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村發現1座「地窯院」,8旬老人生活了62年,看生活是啥樣

2021-01-19 黃河鄉土故事

在我國的北方農村有一種奇特的民居建築,農民們形象的把它叫做地平線下的四合院,山西人把它叫做地窨院,河南人把它叫做地坑院,陝西人更形象把它稱作「地窯」。近日攝影師有幸在關中地區的農村拍到了一對生活在地窯裡的8旬老人。

圖片上這位奶奶姓王,今年80歲了,她的老伴姓劉和她同歲。說起自家的土窯院子王奶奶很是激動,她說這是當年劉爺爺為了娶她給她建的新房,在當年農村就是「豪宅」,所以他們現在一直生活在裡邊的不願意離開。

劉爺爺有點靦腆,不願意面對鏡頭,遠遠的站著和我們說話,他說當年娶媳婦給彩禮是100元,為了有自己的小家,自己一個人挖土打窯花了2年的時間建成了這座地窯院子,接著就迎娶了王奶奶,到現在已經62年了。

王奶奶說當年農村的婚姻都是父母包辦,結婚前都沒有見過面,也不知道劉大爺長什麼樣,後來聽說為了和自己結婚,他一個人挖了一座地窯院子,自己就覺得這個人很靠譜。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婚後老伴對自己疼愛有加,他人厚道勤快,自己也很滿意。

王奶奶和劉爺爺在地窯院子裡生活了60多年,生下了3個兒子,孩子們長大後都成家立業,對他們很孝順,這不20年前3個孩子按照當地農村人的習俗,就為他們在家裡製作好了2副棺材,兩位老人說這在當地農村就是大孝的表現。

3個兒子現在都生活在西安市裡,孩子們多次請老人一起生活,但是兩位老人卻說一家都不能去,現在自己老了和年輕人生活習慣不一樣,有時候不會說話還會引起誤會,再說住在自家地窯裡自由方便。圖為老人吃水用的轆轤和水井。

王大媽說地窯上邊就是自家的土地,他們在上邊種著蘋果,梨還有桃子和大杏,樹間套種著各種蔬菜,吃水果和蔬菜不花錢還安全方便,沒有麵粉和油鹽醬醋農村小超市裡就能買到,他們身體健康,很方便。

劉爺爺說孩子們都有各自的一大家子人要養活,工作壓力也大,不能給他們添麻煩,現在他們老兩口生活能自理就不需要孩子照顧,真要哪天不能動了再去麻煩他們。

王奶奶說孩子們好著呢,隔三差五的回來看看他們,給他們買好吃的送來各種各樣的營養品,有了事一個電話孩子們開著車就回來了。自己看著老伴當年給自己建造的「豪宅」心裡就舒服,現在老了能和老伴相互照顧,一起慢慢變老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兩位老人生活的農村地窯院子現在很少見到,目前他們村僅有2戶人家還生活在裡邊,他們堅守著自己的地窯院子繼續著他們人生的故事,我們祝兩位老人健康快樂。【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相關焦點

