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小區門禁升級「人臉識別」 有業主點讚,也有業主擔心隱私

2021-01-18 騰訊大秦網
新聞連結——
人臉識別不知不覺中侵害個人安全


  今年7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引進了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年卡使用者的入園檢票。動物世界還向所有的年卡用戶發送一條信息:指紋識別取消,未註冊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請儘快前往年卡中心註冊。

  10月28日,一位年卡用戶將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這位用戶質疑:一家動物遊樂場也能採集人臉信息,安全性、隱私性是否可靠,萬一信息洩露誰能負責?

  提出質疑的用戶名叫郭兵,是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是浙大法學博士。

  郭兵今年4月27日購買了一張雙人年卡,供兩個大人帶一個小孩一年免費入園,卡費是1360元。當時郭兵被告知,同時驗證年卡及指紋即可在有效期內入園。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對郭兵的回覆頗有意思,動物園稱,之前郭兵辦理年卡時已經登記了真實姓名、電話、住址和身份證信息,甚至採集了指紋,「為什麼只有人臉識別算作侵犯隱私呢?」

  這實際上說出了公眾對人臉識別的擔憂之一。儘管都是生物識別手段,但指紋識別必須當事人主動配合,而人臉識別卻可以「悄無聲息」完成。一旦人臉信息被洩露或者濫用,就意味著個人合法權益有可能不知不覺地遭受侵害。

  一系列對人臉識別的爭議正來自這個「不知不覺」。比如人臉識別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此前,中國藥科大學表示要試點在教室安裝攝像頭刷臉考勤,並對學生課堂聽課情況全面監控。「這些應用的做法很類似,就是每隔一段時間用攝像頭掃描一次學生的臉,採集和分析他們的姿勢、表情,並以此作為判斷的依據。」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隨後回應稱,要對人臉識別或者肢體識別的教育應用加以限制和規範,並希望「學校慎重使用」。

  那麼,從法律上講,人臉信息到底如何定義?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對此解釋說,根據《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人臉識別信息屬於「直接可識別」到個人身份的信息。所以,「人臉識別信息的性質並非智慧財產權的大數據,而是被依法納入到隱私法範疇的個人敏感信息」。

  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使用人臉識別信息的大原則也正是與「不知不覺」相對應的「知情同意」。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經營者必須要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事先經過消費者同意並告知其使用方式和使用範圍後,才能採集人臉信息。」朱巍說:「用戶應充分知情,並保障自己的選擇權和退出權。此外,用戶應享有刪除權、更正權、控制權和註銷權,這些基本權利是個人信息合理使用的前提。」

