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味的記憶方法

2020-11-23 高考網

  高二這一年,是成績分化的分水嶺,成績會形成兩極分化:行則扶搖直上,不行則每況愈下。

  一、字頭諧音法:抽取字頭或核心字,利用一下諧音,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無味的知識變成形象的鮮活的故事片段。

  在鴉片戰爭中,出現了很多位抗擊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把人名、地名編成一句話,關天培是在虎門英勇抗敵的,就簡稱為:關門;葛雲飛在定海簡稱:葛定(疙腚),陳化成在吳淞簡稱:陳吳(陳勝、吳廣)。連在一起就是「陳吳關門葛定」。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從南向北依次是: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抽出字頭就可以這樣記憶:廣廈福寧上。

  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有劉伯承、賀龍、葉挺、朱德、周恩來等,取每個人名的字頭,再根據諧音劉(留)賀(荷)葉朱(煮)周(粥),連在一起就是:「劉賀葉朱周」,意思是:留著荷葉煮粥。

  太平天國在永安封王建制,東王楊秀清、西王肖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分別取其中的一個字,再根據諧音,東楊(東洋鬼子)肖西(消息)雲南北韋(緯)翼石(一石),連在一起就是:「東楊肖西雲南北韋一石」,意思是:東洋鬼子那有消息,雲南北緯那有一塊小石頭。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三大派系,馮國璋和曹錕一派形成直系軍閥,由英美兩國扶植;段祺瑞一派形成皖系軍閥,靠日本支持;東北的張作霖也靠日本支持,形成奉系軍閥。抽出一些字,可以這樣來記憶,馮(逢)曹直(曹植)英美,段(端)皖(碗)日,霖(臨)奉(風)日。意思是:(今天做夢)逢遇曹植了,長得英俊美麗,(今天是)端碗的日子,(也是)臨風的日子,(碗裡有酒,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滿清統治者依次為努爾哈赤、皇太級、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記為「努皇順,康雍乾,嘉道鹹,同光宣」。

  「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記為「譚劉林,楊楊康」。

  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線: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記為「靠貧聯中限富,保中小滅地主」

  洋務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沈葆楨、丁日昌,編為「新(訢)翻(藩)譯(李)坐(左)洞審(沈)日昌」。

  二、奇特聯想提煉法。

  馬克思生於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諧音為「一巴一掌一巴掌」把「55」諧音為「嗚嗚」,合起來就是馬克思生日說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本家嗚嗚直哭」。馬克思生卒年代1818-1883,可想成諧音「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革命思想家陳天華有兩部著作《猛回頭》、《警世鐘》,記法為一邊想「一個叫陳天華的人猛回頭撞響了警世鐘,一邊做轉頭動作,同時發出鐘聲響。」

  軍閥割據時,馮國璋、曹錕、段祺瑞控制的地盤及其支持者可聯想為「曹錕靠在一棵日本梨樹(直隸、江蘇)上餓(湖北)得快幹(贛)了,段祺瑞端著一大碗(皖)滷(魯)面(閩),這(浙江)應(英)該很美呀。」

  抗戰過程中的幾件大事,1937年平型關大捷,1938年臺兒莊戰役,1940年百團大戰,1940年汪精衛成立偽國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變。可分別編為「37、9 林彪吼,38、9拉鋸戰,40春汪偽成,40下半百團大戰,41九千(人)皖南事變」。

  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強迫清政府分別籤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有5點,可總結為「三外一賠一開」。賠款和開口岸是近代絕大部分不平等條約都有的內容。「三外」指外國人(可以到內地遊歷、經商、傳教),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船(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袁世凱的復闢帝制活動,可總結為「一轉正、兩解散、三修改」。一轉正:1913年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二解散:1913年解散國民黨,次年又解散國會。三修改:廢《臨時約法》改為《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改總統選舉法(改選舉為推舉,改有限任期為連選連任)。

  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可總結為「四提倡,四反對」。

  辛亥革命後「實業報國」思潮的代表人物,可總結為「南張北周和二榮」,類似的還有中共建黨先驅「南陳北李」(陳獨秀、李大釗)。

  1927年中共三大起義的意義,可總結為「三個第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軍隊。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

