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道教科儀法事中的「上表」

2021-01-08 道教文摘

常到廟觀中的信眾或遊客一定會發現,道長們每每在做完科儀法事前都要焚化一個四四方方的紙筒,裡面還好像裝了一張寫滿了字的紙,紙筒焚化後,香菸繚繞,焰燼冉起,仿佛徑達九霄之上。

實際上,這個過程,也就是道教科儀法事中常見的「上表」。

「上表」,也稱為「進表」、「打表」等,那個四四方方的紙筒叫做表筒,裡面寫滿字的紙就是道教疏文,又稱文疏。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上表」就是道長們憑內修外煉等將信眾所祈求之事稟告給上天,而表筒就仿佛是公文袋,那張文疏也就是公文。

上表科儀

在道教中,「上表」所用文疏的要求和禁忌很多,記得小編春節期間值殿時,有信眾想請份太歲文疏,卻誤會了文疏的含義,而直接問我「請問在哪裡請太歲文殊菩薩?」

一秒疑問和尷尬後,我領悟到,很多對我們道士或者道教內部習以為常的小知識點其實正是我們日常最需要反覆向信眾普及的道教基礎。

拿「上表」所用文疏來說,不同事由、不同宮闕、不同神靈寫法都不一樣,主要分表文、疏文、符文、官文等格式,通常都在道教科儀中隨金箔焚化呈給神明,以示恭敬。

據傳,「上表」最早起源於東漢正一盟威道時期,但目前上表科儀大致從明代沿襲下來,有悠久的傳承歷史,道樂優美,罡步精湛,節奏跌宕起伏,因此,除卻道教信仰層面還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

上表科儀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依靠道教科儀法事中「上表」途徑來祈求神靈解決,不少人對此都有種誤解,認為自己出了香火錢,請道長們做場科儀上個表解下厄便能萬事大吉,以俗世中所謂「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來妄圖與神靈交易,這是極不正確的想法,若真能如此,那豈不天下大亂?

道祖老子在《道德真經》中開示眾生:天道無親,唯與善人。當我們向神明申文奏表之後,更需要時刻審視自己言行,結交善緣、多行善事,一者答謝神恩,二者積累福報。須知,大凡災厄降臨,多半皆與自身德行虧損有關,所以,僅向神明表達祈福解災的願望,而不願身體力行積功累德,就算能解當下之急,過段時間仍會重蹈覆轍,也正如《太上感應篇》中所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相關焦點