相關焦點

  • 智慧小區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登記方法(新)
    通    知尊敬的沙灣城區智慧小區業主:       按照沙灣區城市建設要求,沙灣區公安分局對城區政府家屬區
  • 出入小區需人臉識別?居民擔心信息遭洩漏 合法嗎?
    近日,有用戶向中新網反映,他們所在小區正在安裝人臉識別,且和住址、身份信息綁定在一起。給出的理由是出入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但有居民也開始擔心人臉信息被洩露:我什麼時候不在家,別人都知道。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遭抵制近日,家在北京亦莊榮華街道某小區的周晗(化名)對中新網記者反映,她們小區要求每個居民都要進行人臉信息採集,同時小區門禁也將由刷卡改為刷臉出入。「居委會說是執行上級統一要求,但居民沒有看到文件,也不知道上級單位是否有這樣的要求。」某小區要求居民辦理人臉識別通知。
  • 熱線|西安一小區多戶高層窗戶玻璃開裂 業主擔心掉落不堪設想
    西安隆源國際城B區住宅樓多戶高層住戶家中玻璃開裂。西部網訊(記者 高冠濤)近日,西安隆源國際城B區多名業主向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反映稱,小區多戶高層業主家中玻璃接連出現破裂情況。「我們發現窗玻璃沒有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標識,大家都住高層,玻璃一旦掉落後果不堪設想。」
  • 龍海市祥雲豪庭小區第二屆業主委員會2020年工作總結
    五、新增、修繕小區公共設施1、增設小區東門標識2、對非機動車進行人臉識別升級原道閘升級的非機動車出入口存在安全漏洞,9月份小區第一次出現電動車丟失事件,查閱監控並報警。雖然業主服務中心加強了人員巡邏管理,但偷車賊尾隨進入小區,依然出現在3起電動車丟失事件。
  • 泉州柏景灣小區發放紅包 業主排隊領取分紅
    「業委會成立後,小區收入和支出清晰,並有收益分發給業主,做得好。」業主許先生說,以前只是在媒體上看到外地小區業主能夠領到分紅的報導,沒想到這樣的好事能發生在自家小區。記者走訪看到,該小區每個棟樓的出入口和顯眼位置,都貼有由業委會公布的返還公共收益方案公示,還有所有業主的投票情況及分配金額。
  • 小令老師說門禁|回看人臉門禁前世今生,你相信「口罩識別」嗎?
    手機的人臉解鎖、微信/支付寶掃臉支付我們都已經喜聞樂見,這次疫情又將人臉門禁這種無接觸式的身份識別方式推到風口浪尖,很多商家也隨即推出了口罩人臉識別,聲稱準確率達到多高的等級,但是在實際使用中需要畫一個問號。
  • 南京售樓處也有人臉識別…
    在知乎平臺上,據一個名為「優房售樓系統」的帳號發布的名為《「口罩」也封印不了優房算法人臉識別》文章稱:全新的人臉識別系統進一步升級為人眼虹膜識別……在上千萬數量級的幹擾數據下,用戴口罩抓拍搜索,最高命中率高達97%。
  • 青島一開放小區要變封閉起衝突!業主:十幾年了,自己小區的車停不下
    >小區居民住宅用戶80戶左右,商住用戶13戶,後院車位65個,前邊車位也有60多個。本來停車位應該很寬裕,但是小區居民的車卻停不下。02網點商戶質疑封閉管理生意咋辦崔女士在紫金山社區銀河商住樓開了一處網點房,她說,小區本來是商住一體樓,一直都是開放管理,有客戶來談生意停車也方便。
  • 出入小區都要刷臉,該被抵制嗎?
    近日,有用戶反映,他們所在小區正在安裝人臉識別,且和住址、身份信息綁定在一起。給出的理由是出入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但有居民也開始擔心人臉信息被洩露:我什麼時候不在家,別人都知道。
  • 2元打包70位當紅明星素顏照,人臉數據洩露遠超你想像
    近一年,有關人臉識別是否安全的討論已發生變化,大家從討論「人臉識別技術是否安全」,改為討論「人臉識別數據的保存和使用是否安全」。人臉識別普及超出想像人臉識別技術已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普及程度超出想像。今年4月,小區保安把我攔在門口,略表歉意地說:「小區有規定,要人臉識別才可以進去,麻煩現場錄一下人臉數據。」
