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距爆炸點兩公裡以內的商品房項目共有六個,由近到遠,分別為萬科海港城、中交啟航嘉園、萬科金域藍灣、合生君景灣、萬科雙子座、萬通新城國際,涉及萬科、中交、合生創展、萬通,來自私企、央企及港股企業。這些開發商沒有出現在第一批回購房企名單之中。
回購細則確定:五天津國企回購七受災小區 未交付項目可退房
萬科海港城三期業主獨家提供給網易房產的《回購細則》
點擊閱讀網易獨家報導:天津大爆炸背後,房企善後與土地規劃之失
網易房產訊 網易房產最新消息顯示,在公布濱海新區爆炸事件首批受損房屋回購房企名單後,濱海新區有關部門剛剛在新港中學附近向受災業主發放了回購細則。細則非正式文件,無公章,乃電腦列印,具體方案如下:
1、萬科海港城(一二期,記者注)、中交啟航嘉園、萬科金域藍灣(資料、團購、論壇)、萬通新城、泰達時尚旺角、匯錦苑、合生君景灣7個小區的受損房屋,居民自願提出房屋收購申請,由五家國企收購,按照事故前一周同類房屋市場成交均價確定。
2、聯發盛和園、萬科海港城(三期,記者注)未入住的小區,居民向開發企業提出申請,按成交價格退房。
3、對市內受損財產經第三方評估定損理賠,資金由政府先行墊付。
4、以上小區已申請收購業主、願意留在原址居住的業主、未確定最終選擇的,可以再提出具體訴求,依申請作出調整。
五家具備天津國企背景的開發商企業——天津市房地產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天津住宅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確定將以聯盟方式,自願回購爆炸受損房屋。
災難發生,國家隊充當回購主體,第一時間接盤。網易房產記者梳理發現,天保金海岸(資料、團購、論壇)、泰達時尚旺角、泰達愛麗榭等項目隸屬五家國企開發,其中,泰達時尚旺角進入五家房企回購項目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距爆炸點兩公裡以內的商品房項目共有六個,由近到遠,分別為萬科海港城、中交啟航嘉園、萬科金域藍灣、合生君景灣、萬科雙子座、萬通新城國際(資料、團購、論壇),涉及萬科、中交、合生創展、萬通,來自私企、央企及港股企業。這些開發商沒有出現在第一批回購房企名單之中。
接近政府人士透露,清一色的國企組成了首批回購隊伍,後續會其他房企陸續參與回購。網易記者對話萬科等企業,未獲表態。
網易房產聯繫到五家國企之一、天津市房地產開發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天房集團)辦公室主任,對方通過信函回復,五家國企是24日在濱海新區參加會議時,共同提議成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聯盟,屬主動承擔回購責任。未來,將按市場原則,對居民願意出售的房屋進行購買,待房屋修繕完成後,再適時進入市場公開出售。
看到回購方案,災民反應不一。25日12點30分,部分萬科金域藍灣業主有秩序的聚集到一起,希望獲得途徑,理性表達其他訴求。
對回購的強烈欲望,成為身心受傷的濱海災民紓解悲痛和怨念的一個出口。網易房產記者採訪發現,房屋受損程度不同,業主訴求不同,而處置分類複雜,管轄區間交叉,後需賠償方案並不容易確定。
一,小區交付、入住情況不同,業主期待不同。已入住居民面臨巨大財務及精神損失,除回購外希望得到其他賠償。未入住居民在災難發生後有被忽視之感,希望獲得更多對話機會。
二,濱海樓市短期看跌,但哄抬房價可能不容小覷。一些人擔憂,選擇回購或退房,周邊二手房、新盤有可能因政府紅頭文件出現短期溢價,加重業主再購房壓力。
三,賠償如何界定、何時到位,沒有明確通知。網易房產記者採訪獲悉,同屬災區項目,萬科海港城屬塘沽區管轄,而萬科金域藍灣、萬通新城屬開發區管轄,回購及賠付的同期、同步,為濱海各部門配合能力提出考驗。
四,災民理解開發企業難處,也期待更多關懷。作為受災面積最大的住宅小區開發商,萬科常年穩坐中國房地產企業老大位置,事故發生後,屢被推至輿論風口,在第一時間承擔企業責任,深入一線參與救災的同時,更承受極大壓力。《已建成但未交付的海港城三期業主訴求書》中業主聯名提議,未交付房屋嚴重貶值,應先由萬科承擔損失。此外,與萬科積極善後、配合政府救援相比,萬通、合生創展、中交等開發商幾乎隱身,引發業主不快。
五,第二批回購房企名單何時公布,7個小區之外,哪些小區將加入被回購範圍。幾家主流開發企業會否現身,成為災民關注的重點之一。
綜合多方採訪觀點,25日公布的房企回購細則不會影響業主後期賠償。有知情人士向網易房產分析,天津濱海新區大爆炸事件仍處調查階段,事故尚未定性,若最終調查結果顯示瑞海公司對危險品爆炸負有過失責任,即由公司行為導致侵害發生,法律範疇將界定為「侵權」行為,即白話的民眾「受害」,瑞海公司仍需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該知情人士表示,本次事件特殊,百姓受災慘重,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行政法律,先行調節、判定,確立回購受災房屋,屬安撫民意行為。
天江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濤表示,行政調節與民事賠償並非相同法律概念,「二者不互斥,可並行。」
萬科受災業主達到4990戶,作為最受關注房企代表,萬科物業事業部CEO朱保全24日接受網易房產採訪時表示,修繕工作即將陸續展開,物業將負責與政府整體對接,配合維修、賠償。另據網易記者了解,危房戒嚴後,萬科物業始終有人留守,事實上,萬科物業工作人員在此次爆炸事故中有人受傷。
記者獨家拿到一份來自濱海新區某部門的統計數據,僅萬科清水藍灣、中交啟航嘉園、合生君景灣三個小區受災面積就達到50萬平方米,牽涉受災居民54棟4154戶。受爆炸波及,萬科、中交、合生三個項目樓體外簷需換窗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其中清水藍灣36棟2561戶,啟航嘉園8棟943戶,帝景公寓10棟650戶。
數字表明,無論是否回購,房屋修繕均有大量工作亟待完成,而如何周全處理化工爆炸後不同災情居民的安置及房產處置問題,則是天津市政府必須周全作答的考題。天津濱海新區爆炸引發的商品房糾紛,有望在中國商品房銷售市場形成一次轉折。
「塘沽爆炸對人民住宅之毀滅性影響在我國以往的商品房銷售歷史中沒有先例。」孫濤稱,這引發一種思考,商品房合同銷售版本的轉折,在購房時應該通過一種法律或媒體渠道,針對商品房買賣合同條款的修改,關於購房後周邊土地規劃發生變化,在此時,有條件要求退房。
「土地價值、房產價值與地塊周邊環境直接掛鈎。一旦土地規劃在籤訂合同後發生改變,業主有權利選擇無條件退房,開發商承擔退房過程中業主的房屋差價損失。相對的,政府賣地後隨意更改居住區周邊用途,開發商也有權利起訴相關單位追償。畢竟,由開發企業承擔房屋貶值等損失責任,是不公平的。」
在孫濤看來,使用法律契約在政府、開發商、購房人三方之間形成法索,有利於我國商品房市場有序發展,「一旦出現問題,隨時有人擔責,此外,誰都不要給對方畫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