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姐大普法 四百工程」之「送法進鄉村」活動暨《民法典》法治茶話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羅傑 攝
「老婆以個人名義借錢買奢侈品包包,老公要不要幫還錢?」「父母什麼情況下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老公賭錢欠債,老婆要不要還錢?」今(30)日上午,在永川區鄉賢評理堂的院壩裡,不少村民圍坐在檢察官們身邊,你一言我一語,說著心裡的疑問,也聽著檢察官們耐心的講解。
在檢察官的講解下,村民們學習《民法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王瑋攝
家長裡短的這些小事兒 也有法律依據
「老婆以個人名義買的東西,老公還是天經地義應該還。」
「她自己買這麼貴的東西,就該自己……」
今(30)日上午,重慶市檢察院五分院、永川區委政法委、區檢察院、區司法局聯合走進永川區鄉賢評理堂,開展「莎姐大普法 四百工程」之「送法進鄉村」活動暨《民法典》法治茶話會活動,話題一開始,大家就紛紛議論起來。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明確屬不屬於夫妻的共同債務就行了。《民法典》第1064條規定,夫妻雙方共同籤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後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如果購買的是奢侈品,遠遠超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而老公不知情,就沒有償還的義務。」永川區檢察院檢察官鄧川解釋說。
「那如果是我老公打牌借的錢,是不是我也可以不還?」說到夫妻共同債務,人群裡很快有人接著問。「打牌輸錢不受法律保護,當然不能算作共同債務。」鄧川說道。
「以前心裡總覺得事情這樣對、那樣不對,但具體因為什麼、到底誰對誰錯又說不清。」永川區臨江鎮隆順村的村民侯良玉說,雖然夫妻、子女、父母關係天天都面對,但是一旦遇到問題,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今天有檢察官來普法,自己一股腦兒問了很多問題,而他們的耐心解答也從法律的角度解開了自己心頭的疑惑。
檢察官正在一一解答現場村民的疑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王瑋攝
「檢察+鄉賢」 法治和德治「聯手」解決基層治理難題
此次普法活動也是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永川區檢察院聯合相關部門試行「檢察+鄉賢」的新模式,可以讓法治和德治「強強聯手」解決基層治理難題。在德治上,由於鄉賢評理員公信力和認同度高,對鄉村公共事務有發言權,在法治上,檢察機關不僅堅持把案件辦準辦好,還通過「莎姐」普法的平臺,結合檢察辦案工作,面向社會大眾,開展大普法工作。
在法治茶話上,來自重慶市檢察院五分院和永川區檢察院的檢察官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向村民們講解了《民法典》中的繼承、贍養、婚姻等方面的法律問題。作為鄉賢評理員,陳久述也和大家聊得火熱,期間還不忘用他獨有的「打油詩」解讀一下《民法典》,讓大家更明白其的重要性,「以典命名民法典,中國法治的體現;保護私權是根本,規範公權互平等;民事實事方方面,百姓生活之寶典。」
「大家提問最多的也是婚姻家庭、撫養贍養方面的知識,我們通過《民法典》中具體條款給大家做出解答、普法,這也體現出《民法典》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解答從出生到死亡的一切。」 重慶市檢察院第五分院檢察五部副主任賀唯告訴記者,檢察官和鄉賢的組合,使得「鄉賢評理堂」實現了法治、德治的有機結合,讓鄉賢評理更站得住腳,讓法言法語更加接地氣,老百姓更加容易了解和理解法律法規。(記者 王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