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來了|中國首個區塊鏈聯盟成立,欲複製R3模式

2021-01-09 澎湃新聞
區塊鏈來了|中國首個區塊鏈聯盟成立,欲複製R3模式

澎湃新聞記者 李瑩瑩

2016-04-1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在全球競相發展區塊鏈技術的當下,中國首個區塊鏈聯盟也宣告成立。

澎湃新聞記者4月19日獲悉,由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區塊鏈聯盟——中國分布式總帳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聯盟)已在當日宣告成立,上海證券交易所前工程師白碩出任了該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聯盟秘書處則設在了萬向集團旗下的萬向區塊鏈實驗室。

另據澎湃新聞了解,國內還有其他機構也在籌建類似的聯盟,以推動中國區塊鏈技術發展及應用。

所謂區塊鏈技術,也被稱之為分布式帳本技術,是一種網際網路資料庫技術,其特點是去中心化、公開透明,讓每個人均可參與資料庫記錄,最早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目前世界各地均在研究,可廣泛應用於金融等各領域。用通俗的話闡述:如果我們把資料庫假設成一本帳本,讀寫資料庫就可以看做一種記帳的行為,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找出記帳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帳,然後將帳本的這一頁信息發給整個系統裡的其他所有人。這也就相當於改變資料庫所有的記錄,發給全網的其他每個節點,所以區塊鏈技術也稱為分布式帳本(distributed ledger)。

上海證券交易所前總工程師:白碩

據參會人士介紹,對於該聯盟的成立,白浩稱,「我們不能在還沒有想清楚區塊鏈在中國金融領域如何落地的情況下貿然與國際上的區塊鏈組織接軌,也不能讓每個金融機構各自為戰一盤散沙。我們需要凝聚中國共識,開墾中國的區塊鏈試驗田」。

上述人士介紹,該聯盟將致力於開發研究分布式總帳系統及其衍生技術,其基礎代碼將用於開源共享。主要有4個目標:1.聚焦區塊鏈資產端應用,兼顧資金端探索;2.構建滿足共性需求的基礎分布式帳本;3.精選落地場景,開發針對性解決方案;4.基礎代碼開源,解決方案在成員間共享。

目前聯盟首批11家成員包括國企和民企,分別為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智慧卡技術研究院、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深圳招銀前海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廈門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大連飛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矩真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深圳瀚德創客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樂視金融、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等。

其中,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中證資本市場發展監測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並由中國證券業協會按照市場化原則管理的金融機構。

據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向澎湃新聞透露,聯盟成立之後,11家單位將各自派出區塊鏈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中國的底層分布式總帳系統。成立ChinaLedger聯盟,是期望能夠開發出符合中國的政策法規、國家標準、業務邏輯和使用習慣的底層區塊鏈基礎設施。

