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嘆「飛將軍」李廣的詩詞,王昌齡、王維、辛棄疾,誰的最霸氣?

2021-01-09 文史道

談及李廣,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將領。曾與衛青並肩徵伐匈奴,為漢王朝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唐朝時,被唐德宗供奉於武成王廟中,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

李廣出生於名將世家,先祖李信曾是秦朝名將,家族世代傳習射箭。到了李廣時期,李廣的箭術也是非常之高,世稱「飛將軍」。水滸傳中神箭手花榮,名號便是取自李廣,「小李廣」。

李廣一生建功無數,卻命運不好,沒有大的分封。最後在漠北之戰中,因迷失方向,未能參戰,憤愧自殺,留下了很多遺憾。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有慨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有道是,時間會沉澱一切。一切功過,自有世人評說。千百年來,對於李廣的詠嘆,在很多詩人筆下,都流淌出了鮮活的生命力。大家最熟知的當屬王昌齡的《出塞》。

唐·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作為王昌齡的代表作,向來有「唐朝七絕之首」的美譽。這首詩開篇就大氣磅礴,用「秦時明月」「漢時關隘」,來寫歷史變遷,徵伐不斷的感慨。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直接抒發了邊防士卒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詩句中「飛將」描寫的就是飛將軍李廣,可見李廣在唐朝邊塞的影響力很大。

王昌齡處於盛唐時期,他的邊塞詩總有一種慷慨激昂的進取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名篇《出塞》,不可謂不經典。但是要說到最霸氣的,作者之見,當屬王維的《老將行》:

唐·王維·《老將行》節選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這首詩原本講述的是一位老將的經歷。他一生東徵西戰,功勳卓著,結果卻落得個「無功」被棄、不得不以躬耕叫賣為業的可悲下場。這一結局,和李廣的經歷是何曾的相似。

由此王維在詩作開篇的前10句,以讚美李廣的功績,來襯託老將的功勳。尤其是「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最是經典霸氣,凜然有古龍、金庸武俠小說的氣概。

還有一首描寫李廣神箭的名篇,出自唐代詩人盧綸筆下,這首詩也是非常有名,家喻戶曉。

唐·盧綸·《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盧綸,唐朝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這首詩取材於史學家司馬遷的《李將軍列傳》。

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短短10個字,將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除了唐詩,要說到宋詞裡詠嘆李廣的詞,作者之間,最好的莫過於辛棄疾的《八聲甘州》:

宋·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裡,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眾所周知,辛棄疾是著名的抗金名將,可以說和李廣有著一樣的情懷和家國夢想。另外他剛正不阿、忠心報國的情結,也與李廣不謀而合。所以他的這首詞,更像是一種傾訴,借李廣功高反黜的不平遭遇,抒發作者遭讒被廢的悲憤心情。全詞流淌,情感真摯,讀來無不慨然。

另外,在這首詞的前邊,還有一個序言:「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也能夠很明顯的告訴我們,作者正是讀了《李廣傳》,有感而發,而做了此詞。

讀者們,關於「詠嘆李廣的詩詞」,大家還能想起哪些?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相關焦點

