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什麼意思?很多人一聽到區塊鏈這個詞,第一反應就是,哦!就是哪個比特幣。
不能這麼說,其實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部分技術而已。
我花時間看了一些比特幣原理相關的資料,雖然不敢說把每個細節都完全搞懂了,不過整體思路和關鍵部分的主要原理還是比較明白。
在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首次提出比特幣的概念,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要回答區塊鏈是什麼意思,區塊鏈最突出的本質特徵就是去中心化。
區塊鏈具有
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接口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獨立性。基於協商一致的規範和協議(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種數學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幹預 。
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絡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範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
我們先講幾個案例。
老胡買彩票,每次都是買完後30分鐘才開獎,我懷疑它有內幕,但又沒有證據;
911事件中,紐約銀行因為所有伺服器放在大樓內,導致數據全部被毀,1個月後不得不破產清算;
老王欠了幣小寶8000塊,賴著不還,走司法程序吧太麻煩,我又無可奈何。
區塊鏈可以解決上面的3個問題。
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如果把區塊鏈比作一個帳本,那麼:
帳本的每一頁就是一個區塊,
頁面裡的內容就是交易記錄,
頁碼就是哈希值,
區塊與區塊之間通過父哈希連結在一起,構成「區塊鏈」。
來看簡單圖釋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現在你們懂了嗎?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區塊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