目前,全球關於區塊鏈的應用研究,除了各國政府外,主要是聯盟模式。其中最知名的就是R3 CEV聯盟,這是由美國R3公司2015年9月發起的區塊鏈聯盟,現在已經加盟了42家除中國以外的全球主要的金融機構,微軟、IBM、亞馬遜等提供技術支撐。其目標是制定銀行業區塊鏈技術開發的行業標準,以及探索實踐用例,並建立銀行業的區塊鏈組織。R3倡導的區塊鏈技術可能很快會使用於國際金融支付和清算領域,首先顛覆現有的支付系統,現在已經完成了兩輪金融機構大規模參與的測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廣東省網際網路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2021年1月8日,在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指導下,廣東省網際網路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簡稱「區鏈委」)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委員會會議成功召開。傅強表示,區鏈委成立之後,將致力推動三項工作:一是致力推動制定區塊鏈行業監管標準,規範區塊鏈應用與服務,保障區塊鏈應用環境安全、公平、可信;二是致力推動區塊鏈企業認定與區塊鏈示範項目評定,力爭為社會提供一批值得信賴的,真正有區塊鏈技術應用服務能力的企業;三是積極搭建平臺,做好服務,整合資源,對接供給與需求,助力區塊鏈產業發展,幫助區塊鏈企業發展壯大。
  • 區塊鏈的十七個黃金思想
    文章將從五個角度來總結相關的思想,包括:提升系統安全可控性、增強系統可信性、簡化流程降低成本、科學激勵、區塊鏈系統優化與區塊鏈並非萬能。A. 提升系統安全可控性1.隨著信息中介數量不斷增加、信息被不斷複製並且分別處理,業務系統在多中介情況下變得冗餘複雜,其複雜性又會導致更大的信息同步、校驗和管理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單個信息系統帶來的效率提升。於是,區塊鏈系統的出現巧妙地為上述問題給出了一種解決思路——通過唯一且一致得全局同步數據記錄,來突破全局多副本的數據存儲模式導致的複雜低效的瓶頸。
  • 管中窺豹中國區塊鏈生態格局:CBDC如何在2020年助力區塊鏈的採用
    一、中國區塊鏈披露應用項目數位居首位據陀螺財經的研報,從2019年10月24日至2020年9月1日,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數量呈下降趨勢。全球新增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披露約345個,相比去年同期減少163個項目。其中,中國以項目數252個位居全球第一位,約佔據全球項目的73%,同比增長12%,落地數遠超第二位美國的27個。
  • 2018韓國區塊鏈報告
    作為首家中韓區塊鏈媒體,通過《Blockchain in Korea》系列節目,我們走訪了韓國第一大區塊鏈基金Hashed、韓國第一個區塊鏈項目ICON、韓國網際網路和區塊鏈先驅人物jem等,也和新銳區塊鏈基金Nexus One,最大經濟類媒體《每日經濟》等進行過深入交流。同時,也接觸過幾十個中國和其他地區來韓發展的區塊鏈團隊。於是,對韓國區塊鏈的理解,又豐富和很多觀點,在此匯總分享,以待探討。
  • 2018可信區塊鏈峰會10月9日在京召開 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如何?
    "2018可信區塊鏈峰會"作為區塊鏈領域的又一次頂級盛事,將於2018年10月9日-1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和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聯合主辦。目前,北上深杭為國內區塊鏈創業活躍度最高的四座城市,公司佔比達到了78%。區塊鏈有著去中心化、點對點傳輸、透明、可追蹤、不可篡改、數據安全等特點,可以用來解決現有業務的一些痛點,實現業務模式的創新。
  • 火幣區塊鏈科普系列: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技術可以理解成資訊時代的「紙」。紙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紙的發明具有重大意義,是信息和價值的承載體,紙可以寫字承載信息,可以印成錢承載價值。而區塊鏈則是資訊時代的「紙」,從更高維度的立場實現信息傳遞和價值傳遞。像騰訊支持的區塊鏈發票,則是把區塊鏈這張紙做成了發票,而美國為代表的STO發幣模式,則是把區塊鏈這張紙做成了證券。
  • 筆記本收支模式解讀區塊鏈
    他們會去學習如何在平臺交易買賣,但對數字加密貨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卻一直是一知半解的程度,或許一些朋友會通過網絡,書籍了解學習,但除了少數有深厚功力的技術人員可以從技術層面了解區塊鏈技術,相信大部分普通人都只能知道區塊鏈技術的定義及特性,甚至對於定義和特性都是雲裡霧裡,不知所云。區塊鏈技術既然被看成一種分布式帳簿,小編覺得通過帳簿解讀更易於大家的理解!
  • 袁煜明: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 ——火幣區塊鏈產業報告之一
    成立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主要審理專利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智慧財產權上訴案件;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在南京、蘇州、武漢、西安等20個中級法院內設立專門審判機構,跨區域管轄智慧財產權案件,建成了「智慧財產權上訴法庭+智慧財產權專門法院(法庭)」的智慧財產權司法審判體系。三是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建成了集中、統一、高效的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
