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很多人會彼此說上一句「端午快樂!」
但大家可千萬不要互祝快樂了,端午節不能說「端午快樂」,而是要說「端午安康。」
端午節本身是個祭祀的日子,在這一天除了眾所周知的屈原跳江。
還有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江等典故。
屈原十分愛國,他一心忠於楚懷王,但為人耿直的他屢遭排擠和誣陷,慘遭流放。此後聽聞,秦國已攻打下楚國,更是心力交瘁,不忍看著楚國被毀,於是抱著一塊大石頭投進了汨羅江。村民為了祭奠屈原,於是划著船,將竹筒米飯拋灑在江中,以此來寄託哀思。
後來,人們將竹筒裡的米飯變成了粽子,划船變成了划龍舟,五月五也稱為端午節,成為了紀念屈原的日子。
其父不慎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日日夜夜尋找父親。經過十七天辛苦奔波,卻依舊尋找未果,於是在五月一日時投江。村民對其孝心頗為感動,於是用最隆重的儀式將父女兩分別安葬。並且在此江邊建立了一個曹娥廟,將溺亡的舜江改為「曹娥江」,村子也更名為「曹娥村」。
至今,曹娥江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奔騰兇猛的河水到了曹娥廟前就變得溫柔許多。
越國勾踐假裝求和,伍子胥對此極力反對,認為應該一舉拿下越國。不料夫差卻答應了勾踐,與此同時吳國的丞相受到越國的賄賂,在夫差面前誣陷伍子胥。面對如此現狀,伍子胥視死如歸,於是憤然拿起寶劍自刎。
夫差得知後,勃然大怒,在五月五日將其的屍體投入大江中,此後端午節人們也用來祭奠伍子胥。
由於天氣原因,一些蚊蠅快速繁殖,惹人心煩,除此之外,各種毒蟲出沒。它們極易咬傷人,另外因氣溫原因人也容易生病,瘟疫非常容易在此時流行。
人們為了祈求平安健康,祛除病毒與瘟疫,會一吃、二拴、三採。一吃:古語云:「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因此,這天大家都會飲雄黃酒。
二拴:拴五色絲線,拴葫蘆,掛五毒圖,有的掛鍾馗畫像。
端午在古人的眼裡就如同公共衛生日一樣,是個祛病防疫的重要節點。此時,國內疫情再次露出苗頭,希望端午過後疫情早日消散,人人平安健康。
因此,道一聲「端午安康」,是為了祝願親戚好友身體健康,百病不侵。
端午節雖是我們的法定節日,但不要因放假高興,就說出端午快樂。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毒日,是個悲壯的日子,更是表示祭奠哀思的日子。
「點個在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微信公號:玄門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