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帖!農曆十二月為何稱「臘月」?

2021-01-18 漯河統戰網
解惑帖!農曆十二月為何稱「臘月」?
相關學習

2021-01-16 16:47:00

管理

83 0

冬寒歲末,臘月來臨,

年關將至。

臘月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

也是民俗最豐富的一個月。

但有沒有人跟團結妹一樣好奇,

為什麼農曆十二月稱「臘月」?

 

我國每一個月份都有別稱,

十二月也有窮冬、臘冬、臘月、冰月等30多種稱呼,

其中「臘月」最廣為人知。

何為「臘」?

《獨斷》云:

「臘者,歲終大祭。」

「臘」是古代一種祭祀的名稱。



春種秋收,冬藏夏長。

在古代,經過了一年的辛勤勞作,冬天收成頗豐,

自然要「大祭以報功」,

將豐衣足食的好消息報與神明,

同時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相傳自周代起,

漢族民間在歲末

要獵殺禽獸舉行祭祀活動。

祭祀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和門、戶、天窗、灶和行等五位家神。

這樣的活動在當時被稱為「獵祭」,

但因為「臘」與「獵」通假,

後來漸漸「獵祭」被寫成「臘祭」。

 

臘祭都在十二月舉行,

因此到了秦漢以後,

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

而舉行臘祭的日子就稱為「臘日」,

漢代將冬至後第三個戌日

規定為臘日,

到南北朝時,

將臘日固定為十二月初八,

也就是我們今天「臘八節」的日子。

  

民諺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

臘月總是伴隨著寒冷天氣,

尤其今年疫情散發不斷,

我們更要注意保暖,注重養生。



「去寒就溫」是我們的冬季常識,

冬季保暖十分重要,

尤其要注意「三暖」:

頭暖、背暖、腳暖。

頭部神經密集,如遇寒冷侵襲,

血管嚴重收縮,頭部肌肉緊張,

可能會引發頭痛和感冒。

在戶外,戴上帽子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寒氣刺激背部肌肉,

寒氣就可能傳入內臟,

引起腰酸背痛,甚至造成內臟不適。

而如果寒氣入侵腳部,

會使上呼吸道血管嚴重收縮,

導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

所以腳踝咱們都先別露了,

穿上厚襪子比較好。



「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

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冬天天氣雖冷,但運動不可或缺。

不過,冬天鍛鍊身體需要動靜結合,微微出汗即可,

不宜運動量過大,弄得滿頭大汗,

反而沒有助益。

 

早睡早起身體好,

但冬天「早睡晚起」更重要。

冬季講究「冬藏」,

冬季晝短夜長,可以適當調整作息,

比其他季節睡覺時間

提前一兩個小時,

再晚起一兩個小時,保持充足睡眠。

 

冬季也是「乾飯食補」的好時機,

宜調理腎臟。

寒冬宜食粥糜、溫熱食物和堅果。


以下食物更是冬季食用佳品:




臘八節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應節又滋補。

傳統臘八粥以黃米、慄子、紅棗等材料進行熬煮,

穀物多樣,營養豐富,

利於增加熱量和營養。

 


「冬吃蘿蔔夏吃薑,

不勞醫生開藥方。」

蘿蔔中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等

多種維生素,

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

有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血脂、穩定血壓等作用。



羊肉是冬季滋補界的佼佼者,

羊肉性溫熱暖胃,

脂肪和膽固醇較少,

有溫腎助陽、強腰健骨、

補益精血之效。



山藥含有澱粉酶、

多酚氧化酶等物質,

也含有黏液蛋白、

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利於脾胃消化吸收,

預防心血管疾病。



冬棗有「百果之王」稱號,

營養價值不言而喻。

冬棗含有19種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C含量豐富,

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一進臘月門,便有過年來。」

眨眼間,又到歲末,

時下,新冠疫情在全國呈現多點散發、局部聚集態勢,

大家在迎接新春到來之時,

還需要提高警惕,

做好個人防護。

團結妹祝大家在臘月,

吃好、睡好、心情好,

防寒保暖別感冒,

注意養生身體棒!

