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火燒掉了項羽的明天,卻陰差陽錯成全了劉邦的野心

2021-01-09 掌門道

火燒鹹陽,分封諸侯

鴻門宴上,項羽威風八面,範增怒不可遏,劉邦唯唯諾諾,張良巧妙周旋,樊噲捨命救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邦上下一心,而項羽內部分歧巨大,難以形成共識。

項羽向來做事喜歡獨斷專行,不是聽不進意見,而是認為謀士們提的某些建議不過如此。

幾天後,劉邦正在灞上苦苦思索下一步的對策時,前哨來報,項羽引大軍進了鹹陽城。

這件事劉邦早就料到了。

劉邦先於項羽進入鹹陽城,以項羽的秉性來說,肯定面子上過不去,不搞出點動靜,怎麼能證明楚霸王的威武?只是劉邦沒有想到,項羽進城後不僅下令將皇宮、貴族的官邸和富商的巨宅全都被劫洗一空,還誅殺子嬰,一把火燒了鹹陽城。須知,鹹陽城被秦王朝經營了多年,具有一般城市不能比擬的優勢;再加上劉邦不戰而屈人之兵,城內根本沒有遭到戰亂破壞的痕跡。這麼好的一座城市,竟然在戰後遭遇了滅頂之災。

最讓人痛惜的就是秦王子嬰。子嬰臨危受命,是被趙高推出來的一塊擋箭牌。換句話說,是趙高安排的另一個傀儡。不過,子嬰表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幹和魄力,雖然政治生命只有四十六天,但卻坐了四件大事:謀除趙高,整肅朝綱,抵禦劉邦大軍,投降。即使最後一項,也是子嬰看清了形勢,不得已做出的決策。內外交困的秦王朝,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危樓,走路咳嗽的的聲音都可能使之傾覆,更別說外力的作用了。子嬰也想重振秦廷,但大勢已去,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班固這樣評價子嬰:「秦之積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而以責一日之孤,誤哉!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復責小子,雲秦地可全,所謂不通時變者也。紀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

