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歲的老人,依然用自己靈活的手指在鋼琴上追逐音樂夢

2021-01-11 張初見時光

今年中央臺又火熱了又一個傳播傳統文化的優秀節目。這個節目是邀請一些優秀的歌手來將中國傳統的經典詩詞改編成旋律優美的各種讓大家容易接受的歌曲,其主要目的是傳唱經典,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巫漪麗老人是一位很偉大的演奏的音樂家,她得編曲也是極為的成熟。她很是喜歡梁山伯的秉性和祝英臺的最後的選擇,她喜歡這樣一種純純的愛情,所以自己也願意為他們作曲,希望自己能把自己對這件事的內心的正真的感覺抒發出來,來讓人們正真能感受這種情感。

為他們寫的曲子花了她老人家幾天幾夜,一直都很是專心,真正的用心之作。這首成功的曲子在國內和國際上都有極為廣泛的傳播令人佩服這位老人雖然已經88歲了,但因為音樂的浸潤,現在依然容光煥發,精神抖擻,雖然臉上已有了皺紋,但那皺紋只是給她的美增添了一些韻味兒。在看她表演鋼琴演奏的時候真的非常震撼,那瘦骨嶙峋的雙手,能看出是一個老人,但當她的手動起來的時候你會驚訝於一個老人的手怎麼可能如此靈活。

平常的老人一般都會因為缺鈣而導致雙手不自覺的顫抖,連拿東西都拿不穩,而巫漪麗老藝術家卻的手異常堅定,手指如飛地在鋼琴上跳躍,彈奏出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她上臺的時候顫顫巍巍的,觀眾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老人都已經這樣了怎麼能來表演呢?但是看完她表演後心裡肯定想:也只有她人給我們帶來這麼震撼的表演了。巫漪麗是我國最初第一代的正真的鋼琴家,她6歲就開始了自己未來的事業,開始學琴,18歲的她便開始了自己成為一名正真專業人士的道路。

她擔任北京中央樂團最初的鋼琴獨奏家,並受到過周恩的接見。巫老師現在長期居住於新加坡,但它她是一個不忘本的人,就在2017年,年近90的老人終於找到自己的家鄉,並回歸故裡。正是因為她是一個特別念情的人,所以她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當祖國有需要的時候她義不容辭。雖然此次因身體不便不能來到節目現場,但依然在外國他鄉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巫漪麗老人一生都與鋼琴相伴,鋼琴是她最好的夥伴,她對感情也傾注了不一樣的情感鋼琴便是他的歸屬。

