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2021-01-09 人生五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1140年,南宋紹興十年,嶽飛在朱仙鎮大破金兵,意欲「直搗黃龍府」,淪陷的山河有望恢復了。

可是,宋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嶽飛班師回朝。

「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這一年,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

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

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

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

01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在《三國演義》裡,形容某位將軍英勇非常,會說「於萬人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

辛棄疾也能做到。

辛棄疾是山東濟南人,北宋滅亡後,山東成了淪陷區。

他出生時,「靖康之恥」已經過去十幾年。

時間並沒有消解辛棄疾對故國的懷念,他拉起了一支隊伍,和金兵打起了遊擊。

他投靠義軍首領耿京,不想,辛棄疾的朋友,一個叫義端的和尚,偷了帥印投降金兵。

耿京就要殺了辛棄疾,辛棄疾立下軍令狀:給我三天,我一定抓到他,否則,甘願就死。

辛棄疾帶了一隊人馬去追,直追到金兵營帳中,那義端也知辛棄疾的厲害,馬上跪地求饒:

「辛大將軍,你面如青兕([sì],古代指犀牛),你力大無窮,你勇猛過人,就饒了我吧。」

辛棄疾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勇猛得不要太過分。

英雄的事跡不止這一件,趁著辛棄疾去南宋聯絡的時機,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殺害了。

等到辛棄疾回到山東,張安國已經做了濟州的知州。

辛棄疾集了五十人馬,到濟州求見張安國。

張安國和金將喝了酒,正得意,辛棄疾直接擒住張安國,帶領眾人突圍而歸,金國人追都追不上。

這一年的辛棄疾,才23歲。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後來,辛棄疾曾用「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形容南朝宋武帝劉裕,而這又何嘗不是青年辛棄疾的寫照呢?

勇敢、能承擔,是一個男子漢必備的品質。

在勇敢這方面,辛棄疾就沒認輸過。

處在敵佔區,而不忘故國,是為忠義。

兩次深入敵軍中,擒殺叛徒,又豈是一個勇字可以完全概括的呢?

02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南下歸宋,矢志抗金,一生未休。

英勇過人的辛棄疾到了南方,做了官,不能馳騁沙場,卻依然不忘抗金事業。

他埋頭寫就《美芹十論》,詳細分析敵我雙方情況,建議進軍山東,因為金國在山東的軍事部署相對薄弱,再圖中原……

富有戰略眼光的《美芹十論》,並未被採納。

可辛棄疾逮著機會,就會陳述自己的主張,踐行自己的想法。

他在湖南當安撫使,就整頓軍紀,令出必行,建立了一支「飛虎軍」。

飛虎軍在南宋地方軍隊中,雖然不是人數最多的一支,卻是發揮最大戰力、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支。

後期南宋正規軍不堪大用,地方軍隊紛紛建立,飛虎軍作為代表,屢屢被調往前線戰鬥,聲名顯著。

這支軍隊,還令金兵聞風喪膽,可見一斑。

辛棄疾有想法,有能力,有追求,有志向,卻一生不得志。

他是北方的「歸正人」,朝廷總有猜忌,不願予以高職。

《康熙濟南府志·人物誌》記載辛棄疾臨終時,大呼:「殺賊!殺賊!」

故事不知真假, 但是,辛棄疾矢志抗金的想法,貫穿始終,毋庸置疑。

辛棄疾晚年寫就一首《鷓鴣天》,道盡無法實現夙願的感慨。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年少歸國,年近古稀辭世,歲月悠長,初心不忘,卻未得始終。

只有一腔肝膽留在人間,激勵著後來人。

03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宋史·列傳·卷一百六十》

在軍中,在政壇上,辛棄疾有勇有謀有原則。

在為人朋友上,辛棄疾一樣豪氣幹雲。

辛棄疾辭官後,開始了在上饒的閒居生活。

有一天,一個叫陳亮的人來拜訪辛棄疾,兩人一見面,喝酒暢談,好不痛快。醉後,倒頭就睡。

可陳亮剛剛經歷了一場牢獄之災,心裡犯了嘀咕,這辛棄疾剛剛說話不多,會不會殺我滅口呀?

