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己亥年,明年是庚子年,正月初一是公曆2020年1月25日,立春是正月十一,按照傳統說法,明年是「雙春年」,那麼,什麼是「雙春年」?「春節」和「立春」又有何關係?生肖鼠從什麼時間開始算起?
一、春節和立春:
春節指農曆新年,也稱歲首、新春、新年、新歲、歲旦、新禧、年禧、大年等,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全球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節期間,全球華人地區都會舉行各種隆重的新年活動。
在上古時代,曾採用歲起攝提紀元法,寅月為正月,立春為歲首,攝提紀元可歸為陽曆類別,也就是說,上古時代以立春日作為新年歲首,不過自夏商周時期開始我國使用陰曆,夏朝正月是一月,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秦朝是十月,漢武帝太初元年,又將歲首恢復為一月一日,此後曾有幾位皇帝改歷改歲首,但大部分的時間裡,正月都是一月,歲首新年都是一月一日。
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用公曆紀年,於是出現了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為了區別,便將原有新年的別稱之一「元旦」送給了公曆1月1日,而將夏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之所以稱春節,主要是因為夏曆一月一日一般都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前後,但至今很多地方仍沿用傳統,將正月初一稱為新年、過年。
二、雙春年:
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農曆是陰陽曆,1970年以後「夏曆」改稱為「農曆」,農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回歸年為年的長度,並通過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回歸年相適應。
由於農曆兼有陰曆和陽曆,陽曆大約有365日,而陰曆大約只有354日,所以難免「陰差陽錯」,為了解決兩者之間大約11日的時間差,就在陰曆中設置了「閏月」,因此農曆一年之內就可能出現兩個立春節氣,這就是「雙春年」。
按照農曆,天數最少的一年是353天,最多是385天,天數少的年份會出現「無春年」,而天數多的年份則出現「雙春年」,每19年中就有7個「雙春年」,7個「無春年」,按照公曆推算,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在1月30日前的一定是雙春年,春節在2月6日至14日之間的一定是無春年,春節在1月31日至2月2日之間的有可能是雙春年,春節在2月4、5日和2月15、16日有可能無春年。
庚子年(對應公曆2020年前後)是383天,閏四月,所以也是「雙春年」,庚子年第一個立春是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則是臘月廿二。
三、生肖與立春:
生肖,又叫屬相,是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很多人認為生肖年是從春節(正月初一)開始計算的,理由是生肖應與當年的幹支紀年中的「地支」相一致,而正月初一是歲首,是一年太歲開始,不過也有民俗學家認為生肖年應從立春日交春時刻算起,傳統命理學也支持立春計算生肖的說法。
對此,六甲番人認為,生肖的確定還是應當取立春開始的說法,道理很簡單,陰曆與月相變化有關,陽曆則與地日相對位置有關,對於人類來說,太陽的影響力應大於月亮,同時,十二生肖所管轄的天數應大體一致,不應出現有的管385天、有的管353天的情況。
所以,庚子年正月十一(2020年2月4日)17:03:12以後出生的孩子才算是屬鼠,此前出生的孩子仍然屬豬。
此外,有人認為「雙春年」最適宜結婚,而「無春年」是寡婦年,不宜結婚,六甲番人認為這種說法毫無依據,從上文可知「雙春」與「無春」都是人為調整日曆的結果,與天象並無關聯,而是否適宜結婚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而已。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