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古樹名木:活的文物也是國之瑰寶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連理柏」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群。它不但以巍峨壯麗、金碧輝煌的宮殿古建和館藏豐厚的珍寶文物享譽世界,而且故宮內的「活文物」——古樹名木,也因樹齡古老、姿態奇絕而備受關注。

  明清時期,故宮有四大花園:御花園、建福宮花園、慈寧宮花園以及乾隆花園,民國時期建福宮花園被大火焚毀。如今,故宮的古樹名木,大多都集中在剩下的三個花園裡。這些古樹背後留下了諸多傳奇的故事。

  御花園裡的「連理柏」

  御花園裡的古建精巧,花木扶疏,奇石假山玲瓏剔透,猶如人間仙境。園內的古柏很多,而且大多是檜柏。因檜柏成樹後,姿態古樸虯蟠,為皇家園林所青睞。

  御花園內最著名的一棵古柏是位於天一門內久負盛名的「連理柏」,它為清乾隆年間種植。這棵「連理柏」是由兩棵古柏組成,雙柏的主幹跨在北京的中軸線上,雙幹相對傾斜生長,上部相交纏繞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冠。而且樹幹相交的部位已融為一體,成為一棵樹。人們歷來視樹木的連理為忠貞愛情的象徵,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膾炙人口的佳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因此這棵樹倍受帝後們的喜歡,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婉容曾在「連理柏」前照過合影。如今,很多遊覽故宮的情侶們,都會在「連理柏」前留念。

  在「連理柏」上還有一絕妙景觀:從樹的北邊看,樹上西側的一個大枝,其扭曲處很像一隻猴頭。這棵連理柏是乾隆皇帝受意所植,其雙柏的連理也是經人工整形而致。而有趣的是,在天一門正南的大銅鼎前,也有兩棵古柏,它們相對傾斜向上的兩個大枯枝遠看仿佛相交,不過近看其實並未相交。另外,在故宮東部的景福宮裡,南北兩個月亮門前各有一棵清乾隆年間的「連理柏」,這兩棵「連理柏」分別和月亮門融為一體,成為獨特的景觀。

  御花園內其他的古柏大都植於明代,距今四五百年。其中名柏有摛藻堂旁有「遮蔭侯柏」,相傳它也曾隨清乾隆皇帝下過江南,並為其遮蔭。乾隆在《古柏行》中詩云:「摛藻堂邊一株柏,根盤大地枝擎天。八千春秋僅傳說,闕壽少言四百年」。萬春亭北有古藤纏古柏的「駝峰柏」,這棵駝峰柏也是一棵連理柏,為明代所植,但雙柏早已枯死。在雙柏的北側種植一棵古藤,這棵古藤已三百多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古藤之一。古藤的枝幹爬滿雙柏的巨冠,在夏秋時節綠葉滿樹,遠遠望去,整個樹冠很像駱駝的雙峰。萬春亭西有「鳳凰柏」,園北的延暉閣旁有「大肚羅漢柏」,園西邊從南到北一字排開,矗立著18棵「十八羅漢柏」。這些古柏棵棵都雄偉壯觀,氣宇非凡。

  御花園的坤寧門前有兩棵明代的古楸樹,在春季紫花盛開時節,分外絢麗。園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棵巨大的龍爪槐,尤其是東邊的一棵,是北京的「龍爪槐之最」,其主幹周長達3米,它的數條大幹沿水平方向彎曲伸延,如巨龍飛舞。無數的小枝下垂如鉤,似虯爪拿空。此槐的姿態奇絕、情趣盎然,人稱為「蟠龍槐」。園東北的堆秀山上高聳著一棵清乾隆年間白皮松「堆秀松」,此松遍身銀白,樹姿挺拔,它與周圍的假山、方亭等搭配的相得益彰,自成一景。

  在天一門裡的欽安殿前也有兩棵清代白皮松,其中東側的一棵名「臥龍松」。園東部降雪軒前的平臺上有一棵清代的太平花,為北京的「太平花之最」,太平花象徵有「天下太平」之意。園西南的兩棵清代龍棗為「北京的龍棗」之最。園中的牡丹、玉蘭等,都是宮中的奇花異木。

