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攝影師攝影師來到河南省豫西農村,我們在巷道裡興致勃勃的拍攝古民居,透過一個舊窯洞口看到後邊隱藏著古門樓,雖然房頂已經破損,但是兩側的磚雕保留的很完整,精美的造型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從村子的巷道裡轉過一個大彎我們尋到這裡,得以看到個整個古門樓的全景,大家正在討論古門樓年代,猜測著它的建築風格的時候,從旁邊來了一位老人走進了院子,老人家耳朵有點不太好使,影友大聲呼喊了幾聲他才回過了頭。
老人家姓楊,今年已經76歲,站在門樓裡給我們開始做介紹,他說這裡是自己祖上所傳下來的老院子,叫做「唐門院」,聽爺爺講祖上以前生意做得很大,在當地也是富甲一方,老院子也非常豪華,至於有多少年時間自己也記不清了,反正很有名氣。
這裡的楊家「唐門院」以前規模很大,老人說自己記得有5座大院相連,後來家族人口增多就分了家,再後來土木結構的老房子慢慢倒塌,大家都搬到了別處,只有這一個古門樓依舊站立在這裡,自家的窯洞保護的比較好,所以自己選擇在裡邊養老。
說起門樓上的磚雕楊大叔很有興致,他說以前院子裡住房上也有很多的磚雕,木雕作品,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市文物部門為了保護這些藝術品,就從破損的老房子上拆下許多,拉到市裡進行保管,當年門樓比較完整,所以磚雕留在了上邊,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兩邊的磚雕作品是個稀罕物,一個是鳳凰的造型,一個是麒麟的造型。大叔說自己也弄不明白,按照民間的習慣應該是龍鳳配對才對,為啥成了麒麟和鳳凰,這裡邊一定有講究,自己曾經請教過市裡的文物專家,他們說要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啥結果。
大叔說自家的「唐門院」名氣很大,雖然如今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輝煌,但是慕名前來參觀者很多,上個世紀90年代來農村收古貨的人很多,曾經有個山西客人出價20萬要買走門樓兩側的鳳凰和麒麟磚雕作品,但是他不為金錢所動,是堅決不賣,因為這裡邊有個原因,再多錢都不能賣。
楊大叔說自己的家族分家後,這邊是3個院子公用一個門樓,有門樓在即使分了家還是一家人,其他兩家已經不在這裡居住,但是門樓也應該有他們的份,再說了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財產不能敗家,賣給販子們是萬萬不能幹的事情,如果國家要保護拆遷那就另當別論。
古門樓外還有一眼古井,大叔說以前上邊建有一間房子,這個是自己祖上留下的私有業產,聽爺爺說過,當年全村人都是吃的這口井水,這是祖上發家不忘鄉親,積德行善的見證。圖為古井邊還保留著石刻「清泉滿流」四個大字。
大叔說古門樓下邊還有一對精美的石墩,這也是個值錢的玩意。雖然現在院牆已倒塌,自己也不從門樓下經過了,但是過年的時候自己還是要貼上紅對聯,打掃乾淨古門樓,看到古門樓仿佛就看到了祖上,這也是對先人們的悼念。各位誰能解釋一下鳳凰配麒麟的寓意嗎?【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