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帳通黃紹宇:區塊鏈能構建ABS信任機制 信息可及時獲取且不可...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鳳凰網WEMONEY訊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5G、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數位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如何促進數字金融更好地發展、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從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助力金融更有效地服務實體經濟,成了行業熱議的話題。

圍繞上述話題,7月10日,在「2019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數字金融發展論壇」後,WEMONEY與金融壹帳通投資一帳通CEO黃紹宇進行交流。

中小金融機構在資管業務上都有哪些痛點?在金融壹帳通投資一帳通CEO黃紹宇看來,資管目前國內從大的類別基本上有銀行資管、保險資管、基金、信託和私募等領域,但銀行資管實際上是目前轉型最迫切、也是痛點比較多的。

「按照資管新規要求,到2020年底銀行理財產品都要變成淨值型、資產和期限相匹配的收益型產品。這就意味著銀行資管的管理技術、內部組織架構都要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轉變,因為過去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不需要估值,往往是給客戶一個預期收益,但實際上是固定收益,等於存款替代型的一類產品。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銀行不可以再給客戶固定利率的產品,必須要用淨值的形式來進行披露,每天這個產品要看淨值表現,比如它一塊錢的淨值今天是值一塊零五分還是一塊零六分,產品的背後對接了很多資產,那就意味著銀行要對這些資產進行估值,並披露給客戶。」黃紹宇補充說。

過去銀行做理財,給客戶的基本上是固定收益,然後浮動收益是自己的,相比較而言,資產管理的水平高和低,好和壞其實跟客戶關係不是太大,只有投資產品的類別不同,或者是要素資產的投資不同,收益才能不同。資管新規實施以後,銀行理財將依託管理能力的好和壞來盈利,即只有更多客戶把資金給銀行讓銀行來管理,銀行規模越大,收取管理費越多才能盈利。因此,銀行的資管轉型最為迫切。

「特別是中小銀行,存在產品設計能力、系統能力、投研能力、運營能力、風控能力等五個方面的不足。金融壹帳通可以提供從前面到最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黃紹宇說。

區塊鏈技術近兩年逐步應用在各個領域,在資管領域又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黃紹宇認為,區塊鏈的服務能力能夠構建ABS的信任機制,這個信任機製取決於信息可及時獲取且不可篡改。

據悉,金融壹帳通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資產證券化(ABS)上,試圖解決信息傳導機制方面信息的同步難題。在ABS場景裡,有原始權益人,計劃管理人,投資人等角色,還包括事務所評級公司、擔保機構等。過去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信息傳導機制的串聯機制,就是當一個資產的信息形成以後,需要通過原始權益人傳導給計劃管理人,然後形成豎狀的串聯傳導機制,金融壹帳通把區塊鏈節點在每一個角色定義進去以後,採用SDK的方式,信息傳導機制就形成了一個同步的機制,有效解決投資人及時了解原始權益人的頂層資產信息,從而作出投資決策跟分析。

信息上鏈後會不會存在信息洩露的問題?黃紹宇表示,「在區塊鏈節點上我們對信息的處理採用授權加密機制,不是每個節點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是可以定義的。但是該每個節點看到的東西它一定能及時看到。」

除ABS外,金融壹帳通已在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再保險等14個業務場景中實現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截至2019年3月底,金融壹帳通已為超3300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包括近600家銀行、超70家保險公司、2600餘家其他非銀金融機構。(鳳凰網WEMONEY 曾仰琳/編輯)