她寫下《梁祝》的鋼琴曲是因為要用西洋樂器來表達中國情。不管走到哪鋼琴兒,鋼琴是她的朋友,祖國是她的母親。

相關焦點

  • 鋼琴?小提琴?看完這篇再決定幾歲送孩子去學音樂!
    據報導,在美國一所養老院,給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們播放他們年輕時期的音樂,得到了出乎意料的結果——音樂喚起了老人的記憶,回想起了很多年輕時期的往事。由此可見,音樂對大腦記憶力的開發與增強作用有著驚人的功效。
  • 彈鋼琴跟手指的長短有關係嗎?網友:不能只看手指!
    通過學習鋼琴而進入音樂的世界是最好的樂器,學鋼琴和手指的長短沒有關係,這句話其實是過於籠統的,就算是手指較短的人只要用心學就能夠達到和手指長的人一樣效果,如果手指較短的人經常練習八度,練久了就會發現你的手指比以前長了一些。但是過程一定非常疼痛,而手指長的人,就不用考慮這些了。
  • 學鋼琴對於手指長短的誤區,手指長短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手掌
    最近時長有人問我,學鋼琴對手指有要求嗎?我手指短或者我孩子手指短,手指不靈活可以學鋼琴嗎?那今天我就給大家整理出來有哪些人是不適合學習鋼琴的。2 手指留指甲的人彈琴的人都知道彈琴的手不建議由一丁點指甲,必須讓指甲平於指肉,可是我們還是能看到很多成人學鋼琴,留了一點指甲,用指腹在彈琴,這樣很不利於正確手型的建立。還有就是留著小拇指指甲或者是大拇指指甲,認為大拇指和小拇指不需要站立在琴鍵上就留著指甲,這樣的人也不適合學習鋼琴。
  • 濟南17歲少年辦鋼琴音樂會 曾因個頭小手指短被拒
    齊魯網濟南7月26日訊(記者 孟寶樂)26日晚上,山東師範大學田加炳音樂廳上演了一場精彩的鋼琴獨奏音樂會,彈奏者是一名尚顯青澀的17歲高中生。他叫張育銘,曾因個頭小,手指短被老師和家長拒絕同意彈鋼琴,在今晚兩個小時的精彩獨奏中張育銘圓了自己的鋼琴夢。
  • 世界上最偉大卻英年早逝的音樂天才,如果他們活到八十歲
    令世人痛惜的是,莫扎特於1791年12月5號深夜逝世,年僅35歲,一代音樂天才就這樣結束了短暫的一生。時至今日,莫扎特死因依然眾說紛紜,沒有最明確的版本,奧地利也無法給出官方的說法。蕭邦(Chopin)弗裡德裡克·弗朗索瓦·蕭邦(1810-1849),翻譯時有時也作「蕭邦」,是19世紀波蘭著名作曲家、鋼琴家。
  • 專家分享:手指短,可以學習鋼琴嗎?彈鋼琴手指長短的標準是什麼
    很多家長,見面都會問我,校長,您看下我家的孩子的手,可以學鋼琴嗎?非常非常理解問出這樣問題的家長,對高雅音樂藝術有學習的欲望,又怕資質不足,對自己或者孩子演奏鋼琴的成就無限期盼,又怕先天的條件不夠。用老百姓的話,我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您看我家孩子是那塊料嗎?
  • 手指美感和長短是否對彈鋼琴有影響呢?(下集)
    (肯定不是啦,只要彈得好手指斷都是很美的,千萬不要胡思亂想哦)故事就這樣講完了,說到底大家看完有沒有發現,我的經歷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比我慘的人,有的手指斷了彈琴還彈得那麼棒的人,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我們每個人慶幸自己有健全的身體,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膽去做,付出一些努力就能實現的,而有一些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可能付出比我們一百倍的努力才能達到某個水平,所以我們趁年輕抓緊時間實現自己的夢想
  • 60歲的抖音「鋼琴爺爺」: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楊訴,1960年生,剛滿60歲。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這個年紀,早已過了折返點。60歲以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種花養草,含飴弄孫,或是汗津津地結束每晚的廣場舞。偶爾回想過去的日子,總有或多或少的遺憾,像那句歌詞「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但楊訴不覺得自己是個老人。
  • 十個手指彈鋼琴、高水準欣賞探討優雅益智的古典音樂技術 數學不好...
    內側前額葉皮層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最後萎縮的大腦部位之一,這也解釋了音樂如何幫助阿茲海默症患者重新激活記憶。鋼琴傳統優雅高貴而益智。數學不好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會鋼琴?據新華社柏林電(記者班瑋)德國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小孩學鋼琴有益開發大腦。
  • 學鋼琴損傷手指?掌握這4個小技巧,讓你隨心所欲的練琴!
    1.熱身運動在開始彈鋼琴之前,你應該進行一定的熱身運動,充分活絡自己的關節,放鬆你的手指肌肉。如果你的手指沒有熱身運動,你會感覺在彈琴的時候變的很僵硬,其實在彈琴之前活絡自己的手指關節,就和運動員在做運動前,先進行一定的熱身是一個原理。對於這種手指的伸展,只需用手將手指緊緊握住並保持這個姿勢3秒鐘,就能達到預期效果。重複拉伸多次。然後單獨彎曲每個手指。