  古華軒因古楸樹而得名

  乾隆花園裡有百餘棵古樹,有古楸、古柏、古松、古槐以及丁香等。這些古木中,尤以古華軒前的「古華楸」名氣最大。它在明朝嘉靖年間種植,距今已四百多年。

  楸樹因其花呈紫紅色,有「紫氣東來」之寓意,一直被道教視為「仙木」,並在道觀中廣泛種植楸樹。而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因此,他下旨在宮內廣植楸樹。乾隆花園的古華軒正是乾隆皇帝下旨為宮內的古楸樹「古華揪」而修建,乾隆還為「古華楸」寫有楹聯一幅和題匾詩四首。楹聯為「清風明月無盡藏,長楸古柏是佳朋」。題匾詩之一雲「樹植軒之前,軒構樹之後。樹古不記年,少言百歲久……」對聯和匾額詩至今懸掛在門前和軒內。

  古華楸高矗在古華軒的門西側,它的主幹向東傾斜,如今已用一根長長的鐵管支撐起來,正好和古華軒融成一景。在古華軒的西側假山石上,也挺立著兩棵古楸樹,它們比古華楸還粗大。

  園中一殿院內有一棵清乾隆年間種植的白丁香,高達二層閣樓,是北京的「古丁香之最」。寧壽宮的門裡東西各有古松9棵,被稱為「十八羅漢松」,其中以「迎客松」和「矬松」為最。

  慈寧宮花園裡也有百餘棵古樹,花園門內的兩棵明代古銀杏是北京市區內最古老的銀杏。院內的紫、白玉蘭是慈禧心愛之物,鹹豐皇帝曾給園內鹹茗館前的玉蘭題詩云:「鹹茗館前三月半,紫雲白雪玉玲瓏……」

  故宮建福宮花園建於乾隆年間,以牡丹和古松著稱,在延春閣殿前是一大片牡丹。春天是牡丹盛開的時節,奼紫嫣紅,滿園春色,那時,帝後們不但攜皇子、公主們前來遊玩,也賜請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來園觀賞。在建福宮內有一清澈湖水,湖南岸有一古松,古松倒影在湖水內,故名「一泉松」。可惜花園在民國時被大火焚毀。

  在故宮的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古樹名木。因自周代起,我國的皇宮裡就開始種植吉祥昌瑞的槐樹,故槐樹又有「宮槐」之稱,所以故宮裡古槐很多,最著名的是武英殿斷虹橋畔的18棵元代「紫禁十八槐」。據《舊都文物略》記「橋北地廣數畝,有古槐十八,排列成蔭,頗饒興致」。因在宮內到處是宮殿房屋,而這裡是難得的一塊有自然野趣的開闊地,尤其到盛夏,滿眼青翠,宮裡的人們來到綠冠如蔭的古槐下。在明清兩代,王公大臣們出人西華門都要路過十八槐,慈禧去頤和園來回也路過這裡。

  英華殿種有菩提樹

  故宮的英華殿是宮內從事佛事活動的主要地方,所以這裡植有兩棵明代的佛門聖樹「菩提樹」(它們也是北京的「古菩提樹之最」)。這兩棵樹相傳為明萬曆皇帝生母慈聖李太后(即京劇《二進宮》中的李豔妃李娘娘)所植,其中碑亭東邊的一棵,因在彎曲的橫幹上,又向上生長著九個大枝,故名叫「九蓮菩提樹」。

  李太后在宮中好佛事是出名的,她把自己比喻為「九蓮菩薩」的化身,經常到「九蓮菩提樹」下祈福禱告。據《清宮述聞》載「明代英華殿,有菩提樹二,慈聖李太后手植也。高二丈,枝幹婆娑,下垂著地,盛夏開花,作金黃色,子不於花羝生,而綴於背。深秋葉下,飄揚永巷……」在《天啟宮詞》中有句「依殿蔭森奇雙樹,明珠萬顆映花黃。九蓮菩薩仙遊遠,玉帶王公坐晚涼」。乾隆皇帝寫有《英華殿菩提樹詩》,並刻在碑上立於殿內,今詩碑仍在。後來,乾隆皇帝又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寫下《英華殿菩提樹歌》。

  海棠和梨花等是宮中的名卉。在妃嬪們居住的西六宮之一——永壽宮海棠院內,還有兩棵清代的海棠。每年春天,海棠花盛開時,滿樹粉紅。海棠是我國名貴的花木,和玉蘭、牡丹、桂花有「玉堂富貴」之稱,乾隆曾寫有「御製海棠詩」。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梨花院有兩棵明代梨樹,春天梨花盛開,如玉砌冰雕、潔白如雪。承乾宮在清初為順治愛妃董鄂妃的住所,梨花為董鄂妃心愛之物。承乾宮的梨花也會使人想起《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因黛玉葬的就是梨花。

  以上所述,只是故宮內古樹名木的一部分。它們大多種植於明清兩代,但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尤其是宮內的古柏群和散株古柏遍布各殿,把故宮點綴得古香古色。又因

