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讓食品「身份證」「碼」上可查—新聞—科學網

2021-01-08 科學網

 

時隔12年,「大頭娃娃」事件在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再現。

與「三鹿奶粉事件」不同,這不是一起奶粉質量問題,而是無良商家「掛羊頭賣狗肉」,將固體飲料冒充奶粉銷售給消費者。

無論是虛假宣傳還是食品安全事故,如何保證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已經成為一項需要更多科技參與解決的課題。

近日,英國巴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區塊鏈將成為消費者的朋友,保護他們免受食品汙染、欺詐、非法來源的損害。「區塊鏈技術很可能像現在的條形碼和二維碼一樣,為產品的可見性和可追溯性提供更多的功能,幫助消費者做出明智的購買選擇。」該研究負責人、巴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員麥可·羅傑森表示。

「前世今生」可查不可改

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在食品安全領域,區塊鏈技術憑藉其獨特優勢,將進一步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一覽產品的「前世今生」。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告訴《中國科學報》:「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難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應用在保障食品安全領域,可以發揮安全、透明、高效的優勢。」

與傳統記帳不同,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帳技術。

「藉助區塊鏈天然的塊鏈式結構,可以實現從原料、加工、包裝、運輸到零售的食品供應鏈完整流程信息的可追溯;同時,參與者可以交叉審核數據的真實性,任何一方均無法單獨篡改數據,信息更為可信和安全,這還有助於食品生產企業與消費者建立信任。」蔡亮說。

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張樂君還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保障食品安全領域,還可以提升食品供應鏈管理效率,改善供應鏈中生產、加工、運輸、配送、庫存和銷售等流程管理,尤其可以為零售商提供更好的產品保質期管理,進而減少食品過期浪費而造成的損失。此外,區塊鏈技術還有助於企業更好地遵循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更好地實現產品價值。

加強技術融合 突破局限性

然而,區塊鏈技術並非完美,還具有一定局限性。麥可·羅傑森在研究中指出:「區塊鏈技術具有局限性,這種對產品的可見性仍然依賴於人類輸入正確的信息,因此,供應鏈需要自始至終使用數位化處理。」

對此,蔡亮解釋道,區塊鏈技術要從兩方面保證數據的「真實性」。

一方面是保證區塊鏈帳本中數據的真實性,這由算法和程序來保證。參與者可以交叉審核數據的真實性,任何一方均無法單獨篡改數據,進而避免單方面數據作假,保障數據真實性。

另一方面是保證鏈上信息的真實性,但是上鏈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人為因素。因此,要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與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應用,進而實現真實信息的獲取。

此外,「隱私」保護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所面對的重要問題。「基於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進而在保護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實現數據的可信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蔡亮說。

張樂君補充道,在實現整個供應鏈透明度的同時,還需要明確哪些數據可以通過區塊鏈對外發布,對於隱私部分數據,可以結合密碼學的技術加密後上鏈,例如基於屬性加密技術、橢圓曲線算法等等。另外,聯盟區塊鏈和私有區塊鏈都可以對用戶進行訪問控制,以此來保證數據隱私。

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的延伸,各國加快了區塊鏈在食品安全領域應用的步伐。不久前,英國食品標準局(FSA)已成功完成區塊鏈試點,追蹤牛屠宰場的肉類;法國總統呼籲農場主運用區塊鏈進行供應鏈食品追蹤,保障從原材料生產到包裝和加工的每一件產品的品質安全。我國區塊鏈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

然而,麥可·羅傑森在研究中發現,雖然一些大公司已經意識到區塊鏈技術的潛力,但卻不願意與區塊鏈分享其試驗結果,這意味著行業共享放緩,同時也剝奪了消費者的潛在利益。有趣的是,他發現較小的組織更願意分享自己的研究經驗。

「我國食品生產者經營規模小、分散、組織化程度低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塊鏈技術的推廣應用,需要創新相關制度或組織加以協調。」張樂君說,「此外,部分企業不願支付成本搭建區塊鏈網絡、不願將內部數據共享,調動供應鏈企業上鏈積極性存在一定困難。」

張樂君認為,政府應該呼籲零售巨頭使用區塊鏈底層技術,為食品領域在生產、流通、消費、檢測、追溯等食品供應提供解決方案,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自身的食品安全溯源上,構建一個開源、開放的食品及相關領域的區塊鏈生態平臺。

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標準制定也至關重要。麥可·羅傑森在研究中指出,由於沒有特定的標準,當供應鏈使用各種各樣的區塊鏈系統時,由此產生的成本可能會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限制在高價值商品中。

對此,蔡亮指出,首先要充分發揮政府機構的號召力與推動作用,通過監管牽頭、完善標準和法律法規,構建良好的區塊鏈生態體系,為食品供應鏈的參與方提供制度保障和實踐指導;其次要進一步開展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究,探索出更為高效、安全和可信的系統架構來支撐食品安全的具體業務場景,產生切實的業務收益,助力行業推廣。

