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相見結嬰兒:西遊記中收服沙僧,你不知道的那些修行真意

2021-01-11 智者西行

01真假只因一盞燈

唐僧師徒過了黃風嶺一難,降伏了象徵修行中「妄心假意」的黃風怪,「五聖」取經中的最後一人——代表「真意真土」的沙僧終於要現身齊聚了。《西遊記》這本奇書很有意思的一個筆法,就是相連的兩個情節之間往往大有聯繫和深意。比如金池熊精和悟空八戒,黃風怪和沙僧,乃至六賊和白龍馬,都是以假引真,全是在寓意修行中要先破假而後才可歸真。在以前的文章中都解讀過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翻出來看一下。

說到黃風怪和沙僧這一假一真的聯繫,西遊中還有個隱藏的重要暗示,就是那盞「燈」——「琉璃盞」。黃風怪本是靈山鼠精,因為偷吃燈油,造成琉璃盞燈火昏暗,所以才畏罪下界為妖。而沙僧呢?他被貶下凡正是因為失手打碎了琉璃盞。為什麼神仙還會失手打碎一盞燈?就是因為「燈火昏暗」,實際就是在暗示修行中「靈明暗昧」,人本來的靈明真性失去了光明,心意無主,所以才「真意」變成「假意」,不僅造成了心狂意亂的風災,也被天所譴,使得沙僧在流沙河中遭受日日被飛劍穿心之苦。

心狂意亂,萬箭穿心,這兩個詞不就是形容一個普通人在六神無主的狀態下,每天惶惶不可終日的痛苦嗎?普通人會有這樣的心理疾病,大多是因為遇到某件事的刺激,而在修行上來說,就是心意被外物所擾,造成自縛於心的大難。而在西遊記中,這個外物的事件象徵就是燈油被偷吃了。

02迷頭認影

在《楞嚴經》中,富樓那曾經問佛,一切眾生因何有妄?自蔽妙明?佛就講了一個「迷頭認影」的故事。有個叫演若達多的人,早上偶爾照鏡子,愛上了鏡子中自己頭臉五官的影像。可是不照鏡子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就看不到自己的頭了,以為自己是不是中了邪,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的頭呢?頭怎麼不在了?因而心狂意亂的暴走,自己問道:「我的頭呢?我的頭呢?」

佛以這個故事,比喻一切眾生妄心假意的生起都是無端生妄,自縛其心,其實你什麼都沒有失去,什麼也不會失去,真性本來圓滿俱足,卻要被世間一切事、一切境界被迷惑,心隨境轉,患得患失,心意不能自主。所以沙僧這個人物的象徵——「真意」,在修行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沒有「真意」,拿什麼性命雙修呢?

所謂的真意,以前的文章中解讀過,拿唯識來說是第七識「末那識」。「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中圓」——這是唯識宗的說法。其實不論唯識的教理,簡單的來說,就是心不隨境轉,人的心處處都能自己做主!禪宗中,臨濟義玄祖師就強調:「修行人病在什麼處?病在不自信處。若人真能自信,處處自見本來真性,大丈夫立地皆真,不隨萬境回換。魔來不被魔迷,佛來不被佛迷,不與物拘,透脫自在。方名大丈夫兒,方能超出三界。」這其中的道理,說之不盡,但是如果你對禪宗有所了解,就知道禪宗說來說去就只在說這一件大事,若真能明白,歇心放下即得自在,為天人師,這也是真正最上乘的禪法。

說回情節,沙僧是在蟠桃會上打碎琉璃盞的,暗示此燈是如來在大會上進獻之物,至於為什麼要獻給玉帝王母,那是西遊表面上的神話情節;實際就是寓意「真意與假意」,也都是如來所象徵的這個「真如本性」的功能所生起。真真假假,若論本來,只是不二的本性。這盞神燈——也就是如來的「心燈」;其實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這盞燈,燈火昏暗之時,就是靈明暗昧之時。