它們是有生命的機體,也給故宮增加了神秘色彩。這些「活的文物」和故宮裡的宮殿、珍寶文物一樣,也是「國之瑰寶」。

相關焦點

  • 省司法廳、林業局到資興市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立法調研
    省司法廳、林業局到資興市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立法調研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文物」,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景觀和科研經濟價值。2020年,省政府將《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列入了省政府立法調研論證計劃,通過前期的立法調研論證,形成了《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草案)》。為加快立法進程,1月6日-8日,省司法廳、省林業局聯合調研組專門赴郴州開展了湖南古樹名木保護立法2021年第一次調研。
  • 鶴壁市舉辦古樹名木保護及復壯技術培訓班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市古樹名木的科學保護和瀕危株的復壯工作,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鶴壁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邀請2位省知名專家,於1月14日舉辦了全市古樹名木保護及復壯技術培訓班。市、縣(區)綠化辦負責人、林業部門相關技術人員共40餘人參加培訓。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答:剛才宋局長給大家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的總體情況,永州的古樹名木資源在數量上是全省最多的,也很有特色,在歷年的全國、全省權威認定中,都榜上有名。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最老的銀杏。位於東安縣南橋鎮馬皇村,是全市樹齡最大的古樹,也是全省最古老的銀杏樹。據考究,該樹系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所栽種,距今約2500年。
  • 成都1700餘株古樹名木「喜提」身份證 掃一掃知前世今生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2月21日報導 在成都街頭走一走,會發現好多古木都一改往日隻身掛「古樹名木」的名牌但缺乏具體信息的現象,現在古木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有「身份證」的樹。
  • 家庭興起認養樹木 今年有77棵古樹名木等愛心認養
    本市綠化部門也推出一批樹木和綠地供市民認養,其中包括77棵古樹。在認養方式上,還出現了「漂流瓶」等流行做法。  隨著植樹節臨近,白領們紛紛躍躍欲試,首先把身邊給「綠化」起來。「我生日是植樹節那天,所以大家都送我多肉好嗎?」有上班族對好友說,最好的生日禮物就是「肉肉」,放辦公桌上很養眼。「我家寶寶的尿不溼派上了用場。」
  • 鼓浪嶼這些「古樹名木之最」了解一下
    世界最高的臺灣棗椰 國內唯一的柱狀南洋杉 你知道這些「古樹名木之最」在哪嗎? 這兩株古樹雖歷經百年,但長勢依舊很旺盛。 國內最高最粗 的大葉桃花心木 23米、114歲
  • 不同古樹「結連理」
    2012年08月30日 11:14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江淮晨報訊 昨天在巢湖的抽查和會診,還找到了巢湖首處古樹群,這片古樹群中,100多歲的烏桕與三角楓竟然「喜結連理」。
  • 「大內總管」梁金生:我在故宮管文物
    退休前,梁金生是故宮博物院文物管理處主任。他主持完成了故宮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文物清理,180多萬件文物,精確到個位。故宮人叫他「大內總管」。  38年「翻舊帳」  從故宮東華門往裡走,穿過三座門,就到了紫禁城原來的會典館,這就是梁金生的辦公室。  綜藝節目的播出吸引了記者和老友的拜訪。「梁老,您今天的點擊量挺高啊!」
  • 2019年7月16日故宮發布的數字產品(故宮名畫記+故宮數字文物庫+...
    數字產品包含:「數字多寶閣」、「數字文物庫」、「數字建築」、主題App「紫禁城600」、「玩轉故宮」微信導覽等項目分別進行了升級或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數位技術,為觀眾呈現出更逼真、更細膩、更真實、更親近的故宮。
  • 陽春三月,在充滿人文底蘊的鼓浪嶼,古樹名木奼紫嫣紅,春風拂面
    鼓浪嶼上的古樹名木之最,你知道幾個?文/雙姐旅遊鼓浪拍岸,微風拂嶼。陽春三月,萬木爭榮。綠意盎然的鼓浪嶼擁有讓人一見傾心的魅力今天雙姐想邀請你一同來看看鼓浪嶼的樹那靜默、頑強、驕傲地向著光亮的樹!一提到鼓浪嶼,你會想到什麼?
