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沒有難念的經
——嶽陽經開區馮家屋場一瞥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 見習記者 周磊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嶽陽經開區康王鄉長石橋村馮家屋場,卻是另一番光景。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1月5日,從黃茆山一路行至馮家屋場,樹茂山林翠,水綠人歡顏,恍如誤進水墨山水畫中。「屋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位村民都出了力。」長石橋村黨總支部副書記黃紅兵樂呵呵道,「這些年來,村民間從沒發生過需要村幹部調解的矛盾,大家和和睦睦,就像一個大家庭。」
以前的馮家屋場,道路泥濘,池塘渾濁,路燈忽明忽滅。為了改變現狀,2019年6月,長石橋村支村兩委帶領村民小組組長、黨小組組長、馮家屋場村民代表,先後到臨湘、君山、華容等地參觀美麗屋場,學習取經。
隨後,支村兩委組織村民代表召開「馮家組美麗屋場建設座談會」,群策群力,力爭將馮家屋場打造成市級示範美麗屋場。村民馮自華舉手贊同:「打造馮家屋場是為子孫後代造福,我支持,也同意將現住房屋拆舊建新,全力配合打造美麗屋場。」
「要幹就幹出點名堂,採取以黨員、退伍軍人、鄉賢『三帶頭』的模式,不坐不等,立馬開動。」村黨總支書記吳正正說。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示全力配合。黨員馮子豪及退伍軍人馮偉帶頭拆除自家棚亭,拉開打造美麗屋場的帷幕。屋場理事會應運而生,馮軍擔任會長,另有5名理事協助開展工作。
當時,屋場通往木裡港大道的道路寬度不足1米、泥濘不堪,還出現過摩託車滑落至兩側水溝的事件。為了保證村民的安全,長石橋村支村兩委決定拓寬並硬化道路。住房正好擋在路中的馮豔犯了難:家庭本就不富裕,拆,勢必影響家人生活;不拆,道路肯定修不通。
理事會成員馮勇主動上門,提出幫她解決小孩上學的問題,幫她丈夫推薦更好的工作,並幫她解決生活困難,馮豔心中的天平有些傾斜了。看到理事會成員馮美良帶頭拆除了100多平方米的房屋,她再也不猶豫,拆除了自家房屋阻擋道路的部分。一條路,雖然不到1公裡,但涉及十幾戶人家的田地、房屋,大家都主動讓出,沒有鬧出一起矛盾。
「以前電壓不穩時路燈總是不亮,晚上不安全,現在大家籌資換成了太陽能路燈。」理事會成員馮略告訴記者。為了配合美麗屋場打造,老人、婦女、小孩拿起掃帚、簸箕,清潔家園;年輕壯勞力則全部參與到拓寬道路、牆面立體改造、拆除棚亭等行動中。兩年來,馮家屋場共硬化道路和停車坪6500平方米,拆除棚亭和空心房共32處2880平方米,裁種樹木450棵。2019年,長石橋村被評為嶽陽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小廣場上,健身器材整齊排列,一到晚上,男女老少都會在這裡齊聚,熱鬧無比。「停車場是馮夭華帶頭主動修建的,兩個小木亭是馮獻池捐建的。」指著屋場的每一處景致,馮略都能說得出來由。
火紅湯沸圍爐坐,一茶一窗半卷詩。馮軍家中,村民們圍爐而坐,笑談屋場變化。屋外冷風撲面,這團結和睦、人人付出的故事卻如暖陽,驅盡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