實際上,除了先進技術的應用,消費者自身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主體。「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加大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公開,公開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食品安全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食品安全日常檢查和專項整治信息、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懲處信息等。但是公眾對這些官方信息卻很少關注。」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教授崔桂友告訴《中國科學報》。

崔桂友介紹,2019年對江蘇省13個設區市的近萬名消費者進行了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很多消費者對抽檢結果信息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對政府的監管工作成效了解甚少。

此外,區塊鏈企業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也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服務主要面向企業與消費者兩端,企業端需要實現食品安全信息數據的錄入,消費者端需要食品安全信息數據的公示與查詢。然而消費者端對溯源的認可度較低,部分消費者認為溯源只是企業營銷的手段。轉變消費者觀念,深化消費者對區塊鏈應用價值的認知,廓清區塊鏈技術在食品安全場景應用的錯誤認識,這往往需要較長周期。

「隨著區塊鏈技術在食品溯源領域的應用場景、解決方案的日益成熟,基於區塊鏈的食品溯源平臺搭建主體明確,區塊鏈技術性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溯源平臺中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信息處理性能等問題將得以解決,食品溯源將邁向新的階段。」張樂君說。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8/SCM-08-2019-0300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萬物皆可鏈|旺鏈科技烏鎮回溯 區塊鏈發展正當時!
    旺鏈科技與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愛普生等100餘家知名企業和機構重點展示了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等領域的最新前沿科技成果。今年旺鏈科技展臺以「萬物皆可鏈,上鏈找旺鏈」為主題,攜VoneTracer區塊鏈追溯平臺、VoneDAO區塊鏈自組織管理平臺以及全產業創新場景解決方案炫酷亮相。
  • 身份證被盜,是區塊鏈救了我
    最近被寄予厚望的區塊鏈,或許可解此題。創建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身份,可以從源頭上對用戶身份信息進行加密,並在身份驗證、數據流轉中起到「信息可用不可見」的效果。目前,這種數字身份已經開始走向實證階段,在多個領域初步應用。信息洩露為何難防?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身份證丟了,乘車和住宿都受到影響。
  • 搭載區塊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定心採要用通用程式實現信任可視化
    接著按照生產或者採購批次,將對應的票據和檢驗檢疫報告鎖定商品和批次,做到「一物一碼」「一批一碼」,實現物理商品和食品安全的有機結合。王飛感嘆:「我們有心將定心採的項目推廣至更多與安全相關的領域,比如這次的疫苗事件,可能就不至於發酵到如此地步了」定心採能夠為企業效率帶來切實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市場推廣中,王飛遇到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 1.5億件商品配上「身份證」!螞蟻區塊鏈技術首次全面參戰天貓雙11
    11月5日,快科技獲悉,螞蟻區塊鏈技術將首次、全面參戰今年天貓雙11。當日,天貓和比利時安特衛普鑽石交易所正式達成合作,雙11時「比利時鑽石館」裡的每一顆鑽石都會附上唯一區塊鏈「身份證」,用支付寶、天貓、淘寶掃一掃,就能看到它從海外採購到國內配送等重要環節的全鏈路信息。
  • 溯源之痛,區塊鏈應如何化解?
    早在2016年,沃爾瑪就與IBM以及北京清華大學達成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跟蹤食品;今年3月,天貓奢侈平臺Luxury Pavilion推出了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正品溯源功能;6月,京東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與400多家國內外品牌達成合作,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11000多種、超過10億件商品的溯源,並上線了商品溯源聚合小程序「智臻生活」;蘇寧國際也已經上線區塊鏈商品溯源系統
  • 區塊鏈時間簡史
    區塊鏈2.0時代:以太坊生產老白乾嗎上海灘的酒店不能光憑星級來評價。外白渡橋北頭的浦江飯店只是三星級,但當地土著都知道,這曾是號稱「遠東第一飯店」的禮查飯店。1920年,羅素來滬訪學住在禮查飯店的310房間。兩年之後,愛因斯坦下榻在旁邊的304房間。1932年,剛拍完《摩登時代》的卓別林帶著新婚的妻子住進了樓上的404房間。
  • 鏈遊說第五十四期:數字身份對於區塊鏈的意義
