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後的這段時間,複試和調劑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之前已經說過不少複試的內容,所以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調劑,特別是《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關於調劑的要求有了新變化,大家更要注意。
教育部按照一區、二區確定考生參加複試基本分數要求,只有初試成績過國家線,才能參加調劑。一般情況,一區國家線高於二區,如果報一區的考生單科或者總分沒過一區的分數線,但是過了二區國家線,就有機會參加二區招生單位的調劑。
那麼,接下來就得再科普一下一區和二區:
一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重慶、四川、陝西21省(市)。
二區包括內蒙古、廣西、海南、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0省(區)。
注意:以上信息只是考生調劑的基本條件,招生單位一般會按照教育部有關政策,制定本單位(含所屬院、系、所)調劑工作辦法,詳細說明接收考生調劑的時間、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調劑複試辦法、聯繫諮詢電話等信息,並提前在「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和本單位網站公布。
一般來說各學校的調劑信息會在分數出來之後陸續掛出來,但現在有些學校因為報考人數不足或者為了招到更優質的生源,也會提前發布調劑信息,有調劑意向的同學這段時間沒事也可以多留意下。
下面重點來說一下研招調劑的新變化:
首先,就是進一步限定了調劑專業範圍。20研招規定第六十二條(三)規定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而21研招規定第六十二條(三),調入專業與第一志願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
關於調劑專業範圍,20年只是說要「相同或相近」,但「相近」這個說法其實挺含糊的,到底什麼算相近?沒有確定的標準。今年就說得很清楚了:調入專業和第一志願報考專業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也就是說,在選擇調劑專業時,先要確定自己報考專業在哪個學科門類下,然後在該學科門類下選擇專業調劑。舉個例子,如果你初試報考學前教育(專業代碼045118),先確定該專業屬於教育學門類(04),再在教育學門類下選擇調劑專業。
其次,必須使用教育部規定的調劑系統進行調劑的考生範圍擴大。20年第六十三條規定:招生單位接收所有調劑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單位調劑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單位內部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各加分項考生、享受少數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而21年第六十三條招生單位接收所有調劑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單位調劑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單位內部調劑考生)必須通過教育部指定的「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退役大學生士兵加分項目考生、享受少數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可以發現,從「各加分項考生」變為「退役大學生士兵加分項目」,不必使用規定的調劑系統進行調劑的考生範圍縮小了。符合其他可加分項的同學們就要注意,今年如果要調劑的話,必須使用教育部指定的調劑系統進行調劑。
最後,全國統一命題科目要相同。20年第六十二條(四)規定,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當相同;而21年第六十二條(四)規定,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這處變化表現在2點上:一是「統考科目」變為「全國統一命題科目」;二是去掉了「原則上」。之前網上有很多人也對此解讀不一,認為21調劑,英一英二不能互調,數一數二數三不能互調。對此,網友也諮詢和搜索了相關院校,得出英一英二、數一數二數三是可以相互調劑的,只要滿足院校調劑政策和調劑篩選機制,大家可以放心(一般都是難向易調劑,比如英一調劑英二)。
調劑是一場信息戰,所以對信息的獲取和佔有非常重要。調劑也是我們與調劑院校的一個雙向的選擇,這要求我們要對自己的綜合條件進行準確定位。考研不易,希望各位同學今年都能成功上岸,一戰成碩!
請持續關注「大學一點通」百家號,留言必回,記得長按點讚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