  • 區塊鏈技術是什麼意思怎麼賺錢 何為區塊鏈通俗解釋
    「區塊鏈」的概念火了,但節奏較快的網際網路世界仍有很多人不了解何為「區塊鏈」,即便網上有太多介紹此物的「名詞解釋」,但也都過於古板和難懂,那麼今天我們給大家講個「故事」,讓更多用戶秒懂「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 微眾銀行「夢見」區塊鏈
    洗具的是:幸好我們是人,我們懂得依靠工具——網際網路——來減小協作的摩擦力。具體來說,網際網路怎麼減小我們的「摩擦力」呢?2、區塊鏈區塊鏈一點都不神秘。它就是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把「仲裁方」變成了一段代碼,然後由多臺計算機分散執行,從而可以讓這套系統來組織大家協作。防止你有點懵,我還是拿螞蟻舉個例子吧。
  • 區塊鏈到底能幹什麼?
    首先說說已經成立的應用 在我看來,至今區塊鏈行業誕生的殺手級應用只有兩個半。第一個是比特幣。實際上它沒能成為一種貨幣,而變成了電子黃金。無論是藝術品的流轉,還是消費品供應鏈,實物與區塊鏈上的標籤對應這一環節是線下人工來完成的。如果一瓶茅臺能用物理方式在瓶子上就能保證是真品,那也就不再需要區塊鏈,如果不能,那區塊鏈並沒有方法去抵抗上鏈環節的信息源驗證的作假。除了線下實體,還包括本地化數據。
  • 溯源之痛,區塊鏈應如何化解?
    泡沫已破,區塊鏈行業正從浮誇回歸理性。經歷了大起大落後,大量的「區塊鏈+」讓這門技術又延續了半分熱度。至於加什麼,對於掛羊頭賣狗肉的偽裝者來說,似乎並不重要。但是對於希望藉助區塊鏈賦能其它行業的人而言,區塊鏈不過是一門技術,「+」號後面的東西才是重點。
  • 如日中天的谷歌為何要投資區塊鏈?
    欲利用StorjLabs的點對點加密存儲方案來增加雲文件的安全性。緊接著,3月份谷歌又宣布對開展兩項區塊鏈項目:「防篡改」審計系統以及雲操作平臺。今年3月有媒體報導,趣鏈與谷歌將開展全面合作,趣鏈的區塊鏈技術將和谷歌雲平臺一起合作。很多人認為,谷歌在區塊鏈方面的眾多布局,是為了在其雲業務中應用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將谷歌雲的服務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
  • 身份證被盜,是區塊鏈救了我
    我們來看看原因。個人身份證遺失後,主人通常去公安局掛失。但有個問題,二代身份證的智能晶片無法通過遠距離改寫使其「失效」。所以,儘管失主已在公安系統裡」註銷「了身份證,但只要遺失身份證的磁性還在,各種設備讀取到的仍是「有效」的身份信息,持有身份證的人也仍可用其購買火車票、在銀行開戶、註冊公司等。一旦出事,身份證的真正主人將被問責、承擔證明「那個我不是我」的舉證過程責任。
  • 區塊鏈+遊戲引爆大灣區區塊鏈投資峰會 GA藝遊鏈成為耀眼明星
    作為區塊鏈行業內的一場頂級峰會盛宴,2020 大灣區區塊鏈投資峰會暨幣世界三周年慶典峰會頗具亮點。本次峰會還見證了幣世界第一屆私董會的成立,私董會的定位為小型高端,注重私密性,僅限少數規模基金管理者入會,與會巨鯨將共同探討投資哲學,描繪行業發展藍圖,解碼財富之路。亮點二:百倍投資機會細數今年最火熱的投資項目,DeFi 與波卡(Polkadot)必位列其中。
  • ...3點鐘區塊鏈」之大年初五:不眠夜共襄區塊鏈應用落地 ! (附96...
    區塊鏈作為一個基礎類型的協議,對很多用戶而言應該是「隱形」存在著,大部分用戶並不需要知道它是什麼,它就在那裡。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我認為是去中間人化(對,去中間人,而不一定是去中心)。如果一個應用聲稱用區塊鏈技術,但其模式還是傳統的中間人生意模式,那麼就是偽區塊鏈應用,或者為了用區塊鏈而用區塊鏈的項目。
  • 密碼法疊加區塊鏈 中國數字經濟有了「金鑰匙」
    讓密碼更安全,除了技術更新,更需要依法規範,由此理解中國密碼法,就能發現中國立法保障網絡安全的決心。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全球最大,因此有著穩固的數字經濟基礎,網際網路或共享經濟立法也走在全球前列。依法治國加網際網路+,是中國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的體現。依法設密很重要,通過新技術設密更迫切。
  • 區塊鏈時間簡史
    用一句話來定義以太坊,那就是——一個開源的具有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功能的區塊鏈應用平臺。區塊鏈2.0時代,是智能合約的時代。智能合約,就是區塊鏈網絡中的一個小程序,或者說是智慧機器人。它負責處理網絡中所有的交易事項。如果你現在有一套房產,別人想要買房,但正好你的房產正在被另一個人租借中。你馬上就要出國,今後就沒有時間處理房產問題的事。
  •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 天醫AIDOC:AI+區塊鏈+醫療,共振世界
    同時,由於醫療行業,又是一個需要共同來維護人類生活健康,與安全的行業,許多疾病,需要通過企業機構間共享數據和技術來提高治癒率。目前,醫療行業的各自為戰,嚴防死守競爭對手的孤島效應十分嚴重,已經被各個國家政府、聯合國所呼籲企業間協作服務於全人類的健康,但仍然收效甚微。本質上而言,其根源在於傳統的商業模式,非常不利於醫療的商業協作和數據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