03真土難伏

唐僧師徒越過了黃風嶺,果然接下來的路都是平陽大道——「假土去而真土來」。為何又會遇到「八百流沙河,三千弱水深」?所謂流沙河和弱水,就是性基不固,造成真土分崩離析成了流沙,真土變為假土之意,也就是沙僧獲罪遭貶之地。「真土假土、真意假意」本來是一體,修行要借假才能修真。所以假並不可怕,比如「貪嗔痴」三毒心也正是如來成就之因。《法句經》云:「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沒有貪嗔痴,哪來佛世尊。

「河中鑽出一個妖精,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暗示——火;「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暗示——木水;「身披一領鵝黃氅」暗示——土;「腰來雙攢露白藤」,暗示——金;「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暗示——九宮。這段沙僧現身的描寫,就是在寓意「真意」之用,能調和五行和九宮,也就是一切修行,不管佛家道家,全要依仗「真意」的修持。

八戒放下擔子,使釘耙就築,與妖精一番大戰。正是八戒為「木母」,木能克土之意。「正戰到好處,難解難分,被行者掄起鐵棒,望那怪著頭一下,那怪急轉身,徑鑽入流沙河裡。」這裡是寓意修行上躁性太過,心不調和,「真意」又潛藏起來了。

八戒跳腳嗔怪行者多事,明明就快要取勝了,行者只好解釋是自己見獵心喜手癢了,又道:『我們拿住他,不要打殺他,叫他送師父過河,再作理會。」正是真意不比假意,可以打殺,本就是修行要求得之物,要一路西去,也必須要五聖齊聚,五行相會才能取得真經。

八戒讓行者再去擒妖,行者這回不敢誇口了,自謙道:「我水裡的勾當不拿手。」悟空是「水中金」的修行象徵,為何說水中勾當不拿手?只因悟空為「金公」,為陽剛之性;八戒為「木母」,是陰柔之性。修行要得清淨的「真意」,就不能用容易躁動的剛性,要用陰柔之性,息心忘慮,「真意」才能出現。

八戒抖擻精神,使出天蓬的手段,入水中與妖精大戰。妖精自敘詩一首,和前面取經路上,悟空、八戒都分別有一段自敘出身的長詩相對應,說明三大主角所象徵的意義。原來妖精是天宮捲簾大將臨凡,兩個同是天宮淪落人又是一場大戰,從水中打到水面,行者按捺不住性子,又是偷空一棒打去,嚇得妖精又嗖得鑽回河中。

04用緩不用急

八戒嚷道猴子性急,不能忍耐緩緩。這個正是說明修行要得無心之心的「真意」,就不能急躁妄動,也就是修行火候的妙用。從從容容,不急不躁,任他思慮紛飛,也不需要加以強行壓制,而是靜觀其生滅去來,「演若達多失卻頭,求心歇處即無事。」

唐僧嘆道:「如此怎麼奈何?」八戒道:「求得一個萬全之策方好。」急躁而非萬全之策,做功夫就要腳踏實地,緩緩行來。所以後面一段,行者縱雲去五七千裡路外化了齋來給師父吃,八戒聽說行者筋鬥雲神通這麼快,要他背唐僧縱雲過河。行者道:「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怎麼背得起。要取真經,也只有苦捱苦行才能取得。」正是「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修行沒有捷徑可走,縱有佛法大道,每個人也只能腳踏實地,自度自修,神仙也不能輕易就將凡人度為仙佛。另一方面,也是在說這個凡骨肉胎要轉化,也只有自己修行才能轉。這一大段都是在說修行需要緩行,不能急躁。

果然接下來,八戒二次下水,仍是行者急躁壞事。還有一點,如同收服八戒的時候一樣,都沒有說出取經之事來,也就是參同契上所說:「言語不通非眷屬」。言語不通,則土木相剋相爭,八戒幾番與妖怪大戰爭持不下;土能生金,「金公」行者要降土,「真土」反而隱藏不出,到底要如何收服呢?要得「真土真意」,就要誠心正意,靜觀密察,也就是佛法中說的「感應道交」才能得。所以行者只好往南海尋觀音菩薩來解救。

05五行齊聚,金丹圓滿

「菩薩取出一個葫蘆,吩咐惠岸在水面上只叫悟淨,他就出來了。把項上九個骷髏,按九宮分布,葫蘆安在當中,就是法船一隻。」葫蘆的形態,就是丹道中二土成「圭」之意。道家認為「土」有戊、己二土,一陽一陰,一動一靜,就是比擬人的心意識中有動靜陰陽。動靜合一,就是戊己二土歸真;能悟到自性本來清淨,則這個清淨的「真意」自然就出現了,這也是沙僧法名「悟淨」的含義。

