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跟你事先警告過
今天的一個大新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了。
在中國央視焦點訪談連續多日播出「揭露臺獨間諜活動」節目後,在2020年10月15日第07版中,人民日報刊發了《告臺灣情治部門書》一文。
▲文章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極為罕見地使用了一句話, 「勿謂言之不預也」 。
▲官方微博中也強調了這句話
為什麼說罕見,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勿謂言之不預也」這樣的外交辭令僅使用次數屈指可數,被視作中國 「最嚴重的的外交警告」 。
我們在我國外交部發言中,經常會聽到諸如「強烈抗議」、「嚴重關注」、「我們尊重雙方意見」、「取得積極進展」之類的外交辭令。讓我們聽的一頭霧水,不知道到底說的什麼意思。
因此外交部發言人也曾獲得過「複讀機」的外號,也有人說「外交辭令」就是「正確的廢話」。
但事實上,中國的外交辭令都是非常有講究的,每一個詞句乃至一個字的使用都有著其特殊的含義。那麼你真的知道這些外交辭令背後的意思嗎?
表達態度類:
1. 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我們朋友間碰了一下;
2. 我們讚賞——同意其中一部分;
3. 我們尊重——不是很同意,但不想提意見;
4. 我們持保留態度——不同意,看發展;
5. 雙方坦率交談——說了很多,但談不攏;
6. 雙方交換了意見——各說各的,沒有達成協議;
7. 雙方充分交換了意見——我們吵了一通,沒摔杯子;
8. 雙方增進了了解——我們承認分歧很大,但克制了;
9. 會談是有益的——我們能坐下來談,下次還可以坐坐;
10. 遺憾——很不滿,但無可奈何;
11. 不愉快——我們吵得很厲害,摔杯子了;
12. 表示極大的憤慨——暫時拿你沒轍,再想別的招;
13. 嚴重關切——我們可能要出手哦;
警告類:
14. 不要惹是生非——你們別挑釁哦,我會拔刀子的;
15. 不能置之不理——我們已經拔出刀子了;
16. 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我們會報復,刀子還是毒藥看著辦;
17. 我們將重新考慮這一問題的立場——我們的友善走到了盡頭;
18. 拭目以待——最後的警告,別亂動了;
19. 請於X月X日前予以答覆—— X月X日後發生什麼就不一定了;
20. 由此引起的後果將由 XXX 負責——我們準備擼袖子;
21. 這是我們萬萬不能容忍的——我們擼好袖子了;
22. 這是不友好的行動——我們的手上的關節按得叭叭響了;
23. 懸崖勒馬——你們真的想被XX嗎?馬上停下來;
24.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要動手了;
25. 勿謂言之不預也——你們準備棺材吧,別怪我沒提前警告你。
當然還有幾個使用較為頻繁的幾個外交辭令,也是耐人尋味。
擱置爭議——現在實力不夠,這件事暫時沒法解決;
自古以來——以前實力不夠,現在腰板子硬了!
不針對任何國家——針對的就是你;
關於 XX 問題,建議你向 XX 了解——你自己做了什麼,心裡沒點B數?
我不回答假設性問題——這事兒能跟你說嗎?!
我們對此不做評論——關我屁事兒,其實我有想法?
▲有關軍事活動「不針對任何國家」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在一心一意搞經濟的那幾年,帶有警告意味的外交辭令一般都很少使用,儘量保持低調,以尋求在和平安穩的大環境儘快發展。
也正是這樣,中國才有了飛速成長的那幾年。
但是近年來,美國以及周邊一些宵小,一再無視中國的忍讓與克制,不斷在中國周邊搞事情,試圖以此來阻撓和妨礙中國的崛起。
於是,這兩年偏警告意味的外交辭令這才使用頻繁了起來。
比如「懸崖勒馬」這個含有鄭重警告意味頗為罕見的詞,一共用過兩次,在2012年中日釣魚島事件,外交部稱「希望日方不要一錯再錯,應懸崖勒馬」。
第二次是2017年中韓薩德事件,外交部長王毅發言:我們奉勸國外某些勢力不要在一意孤行了,否則只能是損人又害己,中方敦促韓方懸崖勒馬,中止部署,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17年11月22日,中韓達成共識,即「三不一限」承諾。此後中韓關係才逐漸回暖,薩德事件也以「部分部署,不追加」為結果,告一段落。
在面對涉及中國國土安全事務,中國的態度一向都是立場鮮明,一視同仁,典型的「對事不對人」。
中國也曾對關係甚是密切的朝鮮「撂下狠話」。
2006年10月9日,朝鮮無視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實施核試驗,中國外交部對此的表態也非常有意思。
這個聲明的亮點在於「悍然」一詞,可外交部的良苦用心,朝鮮人在內的外國人卻未必能夠真正體會出來。
在日語新聞中,外交部聲明中的「悍然」二字被翻譯為「強行」,英、法語中翻譯為「flagrant」(明目張胆)雖然意思差不離,但在情緒又有所欠缺。
「悍然」一詞在詞典的意思為「蠻橫」,但在實際應用中,其「挑釁」、「侵略性」和「無理」的內涵被著重強調。
上個例子,你品一品就明白了。
「(國民黨)在去年六月底,以中原解放區為起點,悍然發動了對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
--杜鵬程《保衛延安》
這個詞用到了朝鮮身上,可以看出當時局勢之嚴峻。
再到今天的「勿謂言之不預也」,直接翻譯的話意思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跟你事先警告過」
但其內涵也是非常豐富,一方面有著非常嚴重的警告意味,通過間諜行為威脅中國大陸安全以及搞分裂這樣玩火自焚的行為不要再做了,否則哪天我動手了,別怪我沒提前警告你!
在以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幾次對外軍事行動前,都出現這樣的警示信號。
第一次出現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打響之前。
印度當局不斷蠶食我邊境土地,不聽勸告,甚至打死打傷我邊防官兵, 中國始終謀求和平解決邊界問題,但印度卻將中國的克制視為軟弱可欺,進而得寸進尺,對中國步步進逼。
面對印度的悍然侵略行為,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評,稱 「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當年的報紙版面,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文處於頭版位置
隨後,中國就開始了對印的「自衛反擊戰」,一舉擊敗了印度軍隊。
▲圖為被解放軍俘虜的印軍
第二次則發生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之前。
1967年7月3日,新華社發表通訊《我外交部向蘇聯提出強烈抗議》,指出 「就蘇聯駐華商務代表處人員在我國非法進行竊取情報的活動我國外交部向蘇修提出強烈抗議」, 文章結尾處更是點明 「勿謂言之不預也」 。
隨後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正式展開,面對蘇聯的炮火和步兵衝鋒,中國邊防部隊毫不怯懦,以炮火將其擊退,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而第三次則發生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這句「名言」則發表在人民日報《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一文中:「我們要嚴重警告越南當局,如果你們仗恃有蘇聯的支持,得寸進尺,繼續肆意妄為,必將受到應得的懲罰。我們把話說在前面,勿謂言之不預。」
之後的自衛反擊戰中將越南狠狠教育了一頓。
可以說,「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每一次使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人民日報這樣的中國官方媒體上。
稱其為中國「最嚴重的的外交警告」,一點也不為過,也正是如此,如今兩岸事態之嚴重可見一斑。 如果臺灣當局仍不收手,那我們只能「百萬雄師過大江」了!
最後給大家出個考題,上圖是前天中印第七輪軍長級會談時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說的話,大家關注我標紅的幾句話,對照本文前面的解釋,能否看懂中印邊境問題的進展?
L5級鯊魚皮戰術軟殼褲
加絨保暖 防水抗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