晚上起來,偷了辛棄疾一匹馬,走了。

逃走幾個月,陳亮給辛棄疾寄來書信:借我十萬塊。

辛棄疾如數與之。

後來,陳亮再訪辛棄疾,兩人成了好友,抗金是兩人最愛談的話題。

送走陳亮後,辛棄疾寫下名作《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把酒長亭說。

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

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華發。

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兩三雁,也蕭瑟。

——《賀新郎·把酒長亭說》(節選)

陳亮回了一首,辛棄疾又寫了一首,來來回回,各寫了三首詩,由此可見,兩人情誼之深。

結交好友,只因志趣相投,而前嫌不計,辛棄疾讓人好生敬佩。

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能本色。

辛棄疾和朱熹交好,朱熹去世時,他的學說被定為「偽學」,昔日的門生朋友,沒人敢去弔唁,只有辛棄疾不畏禁忌,前往哭祭。

還留下了一句留傳千古的悼詞:「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有這樣一個豪氣幹雲的朋友,朱熹泉下有知,亦會感到安慰吧!

詩詞君只想說:這樣的朋友,請給我來一打。

待人真誠,待友俠義,這樣的人,不是男子漢,是什麼呢?

每每讀到辛棄疾的豪放詞,都如一股熱血貫在心頭。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辛棄疾就是如此!

武能上戰場殺敵,文能寫就治國方略;

能對國家忠義,能對友人俠義。

走到人生盡頭,依然不忘初心。

有人說:這世上,有一種人的生命目的,並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為了燃燒;

向來詩酒猖狂,縱酒揮刀,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

如果世間有男子漢,一定是辛棄疾這樣的吧!