本期編輯 _ 李豔鶴

相關焦點

  • 農曆的十二月為何又稱「臘月」?
    農曆的十二月為何又稱「臘月」?人們在描寫冬季時,常常會用到一個詞,叫「寒冬臘月」。寒冬指的是農曆十一月(又稱冬月,意即入冬了),臘月指的是農曆十二月。那麼,民間為什麼會將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或蜡月)呢?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3.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  人們習慣上說農曆十一月為冬月,這倒不難理解,可是稱農曆十二月為"臘月",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這該怎麼理解呢?  其實,"臘月"是由"臘日"演變而來的。在古代,"臘日"是祭祀百神的日子。
  • 冷知識:為什麼農曆十二月又稱為臘月,是傳統還是迷信?
    今天是咱們中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也是祭灶王、掃塵土、剪窗花、貼春聯、洗浴、婚假的日子。同樣表示離咱們的除夕夜還有一個星期。但是為何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呢?難道是因為臘月比十二月叫得更順口嗎?「臘」同「蠟」,「臘月」也稱「蜡月」,因為是年末歲尾,進行祭拜的日子,「臘」又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早在周代就有「歲終之祭」。而在冬天,古代人民無法進行長時間勞動,亦有「冬閒」之說,人們除了祭祀,也降低了生活節奏,開始為年做準備。開始祭灶爺,打掃屋子的準備。臘月的習俗:1、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也是「灶爺上天」告知民間百事之日,因此要祭灶爺。
  • 農曆12月,為何會被稱為臘月?
    今天是臘月初一,農曆中的最後一個月,也代表著再有一個月,我們就將迎來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可你是否知道,為什麼農曆十二月會被稱為臘月呢?其實農曆十二月可不止有臘月一個稱呼,作為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份,有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冰月、餘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不過在民間流傳最深遠的,當屬臘月了。之所以叫臘月,其實主要與古人的祭祀活動有關。「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相傳早自周代我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個月舉行「歲終之祭」,亦稱「臘」。臘祭的對象,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 「阿族說時令」農曆十二月為什麼被稱為臘月?臘月有哪些習俗
    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小年,灶王爺上天二十三小年,灶王爺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為什麼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農曆十二月俗稱為歲尾,有臘冬、殘冬、窮冬、臘月、冰月、餘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30多種稱呼。
  • 農曆2018年臘月初二是幾號 臘月初二的民俗有哪些
    導讀:一說到臘月,很多人仗二摸不到頭腦,一月到十二月,何時出現了一個臘月?臘月即是農曆十二月,是我國的傳統叫法,在臘月期間有很多民俗活動。那麼,臘月初二的民俗有哪些呢?每年臘月時間都不同,那農曆2018年臘月初二是幾號呢?下面和萬年曆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臘月】進了臘月就是年!
    唯美 | 養生 | 禪意 | 慧悟 2021年1月13日 農曆臘月初一 從今天起,我們迎來了農曆十二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臘月」。
  • 農曆十二月出生的鼠寶寶該怎麼取名?
    而要是從陽曆的角度說,農曆十二月已經是2021年元旦之後了,是新一年的開始之月,很重要的。 這個月出生的寶寶,容易被人誤以為已經是牛寶寶了。這裡,也說明一下,本月出生的寶寶還是鼠寶寶。 一、哪些寶寶屬於農曆十二月出生的鼠寶寶?
  • 臘月將至,「臘月見三白,來年好收麥」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過了陽曆年,臘月將至,也進入2021辛丑無春年春節倒計時。老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就是指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個月。只是臘月並不一定單指農曆十二月,因為一旦農曆一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一個月叫「十二月( 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 閏臘月)」。
  • 人們常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什麼臘月不能訂婚呢?