  • 道教科儀法事簡述釋要
    發符科儀中,道士通過發奏啟師,行法變神,化符召將,通疏送符等儀節,將信徒的賜福延齡、度亡升仙的願望上達給神靈。發符科儀起於東漢,儀式幾經演變,不斷豐富。發符儀約形成於北宋,有悠久的傳承歷史,音樂激昂,內容變化豐富。[進表]「表」是古代大臣書寫給帝王的疏文。而在道教中則是由道士按照一定的格式為信徒按照所求目的書寫的「信」。
  • 補財庫法事4大經典騙局
    是不是按照道教科儀流程來做的呢?昨天的文章就有福主留言說——現在的補財庫問10個人就有10種回答,都不知道信誰的了。其實我們也很難受,現在正宗補財庫法事的傳承人已經很少了,很多道觀和道士根本不會做補財庫法事,但是看著別的道觀和道友在做,東拼西湊自己也做,但沒學到法事的精髓,做了法事也沒有效果。
  • 道教淨壇科儀法事及小蕩穢大蕩穢龍虎山傳承(高功法師必讀)
    道教科儀中的「淨壇」,畢竟屬於一種法事,單純地以字解字還是不夠的。淨壇作為道教科儀的重要法事之一,凡舉行重大齋醮活動都必須安排在前。「淨壇」法事包括請聖、變身、召將、立獻、灑淨等步驟,其法旨是清除法場內外每個角落及整個廟堂的妖邪、穢氣,斬除壇內厭氣(如月厭)。
  • 2021年化太歲法事預約中
    《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太歲當頭有災禍,刑衝破害鬼推磨,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可見太歲,乃諸神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們一年的禍福,主宰全年運程。詩曰: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 法事做完沒效果,你的錢是不是白花了?
    要知道,法事不是神仙藥,不可能百試百靈,法事只是充當一個媒介,把信眾的個人信息和願望,依科演法,通過法事科儀,焚香上表,奏達上蒼,至於法事靈不靈驗,願望能否實現,上天自有他的審核標準,就要看你平時積累的功德、福報夠不夠。
  • 升疏上表,祈福消災
    升疏與上表乃是道(佛)教專有法事,是簡單快捷,直接傳奏心靈信息的祈禱方式。
  • 仙門法事~拜太歲!
    仙門法事~拜太歲!原創 乾乾居士易玄堂 每年的立春前後,會有很多人會做拜太歲法事,但是為什麼會拜太歲,原因何在?我們會做法事,上表文,燒元寶燒金條,燒紙,這些事幹什麼的,元寶金條燒紙,她是一種能量體,太歲星君會利用這種能量來轉化平衡因為五行不平衡出現的負能量,負能量抵消啦,我們也就順利平安啦。記著,這些紙錢並不是給太歲星君的,星君是神仙不需要錢,他是用我們自己給的能量為我們自己轉換能量的!這就是我理解的真正的拜太歲法事的真實意義!
  • 2018年拜太歲法事
    故而「犯太歲」的人一般都要在每一年的年初之時,參加道教「拜太歲」的法事(道場),佩戴太歲靈符,通過法師進行誦經、步鬥、上表、請願等專用科儀的儀式,可以得到與神靈的溝通,神靈便會賜福於參加法事道場的信眾,得到神靈的加持與護佑,以得全家平安、身體健康、百事順利、所願遂心。 在我國,祭拜太歲活動,由來已久。早在《周禮》中就有記載,元明以後被列入國家祀典。
  • 道教法事,能化解婚姻不順嗎?法事不是萬能,別交智商稅了
    女信眾說確實如此,往往自己很想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想跟老公好好談談,但他要麼不開口,要麼說幾句就吵架了…曾經也問過其他師父,說做場法事就會好了,但自己也拿捏不準,到底做不做這個法事?我直接說那位女信眾說,道教相傳一種和合術的法事,但不是人人都適用,你的問題出在自身,只要生活中不要太強勢,多一點忍讓就會好的了。女信眾問我怎麼知道她生活中屬於強勢類型的呢?
  • 童子命、陰債、感情債、煞及一些法事的作用
    真童子命的人有的是帶著任務下來的,很少會夭折,因為帶著任務下來的童子,有一定的神靈護佑,不容易讓早期短命,但會出現很多磨難,車災,水災,火災,等其他的災難,還有生活中的坎坷和挫折,會常常伴隨左右,還時常會感覺到孤獨,寂寞,感覺到自己有大的事情要做,感覺到自己不甘於平凡,感覺到冥冥中似乎有東西拉著自己在前進一樣。
  • 政府做「法事」是與群眾路線唱對臺戲
    政府做「法事」是與群眾路線唱對臺戲  五臺縣宣傳部工作人員王光宏稱縣政府建公園時,「法事」剛做完,西方天空出現一條「龍」,他用相機拍了下來。但多名當地居民稱,所謂「龍」其實就是雲。  祈福、求平安是人們對美好的生活嚮往,在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表現,但「謝土」並不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祖先留下的優秀傳統風俗,不會出現類似燒紙元寶、做法事等行為,這些封建迷信屬於風俗中的糟粕部分。同時,不宣揚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說也是教師職責所在,顯然在學校舉辦「謝土」儀式必須禁止。  政府請和尚做法事,也引起了人們對黨和政府執政信仰的思考。
  • 法事~夫妻和合
    你們找到了我就是彼此不想離開,圓通我勸合你們的同時建議你們做個化解‬婚姻不順的法事~夫妻和合法事夫妻合和‬法事,男女‬之間,夫妻之‬間,感情冷淡,同床異夢,做此和合法事‬的目是就‬要將感情‬加強‬穩固,更珍惜‬並在乎彼此的情誼,達到合和的目的 ,但是也得靠香主你自己的願力,我的法事加上你的願力兩者相結合,我相信,你們夫妻會相親相愛一輩子!
  • 補財庫法事需要做哪些準備?
    回答幾個問的頻率很高的問題:1、做完補財庫法事多久有感應?按照我們這邊做過法事的福主們的反饋,做完補財庫法事後一般3-5天會在夢中有感應到,21天左右會逐漸覺得一切開始好轉。2、補財庫法事是道教做好還是佛教做好?張道陵天師創教以來,道教除了勸人向善、普渡眾生之外,還扮演著調理陰陽兩界的人物,這是人所共知的。從影視作品到日常日子,道教人士給我們的印象是驅邪治鬼、書符看病,這也道出了道教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說到做法事,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道士,這也無可厚非。佛教教義經典佛經中,並不曾提過陰債之事。
  • 貴州農村喪葬流程與「做法」的道士(上二)
    本文全長一萬二千字,分上、中、下六集。提示:本文是根據貴州省黔北地區,農村辦喪事請的道士先生口述記錄整理而寫。由於屬於白事,也有某些忌諱,部分源溯不便詳解。如有信仰不同者、嚴重封建迷信者請免看此文,由此可能造成的陰影、影響請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在上集中講到,人死後家人就開始準備辦理後事。
  • 校內做「法事」實是迷信與科學「鬥法」
    原標題:校內做「法事」實是迷信與科學「鬥法」   五臺縣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境內,因有著名的佛教名山五臺山而得名。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五臺縣,校園內盛行舉辦「謝土」儀式,校領導焚香點蠟,甚至下跪祭拜。逢每年一度的這種儀式前,老師要湊份子,自備紙元寶送到學校。
  • 文昌法事助你孩子考試金榜題名
    所以每逢有諸類考試、職位升遷的機會等事,都會有很多善信找張朋宸(炫易)法師做文昌法事,祈求佑護,考試順利、事業有成、升遷順暢。所以人們常說「想求財拜財神,要成才拜文昌」。 那麼那些人適合做文昌法事呢?
  • 道教疏文詳解|法事中為什麼要「升疏」,填寫疏文有什麼禁忌?
    主要分表文、疏問、符文、官文等格式,要做到文詞樸實簡練,誠可感天地,動鬼神,恭恭敬敬地書寫,以免褻瀆神靈。寫文奏表,須用軟綿的黃表,紙要潔淨,有殘破或者油汙的紙張不能使用。同時,「書寫不得令外人觀視及雞犬等入室;不得與外人語言,勿使筆畫分裂,遺漏脫誤。紙張規格寬1.2尺,上讓八分,下通蟻走。」意思是說,表文上留8分邊距,約2.9釐米,下邊距僅容螞蟻通過,這就是疏文的天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