  • 門禁卡、電梯卡掛鈎物業費,不交物業費業主有家難回
    原來,一些社區物業將門禁卡和電梯卡與物業費掛了鉤,不交齊物業費,業主面臨的問題就是有家難回。這樣的做法到底合理嗎?記者對多個小區進行了走訪調查。說起前幾天的經歷,家住時代奧城的孫女士氣不打一處來。原來查出有身孕後,張女士就搬到了娘家住,幾天前回自己家取東西,卻發現電梯卡不管用了,刷了幾次都不能上樓,無奈之下挺著大肚子去找物業,才得知因為沒交物業費,她家的電梯卡被停用了。
  • 洗車店開進小區地下車庫 有業主反對有業主覺得便利
    前日,家住武昌中北路某小區的李先生認為,開發商將車位出租給商家開洗車店,改變了車庫的用途,有些不妥。  李先生介紹,他住在該小區三期,小區的地下車庫F區靠近出口位置,開了一家洗車店。該洗車店佔用了車位用來洗車,洗車的廢水弄得車庫地面溼漉漉的。洗車店還在車庫設有櫃檯,售賣汽車用品。
  • 杭州一小區門口開殯葬店,被居民凌晨4點騷擾,業主:晚上做噩夢
    普通人都對這種行業有忌諱之心,認為這些都是「晦氣」,一直以來這種思想也貫穿著大多數人。浪琴翠園小區已經建成十多年了,小區一共有兩個大門,在大門旁邊也有一些配套的商鋪。近日,小區東門附近開了一家新店,讓很多業主都坐不住了。
  • 小區業主,對不起我們盡心努力了,我們做不好中國的物業管理
    當我們接觸到物業行業,我們熱愛它,不但是因為想有一番作為的熾熱之心,還因為我們將社區打造的越來越好,服務好業主時的自豪和成就感。我們整日在小區中穿梭,日行至少2萬步,進機房、下地坑,與孤獨做朋友,和危險打交道。晚上當業主酣睡時,我們在站崗巡邏,平時還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技能,為的是提高社區服務品質!
  • 平頂山網友:常綠大悅城小區物業限制業主使用電梯權限
    關注「大平社區事兒」,常看身邊發生的新鮮事 平頂山市新城區常綠大悅城,小區物業限制業主使用電梯權限,業主使用電梯刷卡只能按1樓和自家樓層,其他樓層都不能到達。 一是物業限制業主使用電梯行為違法。
  • 人大代表助力老舊小區升級 幫助業主圓了「電梯夢」
    12月18日上午,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東二巷小區歡聲雷動,業主們歡聚一堂,慶祝兩臺新裝電梯正式啟用。啟用儀式上,業主們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拄著拐杖、特地從外地趕回來的陳叔欣慰地感慨道:「很開心,終於不用爬樓梯了,我考慮搬回來住。」
  • 大白天賊人進了恆大業主家,損失的不僅僅是錢!
    昨天中午1點多,一位女業主和兩個孩子在家睡午覺,感覺風特別大,起來一看,家裡的門大開。檢查後才發現,掛在一進門牆上的包不見了!星期天,大中午,家裡還有人,賊人光天化日之下就敢進家行竊!業主包裡有近兩千元現金,丟點錢不要緊,可包裡面還有銀行卡,身份證,駕駛證,醫保卡……這才是最要命的。門沒有被撬,賊是怎麼打開的?據事主講,頂層的大門在設計上有個「特點」,關門後,如果不反鎖,從外面可以直接打開!如果你家也是這樣的門,趕緊換鎖芯吧。
  • 青島一小區6戶業主家門被惡意縱火 縱火者還故意敲敲門
    原標題:青島一小區6戶業主門口被人惡意縱火,業主:縱火者點著火後還敲幾下門4月24日,青島市市北區保利百合花園小區業主郝先生(匿名)向閃電新聞記者爆料,當天中午12點01分至12點03分期間,小區內一業主家門口安裝的可視門鈴拍到了可怕的一幕:「一個陌生人,在門口疑似用打火機惡意縱火
  • 小區商鋪開殯儀服務站 業主直呼「太晦氣」(圖)
    >昨天,常州市民張先生向現代快報反映,常州殯儀館服務中心要在小區店面房開設服務站,地點位於新北區水木清華小區錦繡路,讓人感到不舒服。常州市殯儀館服務中心則表示,服務點手續齊全,提供的是便民服務,希望業主們理解。現代快報記者 陸文杰業主:婚房樓下就是殯儀服務站,太晦氣張先生買了水木清華小區沿街一棟樓的商品房,準備用來當婚房。最近他發現,樓下沿街商鋪竟然開起了常州市殯儀館服務中心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