    而農村有句俗語叫做:「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按理說,以前的臘月和正月都是比較清閒的,地裡的農活都忙完了,學生們也放假了,外地打工的人也回來了,不正是訂婚和娶親的最好時間嗎?為何說「臘月不訂婚,正月不娶親」呢?為何把每年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呢?人們常說「寒冬臘月」,其實寒冬指的就是農曆十一月,也叫做冬月,臘月就是十二月。
  • 臘月初八結婚好不好 臘月初八是什麼日子 臘月初八是幾月幾日
    一、臘月初八是幾月幾日(一)臘月初八是幾月幾日臘月初八,實際上是指農曆臘月初八,公曆的話,每一年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來判斷。臘月初八是指臘八節,俗稱「臘八」,因為時間在每年農曆的臘月初八因此而得名。臘八節起源於古人祭祀祖先神靈,和祈求豐收祥和的古老儀式,現在我國一些地區仍保存著臘八節食用臘八粥祈求豐收和祭祀的傳統。
  • 2020年農曆十二月安葬遷墳黃道吉日一覽表
    以下是郭濟懷風水擇日館整理的2020年農曆十二月安葬遷墳黃道吉日一覽表,僅供朋友們欣賞參考之用。安葬擇課的選擇過程相當繁瑣複雜,日子的選用也因主事人眷和墳宅坐向的不同,擇用之吉課也不同,不能照搬套用。2020年農曆十二月安葬遷墳黃道吉日一覽表公曆2021年1月13日 農曆2020年臘月初一 星期三 衝兔(乙卯)煞東宜: 入殮 除服 成服 移柩 啟鑽 安葬 修墳 立碑忌: 開市 伐木 嫁娶 作梁公曆2021年1月18日 農曆2020年臘月初六 星期一 衝猴(庚申)煞北宜: 沐浴 解除
  • 農曆臘月二十三
    新鄉放煙花時間出臺  農曆臘月二十三  到正月十六可放鞭炮  □記者  任磊  通訊員 王藝員    本報新鄉訊 新鄉市春節期間煙花爆竹銷售和燃放時間已確定,銷售時間從農曆臘月二十二到正月十六(1月22日到2月15日)共25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晴,來年耕牛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晴,來年耕牛歇」,啥意思?今天已經進臘月了,早晨老媽就在柴火灶大鐵鍋裡煎了幾塊餈粑,澆上紅糖水,紅糖色的軟綿綿的餈粑,吃在嘴裡很甜,很糯,非常可口,大人小孩都愛吃。臘月初一要吃餈粑,這是我們當地的習俗,希望在臘月裡生活過得甜實。
  •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臘月二十七有什麼習俗風俗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日子  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七過年的前夕的俗稱。是漢族春節傳統習俗,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宰雞趕大集  年謠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 為什麼12月叫「臘月」,原來不是吃臘肉的,也不是喝粥的
    馬上要到12月啦,人們將十二月稱為臘月,臘八節就是典型的體現。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將十二月稱之為做臘月呢?有什麼文化淵源呢?古代才子畫像然而,臘月的稱謂,不是雅名,而是包含著深刻的文化意義。臘月和祭祀祖先息息相關「臘」月的起源於要從我國上古神農時期說起,《爾雅》中記載:「凡年末歲初之交,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
  • 除夕倒計時|臘月的臘和腊味的臘是一個意思嗎?
    今天咱就咬文嚼字,聊聊臘月裡這些「臘」味。新華社資料圖臘字漢代才有,臘月卻起源秦漢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於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但是,「臘」這一字到漢代才正式出現。為什麼把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
  • 搬家過新年,旺宅選吉日 農曆十二月喬遷擇吉必知
    2018戊戌年的小寒和大寒節氣期間的月柱為:乙丑,即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至農曆十二月廿九日期間(2019年1月5日~2019年2月4日)。在此期間定出的日課年柱為:戊戌,月柱為:乙丑,下一步該如何選擇日柱呢?
  • 2020年農曆十二月裝修動工黃道吉日一覽表
    可能很多朋友對這方面不太清楚,接下來郭濟懷就為大家介紹2020年農曆十二月裝修開工吉日及相關知識吧。2020年農曆十二月裝修動工黃道吉日一覽表公曆2021年1月18日 農曆2020年臘月初六 星期一 衝猴(庚申)煞北宜: 沐浴 解除 訂盟 納採 裁衣 冠笄 拆卸 裝修 動土 移徙 入宅 除服 成服 移柩 破土 啟鑽 安葬 掃舍 修墳 伐木 納財 交易 立券忌: 作灶 祭祀 上梁 出行公曆2021
  • 臘月的由來:與自然季候無關
    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俗稱「歲尾」,但它有臘冬、殘冬、臘月、餘月、極月、清祀、冬素等很多種稱謂,但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當屬「臘月」。正如人們在描寫冬季寒冷時,常會用到「寒冬臘月」這個詞,寒冬指農曆十一月(又稱冬月),臘月則指農曆十二月。那麼,為什麼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其中又蘊含著什麼樣的內涵呢?為什麼農曆十二月叫「臘月」想了解「臘月」的由來,先要搞明白「臘」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