  一五計劃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可總結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即武漢長江大橋;寶成和鷹廈鐵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鋼無縫鋼管廠、一汽、瀋陽飛機製造廠和瀋陽工具機廠。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時,我只通過「陪(賠)酒(九)兩天」四個字,就概括了「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賠償英法兩國大量軍費。」

  蘇聯在1924年剛成立時的加盟共和國,可記做「烏外白鵝」。即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外高加索。這樣趣味性強,記得快而牢。

  三、歌謠:根據教材和記憶需要,自己創作歌訣,一段兩段、一句兩句均可,靈活自由,方便實用。

  1950年6月,毛澤東在七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爭取國家財政基本好轉的三個條件可編為:「土改完成,工商調整,經費節省」。

  文革中的主要建設成就可編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長江,勝利油田」。即成昆鐵路和湘黔鐵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長江大橋,山東東營勝利油田。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1964年和1967年-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質-牛胰島素,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可編為「57武漢,橋通天塹;64、67,驚世兩彈;1965,牛胰島素;1970,人造衛星。」

  「戰國七雄」時,為了讓學生把七國的方位和名稱及記住,用「東西南北到中間,齊秦楚燕趙魏韓」的順口溜,(韓趙魏,南北中)讓學生易記易讀。

  「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時,把它編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榮:建築行業最興盛,唐都長安有大明;趙州石橋拱奇特,隋朝李春設計成;雕版印刷始問世,傳世珍品《金剛經》;火藥軍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製成。首次測定子午線,《大衍曆》法最為精;二功當記誰頭上,天文學家僧一行」。把豐富而又複雜的內容進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記憶的效果。採用詩歌記憶法,可根據教材和記憶需要,自己創作歌訣,一段兩段、一句兩句均可,靈活自由,方便實用。

  學習「春秋五霸」時,我讓學生熟記五霸後,為防止他們顛倒順序,用歌謠「齊宋晉秦楚,桓襄文穆莊;各國皆稱『公』,惟獨楚稱『王』」。

  1927年到1930年中共領導建立了許多革命根據地,根據地名稱、建立者不好記憶,通過以下兩句話來記憶,就容易多了:方志敏,閩浙贛;鄂豫皖,徐向前。賀龍洪湖、湘鄂邊;鄧(鄧小平)、張(張雲逸)左右來迴轉。

  採用這種記憶法,有時詞頭相連即可,有時也需調整一下詞的順序和音韻,使之便於誦讀。

  四、記數記憶法。

  關於戊戌變法的內容,可以這樣記憶:四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十五點:四個方面分別有3、4、5、3個要點。其中經濟方面的內容可這樣記憶:「三局」: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設置郵政局。「兩算」: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一獎」:獎勵創造發明。

  關於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內容可以這樣記憶:五次重大的帝國主義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三次中國社會性質的重大變化:鴉片戰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兩個階級的誕生: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一個中國的命運: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主要內容。

  《中國近代史》的主要內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即:一個變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二大矛盾──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主義;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次高潮──太平天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義和團運動;五次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六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南京條約》附件、《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並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五股思潮(封建專制、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十場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護國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範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關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概況,可以這樣記憶:五個年頭:1789~1794年。四個資產階級派別: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三個階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中國共產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可概括為「一化三改」即:工業化、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拉美革命的過程可概括為:一場革命、二個階段(1810—1815;1816—1826)、三個中心(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三個領導人(伊達爾哥、玻利瓦爾、聖馬丁)、反對2個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場決戰(阿亞庫巧戰役)即「123321」就可以將整個拉美革命進程完全掌握。

  抗日戰爭初期抗日的情況:兩個不同的黨派:國民黨和共產黨。兩個不同的戰場: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和共產黨的敵後戰場。兩條不同的路線: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和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兩種不同的結果:國民黨潰敗,丟失大片國土;共產黨開闢大片抗日根據地,威脅著敵人後方。

  1851年1月11日,金田村起義。這個時間裡面一共有5個1(1851)。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這個時間裡面一共有3個7(1937)。

  五、相關聯時間記憶法。

  歷史上,有許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發生的,我們只須記住一個事件的時間,就記住了其它幾個事件的時間。還有許多歷史事件的時間,看起來很相似,在記憶時容易混淆。如果把這些相似的時間放在一起,在比較、區別中記憶,就能提高記憶的效率。