  • 橫刀立馬,馳騁疆場,三首詩詞,帶你解讀飛將軍李廣
    在古代文人的詩詞歌賦作品中,經常會引用《滕王閣序》中的「李廣難封」這個典故,表達自己的悲慘遭遇,以及懷才不遇。李廣被稱為飛將軍,橫刀立馬、馳騁疆場,令胡人聞風喪膽。照理來說,飛將軍橫刀立馬,戰功赫赫,為什麼還是難封?李廣有這樣的聲望和才華,以及出色的軍事能力,為什麼還會在後世落了個「李廣難封」的話柄呢?其實,這也是他咎由自取的,並不能說是懷才不遇。
  • 詩詞中的「飛將軍」李廣
    「飛將軍」李廣是經歷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的名將。因為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一直採用和親政策,發展國力,因此漢朝的軍隊以防禦為主。李廣從文帝時期的一名小士兵,做到景帝時期的將軍,一直在防禦匈奴人的進攻。匈奴人害怕李廣,因此稱他為飛將軍。
  • 霸氣十足的十五句詩詞名句,讀後不禁熱血沸騰
    詩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詩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詩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隔窗點滴到天明。有些詩詞名句充滿了霸氣,讓人聽後熱血沸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那些霸氣的詩詞名句。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一首《出塞》詩,神話了「飛將軍」李廣的能力!
    唐朝著名詩人王昌齡的一首《出塞》詩,喚起人們對漢代「飛將軍」李廣的無限崇拜,感覺當時只要有「飛將軍」李廣在邊塞,匈奴等外族就不會入侵中原!李廣是華夏民族的守護神!然而,現在追到漢代抗擊匈奴的名將時,人們大都想到的是衛青和霍去病,很少有人想到李廣!這是為何?
  • 釋讀中國歷史142:飛將軍李廣絕望自殺,大將軍衛青難辭其咎
    飛將軍李廣絕望自殺,大將軍衛青難辭其咎04:56來自繽紛歷史清清講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我的專輯,繽紛歷史清清講。後來衛子夫被立為皇后,衛青也被封為車騎(jì)將軍,領兵進擊匈奴,他心思縝密,作戰沉穩,屢立戰功。他來自社會底層所以為人非常謙恭,對士兵非常照顧,而且跟著他每次作戰都能立功受賞,大家都樂於為他效命。跟隨衛青大軍進攻匈奴的將軍裡,還有一位大大有名的飛將軍李廣。他是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代,是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作戰非常勇猛。他曾在作戰中兵敗重傷,被匈奴生擒。
  • 飛將軍李廣有個特點,他的雙臂不是一般地長,故此才成為了神箭手
    飛將軍李廣,是西漢時期有名的大將軍,他奉旨鎮守北疆,多次戰勝北方強大的匈奴人。可浪花淘盡英雄,李廣死後埋在何處,這個問題吸引著我們,其實可以憑藉李廣的這個特點,確定他的埋葬之處,李廣究竟和旁人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的悲劇人生
    西漢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長孫,李當戶的遺腹子。善騎射,愛士卒,頗得美名。天漢二年(前99年)奉漢武帝之命出徵匈奴,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李陵是西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將軍,是號為「飛將軍」的李廣的孫子。因為「善騎射」,被漢武帝認為大有李廣遺風,特命他帶八百名騎兵深入大漠偵查地形。
  • 歷史上最霸氣的5首詩詞,第1名口氣最大,卻又實至名歸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詩詞中有一類豪邁霸氣的詩詞,豪情滿滿,胸懷磊落,讓人十分佩服。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歷史上最霸氣的5首詩詞,第1名口氣最大,卻又實至名歸。第5名,《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黃巢。
  • 「飛將軍」李廣和衛青的因為一戰,一個被封侯,一個被貶
    於是馬上就開始行動起來,派人組織了四支騎軍,從四個方向出擊分別是上谷郡、代郡、雲中郡、雁門郡,分別由衛青將軍,公孫敖,公孫賀,李廣四人帶領軍隊出擊。每支軍隊的首領都帶兵一萬多人;派出的這四個將軍,除了李廣與匈奴交過手,其他幾人都是年輕的將領。皇帝知道漢朝缺少能徵善戰的大將軍,這次派他們出徵就是希望能夠培養出一群漢朝的將軍。
  • 詩詞飛花令——飛「花」的詩詞
    一段5分鐘說了127句帶「花」詩詞的短視頻,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北京日報、觀察者網等上百主流媒體機構微博都帶頭點讚。之前看這個視頻,有一些人說事先錄好的,其實我感覺這個很正常,這個「花」字的詩詞實在太多了,詩詞中花、月、酒出現的頻率應該是最高的了。下面是一部分飛花的詩詞,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飛花的詩詞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後世詩人多在詩詞中懷念李廣?
    李廣一生最大的悲劇無非是:打一輩子仗,名就而功不成,不得封侯。關於他的不封侯,如果仔細辨析,其實並不冤枉。漢朝以軍功封侯,李廣一生與匈奴作戰,嚴格地說,沒有打過勝仗。這和他的作戰風格有關,也和他孤傲耿介的性格有關。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說到大氣磅礴,必然少不了李杜、蘇辛啊,偉大的詩人和普通的詩人,不同之處就在於,普通詩人的大氣,流露於表面,而偉大的詩人,除了字句之外,還能從內心給人一種感發,分別舉李杜、蘇辛的詩句,來看看他們最大氣磅礴的風採。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 古詩詞中常用十五個典故,幫你理解好詩詞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兩座高峰,它們以其文字優美、含義深刻著稱於世,在詩詞中,典故是經常出現的,我國唐宋時期更是湧現出了李商隱、辛棄疾等用典高手,而用典因為它文字簡練、深刻,含義婉約、深刻,為古詩詞增色不少。昨天,盤點了典故十五個,如果沒看到的可從本人主頁中找到。
  • 詩詞丨不讀辛棄疾,你就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男子漢」
    這一年,一個叫辛棄疾的人出生了,兩年後,嶽飛去世,如果嶽飛能活得久一點,一定會和這個叫辛棄疾的人成為知己。對於辛棄疾,你了解多少?別人家的孩子,將軍,能臣、打仗好、詞寫得好……詩詞君卻覺得,「真正男子漢」更適合他。01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史上最豪放大氣的十首詩詞,每一首都氣勢磅礴!
    豪放詞是詩詞中最壯烈的一部分,有的豪放詞讀起來,豪情萬丈,讓人熱血沸騰。今天就跟著詩詞君一起來領略一下宋詞氣勢恢宏的豪放吧!志滿意得、狂妄自大,漢高祖劉邦的霸氣是四海歸一!雄壯有力、振聾發聵,王昌齡是橫掃千軍的仰天長嘯!《從軍行》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滿懷壯志、滿腔忠憤,嶽飛是怒髮衝冠的九曲剛腸!
  • 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李白獨佔5句,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
    筆搖五嶽,詩凌滄州,李白狂起來,普天之下誰都不放在眼裡。但是他的確有這個才華,別人不服也不行。11、鴻鵠歌——漢朝、劉邦: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絕四海。劉邦就是劉邦,不愧為千古帝王。他的這首《鴻鵠歌》,短短16個字,卻讓人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帝王氣。帝王的狂跟文人、武將都不同,那是一種天下已在我手的霸氣。
  • 毛澤東詩詞中的帝王將相
    他評價歷史人物,不因襲舊說,而是獨具慧眼,抓住歷史人物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徵,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未言。毛澤東詩詞思接千載,視通萬裡,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多年,從三皇五帝到歷代將相,毛澤東每有所感,就有評說。這些評點,雖只區區三言兩語,卻折射了他的歷史觀,反映了他的是非觀,也表現出「掌上千秋史」的豪情壯志。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2)杜甫《歲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3)辛棄疾《滿江紅·倦客新豐》且置請纓封萬戶,竟須賣劍酬黃犢。(4)杜牧《東兵長句十韻》雄如馬武皆彈劍,少似終軍亦請纓。(5)陸遊《舟行戲書》慷慨知非請纓日,推移忽及掛冠年。3、汗青——指書稿、史書。古時寫字的竹簡,需先用火燒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
  • 離別時,最適合發朋友圈的30句詩詞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2 相逢一醉是前緣, 風雨散,飄然何處。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9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 酒筵歌席莫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