  • 上帝只給了四根手指,但我仍演奏出了最美的樂章!
    上帝只給了四根手指,但我仍演奏出了最美的樂章! Darrius Simmons對於某些人來說,「我不能」這三個字根本就不在他們的字典中,來自俄亥俄州的Darrius Simmons就是其中一員。他不會因為身體殘疾的現狀來左右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 |鋼琴音樂風格大揭秘
    在鋼琴演奏方面,現在的鋼琴家一般來說是會力求原汁原味的體現當時古鋼琴的音樂風格,在踏板的運用上都是比較淺的。這樣能讓音樂變得通透清新,接近當時的效果。 這首作品就是他的鋼琴奏鳴曲中的一首,音樂十分活潑,靈動,跳躍的音符仿佛都在訴說著內心的幸福與歡快。不過在音樂的織體上來說,還是以巴洛克典型的琶音式的音型居多,結構也非常的清晰完整。 走下神壇的古典主義
  • 南京9歲音樂神童張聖 鋼琴小提琴均達10級
    儘管這一技能最終未能通過Dr.魏的審查,認為難度較低,但是小張聖在舞臺上自信的表現,以及同時獲得鋼琴10級和小提琴10級的成績,還是讓觀眾由衷讚嘆。一位專業音樂人士表示,一個9歲的孩子能學一種樂器達到10級水平,已屬不易,想在兩種器樂學習上同時達到10級,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張聖有什麼特殊的學習方法嗎?記者1月22日走進了張聖的家,一探究竟。
  • 「兒童必學趣味小知識」為什麼貝多芬聾了卻還能彈鋼琴?
    QA童話爸爸腦洞大大的學院派爸爸童寶勤學好問的」好奇寶寶」Q&A為什麼貝多芬聾了卻還能彈鋼琴?提問:「為什麼貝多芬聾了卻還能彈鋼琴?」回答:「因為他的心底有對音樂的熱愛。「故事小課堂:貝多芬後來確實是失去了聽力,但是這並沒有讓貝多芬對音樂失去熱情。貝多芬從小非常喜歡音樂,自幼跟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他在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臺演出。雖然後來他失去了聽力,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
  • 阿衰為了學鋼琴,因為手指太短,硬是用紙巾球撐開手筋
    這已經成為了社會上的一種普遍現象。小孩沒有點才藝,就比別人落伍了。阿衰就覺得自己琴棋書畫什麼也不會。想著自己也要豐富一下自己的才藝。省的一竅不通,被別人看不起。阿衰到學校來,開始一個人坐著悶悶不樂。大臉妹看著不對勁。這不像他認識的阿衰,忍不住上去問幾句。阿衰說:「人家都會琴棋書畫,我只會胡寫亂畫,自己好想學一門」。
  • 孩子多大可以學習鋼琴效果最好?終於有靠譜的結論了!
    每個孩子之間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的,每個孩子的身體條件還有智力的發育情況也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對於小朋友幾歲開始學鋼琴是沒有嚴格的界定的,如果小孩子年齡偏小但是已經具備學琴的基本條件的話,也是可以考慮進入學習階段的,反過來,一個五歲的孩子如果手的骨骼發育的一般,辨別能力等都很一般,那可以等孩子再大一點再開始學習鋼琴
  • 手型,真的是「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嗎?
    ;郎朗那年方10歲丨格拉夫曼的中國弟子演奏視頻丨嚴厲的教育方式對郎朗是適合的丨但教育方式應因人而異丨彈鋼琴的手型沒那麼重要;終於有人說了:「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保持手型,主要靠大指和小指的支撐,這兩個手指的形狀和位置不同於其它手指,大指短而粗,小指細而小,它們都位於手掌的外側,容易躺著觸鍵,致使手型七扭八歪。如果它們能站好,那麼基本手型也就容易保持。 客觀上講,鋼琴演奏中沒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手型。
  • 貝多芬30歲後失聰,一生貧病交加,一直用音樂拯救自己
    貝多芬30歲後失聰,一生貧病交加,一直用音樂拯救自己貝多芬的一切,他的敏銳,他對世界的感受,他那獨特的智慧和意志,天公對他的獨特構造方法,他的理想,還有他身體中的特有物質,他的脾性等等,都是歐洲那一特定時代的代表。
  • 手型,真的是「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嗎? 琴童初學琴該學什麼?
    ,當手鬆弛地落到琴鍵上時,首和手指的自然狀態」就是正確的手型3、彎曲不能過大,如果彎曲過大了,也是在用力的狀態「握雞蛋」的說法不是非常準確,因為「握雞蛋」的感覺是向內用力,而彈鋼琴時放鬆最重要在彈奏的時候用力的部分是哪裡呢?
  • 10首琴童必聽的鋼琴名曲!
    最難得的是,古諾竟將它與自己歌曲的旋律結合得天衣無縫,渾然一體,可謂巧奪天工。音樂主題出自一首古老的歐洲民謠,原題為「 啊!媽媽,我要告訴你」( Ah, vous dirai-je maman),並且好幾個國家用不同的語言歌唱過。在中國被稱為「小星星變奏曲」。這個主題的節奏與旋律單純質樸,莫扎特為它配上十二段可愛又富有魅力的變奏,旋律流暢,變奏自然,是最富有莫扎特天使般童趣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