相關焦點

  • 金融壹帳通黃紹宇:善用區塊鏈技術 優化ABS生態圈
    金融壹帳通ALFA智能ABS平臺,通過智能化系統、標準化流程、區塊鏈技術,實現資產分析、現金流程測算、財務分析、合約生成等流程的自動化,尤其是在區塊鏈技術加持下,ABS各參與主體間建立一種全新的信任機制。   解決信息不對稱   海通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存量ABS今年到期償還量高達5706.74億元,同比增長200.2%。
  • 黃紹宇:金融壹帳通為金融機構轉型提供「四輪驅動」
    「金融壹帳通聚焦於提高客戶的營銷能力,產品能力,風控能力和運營能力,就相當於一部車的四個輪子,通過四個能力的建設,我們就可以駕駛一部性能優越的車,在數位化轉型的道路上快速行駛。」金融壹帳通投資一帳通CEO黃紹宇在7月10日的「2019中國網際網路大會——數字金融發展論壇」上表示,金融科技的應用是金融機構轉型的核心推動力。
  • 金融壹帳通總經理助理黃紹宇: 「四化」服務中小銀行「兩升兩降」
    科技,讓金融更簡單,正在不斷實現。  上海壹帳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金融壹帳通」)是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專注於為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內容涵蓋銷售、風控、產品、服務和運營。這意味著,金融壹帳通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需要比他的客戶,特別是中小銀行,還要了解市場,了解自己。
  • 陳雲峰: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與思考
    目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應用的主要場景包括:貿易融資和金融監管。本文主要介紹區塊鏈技術在貿易融資和金融監管的具體應用。一、區塊鏈技術對金融領域的影響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存儲和數據不可篡改特點,與金融領域對信息和數據安全、交易數據的保護要求高度一致。
  • 平安壹錢包金融壹帳通人事巨震持續:平安付總經理杜少傑離職,明年...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電訊平安壹錢包、金融壹帳通的人事巨震仍在繼續,藍鯨財經從多個信源處獲悉,平安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平安付支付」)總經理杜少傑已離職。工商信息上,平安付支付的總經理職位仍為杜少傑並未變更,其早在2017年11月就已進入工商信息中的高管名單。
  • 金天:區塊鏈技術賦能小微金融服務
    一.區塊鏈的基礎概念區塊鏈(Block Chain)顧名思義,就是由多個區塊「鏈狀」連接起來的共享資料庫,匯集了包括分布式存儲、加密算法、點對點傳輸等在內的多項技術,形成了多個主體之間基於信任的共識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鏈上存在的各個區塊都是平等節點,沒有一個「中心化」的管理者。
  • 北京銀行數位化轉型升級加快 牽手金融壹帳通強強聯合
    1月7日,在北京銀行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際,北京銀行與金融壹帳通在北京銀行總行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根據協議,雙方將優先在零售業務、企業金融、智能客服、金融科技建設等方面展開合作。金融壹帳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金融壹帳通監事長黃潤中與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寧,黨委副書記、行長楊書劍等領導參加籤約儀式。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東寧表示,北京銀行成立25年來,緊抓時代機遇,相繼實現引資、上市、跨區域發展,探索了中小銀行創新發展的經典模式。
  • 金融壹帳通攜手東莞信託 共建「網際網路+金融科技」新生態
    近日,金融壹帳通與東莞信託有限公司於平安國際金融中心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金融壹帳通監事長、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秘書長黃潤中,首席技術官兼營運長黃宇翔,東莞信託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英等雙方代表出席活動,雙方就目前金融科技與金融創新的發展進行了交流,對進一步深化合作達成共識。
  • 區塊鏈的十七個黃金思想
    數據可獲取性幫助提升安全性——數據及時廣播的多副本存儲模式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系統中,無論是交易發起信息、交易打包信息、交易確認信息其副本都會在第一時間向全網擴散,被各節點同步,在儘可能多的地方留下數據操作的痕跡。看似效率低下浪費資源的信息廣播模式,帶來的卻是極大地減少信息不一致的概率,降低信息衝突帶來的損失,提升信息被篡改後恢復的能力。
  • 華為區塊鏈策略曝光:構建雲+網絡+終端的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區塊鏈與雲計算的結合越發緊密,BaaS有望成為公共信任基礎設施。華為區塊鏈BCS的三點創新設計這是華為雲區塊鏈服務的一個邏輯架構。我們基於關係模型區塊鏈,提升易用性,主要有三個出發點,一是能不能像使用資料庫一樣使用區塊鏈?二是能不能低成本將現有應用從資料庫切換到區塊鏈?三是能不能支持高效複雜查詢?為了降低大家的學習成本,我們做了一個底層是關係型資料庫的存儲,大家可以無縫切換到熟悉的代碼書寫方式。首先你可以進行數據分析。其次,它還支持高效的複雜產品。
