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11月24日報導,又有一架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在完成主要設備總裝後下線,進入交付前的飛行測試工作。這說明俄羅斯新一代戰略運輸機也開始量產階段。而在最近幾天還有消息從中國傳來,搭載這國產WS-20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的運-20B改進型也實現了首飛。
從去年4月份開始,俄空天軍的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便正式進入量產服役階段,至今已量產交付數架,生產交付速度雖不算快,但一直在穩步推進中,頗受好評。
早在2012年,俄空天軍就已經宣布要訂購39架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奈何伊爾-76MD-90A的研發改進並不順利,一直到最近幾年才漸入佳境。比起老舊的伊爾-76MD,伊爾-76MD-90A在載重、航程、速度、航電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令人耳目一新。
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步入正軌後,很多好事者喜歡將它和中國的運-20大型運輸機進行全方位對比。長期以來,在戰略運輸機方面,俄羅斯都是中國的老師,當初中國空軍是從俄羅斯東拼西湊才購買到20多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建立起初步的戰略運輸能力,一直到今天,俄空天軍戰略運輸能力仍明顯佔據優勢。
可是在新一代戰略運輸機項目上,兩者表現差異明顯,俄羅斯作為老師,卻選擇在伊爾-76上敲敲打打,發展出一款升級改進型戰略運輸機。而中國作為一個學生,卻選擇大膽變革,博採眾長,發展出全新的運-20大型運輸機,兩者性能對比自然非常令人感興趣了。
簡單對比來看的話,俄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目前最大優勢應該就是發動機,它裝備的PS-90A-76發動機比運-20使用的D-30KP/WS-18發動機明顯更先進,這是很重要的加分項。但是這項優勢維持不了太長時間,換裝WS-20發動機的運-20大型運輸機距離正式服役很可能不遠了。
運-20作為全新研製的機型,在航電水平、氣動外形設計、貨艙尺寸設計等方面都擁有毋庸置疑的優勢,未來其市場前景、裝備規模更是伊爾-76MD-90A運輸機可望而不可即的。
思來想去,現在俄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還暫時佔據上風的方面,可能就是更加成熟,主要體現在特種型號上。俄羅斯新一代大型空中預警機A-100預警機就是採用伊爾-76MD-90A運輸機作為基礎,當時第一架伊爾-76MD-90A運輸機製造出來,完成所有飛行測試工作後,就被馬上轉交,開始改裝為第一架A-100預警機。
俄還在其基礎上發展出新一代伊爾-78M-90A加油機,該機已於2018年1月完成首飛,進展還算順利。在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還沒正式進入量產服役階段,俄羅斯就在其基礎上發展出A-100預警機和伊爾-78M-90A空中加油機,速度還是非常快的,足以說明該機非常成熟。
而運-20是在2016年正式服役的,服役幾年後才看到空中加油型號的出現。運-20運輸機也是從今年才開始執行承擔很多重大任務,正在這些任務的磨鍊下穩步成長,可能還暫時比不上伊爾-76MD-90A。
伊爾-76MD-90A作為伊爾-76運輸機的最新改進型號,將是未來俄空天軍戰略運輸的新支柱裝備,也讓俄軍新一代預警機、加油機的發展計劃得以推行下去。它的出現,令俄羅斯在大型戰略運輸機裝備方面縮小和其他大國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和中國運-20之間的差距。
對於俄羅斯來說,美國在戰略運輸機性能、數量方面一直牢牢佔據優勢,戰略空運能力明顯超出俄軍,穩居世界第一。俄羅斯當個千年老二倒是沒太大問題。可是近些年隨著運-20的大量服役,中國極大彌補了和俄羅斯的差距,假以時日必定可以超越俄羅斯。曾經在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方面,俄羅斯是老師,如今老師快要被學生超越了,不知道俄羅斯心裡是什麼滋味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