  • 她18歲嫁給大8歲男人,上山生活60年,看現今8旬大娘過得啥日子
    大門洞下坐著的這位大爺姓姓馮,他是大娘得的老伴,今年88歲,大爺似乎不善言談,我們一問一答開始了聊天,他回答說自己和老伴生有2兒1女3個孩子,自己是個退伍軍人,每月還能領600多元錢國家發的補貼金,兒女孝順,孫子有出息,生活過得美著呢,不長壽才是怪事。
  • 山西農村96歲老人,吃野蜂蛹30年,看她生活成啥樣
    自打16歲嫁到舜南村(山西運城芮城縣筆者注),就一輩子守在這口窯裡,生養了4兒3女7個娃。拉扯這麼些個娃娃不容易,不過過去都窮,我也年輕,一天天風裡雨裡也就過來了。我60歲的時候老伴先走了,好在娃兒們全都已經成家,我也沒有啥再多的負擔了。那時候村裡已經包產到戶,我兒孫滿堂地該享福了。天有不測風雲,六十五、六歲的那年,我經常好好地猛然間就心慌、哆嗦、渾身冒汗,在院子裡還暈倒過幾回。
  • 8旬農村大爺遷新居,房內設施「標配」土洋結合,很有意思
    自己住的地方原本就在不遠處的地坑裡,別看自家的地坑院子有點落後,這在上個世紀當地農村可是個人人喜歡住的好地方,以前農村人根據地形環境建造的地坑院子建造方便,非常實用,是冬暖夏涼,四季恆溫,他家也和大家一樣建造地坑院子,全家在裡邊生活過4代人,當然自己老了也是養老的首選地方。
  • 山西8旬老人在農村建後勤基地,種1種稀罕物獨享,看看是啥
    安爺爺祖籍河南省駐馬店農村,有兄弟三人,早些年當地農村經濟困難,他經人介紹招親到了山西黃河東岸,兩位老人婚後在農村當農民,本本分分做人,贍養老人養活大了2個兒子,後來大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工作在了首都,二兒子隨著老人生活在農村,兩位老人安度晚年,生活的相當愉快。
  • 農村7旬老人門樓上2件稀罕物,給20萬元不賣,看看啥東西
    近期,攝影師攝影師來到河南省豫西農村,我們在巷道裡興致勃勃的拍攝古民居,透過一個舊窯洞口看到後邊隱藏著古門樓,雖然房頂已經破損,但是兩側的磚雕保留的很完整,精美的造型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老人家姓楊,今年已經76歲,站在門樓裡給我們開始做介紹,他說這裡是自己祖上所傳下來的老院子,叫做「唐門院」,聽爺爺講祖上以前生意做得很大,在當地也是富甲一方,老院子也非常豪華,至於有多少年時間自己也記不清了,反正很有名氣。
  • 農村7旬老人為2個兒子耕種30畝農田,收入3家分,方法很有意思
    老人家說自己姓張,今年73歲了,這條大溝裡就居住自己一個人,最近的農村距這裡也有5裡地,自己一個人在這裡生活30年了,這讓我們非常的驚訝。我們跟著老人家一直走到了他居住的土窯洞前,老人家說這裡原來就是生產隊的窯洞,後來自己承包了30多畝的荒溝坡地,就開始種植花椒和糧食作物,為了幹農活方便,他就一個人居住在這裡。
  • 山西農村7旬老人,研究周易45年,執迷看風水,看他說些啥
    圖片上這位老人名叫樊昭威,今年74歲,他是山西晉南嵋陽鎮農村人,他是個退休老人,每月領著退休金,可是家裡的大房子他不住,7旬老伴他不陪,卻痴迷周易相面和起名字、改名字的「學問」,給自己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在這裡為人相面幫人起名字,成了他退休後的「樂趣職業」。
  • 7旬老人拿紅蘋果給陌生人,吃完掏錢說是小看農村人,啥情況
    導讀:7旬老人拿紅蘋果給陌生人,吃完掏錢說是小看農村人,啥情況粗粗算下來有十幾年時間在蘋果採摘季節沒有回過老家,今年是多年來第一次,老家是蘋果種植基地,家家戶戶有很多果樹,回到農村,三鄰四友挨家挨戶轉一趟,能夠真正體會到瓜果飄香是金秋最珍貴的饋贈,紅彤彤的蘋果一筐又一筐。
  • 晉南黃土地滴水成冰,看看住在土窯洞裡的8旬老夫妻生活成啥樣子
    一些身居南方的朋友一直對北方冬暖夏涼的土窯洞非常感興趣,尤其想知道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裡居住在土窯洞裡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今天小編冒著刺骨寒風帶你走進一戶8旬老夫妻的土窯洞。我們來過他家幾次,和大爺老兩口早都成了熟人。進到窯洞裡,裡面的溫度和外面就是兩個世界,屋外寒風刺骨屋裡卻暖洋洋的。
  • 辛丑牛年將至,農村老人說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說的是啥呢?
    有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說的是啥呢?過去種地靠天收,有許多預測年景的俗語老話,除此之外還一種和新年相關的灶馬頭說年景方法。所謂灶馬頭,就是新年到來之際,貼在農村土灶附近類似於掛曆的一張畫紙,人們用來供奉灶王爺,上面不但有灶王爺畫像,而且記有日期以及生活中一些禁忌。根據它,人們會得出幾牛治水、幾牛耕田等說年景方法。
  • 7旬老人3千元買下地坑院5萬轉手,有人花百萬裝修,看值不值