土居中央調和,九宮布列,所謂五行九宮八卦之象,就盡在其中了,至此就圓滿無虧,金丹成就。前面高老莊收服八戒,寓意金丹只是初現,到此時得「真意真土」,金丹方才圓滿。所以說是法船一隻能渡流沙河,也就是能渡人成就金丹,超凡入聖的真法船。

果然木叉惠岸在岸上高叫「悟淨」,妖精從河中出來,聽說是取經人,忙拜地皈依了唐僧。師徒五人,依菩薩之言結法船渡河而過。「不多時,身登彼岸,得出洪波,又不拖泥帶水,幸喜腳幹手燥,自在無為。」還是在點明修行之道,重在真意無為。

「木叉收了葫蘆,那骷髏一時解化作九股陰氣,寂然不見。」此時金丹已經成就,所謂「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自然就群陰化盡不見了。

終於五聖齊聚,五行圓滿。唐僧收得三徒,正是「真意,真性,真命」三家相見,參同契中說「三家相見結嬰兒」,渾然一太極,成就唐僧這個「嬰兒聖胎」。師徒五人同心西行,雖然前面還有很多劫難,但是西天拜佛取經已經有望了,只要腳踏實地的行去就是。

相關焦點

  • 悟空修行有什麼缺陷?為何非要去取經?為何必須是唐僧師徒五人?
    觀音菩薩領如來之命,一路探查取經路線,順便收服了落難的沙僧、八戒、白龍。終於,來到了壓著齊天大聖的五行山。《西遊記》中寫道五行山上「金光萬道,瑞氣千條」,是如來的六字真言貼在大放金光嗎?其實不是,此處的寓意,就是暗示悟空在西遊中重要的象徵意義。
  • 《西遊記》中的沙僧,任勞任怨的工作,卻很少拋頭露面
    「西遊記中的沙僧,一直以來都是任勞任怨。踏踏實實幹活,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是原創作者聽那些昨天的故事,每日為你更新不同的歷史小故事」小編今天提到的是西遊中的沙僧。他有著非常好的水上功夫,有著踏實穩重中的性格,他不張揚,安靜的在水下做著自己的王。他掌管著一方水域。可以說是一把好手,他在哪個地方也算是過得安穩自在。有著自己的小公司,吃喝玩樂樣樣不少,就如同當今社會上的公務員一樣,他有著穩定的收入,不用為了生計擔憂。但是就是這樣的生活逐漸讓沙僧感到厭煩了,沒有波瀾不驚的事情讓他感覺自己還活著,沒有呢能夠讓他感到有成就感,有刺激感的事情,他漸漸開始迷茫了。
  • 西遊記看了這麼多遍,這些細節你知道不?
    西遊記中菩提祖師打了悟空腦袋三下,從而啟發他來學藝的故事起源於佛教五祖弘忍傳授啟迪六祖慧能的的傳授衣缽的故事。12. 孫悟空開始在菩提那裡七年都是在掃地打水,真正學藝只有三年,就變成如此厲害的角色,而紅孩兒在火焰山整整修煉了三百年。13. 悟空並沒有學到想要的長生不老之術,而是靠自己憑藉暴力獲得除去死籍。
  • 唐僧十世轉世修行,原來他的前九世都被沙僧吃了
    《西遊記》唐僧從唐朝一路西行,途中收了三個徒弟,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三徒弟沙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小雷音寺,取得真經。這是電視版本的,看過的對於這個故事也都熟悉,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唐僧這個取經的過程極不容易,唐僧其實不止一次去往西天取經,奈何十世轉世修行取經,只有第十次方才真正取得真經,前九次均以失敗告終,而且九次失敗告終的方式都是一樣,皆是在流沙河被沙僧吃掉了。(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西遊記的另類解讀,西遊記其實是教你如何修仙的,特別有意思
    老陽按:西遊記是我國著名小說,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一種說法是西遊記是一本教人如何修行的書,老陽其實也挺贊同的,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知道《西遊記》裡的這些秘密麼?非大福報者,豈能得知一二?小說《西遊記》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平常之人只知道它是一部神話小說,其實它是一套完整的修煉過程。
