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賀年食品調查(第二期)結果

2020-11-30 食品夥伴網

    食物環境

衛生

食物安全

中心(中心)今日(二月三日)公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賀年

食品

的時令食品

調查

(第二期),約二百個樣本中,除較早前公布的一個預先

包裝蘿蔔

糕樣本不符

營養標籤

規定外,其餘樣本全部通過

檢測

 

    中心發言人說:「中心上月中已公布賀年食品第一期調查結果,除一個預先包裝湯圓樣本及一個預先包裝年糕樣本不符營養標籤規定外,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農曆新年將至,中心已完成第二期調查,從不同零售商(包括網上零售商)抽取了糕點(如蘿蔔糕和年糕)、油器(如煎堆和油角)、糖果、湯圓、瓜子及海味等樣本,除進行化學及微生物測試外,亦包括營養成分測試。」

 

    化學檢測包括防腐劑(如二氧化硫、苯甲酸和山梨酸)、染色料(如蘇丹紅)、抗氧化劑及金屬雜質(如鎘、水銀和砷)。微生物檢測包括多種能引致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如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及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營養成分測試則檢測樣本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鈉和糖等含量,與其營養標籤上的標示值是否相符。

 

    發言人提醒業界遵守有關營養標籤的法例規定。根據《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61條規定,任何人如在標籤上對所售賣的食物作出虛假說明或在食物的性質、物質或品質方面誤導他人,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罰款為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此外,業界配製食品時須遵從有關法例規定,並符合優良製造規範,適當地使用法例準許的食物添加劑。零售商應向可靠的供應商採購食物,了解所接收物料和製成品的質素,確保其採用的材料符合法定標準。此外,業界須遵從《食物安全條例》的要求,保存良好的記錄,以便在有需要時追查食物來源。

 

    發言人亦建議消費者到可靠及衛生的店鋪購買賀年食物。購買預先包裝的糕點及小食時,要留意包裝是否完好和食用期限,亦可參考包裝上的營養標籤,選擇較健康的食物。購買散裝食品時,則要注意食物容器是否清潔及店鋪員工的個人衛生情況。

 

    他說:「市民應選購色澤自然的食品,例如特別亮白的開心果可能經過漂白加工,而表面有不尋常光澤的瓜子則可能添加了礦物油,食用這些食品可引致腸胃不適。」

 

    他續說:「購買糕點後,如非即時食用,應放入雪櫃貯存,並留意食用日期。進食前,應先將食品徹底翻熱。若發現食品發黴或有異味,應立即棄掉。剩餘的食物不應保存在雪櫃超過三天,且不應翻熱超過一次。至於果仁及瓜子等食品,不可貯存過久,若發現有發黴,亦不應進食。」

 

    節日期間不少市民都會擺放賀年盆桔作為裝飾。由於賀年盆桔主要作觀賞用途,並非為供人食用而栽種,可能存在食物安全風險,中心不建議市民食用觀賞年桔。

 

    發言人提醒市民歡度假期時亦要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進食賀年食品。除能量外,大部分年糕、湯圓、蘿蔔糕、朱古力和果仁的糖分或鹽分含量亦較高,不宜多吃。中心建議市民應淺嘗賀年食品並和親友共享,既可感受節日氣氛之餘亦可避免過量進食。

 

    市民可瀏覽食物安全中心網頁(www.cfs.gov.hk)以獲得更多食物安全小貼士。

 

    完

 

    2016年2月3日(星期三)