相關焦點

  • 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的5月28日,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
  • 不識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不識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泉小娃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泉小娃眼中的辛棄疾吧!
  • 品讀詩詞:辛棄疾《沁園春·靈山齊庵賦》
    本文為原創《品讀詩詞》第017期,如果您也喜歡品讀詩詞,不妨點擊上方「關注」。眾所周知,辛棄疾的詞作,多是憂國憂民的豪情之作,少有縱情山水的山水詞。但在1196年,辛棄疾二度落職,閒居帶湖時,到江西上饒西部的靈山遊覽風景。寫下了一首山水詞中的名篇。
  • 詩詞丨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
    有人說,不讀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不是真正的讀詩人。納蘭容若的筆,太真。從富貴錦繡,到失意落魄;從琴瑟和鳴,到陰陽兩隔,字字句句見真心。倉央嘉措的情,太痴。從高高在上的活佛,到客死他鄉的囚犯,生生死死是情痴。他們都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他們都早早離開這個世界,很多年後,他們都是我們最喜歡的詩人之一。
  • 詩詞丨左手人生茶,右手今朝酒
    壯年之時,雖說身上的擔子仍在,但心態卻是不一樣了。沉重的味道之後是清冽。正如被罷官的辛棄疾,依然可以吟出「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樣清新動人的句子一般,人到壯年,不用爭什麼,也能獨自芬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如果說你準備喝一杯甜甜的果酒,風流才子柳永的詞正適合你。這個浪子班頭,頗受風塵女子歡迎的婉約派詞人,講起情話來,甜蜜動人。喝上一杯甜酒,甜蜜直入心田。
  •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
    辛棄疾掉牙後寫了首詩,讀來詼諧幽默,其實罵盡天下小人,真解氣在文壇一直都有幾個不好惹的人。唐代有詩仙李白,你惹我就寫詩懟你,因他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就名垂史冊的刺史李邕,對此怕是感觸頗深。而宋代文壇,最不好惹的當屬辛棄疾。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就是他晚年所做,讀起來似乎很是詼諧幽默,但其實卻是罵盡滿朝得志小人。
  • 辛棄疾為妻子作詞,中藥佔一半篇幅,妻子讀過,排解相思之苦
    辛棄疾擅長填詞,滿心壯志,以圖建功立業。雖然屢次遭到彈劾貶斥,可他依然渴望通過詩詞抒發自己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之情,作品大多豪放,傾訴壯志難酬之情。他的詞作風格多樣,有一首就是在大婚後不久便奔赴前線抵抗金兵時所作,不見豪邁,讀來只覺動人。當辛棄疾手握兵器奮勇殺敵的時候,每每望著夜空,總會想起剛剛新婚的妻子。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說到大氣磅礴,必然少不了李杜、蘇辛啊,偉大的詩人和普通的詩人,不同之處就在於,普通詩人的大氣,流露於表面,而偉大的詩人,除了字句之外,還能從內心給人一種感發,分別舉李杜、蘇辛的詩句,來看看他們最大氣磅礴的風採。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 辛棄疾「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的一首純美詞作,多讀幾遍能美醉
    我國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曾經在罷官賦閒的時候,居住在江西上饒地區,他曾多次前往博山遊覽,並寫下了多篇關於這個地方的詩詞作品,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下面這一首《清平樂·博山道中即事》便是其中之一,是辛棄疾最為膾炙人口的遊覽佳作之一。雖然這首詞篇幅不長,但是意境清新、語言質樸有感染力,有景有人,別有一番情趣,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26、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7、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28、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辛棄疾一首奇幻中秋詞,無一生僻字,豪放浪漫卻不輸李白
    就像古代的文人,很多因為社會地位不高,沒能在正史上留下傳記,但是通過他們的詩詞歌賦,後世卻能清晰地了解他們的性格和人生。說起杜甫,我們便腦海便浮現一位緊鎖眉頭的儒者,然後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崇敬之情。因為從他的詩中,我們感受到了儒家「仁者愛人」的思想,以及博大無私的胸懷。
  • 欣賞辛棄疾的作品,感受一代詞人的寬廣胸懷
    我國的詩詞起於先秦盛於唐宋,其間湧現了許多著名的詩詞達人,我們曾讀過李白和杜甫的唐詩,領略了蘇軾和歐陽修的名篇,也鑑賞過李煜和李清照的宋詞,然而在廣為流傳的詩詞名句中,辛棄疾的詩詞有哪些你知道嗎?你是否又知道他的坎坷經歷?下面就跟隨我們,共同來看一下辛棄疾的磊落人生和他的不朽詩詞。辛棄疾是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 他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
  • 詠嘆「飛將軍」李廣的詩詞,王昌齡、王維、辛棄疾,誰的最霸氣?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詩,作為王昌齡的代表作,向來有「唐朝七絕之首」的美譽。這首詩開篇就大氣磅礴,用「秦時明月」「漢時關隘」,來寫歷史變遷,徵伐不斷的感慨。「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直接抒發了邊防士卒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詩句中「飛將」描寫的就是飛將軍李廣,可見李廣在唐朝邊塞的影響力很大。
  • 辛棄疾送學生的一首《鷓鴣天》,短短8句瀟灑豪邁,寫給考研學子
    第一次讀到這首詞是在高中時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同的看法,雖然不好說我們以後幾十年的知識儲備有多少,但是對於大多數接受教育的人來說,高中畢業那一刻,就是他們人生中知識儲備最多的時候。再以後上大學,參加工作,許多用不到的常識性知識就慢慢忘記了,比如大學裡學到馬原,學到近現代史綱要,都能很明顯的感受到那些高中時期滾瓜爛熟的知識慢慢地消失在自己的腦海中。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小學友們,你們知道「典故」是什麼意思嗎?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
  • 詞中之龍辛棄疾,他的人生不止有詞,還有國家與大義!
    辛棄疾早年出生在金國,因為他的家鄉被金國所佔領。正因如此,他長大後為了反抗金國於是歸順了宋朝,成為了宋朝一位著名的將領。在當時朝廷內部,一直有著主和派與主戰派兩個派系。而兩個派系之間,由於政見不合,導致宋朝朝廷內部分裂,實力被大大的削弱。而在當時,辛棄疾則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只有戰爭才能解決金的威脅。這相比那些屈尊求和,只知道一味割讓土地的求和派,要有骨氣的多。
  • 詩詞丨初讀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總有一句詩,讓你讀來驚豔無比, 總有一句詩,讓你想起久久回味。 在那麼多詩詞中,總有一句戳中了你的心,鐫刻其中,讓你感嘆詩人的際遇,映射自己的內心,總也無法忘懷。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宋仁宗嘉佑八年,蘇東坡在陝西鳳翔就職的時候,結交了一位朋友名叫陳季常,是蘇東坡上司的兒子,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蘇東坡等一大批文人騷客出來瀟灑快活時,總喜歡拉上陳季常。這瀟灑快活的內容很令人動心,一是飲酒,二是狎妓,因而這陳季常每次一叫便欣然前往。卻不知道,陳季常卻有一個致命軟肋,那就是懼內,怕老婆,並且是恐懼的那種,在其中最著名的一個故事當為「跪池」。
  • 辛棄疾抒寫一首《清平樂》,僅46字,一氣呵成,道盡世間滄桑
    認為最開始所學的「通順」,已經不需要了,小兒科,如今追求的是「華美」、「高級」。後者似乎才是我們評判文章好壞的標準。而對於真正有能力、會寫詩詞文章的古代文人墨客而言,他們更多秉承的,還是最初的標準,「簡潔」、「順暢」。如同千古大詞人辛棄疾,他的一首僅46字的《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就被不少後世人評價說,「語言流暢通順,可讀性強」、「句意連貫,詞境不絕」。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過去一直念「lè」,是因為看電視劇才知道讀「yuè」。也有網友稱,竟然念錯了十多年,記得上學時老師教的是「lè」呀。  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王國欽表示,「樂」是一個多音字((lè、yuè、yào 等)。讀 lè 為快樂、愉悅之意;讀 yào 為喜好、欣賞之意;讀 yuè 為音樂、樂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