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鋼琴花了幾十萬,現在只能在公司年會表演」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中產家長,在大眾眼中一直是「追求完美」「對孩子的教育近乎偏執」的形象。

於是我一度覺得,這群人如果被罵,只可能是因為又發明出了什麼「雞娃狠招」。

沒想到,前一陣有位媽媽被拱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居然是因為她「不再逼孩子學樂器」;

引發爭議的則是她選擇放棄的原因——她在某個商場裡看到了一個正在彈鋼琴的外賣員

根據講述這件事的博主所說,這個媽媽是覺得「孩子即使學了琴棋書畫,最終可能也只是個會彈琴的寫字樓打工人。」

聽著是不是很扎心?尤其是對於那些從小學樂器,如今卻只能在年會上被領導叫出來表演節目的人來說。

或許是因為「被逼著學樂器」這件事確實是一代人的童年陰影,大眾複雜的情緒最終轉化為對這位媽媽的批判。

「連學個樂器都是為了讓孩子當『人上人』,這家長也太功利了吧!」

說實在的,我可以理解網友的憤怒,畢竟「學習音樂到底是為了有一技之長,還是為了藝術感知」,確實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但落腳到這件事本身,我還挺為這個媽媽抱不平的。

01

「我費這麼大勁,

是為了讓你藝術薰陶的?」

「給孩子陶冶情操」,這話不僅是網友會說。

你看那些興趣班的老師,每次在朋友圈曬出學生的演奏視頻時,文案裡總是不忘提兩句「對美的感知力」。

最近的電影《心靈奇旅》裡也是差不多的套路,男主角為了一個登臺演出的機會執著了那麼久,結果達成心願後卻悵然若失;

用一句熱評總結主旨,「正是那些不以拿獎為目的的音樂教育,才讓人在庸常生活中獲得喘息的出口」。

聽起來很美,也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你真的拿這套東西去跟爸媽對線,那八成會被一句靈魂質問瞬間拉回現實:

「知道你學這門樂器,花了家裡多少錢嗎?」

是的,不管是抱怨爸媽逼著自己學的,還是羨慕別人有才藝的,都無法迴避這件事——

「貴」,一直是樂器教育的主要特徵之一。現在是,過去更是。

3歲開始學鋼琴的Vista劉亦菲,至今還清晰記得自己每個月4節的鋼琴課學費要花掉360元,而當時爸媽的月平均工資只有不到1千塊。

當她懷揣著一顆愧疚的心向媽媽表示感謝時,又被無情地糾正:「哪兒有1千多,我當時的工資只有400。

輕鬆花掉家庭收入的一半,這還是五線小城市的價格;

如果換成省會城市裡有點名氣的老師,45分鐘200塊的價格也不少見。

即使就像有人說的「學著玩玩」,前提也得是家裡有樂器。

而買樂器,往往是更加讓人肉痛的事情。

一把薩克斯3000元,一把二胡4000元,一架鋼琴動輒上萬……

徐小姐至今還記得,17年前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小提琴時,她捧著那個價值8000塊的盒子有多麼膽戰心驚。

前一陣有部分省市宣布把音樂納入中考成績,當時爭議的重點就是「讓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怎麼辦」;

儘管大家後來發現考試形式大多與樂器無關,但至少證明——「學樂器很花錢」的印象,至今都深深刻在90後的腦子裡。

更不要說在這條漫長的藝術道路上,靠錢鋪路只是第一步。

每個被音樂夢想折騰過的家庭,都經歷過更具體的雞飛狗跳。

從小學古箏的阿修回憶,老家縣城當時根本沒有古箏老師,媽媽每周末都要帶自己在長途巴士和公交車上輾轉幾個小時,去最近的地級市上課。

有一次因為天色暗出門又急,兩個人 差點一腳踩空掉進沒蓋子的下水井裡。

至於平時的練習,那更是一場大型倫理慘案。

「一到晚上七八點鐘,樓裡就是孩子們亂七八糟的演奏聲, 此起彼伏的哭聲,和與家長的吵架聲。」

因為樓板隔音不好,還常常要跟樓上樓下的鄰居交涉;