    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身份,我們經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有時會發自己的名片,有時會出示自己的身份證,可是身份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如何定義身份,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有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叫做「特修斯之船」,特修斯之船可以在海上長久不間斷航行數百年,一塊木板腐爛了,就換一塊新的木板,直到有一天,船上所有的木板都不是原來的木板,那麼這艘船還是原來的特修斯之船嗎?
  • 火幣區塊鏈科普系列:區塊鏈是什麼?
    來源:金融界網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火幣研習社日常分享過程中,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大家理解。
  • 乘風而上,萬字長文解讀未來區塊鏈世界|於佳寧跨年演講全記錄
    12月,數字人民幣又在蘇州「雙十二」購物節期間進行了測試,在測試範圍、規模、行業及領域上都有所擴大。地下停車場信號差,很多人掃碼支付時經常會出現沒有信號的問題;有時在飛機上想購買免稅商品,但手機支付很麻煩;......
  • 2018韓國區塊鏈報告
    此後,部分涉幣公眾號被封禁,區塊鏈行業監管趨緊,人心惶惶,頗有草木皆兵的意味,著實給喧囂躁動的幣圈潑了一盆冷水。然而,一牆之隔的韓國,最近區塊鏈的新聞和熱點卻源源不斷。落地在韓國的大會,層出不窮,一片火熱景象。  轉眼,Coinin正式運營也即將滿月了。
  • 如日中天的谷歌為何要投資區塊鏈?
    谷歌將為這家名為 DigitalAsset的技術公司提供搭建在谷歌雲(GCP)上的區塊鏈工具包,允許開發在谷歌雲上進行區塊鏈技術的測試和應用程式的構建。此舉,不僅無需開發人員自己編寫平臺,而且還允許開發人員通過谷歌應用商店購買新的服務。 而 Digital Asset則需向谷歌提供分布式帳簿平臺和建模語言,讓谷歌也可以訪問數字資產建模語言的開發。
  • 合盤金服馬翔:區塊鏈技術可提升監管準確度和便捷性
    7月19日下午,溫州數字經濟發展論壇之區塊鏈應用路徑研究論壇在溫州市大會堂新聞發布廳盛大召開。此次論壇由溫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牽頭,溫州市企業信息化促進會、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溫州分社和溫州山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合盤金服CEO馬翔受邀出席了此次論壇。
  • 區塊鏈12月27日重要動態一覽
    【證券日報:明年或成區塊鏈應用集中落地年份】12月27日,證券日報刊文「區塊鏈被推上新關注高度 明年或成應用集中落地年份」。文章表示,從投資輪次上看,區塊鏈行業整體還處於初級階段,融資輪次以天使輪居多。綜合多方觀點可知,當下,區塊鏈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距離成熟應用還有一定距離。但是,這並未能阻止企業的高調入場。
  • 區塊鏈來了|中國首個區塊鏈聯盟成立,欲複製R3模式
    區塊鏈來了|中國首個區塊鏈聯盟成立,欲複製R3模式 澎湃新聞記者 李瑩瑩 2016-04-1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鏈上科技X螞蟻鏈]這些省市出臺了區塊鏈最新政策
    試點地區應大力推動BIM技術在試點項目設計、生產、施工階段的集成應用,以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支撐,推動智慧工地建設和建築機器人等智能裝備設備應用,實現工程質量可追溯,提高工程質量和管理效率,提升建造信息化水平。
  • 微眾銀行「夢見」區塊鏈
    一隻萌新螞蟻,只要發射腦電波上鏈查一下,大多數螞蟻都指向2號老槐樹下,那就直奔那裡好了。你看,同樣的決策流程,交給區塊鏈和計算機去協調,就不知道快到哪裡去了,螞蟻們有更多的時間用來談笑風生。而且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某個問題只要機器能解決(哪怕現在解決得很差也沒關係),那就大鬆一口氣——接下來只要不斷提高區塊鏈運行的效率,降低成本,就能繼續一點點減小決策的摩擦力。
  • 管中窺豹中國區塊鏈生態格局:CBDC如何在2020年助力區塊鏈的採用
    回顧BSN在2020年所取得的成績,BSN的運營主體紅棗科技CEO何亦凡說:「明年中國的區塊鏈行業將會蓬勃發展。但因為整個區塊鏈技術仍然處在很早期,所以中國除了要大力推進落地應用場景外,同時我們也希望在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上有更多的公司可以關注和參與。明年將會是央行數字貨幣的元年,央行數字貨幣將是推動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主動力之一,也希望行業內的企業多進行關注和探討」。
  • 袁煜明: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 ——火幣區塊鏈產業報告之一
    並且通過鏈上信息,能夠明確追溯智慧財產權的擁有人,也能夠快速確定智慧財產權的權力界定。另外,產權人可以通過調用智慧財產權區塊鏈上的侵權取證固證功能,對相應的侵權行為進行固證,將侵權行為寫入區塊鏈,並同時明確侵權主體,借用區塊鏈的無法篡改的特性,使侵權行為一旦發生就無法抵賴。
  • 區塊鏈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盤點百度、網易等網際網路大佬的布局
    「比特幣」也許還有不同意見,但其底層應用技術:「區塊鏈」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了,網際網路大佬都在布局,區塊鏈先行者「公信寶」,百度的「萊茨狗」,網易的「網易星球」,360的「區塊貓」等等。馬雲爸爸也在公開場合表示,組建了大量團隊研究「區塊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