  在1861年發生了下列歷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設衙門、曾國藩創安慶軍械所、那拉氏發動宮廷政變、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義大利王國成立。又如在1804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獨立。2.拿破崙加冕稱帝。這些都是在相同的時間(同年)發生的不同歷史事件。我們把它們歸納在一起,就能輕而易舉地記住這些歷史事件的時間。

  676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646年,日本大化改新。這兩個時間很相似,只是中間的數字不同。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並通過《人權宣言》;1889年,第二國際建立。這三個時間也很相似,只是第二個數字不同。

  孫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動,比如:1911年領導的辛亥革命;1913年領導的二次革命;1915年領導的護國運動;1917年領導的護法運動。從時間上有個規律是1、3、5、7。

  中國共產黨前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時間上也有這個規律,黨的一大是在1921年7月,地點是上海;黨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點也是上海;黨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點在廣州。這樣把相關的事件和時間放在一起來記憶,就是一個很容易的事了。

  1640年和1840年這兩個時間具有相同的意義,標誌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開始。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它標誌著世界歷史進入近代歷史時期。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這個角度來看,當時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要晚於西方國家整整二百年。這不得不讓我們對此產生更深入的思考。這兩大事件雖然相差二百年,但卻有著密切的聯繫。正是1640年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再經過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成為當時世界上工業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為了開闢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的矛頭指向中國。於1840年發動了鴉片戰爭。也許我們可以簡單地以一句話來概括這個結果,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

  六、對照式:用中外對照到古今照的方式來記憶歷史年代。

  古今對照法:也稱遠近對照法,以公元零年為對稱軸,進行前後對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公元後221年蜀國建立。再如公元前475年我國奴隸制結束,公元後476年西歐奴隸制結束。

  中外對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國史的年代對照記憶。如我國春秋時期,魯國實行初稅畝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倫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戰爭是1894年開始,朝鮮甲午農民戰爭也是1894年。、

  七、比較式記憶法:用互相比較的方式來憶歷史年代。知道一個歷史年代比較另一個歷史年代,早幾年或晚幾年,便可由一個年代比較出另一個年代。

  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國近代史早200年,中國近代史開始的時間是1840年,那麼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再如世界現代史比中國現代史早兩年,中國現代史開始於1919,世界現代史便是1917年。

  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晚16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便是1856年。

  八、推導式記憶法:根據記住的歷史年代,經過推導而記準另一個或幾個歷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數,通過人物、事件之間的歷史關係,就可推出歷史年代來。可從基點數向前推,向後推,同時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前推法:從基點數向前推導。例如知道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清軍入關,均在第一年。

  後推法:以基點數向後推導。例如知道1818年馬克思誕生,思格斯比馬克思小兩歲,即1820年誕生;列寧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誕生。

  雙推法:從基點數向前後推導。如記住了抗日戰爭開始於1937年,往前推,十年內戰開始於1927年,往後推,八年抗戰結束於1945年。

  互推法:幾個密切相關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導,如三國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國建立,221年蜀國建立,222年吳國建立。只要記住其中一個,就可推導出另外兩個。

  幹支推導法:用天幹地支紀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國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紀年法。近代史上也經常使用,甲子法表示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條約是倒轉十個天幹地支,應是1901年;庚子賠款接著倒轉一個天幹地支,應是1900年。