而這樣有「周旦之材」的政治新秀,還是被項羽殺掉了。

相關焦點

  • 假如劉邦和項羽當老闆,你會跟誰?職場邏輯告訴你:項羽不靠譜
    劉邦和項羽,是浩瀚歷史長河中兩個風雲人物。可結局卻令人匪夷所思,驍勇善戰的項羽敗給了地痞無賴劉邦。這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有什麼內在奧秘?假如穿越到現在,他們兩人同為老闆的話,誰會成為頂尖富豪,誰又會傾家破產呢?從歷史來看,他二人所代表的兩大集團力量,進行過一番鬥智鬥勇的博弈,以劉邦當上皇帝,項羽自刎烏江而告終。
  • 霸王項羽一生光明磊落、胸懷坦蕩,卻也曾暗箭傷人,劉邦險些喪生
    最後劉邦成功地把漢旗插在了彭城的城牆上。項羽的霸王也不是浪得虛名,聽劉邦把自己的老窩給端了,把主力依舊放在齊地,自己帶領5萬精兵回師克漢。漢軍大敗,項羽一直尾隨追擊。劉邦直到滎陽的時候才緩過一口氣。自此,項羽兵團和劉邦兵團進入了長達4年之久的拉鋸戰。
  •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卻大不相同
    這一點上項羽就輸了,尤其從韓信的的選擇就可以看出。而劉邦為人圓滑,或許統治力更好,更惜人才。再是項羽的輕敵和直爽,鴻門宴或許是最完美的證明!可以說鴻門宴之後,兩方的實力出現了差距,而且越來越大。最後是他們攻城掠地,項羽和劉邦的約定。項羽攻打多半屠城,極其殘忍。劉邦則以相對輕柔的手段對待。項羽絕沒有失人心,卻失了各種先機、人才和未來。
  • 劉邦個人才能一般,為什麼能打敗項羽,駕馭更多比他更強的人
    其實劉邦是一個從無到有逐漸實現自己價值的人,其實他手下具有非常多的人才,這些也為他打下江山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本人最大的對手就是項羽,但是項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善於用人才。項羽英勇善戰,也是由於這樣他的性格方面比較自負,從來不主動聽從別人的意見,從而錯過了最好的殺掉劉邦的時機,在早期韓信也將投奔於項羽,但是得不到項羽的重用,之後投靠劉邦。
  • 楚霸王項羽是怎麼敗給泗水亭長劉邦的?草根和貴族之間的較量
    公元前202年,草根劉邦逆襲後向沒落貴族項羽發起總攻,在亥下把項羽的軍團團包圍。此時,十萬楚軍早就兵疲糧盡,人困馬乏,戰鬥力爆降十萬血。夜間,草根劉邦更是損招頻出,竟組織漢家軍唱起了楚歌,本想東山再起的楚霸王,竟一抹脖子,死在烏江邊上了。歷史就是這麼戲劇化,劉邦和項羽之間,就如同草根和貴族的戰鬥,最後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球,貴族慘敗!
  • 劉邦死前終於明白,當年項羽放棄回江東的原因,明白了什麼是英雄
    這件事情知道劉邦臨死之前他才弄明白,明白了當時項羽的所思所想,明白了真正的項羽。圖片來自網絡了解劉邦的人都知道劉邦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在劉邦心裡一直期待著有一天能夠和項羽決一死戰,有一座城池換項羽的一敗,這恐怕是劉邦最大方的一刻了吧!
  • 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史記·淮陰侯列傳》) 「天授」,體現了劉邦的臣下對劉邦政治資質的肯定。「天授」或許為當時人的習用語。周昌為代王劉恆入長安議:「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入北軍,一呼士皆左袒,為劉氏,叛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
  • 白羊座的項羽為何打不過雙魚座的劉邦
    有一種天賦叫項羽,有一種奇蹟叫劉邦。沛公劉邦就在項羽志得意滿的時候,在他眼中一個不可能成事的人已經慢慢的走上了舞臺。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大秦帝國烽煙四起,劉邦也集眾人之力取了沛縣,殺了縣令,事業才一步步起來了,往後又收了張良,收了韓信,楚漢對峙的局面也慢慢開始了。最終贏了項羽,取了天下。一個天賦異稟,一個資質平平;一個失了天下,一個創造了奇蹟,原因何在?
  • 項羽要和劉邦單挑,劉邦八字回懟,流傳兩千多年,已成口頭禪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誰能稱霸天下? 項羽一生從無敗績,反觀劉邦勝少敗多,然而最終的垓下之戰中,劉邦完成了逆襲,將項羽逼得烏江自刎,取得天下。 話說公元前204年,劉邦率領大軍於廣武山一帶和項羽兵馬對峙,與此同時大將韓信已經取得了討伐齊國大戰的勝利,龍且大軍更是被韓信盡數消滅。如此一來項羽也就失去了後援被劉邦大軍給圍困。不僅如此當時的項羽更是因為糧草告急,眼看就要陷入必死的危機境地,此時項羽意識到只有速戰速決才是突圍的上策。
  • 項羽弒其君,造成了什麼樣的惡劣影響?劉邦是如何借題發揮的?
    等到戰爭結束後,史書記載: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各路諸侯見項羽的時候,都是跪著前行的,誰也不敢仰視項羽。因此身為楚將的項羽從此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他統帥了。而項羽的君王——楚懷王也因此名存實亡。項羽帶領著各路諸侯進入了鹹陽,將秦始皇統一起來的龐大國家分為19塊,自封為西楚霸王。