別管是小提琴、長笛還是手風琴, 練習開始後的五分鐘內,絕對能招來樓上敲水管的抗議。

說實在的,都不談什麼「演奏家夢」,就算僅僅把學樂器當作愛好都堪稱是一次苦修。

全家人的時間、金錢、精力這麼多沉沒成本砸進去,卻要求家長「拋掉執念,以藝術薰陶為主」,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

更何況大多數人其實一早就認清了自家孩子沒什麼天賦的現實,想要的也並不多:

「不圖你以後能走音樂家的路,但好歹給我考個級回來吧。」

02

國內樂器教育,

逃不出功利化的陷阱

既然學樂器這麼苦,就不能及時「止損」嗎?

但問題在於,做選擇是很難的,家長幫孩子做決策更是碰運氣。

如今我們會被彈鋼琴的外賣小哥感動,並相信「靠熱情支撐的愛好」才是最美好的;

但是別忘了,要判斷出孩子到底是 短暫的新鮮感還是真的感興趣,可比登天還難。

樂器大多需要長期的練習,而自律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的兒童,很難在枯燥的重複中獲得持久的快樂——

很多人回憶起童年對音樂第一次產生厭煩情緒, 都僅僅是因為小夥伴們寫完作業就能去玩,自己卻還要在樂譜前坐上兩個小時。

有父母抱怨「學什麼明明也是孩子自己選的,結果幾年下來學成了仇人,天天鬧著不想去上課」;

而這背後的矛盾其實是,有關到底該堅持還是該放棄的問題,沒人能給家長們一個百分百正確的答案。

再加上前期已經投入了很多金錢和精力時,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

「再堅持一下,說不定就好了呢。」

同樣是「騎虎難下」,另一種情況則更為複雜。

的確有家長開始是抱著「陶冶情操沒壞處」的目的來嘗試,但最後幾乎都迅速陷入了對考級、拿獎的執著。

我們很難歸咎於功利心和意志不堅定。

因為國內針對兒童的樂器教育,一直以來都與巨大的誘惑共存共生。

《四重奏》劇照。

在2008年之前,一些特定樂器門類只要在業餘考級中拿到最高等級證書,就能在中考和高考中獲得適量加分;

對於經濟條件尚可的父母來說,這就像是掛在眼前的大餡餅,是讓孩子「彎道超車」的最佳渠道。

儘管後來因為考級市場亂象頻生,各省市漸漸取消了藝術考級證書加分,但在家長們的心目中,樂器與升學的關係從未徹底脫鉤。

「鄰居家的孩子在國際比賽中拿了一等獎,後來獲得了名牌大學的自主招生資格。」

「同事的侄女學了一個冷門的樂器,中考時直接被免試錄取了。」

這些傳聞真假難辨,多少都帶有一些演繹色彩。

但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誘惑下,掌握決策權的家長真的很難保持理智。

外人會嘲諷「看什麼能加分就讓孩子學什麼」,但當事人卻往往只有一個簡單的理由:

「既然最後都會厭煩,那為什麼不乾脆學個有用的呢?」

只不過更可怕的是, 隨著學樂器越來越普遍,「有用」的標準也在水漲船高。

以前還只是為了給孩子的考學「開點掛」,現在就連進高檔 幼兒園,都恨不得要先把薩克斯練到業餘五級。

對樂器門類的挑選也越來越刁鑽。

去年曾有人總結過中產家庭的「樂器類鄙視鏈」:冷門又昂貴的管風琴、豎琴、大提琴遙遙領先,而普及率更高的鋼琴則位居最後。

固然有優越感的原因,但同時也有務實的考慮。

畢竟大多數家長在第一次決定讓孩子接受藝術薰陶時,就會得到建議「學樂器最好學點冷門的」。

學的人越少,競爭就越小,就越容易出成績。

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有用」。

03

「我只能做個

鋼琴十級的普通人」

所以你看,實在沒必要責備開頭的那位媽媽「過於功利」。

甚至換個角度來看——明明知道學樂器的收益是不可控的,卻還願意投入心血,本身也是一種「不計代價」的表現。

我們常常習慣於把「雞娃」的家長看成是一臺臺瘋狂而又冷靜的「性價比機器」,永遠都在精密地計算孩子未來的每一步;

