變其特質!是屬於擇善固執。易動是隨周圍改變!心情較不安定。
  • 沈靈星宮|海王星的全體系底層知識
    來自我的《星學底層知識全階》。沈靈星宮海王星底層知識全階海王星是三王星裡最不易掌握的星體。它的能量是星圖上最難清晰感知且最易引人沉溺的,除非有明顯的太陽能量,否則海王星能量難以洞察和掌控。海王星是世代星體,在一個星座能待上14年-21年之久,對一整個時代產生影響,並且深深地影響著時代裡的每個人。海王星司掌的領域星圖上的海王星在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有著不同釋義和地位。
  • 沈靈星宮|時勢佔星裡的星體
    時勢佔星跟本命佔星最大的不同,是對星盤三元素即星體、星座和宮位進行了宏觀的定義。冥王星天蠍座的守護星之一。第8宮的原生宮主星。能量:強勢、不服輸、不妥協、硬碰硬、對著幹。司掌:1...強權機構,如公檢軍警法等。
  • 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星體篇:金星
    星圖上的每一顆星體都被人本佔星學派說得非常非常詳細;而我在這裡分享的是我對諸星體心理層面的解讀。來看看金星在心佔裡的一些表現吧。然而,任何星相都會有正負兩面甚至多面性,金星的所有星相亦然,所以,它的「喜歡」難免暴露出盤主個性上的軟肋。譬如金射手的盤主喜歡射手座司掌的高等知識、異域風情,好動不好靜,積極探索世界和自身,自由自在去嘗試自己的心願清單…但另一方面,射手座不夠細緻、得隴望蜀,隨意轉換注意力等,也會成為金星「喜歡」的另一個面向,盤主想一出是一出,落實想法的能力很不咋滴。
  • 多貢人的天文知識來自天狼星人嗎?天狼星有可能存在智慧生命嗎?
    非洲的多貢部落擁有來自天狼星人傳授給他們的天文知識。圍繞多貢部落所掌握的天文知識,自然有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因為他們知道在天狼星A附近有一顆肉眼看不見的恆星,這就是多年後我們發現的天狼星B,而多貢人當時並沒有望遠鏡。據推測,他們還知道在天狼星系統中有第三顆恆星的存在,而這顆星直到今天還完全沒有被探測到。
  • 設計師安星:設計是對生活的感知
    設計是對生活的感知 安星先生的作品是在2014年入圍CIID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他認為這是一個更加貼近大眾的獎項,更加符合廣泛人性追求。他認為,設計師的設計作品應該更加強調對生活的感知,而非被某種風格所局限。??談及設計靈感的來源,安星先生表示,比起專業書籍和同行作品,他更關注跨界知識的吸取,建築、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這與他對設計的理解密不可分,他說,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快速的生活節奏,許多人希望成為這個行業的大師,而這本身就違背了設計的概念,空間的設計是對生活和美的體驗,甚至是對科技和人文的體驗。
  • 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星體篇:水星
    星圖上的每一顆星體都被人本佔星學派說得非常非常詳細;而我在這裡分享的是我對諸星體心理層面的解讀。這一篇是關於水星的心佔小文。在心佔裡,水星地位超然,是除了月亮之外最重要的星體。01在分享月亮篇的時候,我就已經說過了,月亮和水星分管著人類的感性和理性,其中月亮是感性的司掌星,水星則是理性的司掌星。
  • 沈靈星宮|心理佔星學星體篇:海王星
    星圖上的每一顆星體都被人本佔星學派說得非常非常詳細;而我在這裡分享的是我對諸星體心理層面的解讀。今天我們來看看著名的海王星。海王星之所以著名,皆因它被心理佔星流派視為靈性之星。但在這裡,我想展示的,是宮位徵象流派對它在心理層面而非心靈主義層面的解讀。
  • 知道星座卻不懂佔星的人|內附重要佔星分析乾貨
    (可以比喻為每年都根據農曆變換的十二生肖,那十二生肖也是周易的一個面向或者皮毛而已對吧)而星座僅僅只是我們大眾所知道的按照月份周期來劃分來的,同時也是佔星學裡所說的太陽星座,是我們本身所說的星座)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分,這些詳細的出生信息都攜帶著一些命理所蘊含性格特徵的點,我們大部分都知道所謂「算命」其實就是需要出生年月日時日分來排出來一些命理工具,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