    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地坑院,位於山西省平陸縣張店村,其實本地人習慣把它叫做地窨院,在當地這座院子很有名氣,它建於清代的康熙十三年,當年是一個周姓的大戶人家所建,距今應該有356年的時間了。2020年前半年攝影師曾經慕名前來參觀拍照,見到了院子的主人,77歲的尹邦彥大叔,據他介紹說周家大院在抗戰時期曾經被日寇作為指揮所,解放后土改將此地劃歸集體所有,創辦了縣立第四完小,後來是大隊部所在地,上世紀80年代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後,他花了3000元買下了這座院子,作為自己的養老地。
  • 山西82歲老人痴迷陰陽八卦40年,看他如今生活成啥樣
    農民們所說的「大師」就是圖片上這位老人,他姓張,今年82歲了,聽到我們稱他為「大師」,老人家笑著說不敢當,不敢當,那都是當地農民對他的尊稱而已,其實自己沒有他們說的那樣玄乎。張大爺說自己是40年前從河南省洛陽市舅舅那裡學會的這門本領,具體說就是相面看手相,後來回到山西農村家裡,自己又買下很多關於陰陽八卦,奇門遁甲的書籍,開始在家裡研究,再後來就慢慢在當地農村幫著人看婚姻算前程等等。
  • 兒子孝敬父親方式很有意思,2部卡丁車是禮品,7旬老人玩嗨了
    近日,攝影師一行人在山西省永濟市農村公路上遇到了一位農民大爺,他駕駛著一輛卡丁車風馳電掣般的從我們面前馳過,看著很拉風。我們一路追隨看著老人從公路邊的一個水果市場又開了出來,手裡提著剛剛買下的早餐,他一手駕駛著卡丁車一手提著一袋包子,看上去非常的輕鬆。
  • 西安宋代家族墓地新發現精美耀州窯瓷器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趙景輝 陳大威 周煜涵)我省考古人員近日在西安南郊發現一處北宋時期家族墓地,在其中三座墓葬中出土了60多(件)組耀州窯青釉瓷器。新發現的這處家族墓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2020年6月至10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組織人員陸續發掘清理了歷代墓葬40多座。尤其在發掘區中部偏北的5座為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中,考古人員發現了60多件套耀州窯瓷器,以茶具、酒具、生活用器和祭祀禮器等為主,而且器形保存完整,尤其以2件狻(音,酸)猊(音,泥)鈕蓋燻爐最為精美罕見。
  • 7旬老人把2個老物件當作傳家寶,3萬不賣留給兒子,看看是個啥
    7旬的姚大叔和老伴住在村子的西頭,影友老師記憶力很好直接把車子開到了大叔的家門前,走進院內我們把給兩位老人家洗的10寸大照片送給了他們,姚大叔非常高興,接過照片樂呵呵的看著,然後熱情的招呼大家回房去一起吃早飯。
  • 農村7旬老人搞土建不請工程隊,鐵杵墩是「神器」,看看啥工具
    近期南方地區遭遇洪澇災害,北方地區也是大雨不斷,周六天空偶爾放晴,影友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外出採風機會,一行人越過黃河來到了河南豫西農村。我們走進村中便聽到了「咚咚咚」的響聲,尋聲來到了一個地坑人家,發現一位老人正在幹一項工程。
  • 山西農村7旬老人牆上有個稀罕物,有人出價20萬,你看值嗎
    近日,幾個人在山西運城農村一個叫郭原村的小村子遊玩,正午時候天氣毒辣辣的,路過一戶人家的時候,就躲在門口一顆皂角樹下乘涼,一個眼尖的朋友隨意的抬頭看皂角樹的樹冠時,大叫一聲,太漂亮了,大夥快看,看這家院子的裡面,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大夥都不約的發出了一陣驚嘆聲,透過院牆看到,這家院裡的露出來一處非常漂亮的影壁
  • 1957年,黑龍江老人買下了信用社6元股金,62年後能夠兌換多少?
    2019年的時候,黑龍江的一位叫張鳳江老人,拿出了一本1957年的股金證,這本股金證是他家長輩當初花了6塊錢買的。 那麼,過了62年了,他這個股金證值多少錢呢?當張鳳江老人拿著這個東西去找有關的部門核實之後,結果卻令老人有些哭笑不得。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啥是寡婦年?
    如今距離春節也就一個多月了,農村開始熱鬧起來,遠離家鄉的農民也開始返鄉,由於大家平時四海為家,難得春節人齊,村裡的小年輕趁著春節開始談婚論嫁,熱心的農村老人逢人就說,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趁年底抓緊結婚,啥是寡婦年,難不成明年結婚以後是寡婦?
  • 7旬大爺獨佔山頭做大王,過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日子,看活成啥
    老有所樂,老有所養,每個人到老年的時候都要有自己生活的家庭或者自己的圈子,幾個人在晉南農村一處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採風時,走了好久都沒有遇到有人活動,就在大夥認為這是個無人村的時候,一隻雪白的大公雞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大公雞發現有生人,一路小跑,幾個人緊跟著大公雞,來到山頂,看到一個人背對著我們,面向大山在眺望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