但也總有人只是想給孩子提供多一個機會:「萬一呢?萬一派上用場了呢?」

如今已經成為琵琶老師的夏小姐回憶到,爸媽就是因為她從小就學習不好,才說什麼都要讓她把琵琶堅持下去;

這樣,就算不能像別的同學那樣按部就班地升學,也能有一條能走通的人生路。

就算是局限在樂器教育本身,國內家長的這種「強按頭」方式到底利弊幾何,本身也是因人而異。

就像有人會對當年不愉快的練習經歷耿耿於懷,至今都不會再碰那個樂器一下;

也有人認為正是爸媽的堅持,才讓自己有了一個能夠寄託心情的業餘愛好。

至於更多曾被樂器折磨過的90後們,練習時的枯燥、跟爸媽吵過的架、考級前的緊張、演出前的鄭重其事,都早已成了一段有點遙遠的回憶。

而唯一的情緒共通之處可能就是:當初為了學它耗費了那麼大精力,但最後好像也並沒有什麼用處。

電影裡往往不是這樣演的。那些曾經為音樂付出過努力的人,就算變成了生活困窘的小人物,也總會有一刻在舞臺上發光;

《縫紉機樂隊》劇照。

而《心靈奇旅》中的男主角,也是在真的實現了他登臺演出的夢想之後,才悟到了平凡生活的真諦。

但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情節高潮,也沒有什麼反轉。

那段學樂器的時光,無論是來自於家長的催促,還是出於自己懵懂的「藝術夢」,最終往往也都變成了生活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

會拉二胡的瑤瑤上一次拿出自己的琴,還要追溯到前年的公司年會;

她帶著兩個其他部門的實習生在舞臺上尷尬地拉了一曲《賽馬》,現場放的還是提前錄好的錄像帶。

更慘的則是隔壁工位那個學過5年手風琴的同事——要不是五條人讓手風琴又秀了一次存在感,這門技能都快變成「時代的眼淚了」。

Vista劉亦菲的媽媽有時候會感慨,當年為了陪她練琴花掉了自己幾乎全部業餘時間,如今也沒學出什麼名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年輕網友對於「學樂器是為了讓孩子享受藝術」這種話如此贊同,可能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安慰罷了。

我們總是願意相信這場充滿儀式感的「藝術朝聖」,多少能給人生留下點什麼;

只可惜不論是為了陶冶情操還是有一技之長,最後多半都是要失望的。

厚積薄發大概只屬於少數勤奮的天才,所謂的「藝術細胞」更是全憑運氣;