  • 西遊記:沙僧的另一面,真的不是憨厚老實,而是城府很深的人
    西遊記:沙僧的另一面,真的不是憨厚老實,而是城府很深的人說到西遊記的沙僧,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憨厚沉穩,取經之路上,沙僧就相當於一個後勤人員,挑擔,餵馬,話不多,卻默默守護著唐僧,在所有經歷的磨難中,沙僧也是唐僧三個徒弟中最堅定的。
  • 聊聊西遊記中的81難到底是哪81難(一)
    看過《西遊記》原著的同學,應該都是知道答案的,其實在原著第九十九回中已經列出了這八十一難的具體名字。 接下來南山君就來具體說道說道這八十一難都是哪些故事,哪些故事是電視劇中出現了的,哪些故事只在小說中有描述。 在分別闡述每一難的梗概之前,南山君先解答第一個疑惑:這八十一難會分別對應八十一個妖魔鬼怪嗎?
  • 從八戒、沙僧被貶下界,談《西遊記》裡天庭的罪與罰
    在《西遊記》中,天庭也有天庭的規矩,神仙們若是觸犯,一樣會受到懲罰。 比如天蓬元帥,因為調戲嫦娥,其罪當誅,幸好太白金星為他求情,天蓬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依然要打兩千錘,且要被貶下界;還有捲簾大將,因為失手打碎玻璃盞,也被玉帝貶到流沙河,而且每隔七日還有「飛劍穿胸」之苦,多達百餘下。
  • 金巧巧在《西遊記》中扮演的孔雀公主有多美?看完圖片你就知道了
    1998年出演了《西遊記續集》並在其中扮演了孔雀公主。被稱為西遊記中最漂亮的女妖怪。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中,妖怪們都是可恨的,他們都想著抓走唐僧吃唐僧肉,以求長生不老。而善良又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更是讓孫悟空等三個徒弟操碎了心。而在這一集中,抓走唐僧的,並不是那些面貌醜陋的,而是孔雀公主。孔雀公主一開始喬裝成民女的身份,來告誡他們師徒四人前方有危險。
  • 揭秘天庭的捲簾大將沙僧為什麼被貶下凡
    因為像豬八戒這樣掌有大權的天蓬元帥都因為調戲的罪名貶下凡間了,更何況是本來就不受重用的沙僧呢。這樣原本躊躇滿志的捲簾大將沙僧就被貶下了凡間,他受到觀音的點化就成了唐僧的徒弟,知恩圖報的他就一心保護唐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沙僧厲害嗎  在唐僧的三個徒弟當中,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還有一根如意金箍棒,因為他是機智勇敢所以很多小孩都把他當作是自己的偶像,這可見孫悟空是很厲害的。
  • 西遊記裡的真正黑幕——揭露了故事中黑暗的社會7
    女性極難成正果,無論怎樣修煉,就因為你是個女的,你就成不了正果,如果這個女性上進心很強,一定要成正果,那怎麼辦呢,不是像唐僧這樣經歷八十一難,而是把自己的身體奉獻出來,送給唐僧這樣能成佛的高級人員配合,還得看人家願不願意要。  西遊記中有兩位女性要和唐僧交配的動機是為了成太乙金仙。
  • 原來《西遊記》原著真的很嚇人,我們都被86版西遊記騙了?
    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西遊記》原著的確嚇人,其中很多情節不適合小孩子觀看,而86版央視《西遊記》跟原著的出入比較大,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改編,這並不算騙我們,只是剖除了一些內涵,閹割了一部分內容,讓它變得通俗易懂、老少鹹宜。
  • 西遊記中外表憨厚老實的沙僧,原來背景這麼強!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因該對唐僧師徒四人有很深刻的印象吧。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孫悟空乃天生地養的石猴,豬八戒是天蓬大元帥,沙僧是捲簾大將。但其實外表忠厚老實的沙僧也是大有來頭的。沙僧本是天庭的捲簾大將,侍奉在玉皇大帝身邊,只不過不小心打壞了琉璃盞,被貶下凡間。每七日都要遭受白劍穿心之痛,最後忍受不住才在流沙河興風作浪。