  複雜的歷史內容,用這些方法不僅簡化了記憶內容,而且接近現實生活,形象易懂,使知識記得更牢固。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高中歷史年代記憶方法大全
    所以記憶歷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確,二要堅定信心,三是方法得當。這些年來,全國各地的老師和同學,無不為記憶歷史年代絞盡腦汁。所創立的方法,可分為十幾大類計四十七種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紹。  第一類,趣味式  所謂趣味式,即用感興趣的方式來幫助記憶歷史年代。  (1)諧音法。
  • 趣味學英語:關於「飲用物品」的英語單詞趣味記憶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趣味學英語:關於「飲用物品」的英語單詞趣味記憶 2015-09-24 09:2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英語短語很重要,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更重要
    英語短語的記憶對於單詞的積累和句子的積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英語短語的學習與掌握不僅需要掌握詞彙的基礎含義,做到見詞會意;還需要掌握詞彙在不同語境中的引申義,即熟詞生義;同時還有許多詞的慣用搭配。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投入了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英語短語,尋找一個更為高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習效果更為明顯呢?下面小編與各位分享一下英語詞彙的記憶方法,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 小學1-3年級數學順口溜丨趣味記憶 數學學習更輕鬆!
    4.找到孩子自己的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霸的學習方式不一定適合每個學生,學習數學也一樣,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學習。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學習數學一定要找對方法,找到樂趣,小數點數學的老師為學生整理了小學1-3年級數學重難點順口溜,幫助孩子趣味記憶,輕鬆學數學。趕緊讓孩子背起來吧!
  • 學習記憶方法的過程中為什麼要學數字編碼?
    接觸過記憶方法的人在剛開始接觸記憶法的時候,可能都會接觸過「數字編碼」,什麼是數字編碼呢?數字編碼其實就是為了幫助我們快速記憶數字而產生的關於數字的形象化,把本來抽象沒有含義的數字轉化成辨識度更高的圖像更有助於我們記憶。
  • 【寒假教材解讀】趣味「三字經,快速攻克單詞——《趣味記單詞》
    《趣味記單詞》是頗普英語趣味系列教材之一,趣味教材主要適用於寒暑假、淡季等短線班的教學,也是頗普英語專門為英語培訓機構量身定做的招生特色課程。  教材對象  趣味記單詞  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已學會26個字母發音及簡單的拼讀規則,想要短時間內記住大量單詞的三到六年級的學生。
  • 關於八宅飛星快速記憶的方法
    上了年紀的人,最不喜歡的就是記憶。所以,今天特別分享一下我的記憶方法。自然,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必要拘泥於一種。本人的記憶方法就是根據爻變法改進的,還特意寫了口訣以便於記憶。三爻定伏全變延,上動生機如少女(兌上爻變),心變絕命最為兇(中間爻變),下爻暗動為禍害(小心防範),上下兩動取水象(坎上下為兩個陰爻),上兩齊變象為火(炎上之意),下兩同改為天醫(醫其根)。
  • 教你編口訣記憶中級會計教材考點
    (一)口訣記憶法的好處口訣記憶是讓考生們通過有趣味的知識架構來幫助考生迅速記憶,變枯燥為趣味,降低記憶難度,使大家可以輕鬆掌握知識要點,比如12屬相和天幹地支的順序區分,相信通過口訣的記憶,大家都能夠迅速背誦出來。
  • 星座記憶測試版下載
    如果你喜歡星座記憶測試版下載這種風格的遊戲,那麼千萬別錯過了哦 星座記憶是一個將策略卡牌放置和養成的玩法集合成為一體的一款華麗精彩手遊,這裡能為你展現各種星座的趣味遊戲體驗,這裡能讓你見識到各種的新作佔卜和趣味的遊戲模式,各種特殊的祈願遊戲玩法和各種特殊的佔卜方式能為你打造一個最精緻場景畫面和炫酷華麗的立繪
  • 有趣的看圖猜成語,讓記憶成語不用死記硬背,分享好方法
    中國有五千年的綿長歷史,流傳下了數以萬計的成語,光是瀏覽一遍就會讓我們眼花繚亂了,要怎麼去掌握它們呢?不要擔心,為了讓大家既輕鬆又快速地掌握成語知識,通過看圖猜成語去記憶成語,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同學們可以用看圖猜成語的方法多積累些成語,可以在圖中提煉關鍵詞或者關鍵字,最終結合圖片提煉出成語。既可以學習到知識,又能開發我們的大腦,幫助我們記憶更多的成語。
  • 學霸必備的記憶方法——定位記憶法
    歷時20年,通過對300名學霸的拜訪調研,我總結出了,學霸們必備的一種記憶方法——定位記憶法。(在此,向那些願意介紹以及不太願意介紹自己的學習方法的300名學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在了解記憶的原理和規律以後,用聯想記憶方法可以快速記憶大量信息。經過長期的實踐,我發現實際應用中,常會出現不能快速回憶所急需的知識,通過分析研究發現,人們往往是想不起開頭的內容,或者是開頭的內容模糊不清,造成回憶困難。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太陽生日"與崇禎之死的歷史記憶