相關焦點

  •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賀年食品調查結果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賀年食品調查結果本報訊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1月22日公布最新賀年食品的時令食品調查結果,約190個樣本全部通過檢測。農曆新年將至,中心從不同零售商抽取了糕點、油器、糖果、湯圓、瓜子及海味等樣本,進行化學、微生物及營養成分測試。
  • 有種賀年食品未通過檢測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先後公布了2期有關賀年食品的調查結果,涵蓋糖果、瓜子、海味、糕點等,抽取的約610個樣本中,除了一個瓶裝腰果樣本不符營養標籤規定外,其餘樣本全部通過檢測。進行化學、微生物及營養成分測試1月19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了第一期有關賀年食品的調查結果,第一期調查期間
  • 香港公布賀年食品檢測結果 整體合格率99.6%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賀年食品食用安全的時令食品調查。結果顯示,六百八十四個樣本中,有三個樣本不及格,整體合格率為百分之九十九點六。按上述三個不合格賀年食品樣本檢出的二氧化硫含量,在正常食用情況下,不會對市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個別對這種防腐劑有過敏反應的人,可能會出現氣喘、頭痛或噁心等徵狀。」  就不合格的樣本,發言人表示中心已作出跟進行動,包括追查有關食物來源,要求有關商戶停售及銷毀有問題食品,再抽取樣本化驗,並向有關商戶發出警告信。如有足夠證據,中心會提出檢控。
  • 香港大部分賀年食品測試結果滿意
    新華網香港1月14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14日表示,該署最近按照食物監察計劃測試的92個賀年食品樣本中,91個樣本的測試結果滿意。  據介紹,香港食環署抽取作化學及微生物測試的食物樣本包括糕點、煎炸食品、糖乾果、瓜子、腊味和海味。
  • 港府關注消費品食品安全 賀年食品抽查98%合格
    港府關注消費品食品安全 賀年食品抽查98%合格 2008年01月30日 15: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一向關注在市場出售的消費品和食品的安全問題。
  • 香港賀年食品測試合格率達九成九
    香港賀年食品測試合格率達九成九 2008年01月17日 20: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七日電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十七日表示,中心最近抽取四百三十二個賀年食品作微生物及化學測試,當中有六個樣本不合格,其他結果全部滿意,合格率達九成九。
  • 香港: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賀年食品健康飲食建議
    由政府成立的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委員會)宣傳教育工作小組,聯同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於農曆新年前檢視市面部分預先包裝賀年食品的營養標籤,研究這些食品的營養素含量,藉此鼓勵市民多留意營養標籤資料,作出精明選擇,奉行健康飲食方式。
  • 香港抽查賀年食品 金針菜一樣本防腐劑超標
    香港抽查賀年食品 金針菜一樣本防腐劑超標 2008年01月18日 16: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18日電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早前抽驗市面432個賀年食品樣本,發現6個樣本不合格,包括金針菜、蝦米、糖冬瓜及花生湯圓。
  • 調查顯示:香港近八成成年人曾丟棄賀年食品
    新華網香港2月3日電 香港最大的政治團體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簡稱民建聯)3日公布,上月,他們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了720名成年人,近八成受訪者表示曾棄置存放太久的賀年食品,8%的受訪者更表示經常這樣做。浪費最多的食品是年糕。
  • 香港10種賀年食品含二氧化硫超標 被令停止售賣
    10種賀年食品含二氧化硫超標 被令停止售賣 2007年02月16日 09: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調查顯示香港近八成成年人曾丟棄過久賀年食品
    新華社香港2月3日電香港最大的政治團體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簡稱民建聯)3日公布,上月,他們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了720名成年人,近八成受訪者表示曾棄置存放太久的賀年食品,8%的受訪者更表示經常這樣做。浪費最多的食品是年糕。
  • 香港賀年食品加價10%至20% 有機食品大受歡迎
    香港賀年食品加價10%至20% 有機食品大受歡迎 2008年01月25日 11: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隨著國際食品原材料價格上漲,香港傳統賀年食品商表示,今年的食品銷售價上升約10%至20%。
  • 福建省2020年第4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
    摘要:11月27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第4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在24大類2448批次抽檢樣品中,有24批次不合格。
  • 傳統賀年食品增重 港衛生署建議送禮要送健康
    傳統賀年食品增重 港衛生署建議送禮要送健康 2008年01月25日 13: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衛生署指出,一些傳統賀年食品都有高脂肪、高糖分、多油或多鹽,每日進食兩至三件朱古力或曲奇餅,如果不做運動,一個月後身體就會多了約一磅的脂肪。衛生署建議市民選擇茶葉、幹瑤柱或者水果作禮物送贈親友。
  • 香港賀年食品加價10%至20%有機食品大受歡迎
    中新網1月25日電 據香港商報報導,隨著國際食品原材料價格上漲,香港傳統賀年食品商表示,今年的食品銷售價上升約10%至20%。香港人也越來越著重健康,「有機」食品大受歡迎,有商戶推出「有機年糕」僅一周,已接逾2000訂單,反映市道暢旺,香港人多重質而不重錢。
  • 南北大不同,你知道香港人的賀年食品有什麼嗎?種種都很有深意
    很快就要過年了,今年好像新年來的特別早,街市上商場裡的各種年貨也都擺了出來,人們挑選著各種賀年食品。北方的賀年食品我們經常見,南方人的賀年食品又是什麼呢?寶媽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香港的賀年食品都有哪些,個個都富含深意!1.
  • 老廣必備的賀年食品
    油角油角,作為廣州傳統賀年小吃,是很多老廣過年的記憶。腊味腊味,是中國民間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廣州人常說「秋風起,吃腊味」,一聽你就知道我們有多愛腊味了,但隨著飲食潮流改變,如今的腊味一年四季可食,更因為既有傳統意義又實用體面,而漸成市民選擇年貨的心水。
  • 新年,別再踩這些食品安全的「雷」
    熱點8: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下的難點與重點   解讀專家:李寧,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  目前,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包裝都有可能被病毒汙染,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包裝可能成為遠距離跨境運輸攜帶並傳播新冠病毒的載體,對食品全產業鏈的安全提出了更高衛生要求。截止2020年11月25日,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全國冷鏈食品及包裝樣品監測抽檢結果表明,汙染率為萬分之0.48。
  • 喜慶歡樂迎新春——愛海慈航東區街賀年食品製作活動
    2016年2月1日,距離猴年春節來臨之際,在廣州市黃埔區愛海慈航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在東區街殘疾人社區康復站開展了主題為「喜慶歡樂迎新春——愛海慈航東區街賀年食品製作活動」,本次活動共有23名殘疾人參加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2027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2027年)認為,截至**影響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食品安全檢測手段相對落後我國食品質量檢測檢測體系不健全,傳統式、突擊式、運動式抽查較多,食品檢測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制度化,檢測的重點始終放在最終產品檢測上,對過程控制還不夠重視,導致有害食品流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