  • 王子今: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韓信也曾當面對劉邦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天授」,體現了劉邦的臣下對劉邦政治資質的肯定。「天授」或許為當時人的習用語。周昌為代王劉恆入長安議:「夫以呂太后之嚴,立諸呂為三王,擅權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入北軍,一呼士皆左袒,為劉氏,叛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
  • 他是一個逃兵,在項羽身邊默默無聞,在劉邦身邊大放光彩
    劉邦聽到這裡,耳朵根子一軟,便懷疑起陳平來了,他派人找來魏無知,魏是陳平的「入漢」介紹人,劉邦便責備他薦人失察。誰知,魏無知卻說:「我推薦他,是因為他有才能;陛下今天說的,是他品行方面的問題;當今楚漢對峙,我向漢王推薦善出奇謀的人,只關心他的計謀是否對我們有利罷了;至於,他與嫂子私通、接受錢財,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 項羽死後,劉邦想了計謀,雖未殺其族人,卻讓人羞憤難當
    哪怕項羽已死,還是無法消除劉邦對他的恨意,為了羞辱項羽,劉邦特地想出一個辦法,當大家知道劉邦的做法時,個個都哭笑不得,覺得劉邦太損了,劉邦到底出了怎樣的招數呢?圖片:項羽自盡劇照一、讓人追捧的劉邦歷史上有過不少封建王朝,有順位繼位的皇帝,也有謀反篡位的皇帝,甚至連瘋子皇帝都有。在眾多皇帝中,最讓學者們感到不解和追捧的,還是劉邦。
  • 項羽當年不講武德,放冷箭偷襲老劉邦,劉邦為何不勸他好自為之?
    再後來,劉邦跟英布、陳嬰等人一樣,投靠了項梁,並和項梁一起擁立故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新的懷王,從民所望,在投靠項梁以後,劉邦和項羽成了「同志」,真的同志,二人奉項梁命,一起攻城略地。劉邦在總結這段戰鬥情誼時,曾說過二人當年在懷王帳下,約為兄弟,所以他劉邦的父親,就是項羽的父親,如果項羽要殺項羽的父親煮了吃,希望能分他劉邦一碗湯。
  • 在歷史中,項羽如果回到江東,重整旗鼓,能否打敗劉邦呢?
    而此中,對讓人感應到遺憾的即是項羽的兵敗以及自尋短見,讓多數的後裔扼腕感嘆。這樣的大英豪千年不遇,竟落得這樣終局,若何能讓人信賴與理解。因而,就有良多人提出一個假設,要是項羽回到了他的江東,是否能從新再來,戰勝劉邦。能夠說這個假設很有意思,也很合乎人們的心理要求,對於遺憾的一種間接性填補,在憑據那時的汗青狀態闡發一番。那麼,項羽究竟能不能成功勝利呢,實在,說真話,很難。
  • 項羽怒射劉邦一箭,卻沒取走其性命,從此象棋多出一條特殊規定
    而象棋間的兩軍交戰,也成為了紅方劉邦、黑方項羽楚漢爭霸時的兩軍對壘,兩軍按相同模樣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不過,在象棋中,兩軍不會輕易交戰,我們還需要了解象棋的規則:「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線護將邊,小卒一去不復返」。但在這其中,其實卻還有一條特殊的不成文規定,那便是「兩軍將帥不相見(王不見王)」。至於為何會有這樣一說,則還得從劉邦和項羽說起。
  • 屠洪剛:九六年《霸王別姬》唱項羽,25年後唱《大風歌》致敬劉邦
    屠洪剛之前是央視的常客,多次上春晚演唱歌曲,近幾年屠洪剛鮮有露面,這次在2021年的第二天就驚喜現身央視一套,也讓喜歡屠洪剛的歌迷們驚喜了一把!  ,他的聲音一出來就自帶千軍萬馬,自帶刀光劍影,自己聽到中間的時候感覺肺都快炸了!
  • 劉邦,擊敗項羽後,他急切地做了些什麼
    公元前202年,四面楚歌,項羽在頑強突圍後,到了烏江邊,西楚霸王烏江自刎,為時四年半的楚漢相爭,以劉邦帶領的漢軍取得勝利宣告結束。劉邦一統天下後並不急著稱帝,他明確的知道下一步的舉動,就是先解除身邊的武裝威脅!
  • 楊喜:割下項羽大腿被劉邦封侯,800年後他的子孫一統中國稱帝
    直到現在,很多人還為西楚霸王的結局感到惋惜無比,雖然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是歷史上關於他的故事也並非寥寥,很多人都感動於他跟虞姬之間的悽美愛情,把文學與愛情結合起來,用極其華麗的筆觸,去敘寫他人生的浩蕩傳奇以及親愛的悽美,《霸王別姬》就給人文學名著一般的感覺,亥下歌也深深地勾勒出英雄落寞的悲慘情況,項羽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星
  • 西楚霸王破釜沉舟,所向披靡,四面楚歌,項羽製造了多少成語?
    但是劉邦先攻破鹹陽,按楚懷王所約定,劉邦應該為關中王。項羽聽說劉邦要為關中之王,獨佔大秦珍寶,大怒。項羽說我在河北累死累活,劉邦這個老傢伙卻佔我的便宜,不行!項羽率諸侯之兵四十萬(號稱百萬)要攻打劉邦。當時劉邦兵在霸上,項羽兵在新豐鴻門。後來項伯為劉邦說情,劉邦親自到項羽營中請罪。項羽置宴招待劉邦,項羽的大謀士不想留下後患,在席間命項莊舞劍,想要刺殺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