  • 袁煜明: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 ——火幣區塊鏈產業報告之一
    二、區塊鏈賦能智慧財產權行業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分布式帳本,其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追溯的特性,能夠極大提升智慧財產權的確權、產權溯源的效率,配合智能合約,能夠為智慧財產權的管理、變現流轉、價值分配等帶來巨大推動。
  • LuckStar:區塊鏈構建一站式去中心化遊戲解決方案!
    現階段,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適合用區塊鏈去做。和網際網路一樣,區塊鏈發展的路徑一定有些相似之處,最先將顛覆我們的信息服務、遊戲等領域。  LuckStar:區塊鏈構建一站式去中心化遊戲解決方案!  鏈遊最根本的特點是解決了遊戲所有權的去中心化。遊戲以及遊戲內資產的所有權都通過鏈來記錄、解釋,鏈不消亡,遊戲及其資產將一直存在。
  • 火幣區塊鏈科普系列:區塊鏈是什麼?
    來源:金融界網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火幣研習社日常分享過程中,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大家理解。
  • 萬物皆可鏈|旺鏈科技VoneDAO探索全新管理之道 構建職場信任基石
    自組織是指一個系統在內部機制的驅動下,從簡單向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發展,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複雜度和精細度的過程。其具有開放性、自主性、適應性、複雜性、非線性、動態性等特徵,而在構建自組織企業組織結構的過程中,人與人的信任、衝突和矛盾、協作、共識、信息對稱成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 天醫AIDOC:AI+區塊鏈+醫療,共振世界
    很顯然,區塊鏈正在構建如此世界。並以不可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的數據帳本為特性的技術引擎,將金融、支付、教育、航空、民生諸多領域,變得耳目一新。隨著信任世界的線條,被逐步勾勒出想像的樣子時,與世界公民自身健康相關的醫療領域,也變成了區塊鏈最為優質應用戰場。
  • 區塊鏈到底能幹什麼?
    比如,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帳本,去中心化,改變了生產關係。區塊鏈一種自動執行的共識,是信任的機器。區塊鏈的背後就是無政府主義、奧地利學派、哈耶克精神。不得不說,一個普通人聽完之後可能覺得不明覺厲,但迷惑更深。而「傳道者」自己,也並不完全清楚自己到底在說什麼。區塊鏈已經發展到了這樣一個地步,就是再耀眼的技術創新也無法合理化沒有應用場景這件事了。
  • 百度圖騰正式上線,主打「區塊鏈+版權」的圖騰能幫百度突圍嗎?
    7天前,百度區塊鏈負責人肖偉發朋友圈稱:百度超級鏈 XuperChain 能做到單鏈 10 萬 TPS ,理論 TPS 無上限,目前已有較多 DApp 在其公鏈上進行部署,圖騰則是第一個公開發布的項目。 在百度圖騰的設想中,版權內容信息將存儲於百度分布式存儲系統中,圖騰的內容版權鏈將登記確權、維權線索、交易信息等存儲在版權鏈上。
  • 搭載區塊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定心採要用通用程式實現信任可視化
    因此,王飛意識到構建一個可計算收益的數學模型,來搭配定心採使用的必要性。但模型搭建之後存在一個更費心力的問題——收益數據的互信問題。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這樣的信任更多的還是通過商業洽談、溝通,包括長期合作等人際交往途徑維繫,需要很多口舌上的努力和重複性的付出,造成了諸多浪費。這種重複且沒有本質提高的勞作為人詬病,卻尋不到有效途徑來規避。
  • 西安晚報專訪協會會長檀敏:區塊鏈與你我息息相關
    通常我們得到的解釋是這樣的: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分布式帳本,傳統中心化系統在機構之間是使用一個中心化的帳本來追蹤資產和價值流動,而通過分布式帳本來代替中心機構認證資產所有權,多個機構共同運行和檢驗,就可以用來防止欺詐和人為操控,大大提高產業運作效率。區塊鏈天然被稱作製造信任的機器,能夠不通過第三方而直接改變生產關係來達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去除中間成本,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
  • 區塊鏈讓食品「身份證」「碼」上可查—新聞—科學網
    「前世今生」可查不可改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在食品安全領域,區塊鏈技術憑藉其獨特優勢,將進一步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一覽產品的「前世今生」。 「藉助區塊鏈天然的塊鏈式結構,可以實現從原料、加工、包裝、運輸到零售的食品供應鏈完整流程信息的可追溯;同時,參與者可以交叉審核數據的真實性,任何一方均無法單獨篡改數據,信息更為可信和安全,這還有助於食品生產企業與消費者建立信任。」蔡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