    前面所舉臺灣父母會圖謀三月十九日起事之例,雖未必與太陽生日有關,但卻反映了三月十九之事之所以成為動員民眾的資源,是因為它深深植根於民眾的歷史記憶。「太陽生日」凝聚的歷史記憶對於清初人來說,特別是對於那些明遺民來說,崇禎皇帝的自殺和明朝的滅亡最初並不是記憶中的歷史,而是一種慘痛的現實經歷。
  • 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記憶,記憶方法教你如何記憶!
    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記憶。中學階段是人的記憶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青少年能夠結合自身的年齡特點,抓住記憶規律,按照科學的記憶方法,必然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簡單介紹幾種記憶語文知識的方法:1.畫面記憶法背誦古詩時,我們可以先認真揣摩詩歌的意境,將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鮮明的畫面,就能將作品的內容深刻地貯存在腦中。
  • 初中英語單詞七大快速記憶方法
    1、音標發音記憶法   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初中英語單詞絕大多數都是符合發音規則的。學生只要讀音準確,並掌握一定的讀音規則,背起單詞來就會輕鬆愉快。而且讀音準確 也是學好英文的關鍵。因此建議學生在背單詞時一定要聽錄音磁帶。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加深記憶。同時為「聽力」打下良好基礎。
  • 如何記憶季節春夏秋冬單詞分類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季節的單詞記憶,季節season、春天spring、夏天summer、秋天autumn、冬天winter這些單詞,現在已經是冬季了,學期也已經過半了,日子過得很快,很快就要放寒假,很快就可以過年了。恐怕年復一年的問題又要來了:今年孩子的成績進步了嗎?
  • 今天,在這裡聽「70年,留在歷史記憶中的聲音」
    荔枝新聞訊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8月2日上午,由中央網信辦指導,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70年,留在歷史記憶中的聲音」網絡主題活動在江蘇廣電總臺共享大廳啟動。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向活動授旗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燕文向主題宣傳報導活動授旗,並與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副局長張勇,江蘇省委網信辦主任兼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纓,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卜宇共同啟動「70年,留在歷史記憶中的聲音」系列活動。
  • 3-6歲是孩子拼音認知敏感期,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其中就包括了孩子到底要不要學習漢語拼音,我們都知道,學習漢字是需要從「讀」開始,而拼音是認識漢字最好的方法,下面我來跟家長們講解一下關於拼音的那些事情。根據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觀點,孩子3-6歲是學習符號、寫字和閱讀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孩子對認知符號,書寫符號(如:拼音、偏旁部首、文字)產生興趣,所以,家長們如果能抓住機會,孩子的學習速度會更快,能夠讓你的孩子領先一步。
  • 《火的記憶Ⅰ:創世紀》:不讓歷史沉睡在紀念辭中
    《火的記憶Ⅰ:創世紀》:不讓歷史沉睡在紀念辭中 2015-02-12 11:09:19   《火的記憶Ⅰ:創世紀》以編年體的形式記述了從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到1700年,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在美洲大陸上發生的不為人知的真實歷史,重新回溯美洲大陸「千年孤獨」的民族史詩。
  • 李紅濤 韓婕:新冠中的非典往事:歷史類比、記憶加冕與瘟疫想像
    研究材料與方法本研究一方面呼應當前的新聞生產生態,另一方面考慮在新冠疫情中公眾的信息接觸渠道和專業媒體的表現,在此基礎上確定研究樣本,並依據疫情發展階段和媒體報導周期確定樣本周期。具體而言,本研究選擇的媒體包括《人民日報》、《財新周刊》兩種紙質媒體、「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和「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兩家新媒體平臺。
  • 1137道趣味訓練題,幫孩子學透古詩詞!
    其實,古詩詞不一定要死記硬背,很多古詩詞中涉及的意象、典故、歷史、地理、風物等等,只有理解了,才能幫助背誦。而要想理解好古詩詞,真正走進古詩詞的大世界,光靠課堂上聽老師講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要自己集中去閱讀、去探究。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玩的方式,將記憶、理解、想像、拓展融合在一起。 如何才能有更好玩的方式,讓小學生輕鬆學透古詩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