  • 後繼有粉: 故宮又來撩年輕人了!
    「但一看到故宮的推文,看到這個產品想到背後的故事,你會覺得自己跟這些古人的想法原來也是有共同之處的,但他們可是歷史上的皇帝誒。而且這些產品生活中也會用到,加上故宮LOGO,超酷的。」   你看,想賣貨給年輕人要先學會講故事的道理,故宮原來早就實踐了,年輕人還很吃這一套。
  • 故宮御花園石子被「摳走」留念? 工作人員:非文物
    故宮御花園石子被「摳走」留念? 工作人員:非文物 原標題: 昨天下午,北京晨報記者在故宮御花園看到,鋪在遊客腳下的石子畫或多或少都有輕微磨損殘缺,現場也確有工人師傅正在修補。據師傅介紹,路面的石子僅是普通石頭,並非具有價值的文物石料,磨損殘缺是因為遊客量比較大造成的,但並非能輕易被遊客「摳走」。
  • 從修文物到修房子:"我"在故宮六百年
    他們來給故宮過生日,他們也討論著自己的年齡;他們在回顧歷史,也在回顧人生。這大概就是《我在故宮六百年》,「我在」的一個註解。  從2015年起,故宮博物院開啟了對養心殿百餘年來的首次大修,到紫禁城建成600年時,這座著名的宮殿已經與世隔絕了5個年頭。第二集講述的就是養心殿的秘密。
  • 春節期間瀋陽故宮推出十二生肖文物展
    央廣網瀋陽2月15日消息(記者徐志強)由瀋陽故宮博物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吉犬賀歲——十二生肖文物展」春節期間將在瀋陽故宮師善齋開展。展覽將持續到3月12日。本次共展出瀋陽故宮博物院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珍藏的與生肖相關的陶瓷器、金屬器、玉器、木雕、繪畫等精品文物27件套,年代跨越宋、遼、清、近現代,其中一些文物系首次與觀眾見面。其內容以十二生肖文物為載體,解讀文物生肖背後的寓意,以及生肖與人類的故事。展覽中,4隻可愛的瓷狗格外引人注目。
  • 圓桌|六大館長共話文物故事,故宮將展《韓熙載夜宴圖》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近日在上海參加SMG《書聲》2020年度文博盛典論壇上透露,原計劃於紫禁城60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韓熙載夜宴圖和歷代文物畫展」,由於疫情未能如期舉辦,目前,這個展覽正在策劃中,有望在2021年與公眾見面。
  • 銀川有4棵百年古樹 「年齡」最大的237歲了
    古樹名木是珍貴的自然遺產,「他們」被稱作「活的文化」、「綠色化石」。而在銀川也有四棵古樹,一起來看看吧~ 寧夏第一槐——滾鐘口國槐 4棵古樹中,滾鐘口景區老君堂門前的國槐是最「年長」的一棵,栽植於1780年,今年237歲,是銀川市目前記載的樹齡超過200年的唯一一棵古樹。
  • 展望2021|文物特展「牛轉乾坤」,故宮呈現歷代人物
    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故宮博物院將推出原定於202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特展,呈現故宮收藏的歷代人物畫,國內數十家文博機構還將共同策劃「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並在春節期間展出。上海博物館等主要文物展館的新特展詳細計劃也將於近期公布。
  • 故宮是怎麼防火的:修文物的師父抽菸要離宮,網紅火鍋店被關閉
    尤其是故宮,現在是我國最重要的古建築以及博物館了,那麼故宮為了防範火災都做了哪些努力呢?中國古建築基本上都是用木材作為建築材料,達官顯貴的住宅還會用檀木、楠木等珍稀木材來建造,不說屋中陳列擺設的古董文物了,但是房子就造價不菲,再加上工匠們的精雕細琢,這要是被一把火燒了,損失和代價都是十分大的。故宮作為明清時的皇宮,不管是建築藝術還是歷史價值都是十分重要的。
  • 於正騰訊入股故宮題材,邊修文物邊談愛能否打動挑剔網友?
    導讀:於正騰訊入股故宮題材,邊修文物邊談愛能否打動挑剔網友?近年來國產電視劇和網劇默契地探索起了專業領域,各種題材層出不窮,近日由小說改編的《昔有琉璃瓦》、騰訊的《故宮如夢》和於正公司的《早安,故宮》三部聚焦故宮題材的電視劇官宣備案, 一拍行業劇、題材劇就翻車的國產劇導演編劇們,終於對故宮題材下手了。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從「四個故宮」建設體系到使命與擔當
    《明宮城圖》中可以見出明代的紫禁城結構「完整故宮」的保護理念蘊含著豐富的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思想,它不僅是紫禁城宮殿建築群和收藏於其中的可移動文物的完整保護要求,也是符合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保護對象的完整統一管理運行的客觀要求。完整故宮文物保護工作一直是故宮博物院的工作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