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的三部青春片,帶著少年的熱血,勵志,還混著青春的迷茫,懵懂,還有暗戀時的悸動和小心翼翼,看過後你會發現,在某一個主角身上總能發現你曾經的影子。
第一部:《藍色大門》
要說臺灣清新文藝片,《藍色大門》大概能排在第一位。電影的成本不高,片長只有85分鐘,當年的桂綸鎂和陳柏霖都只有19歲,可就是這些新人加上小製作,最後卻拍出了一部青春片的佳作。
高中女孩孟克柔和林月珍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月珍告訴克柔自己喜歡上了一個男孩張士豪,想讓克柔幫她接近張士豪,於是柔便開始幫林月珍遞情書,跟張士豪搭話。沒想到的是張士豪以為自己喜歡的對象是克柔,也常常藉故接近克柔。直到有一天孟克柔發現林月珍一直在用她的名義給張士豪寫信。孟克柔非常生氣,從那以後跟林月珍的關係疏遠了。另一邊孟克柔極不願意承認她與張士豪之間是戀人的關係,可是張士豪已深深喜歡上她。孟克柔想跟男生接吻,因為她想搞清楚一件事,原來她心裡,喜歡的是另外一個人。
在那個悶熱又悸動的夏天,三個年輕人小心翼翼的相互試探。電影敘事很簡單,情節也有些意識流,講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過青春的神韻也正是在這些細節中。
第二部:《聽說》
陽光男孩黃天闊的父母經營著一家便當店。有天給聽障遊泳隊送便當的時候認識了一對姐妹——小朋和秧秧。小朋是遊泳隊的運動員,為了保障姐姐順利參加聽障奧運會,秧秧便擔負起賺取家用的重任。她每日來去匆匆,辛苦打著幾份工。天闊剛開始以為秧秧是聾啞人,但還是對秧秧一見鍾情,為了接近心儀的秧秧,他時常在體育館門口做生意,還費盡心思為秧秧製作愛心便當。
相識時間雖短,卻讓兩個年輕人的心越走越近。然而一次約會中,一個誤會阻斷了他們的交往,與此同時,小朋也遭遇了一場災難。被誤會的天闊從沒放棄,一直鼓勵著秧秧,也正是因為生活的一團糟,讓秧秧發現了天闊的善良,她也發現自己對天闊也產生了好感......
《聽說》是一部關於愛與夢想的電影,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為對方著想,天闊和秧秧是如此,秧秧和小朋也可以為對方放棄夢想,還有天闊的父母,他們即使知道秧秧是「聾啞」人,還是毫不猶豫的支持兒子。
導演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融合到了這一部電影裡,並且小心翼翼的呵護到了最後一刻。真相讓人恍然大悟的同時又非常的溫暖和治癒,看完這部電影總是讓人有一種想戀愛的衝動。
第三部:《海角七號》
比起前兩部電影,《海角七號》就不能被稱為文藝小片了,應該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大片。
電影分成兩條敘事線,一條是臺灣年輕人阿嘉,他心懷音樂夢想卻遭受打擊,最後不得已回家做了一個郵遞員。正巧碰上家鄉要舉辦音樂節,從而遇上了在臺灣工作的日本女孩友子,兩個被生活困住的年輕人,逐漸從冤家走向戀人。另一條線是六十年前,在臺日籍教師隨日軍撤退時遺棄了相約私奔的女友,在回國的路上,他將愛意和悔意寫成書信,但這些信件直到去世才被女兒發現並寄出,而郵遞員就是阿嘉。兩條線交織在一起,牽出了一段浩浩蕩蕩的歷史。
導演魏德勝很善於處理歷史。在這部處女作中,他把青春和愛情揉進了大環境中,讓人產生了一種奇妙的觀感。電影裡的個人是渺小的,人民是無辜的,歷史是殘酷的,但唯有愛是永恆的,比起戰場上的硝煙滾滾,這場跨越六十年的思念,給人帶來了另一種震撼。除了立意深刻之外,電影優美的攝影,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輕鬆搞笑的喜劇風格,都是這部青春文藝片電影成功的原因。
以上幾部電影,年代各不相同,青春的模樣也形態各異。其中有迷茫,熱血和悸動,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總能讓我們留戀,因為青春是無畏的,青春不需要瞻前顧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