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最新戰略運輸機哪家強,伊爾76改更成熟,但運20潛力無限

2020-12-01 網易新聞

2020-11-26 13:17:07 來源: 科羅廖夫

舉報

  據環球網11月24日報導,又有一架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在完成主要設備總裝後下線,進入交付前的飛行測試工作。這說明俄羅斯新一代戰略運輸機也開始量產階段。而在最近幾天還有消息從中國傳來,搭載這國產WS-20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的運-20B改進型也實現了首飛。


  從去年4月份開始,俄空天軍的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便正式進入量產服役階段,至今已量產交付數架,生產交付速度雖不算快,但一直在穩步推進中,頗受好評。

  早在2012年,俄空天軍就已經宣布要訂購39架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奈何伊爾-76MD-90A的研發改進並不順利,一直到最近幾年才漸入佳境。比起老舊的伊爾-76MD,伊爾-76MD-90A在載重、航程、速度、航電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令人耳目一新。


  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步入正軌後,很多好事者喜歡將它和中國的運-20大型運輸機進行全方位對比。長期以來,在戰略運輸機方面,俄羅斯都是中國的老師,當初中國空軍是從俄羅斯東拼西湊才購買到20多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建立起初步的戰略運輸能力,一直到今天,俄空天軍戰略運輸能力仍明顯佔據優勢。

  可是在新一代戰略運輸機項目上,兩者表現差異明顯,俄羅斯作為老師,卻選擇在伊爾-76上敲敲打打,發展出一款升級改進型戰略運輸機。而中國作為一個學生,卻選擇大膽變革,博採眾長,發展出全新的運-20大型運輸機,兩者性能對比自然非常令人感興趣了。


  簡單對比來看的話,俄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目前最大優勢應該就是發動機,它裝備的PS-90A-76發動機比運-20使用的D-30KP/WS-18發動機明顯更先進,這是很重要的加分項。但是這項優勢維持不了太長時間,換裝WS-20發動機的運-20大型運輸機距離正式服役很可能不遠了。

  運-20作為全新研製的機型,在航電水平、氣動外形設計、貨艙尺寸設計等方面都擁有毋庸置疑的優勢,未來其市場前景、裝備規模更是伊爾-76MD-90A運輸機可望而不可即的。


  思來想去,現在俄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還暫時佔據上風的方面,可能就是更加成熟,主要體現在特種型號上。俄羅斯新一代大型空中預警機A-100預警機就是採用伊爾-76MD-90A運輸機作為基礎,當時第一架伊爾-76MD-90A運輸機製造出來,完成所有飛行測試工作後,就被馬上轉交,開始改裝為第一架A-100預警機。

  俄還在其基礎上發展出新一代伊爾-78M-90A加油機,該機已於2018年1月完成首飛,進展還算順利。在伊爾-76MD-90A大型運輸機還沒正式進入量產服役階段,俄羅斯就在其基礎上發展出A-100預警機和伊爾-78M-90A空中加油機,速度還是非常快的,足以說明該機非常成熟。


  而運-20是在2016年正式服役的,服役幾年後才看到空中加油型號的出現。運-20運輸機也是從今年才開始執行承擔很多重大任務,正在這些任務的磨鍊下穩步成長,可能還暫時比不上伊爾-76MD-90A。

  伊爾-76MD-90A作為伊爾-76運輸機的最新改進型號,將是未來俄空天軍戰略運輸的新支柱裝備,也讓俄軍新一代預警機、加油機的發展計劃得以推行下去。它的出現,令俄羅斯在大型戰略運輸機裝備方面縮小和其他大國之間的差距,特別是和中國運-20之間的差距。