在從未降溫過的樂器教育領域裡——花錢出力卻徒勞無功一場空,大概才是更常見的結局。

最後,你或者身邊的人童年認真學過一門樂器嗎?後來怎麼樣了?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TVB臺慶像公司年會:眾星穿得像花蝴蝶,表演環節讓人一頭霧水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年的臺慶,那只能是「五顏六色」了。大概今年TVB想營造一種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搞派對的感覺,所以布置了一個金黃色的舞臺。開場第一個表演是幾位藝人跳交誼舞,這幾位女藝人的衣服真心誇不出口,一人穿一個飽和度很高的顏色,仿佛在致敬天上的彩虹。就算是叫得出名字的藝人,穿得好看的藝人也不多,一隻手就數得過來。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只能排最後,冷門燒錢更高貴?
    體育鄙視鏈: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 樂器類鄙視鏈: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
  • 鋼琴老師:孩子學鋼琴,基礎很重要!
    #濰坊夢想鋼琴#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是很多家長幫孩子打開音樂之門的最佳選擇,通過鋼琴能夠循序漸進地了解樂理、和聲等等,而作為鋼琴老師,通過教導孩子學習鋼琴,讓孩子可以肆意馳騁在音樂的王國中,生活也無比充實,但是各位家長朋友,您的孩子真的會學習麼?
  • 2021年計劃:學彈鋼琴
    2021年計劃:學彈鋼琴說說我的2021年計劃,學點鋼琴知識,要是條件允許的話,買臺鋼琴。現在我對鋼琴知識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人到中年,為什麼突然想起學鋼琴來了。這得從小時候說起,小時候看武俠電視劇時,每每看到有吹簫的鏡頭的,都特別興奮,那些動人的簫聲,讓人如痴如醉。尤其是那古裝扮相,女的個個美豔,男的可謂瀟灑萬分。後來雖然自己也買了個笛子,奈何嚴重缺乏音樂細胞,最後以失敗告終。扯遠了。還是說說學彈鋼琴的初衷吧。
  • 小提琴和鋼琴哪個好學,小孩子學哪個更好?
    遇到過很多家長都會糾結一個問題:到底要讓孩子學小提琴,還是讓孩子學鋼琴?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很簡單,沒有必要糾結。眾所周知,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小提琴被稱為樂器皇后。可見兩種樂器都是屬於樂器屆頂端層次,相比較中國傳統樂器的「千年琵琶萬年箏,一桿嗩吶吹一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鋼琴、古箏、吉他、小提琴……2020孩子學哪個樂器有前景?
    如今,學習樂器成為孩子成長的必修課,那麼,面對各種樂器如:古箏、大提琴、小提琴、吉他、二胡薩克斯、鋼琴……孩子學哪個樂器更有前景?答案:鋼琴!為什麼學鋼琴?不管孩子是學民樂還是學西樂,都可從鋼琴先入手。
  • 有些樂器甚至不用學就可以入門,十大易學樂器有這些!
    哈,你還真別說,這世上啊,還真有輕輕鬆鬆就可駕馭的了的樂器,今天,潤揚就來幫大家整理總結一下,十大最容易學的樂器,也許你的年會、朋友聚會等才藝表演啥的就有救了!吹奏類啥,你說你肺活量不夠?不用怕,以下三種樂器,不要求你的肺活量,特別容易學,基本動動嘴皮子張口就來!
  • 幾歲學樂器最好?這些明星們告訴你!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學一門樂器,但是又不知道幾歲開始學合適?根據調查顯示,4~6歲學琴的兒童數量佔了大多數。為什麼這個年齡段學琴比較合適呢?這些明星們會告訴你答案!4歲學琴-林俊傑林俊傑從4歲就開始練琴,多年的練習才讓他在舞臺上能夠瀟灑自如的表演鋼琴。
  • 北京搬家公司搬鋼琴多少錢-鋼琴搬運哪家公司好
    宇航搬家連鎖公司是集居民搬家、長途搬家、公司搬運、鋼琴搬運、家具拆裝、包裝託運、空調移機.大件物品搬運為一體的大型搬家貨運公司,現有各種作業車輛幾十部,在全市各區縣均設有分部,可自動提單。北京搬家公司搬鋼琴多少錢-鋼琴搬運哪家公司好 星座對照表月份與星座對照表詳細的月亮星座對照表月亮在白羊座 這是一個充滿著活力的月亮星座,他們不斷的創造著許多新鮮有趣的小事物,還展現了強烈的企圖心,充滿著活力的行動,看起來就好像是隨時要展開一場全新的冒險行程,但是,月亮在白羊座的人通常沒什麼耐心,脾氣有些躁,很少懷疑別人或是心神不定,當然愛自己勝過別人的他們是很少自責的...搬家
  • 跟朗朗去美國學鋼琴
    美國音樂學院大師輩出,教育資源豐富,教師陣容強大,無數的音樂愛好者非常期望能進美國高級音樂學院學習進修,包括我們國民非常熟悉的中國鋼琴大師朗朗,那麼美國哪些學校鋼琴專業比較好呢?小匠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美國鋼琴專業的學校申請等情況,希望對鋼琴藝術類學生和家長們有所幫助。