  • 沙僧吃的九個取經人是不是唐僧前世?看看如來是怎麼解釋的
    但如果讀過原著的朋友,就知道沙僧在天庭時非常厲害,腰掛虎頭牌,天庭他是老大。他是唯一敢在玉帝上朝時帶武器的神仙!只是因為蟠桃會上失手摔爛了玻璃杯,結果被貶到凡間。天庭玻璃杯多得是,再說以沙僧這麼謹慎的性格,怎麼會把玻璃杯摔碎呢?所以他下界一直是個謎。更讓人驚嘆的是,他被貶流沙河時,竟然天天吃人,並且只吃取經人!
  • 《西遊記》中令孫悟空無可奈何的八大妖怪
    牛魔王,自號平天大聖(為七大聖之首),是一位為數不多可以以自身武力不靠法寶與孫悟空匹敵的角色。黃風怪,原是靈山腳下得道的黃毛貂鼠,手持一支三股鋼叉,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與孫悟空在黃風嶺上打鬥三十多個回合,未見勝負。後被靈吉菩薩用飛龍杖降服。
  • 西遊記解讀:西遊記到底在寫什麼?水簾洞藏著這樣的玄機
    書接上文,前兩天我們說了《西遊記》的世界觀,以及孫悟空出世。今天老狼和大家聊一聊水簾洞。水簾洞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它不僅僅是孫悟空的家,他還有特殊的意義。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尋個源頭指的是尋找本源,我們之前說過道教修煉就為了重新找回先天狀態,找回嬰兒那種純潔無瑕的那種狀態,這其實就道的源頭。但說歸說有多少人有這個本事有個意願尋找這個源頭呢?作者在這裡就表明孫悟空的與眾不同,一群猴子裡面只有孫悟空敢進去。
  • 細品《西遊記》中的陰陽五行和生肖
    這裡面其實暗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陰陽五行以及生肖的奧秘,且聽我慢慢道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懂陰陽五行,看不懂《西遊記》!「意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盡凋零。黃婆傷損通分別,道義消疏怎得成」?在《西遊記》中,孫悟空也叫金公,五行為金;豬八戒叫木母,五行為木。孫悟空之所以五行屬金,是因為猴子對應的生肖為「申」,西方申金五行為金,所以孫悟空叫金公。
  • 《西遊記》中師兄弟三人的真實樣子,顛覆你的想像!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原著的孫悟空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包括豬八戒,沙僧和其他的妖魔鬼怪,都是經過美化的,真正的西遊記原著上的形象要可怕許多,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這些原著上的形象是什麼樣子的。
  • 《西遊記》中增長壽元的6種方法,吃蟠桃僅排第二,人生果排第四
    其實,在《西遊記》中,對於壽命長短說的很明顯,最低等的應該是得道成仙,其次是長生不老,再其次是天地齊壽,最終是無極大道,歷萬劫而永存;書中關於增長壽元的方法主要列舉了六種,來看看都是哪些吧。如此人物想必也不可能靜下心來參禪修行,那剩下的唯一途徑,就是養生丹了。而與金池長老交好的黑風洞黑熊精,恰好精通煉丹之道,經常煉製延年益壽的丹藥給金池長老吃,所以金池長老才如此長壽。TOP、5 長生之妙法所謂長生並不是不死之身,而是將有限的生命合理的延長,其中就關係的平常的養生和修行。
  • 修行必讀:若夢見 「 熊 」,那就要恭喜你了
    當代南宗丹家熊厚金,字空淨,熊為坎卦,坎卦中間的一陽,就是真陽,就是金,所以,「熊厚金」三字,代表修命、修金、鍊金丹,而空淨,空而淨,是修性,是悟佛性,所以,這個名字和號裡面,是性命雙修之理。在《西遊記》裡,孫悟空大戰黑風洞的黑熊精,黑熊精象徵坎中陽精。如來佛給觀音菩薩三個金箍兒,一個給了孫悟空,孫悟空象徵元神,「一禁元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