  對於俄羅斯來說,美國在戰略運輸機性能、數量方面一直牢牢佔據優勢,戰略空運能力明顯超出俄軍,穩居世界第一。俄羅斯當個千年老二倒是沒太大問題。可是近些年隨著運-20的大量服役,中國極大彌補了和俄羅斯的差距,假以時日必定可以超越俄羅斯。曾經在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方面,俄羅斯是老師,如今老師快要被學生超越了,不知道俄羅斯心裡是什麼滋味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美俄三國戰略運輸機駕駛艙對比,運20vsC17vs伊爾76誰更強?
    目前世界具備製造戰略運輸機的國家也就只有中美俄三國了(肯定有人說烏克蘭,畢竟有安東諾夫,安124、安225都是鼎鼎大名,但烏克蘭≠蘇聯,現在的烏克蘭連安148這種級別的運輸機都搞不定)三國目前主力運輸機分別是運20、C17和伊爾76/476,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三款大運的駕駛艙艙對比圖。
  • 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c-17|伊爾-76|大型運輸機_網易...
    據稱搭載渦扇-20的運-20有可能被命名為「運-20B」,這將是中國第一架由內而外連發動機都是全國產的大型飛機,在中國航空史上註定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此,我們有必要全面回顧一下運-20這款激蕩人心的中國戰略運輸機。
  • 大型運輸機對於我國後勤的必要性,伊爾76落後的傷痛,運20來補
    近些年我國空軍的重心還是放在以殲-20、殲-16、殲-10為主力的殲敵機上,其次重心是撲在無人偵察機等方面,而對於轟炸機和運輸機的重視就略顯不足。轟-6從圖-16發展而來,雖然不斷地根據時代進步在改進,但是其航程的問題卻無法改進。雖然在搭配長劍-20飛彈後仍然無法達到空基打擊能力的核心標準,但是以超視距作戰的特徵仍然是中國空軍中無法替代的重要戰略力量。
  • 與俄羅斯伊爾76、美國C17相比,我們的運20有什麼優勢?
    提到國際主流的大型運輸機,我們不免要想到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美國的C-17運輸機以及中國的運20運輸機。目前,世界上能夠生產200噸級運輸機的只有四個國家,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以及中國、烏克蘭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他們目前沒有生產大型運輸機的需求。
  • 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運輸機
    從圖片和參數中我們不難發現,運-20其實是一架設計「中庸」的運輸機。並沒有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當然也沒有一味為降低風險而只採用「成熟技術」。首先從機體規模上來說,比美軍裝備的C-17「全球霸王」幾乎小了一圈,但又比俄羅斯伊爾-76「耿直」大了一圈,該機在設計上明顯參考了伊爾-76的某些設計,但在機尾等位置又融合了C-17的一些特點。
  • 盤點全球戰略運輸機,一個比一個猛,我國的運20排第幾?
    (俄羅斯戰略空運三巨頭:伊爾-76(近)、安-22(中)、安-124(遠))最後在200噸級別上,有俄羅斯的伊爾-76、美國的C-17、烏克蘭的安-22和我們國家的驕傲——運-20。在這次事故後,蘇軍就改變了使用250噸級安-22運輸機進行空運的組織方式,而是改用了最大起飛重量190噸的伊爾-76運輸機執行空運任務。伊爾-76的翼展和噸位都比安-22要小,因此更加容易調度,在整個蘇軍空運期間,沒有一架伊爾-76因為機場調度出現事故,而同時伊爾-76有50噸的最大載荷,可以用於運送戰鬥狀態的T-55型坦克。
  • 實力對比才知道,運20能力怎麼樣?看到伊爾76就明白了
    對於中方研發的運20來說,它對比伊爾76發動機,到底哪個版本才是最強的?估計這也是不少喜歡該運輸的網友,最關注的話題。首先我們都知道,運20是最近這兩年才進入到部隊的大型運輸裝備,今年春節援助行動,表現非常優秀,快速的飛行速度,及時的投放能力,獲得不少人的掌聲。
  • 衛星拍到難忘一幕:運20運輸機降落永暑島!遠程投送覆蓋南海
    長期以來,來自俄羅斯的伊爾76系列大型運輸機都是我國空軍運輸機部隊的中堅力量,無論是在我軍部隊的日常運輸任務當中,還是在抗擊自然災害的一線上,都能看見伊爾76的身影。
  • 運20對中國未來戰略發展有什麼影響?總師只說四個字:想用就有!
    想用就有,簡單四個字很好地概括了運-20戰略運輸機的重要意義。當國家需要的時候,我有我在!戰略運輸機是國家騰飛的翅膀,也是我國運輸機工業的短板。曾幾何時,我國運輸機研製從仿製蘇聯的中小型運輸機開始起步,運-5這種雙翼小型運輸機在很長時段內都是空降兵訓練的主力,而運-7、運-8等中型運輸機雖然彌補了空中運輸的一定空缺,但在大型運輸機方面我們卻始終處於空白。
  • 渦扇20發動機有多大?和D30KP2同時裝上運20比就明白了