  • 八十八歲的老人,依然用自己靈活的手指在鋼琴上追逐音樂夢
    為他們寫的曲子花了她老人家幾天幾夜,一直都很是專心,真正的用心之作。這首成功的曲子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有極為廣泛的傳播令人佩服這位老人雖然已經88歲了,但因為音樂的浸潤,現在依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雖然臉上已有了皺紋,但那皺紋只是給她的美增添了一些韻味兒。
  • 一頓年夜飯過百萬 看各地產公司年會花樣百出
    歐美外資企業及本地管理方面相對西化的公司一般稱之為「年會」,多數是在公司放假前的最後時段舉行,還真的是「會」為主以「吃喝玩樂」為附,主要內容有工作總結、案例分享,更著重於團隊建設,然後才是吃喝玩樂,節目多以員工自己創造為主,當然一些年輕人居多的公司「最後會玩得很瘋」。
  • 歐陽娜娜王源大提琴鋼琴合奏,學音樂後的他們氣質也太好了吧!
    在頒獎晚會當天,TFBOYS的成員王源弟弟和大提琴才女歐陽娜娜聯袂獻上大提琴鋼琴合奏《歲月》。這兩位伯克利的學生配合默契,一個穿著黑色亮片西服,坐在鋼琴前如同王子一般,一個則身著紅色晚禮服,在聚光燈下輕撫著大提琴,畫面美極了!
  • 2020年年會主持詞開場白 2020年鼠年年會主題詞語
    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一年又將結束,許多公司為了獎勵公司員工,一般將會在年底的時候舉辦一場公司年會,同時也會邀請員工當主持人或者是表演嘉賓,以此來助興。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2020年年會主持詞開場白,順便來說說2020年年會節目創意以及2020年鼠年年會主題詞語,以便更好的舉辦年會。
  • 鋼琴學到十級需要多少錢?1萬塊夠嗎?錢,不是這麼花地!
    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養育孩子和培養素質,離不開孔方兄,孩子的德智體美勞等每方面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錢,花出去的錢多錢少和我們的育兒價值觀和人力投入有關係。花錢是前提條件,用心是必要條件,還有其他諸多條件,面面俱到才能有最最好的效果。一句話:學習鋼琴到十級,需要的不光是錢,如果只有錢,永遠也實現不了目標。
  • 手型,真的是「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嗎? 琴童初學琴該學什麼?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楊老師與國際著名鋼琴家合影)楊教授在從業的38餘年間,發現很多人學鋼琴但是並不愛鋼琴,不愛音樂的人又怎麼能彈出優美動人的旋律呢?原本她是有一點鋼琴基礎的,在上大學時有跟著學一些鋼琴,但僅僅是皮毛。但是,長期旁聽下來,有一天她嘗試著彈一彈,竟然比之前進步了許多。楊教授笑著說:你知道了什麼樣的聲音好聽,自然會彈得更好。
  • 2019豬年年會公司祝福語大全 年會祝福不知該怎麼說的看這裡
    2019豬年年會公司祝福語大全 年會祝福不知該怎麼說的看這裡時間:2019-01-26 16: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豬年年會公司祝福語大全 年會祝福不知該怎麼說的看這裡 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新年新開始,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業績,一手抓鈔票。
  • 公司年會請過氣女明星,曾經我心目中的女神變得如此的卑微!
    公司年底聚餐,老闆特意請了一個女明星和兩個網紅歌手來助興。女明星的姓名就不說了,但她絕對是70後和80後心目中的女神,人漂亮,演技好,歌也唱得不錯,從小到大我都是她忠實的粉絲。知道公司年會請她以後,我著實激動了好幾天,並和老闆請求:一定要讓我和她合影留念,老闆爽快地答應了。
  • 斯坦伯格鋼琴分享:為何擁有一架好鋼琴如此重要?
    斯坦伯格鋼琴分享:為何擁有一架好鋼琴如此重要?你是否從小夢想著擁有一臺夢幻的鋼琴,如公主王子般身著禮服,在琴鍵上譜寫彈奏出或恢弘或甜蜜的樂章?鋼琴,從古至今都被稱為西洋樂器之王,也有「音樂王冠上的鑽石」之美譽。
  • 鋼琴排在最後,冷門燒錢的反而更高貴?
    童年,印象中應該是天真、快樂、美好的,在以前的時候也確實是這樣,孩子們在小時候的這幾年過得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但是近年來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孩子們的童年時光完完全全被各種興趣班、特長班所取代了。除了上學上課,還要去父母報的各種興趣班裡面去學習,自由玩樂的時間相對來說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