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世界三大郵輪公司麗星郵輪旗下「寶瓶星號」再次回到三亞。這艘以三亞為母港的國際豪華郵輪復航又一次拉開了為期五個月的三亞至越南郵輪航期的序幕,「海南度假+郵輪假期」旅遊新產品,成為今冬旅遊市場的一大亮點。
國際郵輪發展經驗表明,當一個地區人均GDP達到8000-10000美元時,郵輪消費開始起步,人均20000美元時將達到高峰隨後增速減緩。
按照這一標準,我省主要國內客源地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發達地區,已經具備郵輪消費條件。一直領跑中國濱海旅遊市場的海南島,在國際旅遊島建設大背景下,又一次領跑郵輪旅遊。
郵輪巨頭布局中國三亞成三大母港之一
「中國郵輪市場潛力巨大,令人振奮!」在2012年世界郵輪大會上,看好中國市場成為國際郵輪巨頭的共識。而早在此前,三大郵輪巨頭歌詩達、皇家加勒比、麗星已經紛紛開始在中國布局,三大郵輪公司先後將天津、上海、三亞闢為自己的郵輪母港,開始在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培育郵輪旅遊市場。
去年11月,「寶瓶星號」豪華郵輪開始以三亞為母港,開通了三條三亞至越南的郵輪航線,也成為首艘以三亞為母港的國際郵輪。麗星郵輪希望藉助海南一流的休閒度假資源,以及多年來引領中國休閒度假市場這一良好基礎,吸引中國高端遊客到海南休閒度假的同時嘗試郵輪旅遊新項目。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海南就開始成為國際郵輪停靠港,是國內最早享受到郵輪市場蛋糕的地區。按照國際郵輪經濟的發展經驗,從經濟而言,母港收益是停靠港收益的5—10倍,從提升地區形象擴大影響力而言,是否能成為郵輪母港直接關係到一個地區郵輪經濟的發展。作為國內三大郵輪母港之一,三亞已經在中國郵輪旅遊版圖中佔據了重要份額。
與天津、上海等國內主要郵輪港口相比,海南雖然自身不具備規模龐大的客源腹地,但卻具備了吸引全國高端消費者的基礎和條件,正在加快推進建設的國際旅遊島,更是讓海南郵輪經濟炙手可熱。
高端消費者青睞郵輪旅遊
不少中國遊客對郵輪的認識,或許是從好萊塢大片《鐵達尼號》中了解到的。1912年遠洋豪華郵輪「鐵達尼號」在處女航撞到冰山沉沒時,正值世界郵輪發展開始走向高峰。隨著這一事件被多次搬上熒幕,也讓郵輪生活、郵輪文化一次次在世界範圍傳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嚮往登上「漂浮的五星級酒店」去體驗世界。
100年之後,被視為21世紀旅遊業主流的豪華郵輪旅遊,開始獲得中國高消費人群的青睞,中國郵輪市場開始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世界三大郵輪公司近年來不餘遺力地在中國推廣郵輪文化、郵輪生活,同時加大對這一市場的投入力度。如未來幾年,皇家加勒比將至少投入8--10艘豪華郵輪到中國市場,根據郵輪業扎堆發展的特點,皇家加勒比相信,其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會帶動其他公司的積極跟進,中國會成為郵輪巨頭近期的一個發展熱點和重點。麗星郵輪也將從明年2月起,啟用「雙子星號」豪華郵輪執行三亞至越南的郵輪航線,希望進一步加大對這一市場的開拓和推動力度。
今年3月,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商攜程宣布上線新的郵輪子頻道,將郵輪作為未來重要業務加快發展。在其郵輪子頻道中,郵輪線路超過百條,覆蓋全球主要郵輪航線區域,出發港口包括三亞、上海、天津、香港、新加坡、邁阿密、羅馬等。產品包括團隊遊、自由行和郵輪船票等多種旅行方式,價格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令市場想不到的是,十餘天行程的邁阿密郵輪之旅,儘管報價高達數萬元,依然受到中國高端消費者的青睞。
海南郵輪經濟一度領跑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將在「十二五」期間落實海洋戰略,加快培育海洋旅遊增長極。其中,海南國際旅遊島、北部灣國際旅遊區等將作為中國發展海洋旅遊的重點區域。而《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海南要「大力發展海洋旅遊業」,並且「在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高標準規劃建設特色海洋旅遊項目」。
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無疑是中國最適合發展郵輪遊艇產業的地區:終年氣候宜人,景色秀麗,沿海島嶼星羅棋布,沙灘連綿,發展郵輪遊艇產業優勢得天獨厚。
2006年11月,國內第一個國際郵輪專用碼頭——三亞鳳凰島一期工程10萬噸級碼頭竣工並投入運營。截至去年,已有超過350艘國際豪華郵輪停靠,成為國內到港郵輪班次最多的郵輪港口之一,進出港郵輪遊客已突破40萬人次,其中八成以上為國外高端遊客;2008年,我省接待國際郵輪達到132艘次,接待量高居全國第一,創下新高;今年春節期間,國際郵輪頻頻造訪海南島感受「中國年」。統計數據顯示,從農曆小年(1月17日)至元宵節(2月6日)短短20天,就有28個郵輪航次造訪三亞。
在推進郵輪遊艇新業態的發展中,海南將通過開發入境和出境郵輪旅遊產品,推進郵輪母港建設,為郵輪遊艇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通關手續,對外省遊客從海南乘坐郵輪出境旅遊給予優惠政策,簡化辦證程序;同時,積極引進境外大型郵輪公司在海南註冊設立經營性機構,吸引國內大公司在海南設立郵輪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