    在運20誕生以前,我國的大型軍用運輸機依賴於從俄羅斯等國購買的伊爾76運輸機,我國先後從俄羅斯或者烏克蘭等國購買了30架左右的伊爾76運輸機,這些運輸機有部分還是二手機型。使得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不僅數量少,而且可靠性還沒有保障,加上有的被改裝做其它用途,數量就更少了,大大的制約了中國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
  • 運9運輸機的尺寸到底有多大?當它和運20同框對比就明白了
    一個屬於長距運輸和高運載能力的大型運輸機,一個是經濟性高,使用更為靈活的戰術運輸機。兩種運輸機的搭配,可以實現不同運輸距離的覆蓋。運20運輸機可以實現長距離的戰略投送,而運8/9則進行戰術運輸,執行不同的任務。
  • 中國運-20遇到強大對手,不是伊爾-76和C-17,而是歐洲的A400M
    在設計總師的介紹下,我國的運-20已經家喻戶曉,它的射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7800公裡,它最大的載重能力已經達到了66噸,據傳若是將發動機換做國產渦扇-20,載重能升至77噸,已經超過了同等級別的伊爾-76和C-17。
  • 那座山在飛:運20之後,中國還有4個巨無霸要亮相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空事業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戰略空軍雛形初現。特別是如山一般的運20運輸機正式步入大批量生產階段,有效提高中國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但運-20遠非中國大飛機的終點,相反只是起點,班長接下來就為大家羅列下未來很有可能出現在中國空軍4款大飛機。
  • 鯤鵬扶搖九萬裡,怒飛翼若垂天雲——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
    2020年11月21日傳來的最新消息,當天運-20搭載四臺最新的「渦扇-20」大涵道比發動機進行了成功首飛。自2013年1月26日首飛以來,運-20終於在第八個年頭迎來了它的最終形態。若是從2006年2月26日國務院批准研發大型飛機算起,更是已經渡過了十四個春秋。
  • 已有運20運輸機,200噸級別達到巔峰,我國400噸運輸機還需要麼?
    -8和運-9運輸機,而那個時候,少數幾架從俄羅斯進口的伊爾-76運輸機就成為了空軍眼中的寶貝,無論什麼重要場合,都會拿出來撐臺面,而這也成為了軍迷心中的一種痛苦。-20的產量也在逐步增長,未來我國空軍的很多特種機型就可以使用運-20作為平臺。
  • 中國最新型軍用運輸機將在明年前投入使用,運輸能力大到超乎想像
    一、中國的最新型軍用運輸機具有強大的運輸能力   1、中國產出最新型運輸機,代號至今成謎 中國的最新型軍用運輸機,運輸能力大到讓最頂級的軍工專家懷疑他們的人生。最近,中國已經產出了新型的運輸機,簡單代號和詳細信息不詳,設計人員不詳,作戰實際能力簡略。
  • 2021年第一架運-20交付,未來運-20總產量有望超過300架
    但是這400多臺發動機並不是全部用於運-20,還有其他機型也需要這種發動機。前兩批分別是55臺和184臺,是以伊爾-76MD備用發動機的名義購買的,到貨時間是2006年到2015年期間。後兩批分別是54臺和170臺,於2017年至2020年交付。
  • 轟-20總設計師是誰?運-20裝上渦扇-20 中國隱身戰略轟炸機快了
    >中國正測試一款用於運-20運輸機的渦扇-20國產發動機,而這款發動機將可能取代機隊現在採用的俄羅斯D-30KP-2發動機,並使運-20的載貨量增加約20%,也即就能載運重達58噸的99A式主戰坦克。大家在慶賀大運終於有了合適的心臟之時,轉而也會想到期待已久的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 因為要實現既定目標,該機也十分期待渦扇-20大推力發動機。如果如報導的那樣,渦扇-20發動機已經在運-20與伊爾-76運輸機上進行了2年完整的試驗,那麼,後續生產型運-20與轟-20均可正式使用這一發動機。
  • 運-20機隊馳援武漢是一次成果展示 大運仍需上量
    而2月13日,以兩個團6架運-20為主的戰略運輸機隊,運輸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和大批醫療物資抵達抗疫一線。兩場以大飛機為主角的軍事行動,檢驗了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與「平戰轉換」能力。國內解放軍戰略空軍機隊初露鋒芒,而國際軍事觀察家們則更關心美國海軍在2021年財年預算上的重大轉變。
  • 空中運輸能力是戰爭後勤的根本,全球十大運輸機排名,運系列入榜
    這架戰略運輸機的貨艙幾乎可以裝載任何貨物,包括幾乎所有的俄羅斯裝甲戰鬥車輛、直升機和其他超大貨物。運-20是我國研發的運輸機。運-20在2013年首次飛行。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世界上第四個研製出200噸軍用運輸機的國家。這架軍用運輸機於2016年進入我國空軍服役。 運-20有大約60-66噸的有效載荷能力。它能攜帶大多數大型戰鬥和支援車輛,包括99型系列坦克。 運-20甚至可以被視為戰略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