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細則發布:未及時申報附加扣除項次年可補退稅款

2020-11-30 房天下

個稅細則發布:未及時申報附加扣除項次年可補退稅款

北京日報   2018-12-24 08:24

[摘要] 下月,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將落地。不少市民擔心,如果明年年初前幾個月沒來得及申報某些附加扣除項目,多繳的稅款怎麼辦?記者昨天獲悉,稅務總局出臺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個人或單位因故未能及時上傳個人附加扣除資料,導致暫未享受到附加扣除優惠的,在下個納稅月份暫不退稅,但次

下月,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將落地。不少市民擔心,如果明年年初前幾個月沒來得及申報某些附加扣除項目,多繳的稅款怎麼辦?記者昨天獲悉,稅務總局出臺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個人或單位因故未能及時上傳個人附加扣除資料,導致暫未享受到附加扣除優惠的,在下個納稅月份暫不退稅,但次年可在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時多退少補,而且與當年按月享受到的優惠基本一致。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提出,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扣繳申報。舉例來說,假如個人應享受房貸利息扣除,但個人年初並未提交有關資料,導致當年1月與2月該職工並未享受到這項附加扣除的優惠。在3月該職工提交此項資料後,當月只能享受3月份房貸利息扣除的優惠,而不能追加前兩個月的房貸利息扣除優惠。對於其未享受到的扣除優惠部分,需待次年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時,才能享受到年度稅額多退少補的優惠。

新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明確,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所得為實物的,應當按照取得的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無憑證的實物或者憑證上所註明的價格明顯偏低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有價證券的,根據票面價格和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為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的,參照市場價格核定應納稅所得額。

稅務總局出臺的《關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對於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納稅申報也作出了規定。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中國境內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向戶籍所在地或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其中一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此外,納稅人因移居境外註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申請註銷中國戶籍前,向戶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進行稅款清算。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房天下APP優惠多,速度快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關注房天下北京特價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

相關焦點

  • 你今年繳納的個稅即將「多退少補」
    12月1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外發布公告,明確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有關政策;同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在預繳稅款基礎上多退少補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
  • 多退少補!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要來了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以下簡稱《公告》),明確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將採取多退少補的方式,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並對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納稅人可通過什麼渠道辦理年度彙算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 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實行多退少補
    國稅總局發布了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nbsp&nbsp&nbsp&nbsp今年3月開始,你可能需要補繳一筆個稅,也可能會收到一筆退稅,因為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將會開始。個稅彙算清繳,簡而言之就是「多退少補」。
  • 個稅年度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七種情形明年可申請退稅
    原標題:七種情形明年可申請退稅   本報訊(記者 趙鵬)年度個稅彙算清繳明年3月將啟動,到底哪些人可以退稅哪些人需要補稅?記者昨天從稅務部門確認,年收入不足6萬元但繳過個稅、預繳個稅時沒有扣除專項附加等七種情形都可申請退稅,而在多個單位任職取酬、有稿酬等多項收入的市民或需要補稅。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了上千元,看看你能退多少?
    通俗來說,年度彙算就是,居民個人將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合併後按年計算全年最終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再減除納稅年度已預繳的稅款後,計算應退或者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辦理申報並進行稅款結算。 這個還不夠通俗?那簡單地說就是兩步:一是合併個人「綜合所得」全年收入,二是按年計算稅款,多退少補。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
    簡單來說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然後多退少補。  個稅改革後,個稅的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合併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7種情況下可以退稅  公式看不懂?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退補多少錢怎麼算...
    簡單來說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然後多退少補。個稅改革後,個稅的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合併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下7種情況可退稅公式看不懂?
  • 多退少補想退出上千元個稅?這裡有一份操作指南
    彙算結果可能「多退少補」微博中,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彙算結果,有的退了上千元,有的則需要補稅。哪些情況可能會退稅呢?國家稅務總局曾就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發布《徵求意見稿》,明確7種情況個稅可申請退稅:1。 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萬元,但已經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2。
  • 你的個稅可以多退少補啦!只需這樣操作→
    來源:金投網2019年度個稅可「多退少補」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結束後,納稅人需要匯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的收入額
  • 多退少補,想退出上千元個稅?這裡有一份操作指南-虎嗅網
    彙算結果可能「多退少補」微博中,不少網友曬出自己的彙算結果,有的退了上千元,有的則需要補稅。哪些情況可能會退稅呢?國家稅務總局曾就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發布《徵求意見稿》,明確7種情況個稅可申請退稅:1. 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萬元,但已經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2. 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3.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退稅需要滿足7種情況,你申請成功了嗎?
    這是史無前例的個稅多退少補,從昨天開始登陸熱搜到今天還沒有平息。由此可見,疫情之下的我們都在盼著生活可以更有希望。比如有人說「退稅真香」「天降橫財,夠吃頓火鍋了」!好吧希望大家的小日子可以過得更加好。當然,面對有人退稅6000多元的狀況,還是眼饞了不少網友。可是在大家風風火火申請的時候,有小夥伴還需要自己補稅呢。
  • 個稅「多退少補」背後的所以然
    從2020年3月到6月底,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供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服務。凡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應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或者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 個稅2019年度彙算哪些個稅項目可以扣除
    年度彙算之所以稱為「年度」,即僅限於計算並結清本納稅年度的應退或者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年度,也不涉及以後年度。因此,2019年度彙算僅需匯總2019 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  問 :我全年只在一個單位拿工資,我需要辦理年度彙算麼?
  • 個稅年度彙算多退少補 算一算你能退多少稅
    隨著各地開通手機個稅App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很多小夥伴都計算著2019年繳稅情況,有人收到了一筆個稅退稅,也有人補繳了一筆稅,也有人退稅為0。(下圖為劉小姐的申報記錄中的應退稅額)(下圖為朋友圈中個稅補繳截圖)(下圖為退稅為0截圖)2019年1月1日,新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
  • 個稅「多退少補」背後的所以然
    從2020年3月到6月底,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供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服務。凡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應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或者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攻略請收好→
    這是因為新個稅法實施之後,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一年終了要算總帳,再多退少補。哪些情況需要年度彙算?一種是2019年多繳了個稅且申請退稅的,一種是2019年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
  • 多退少補 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
    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彙算正式開啟,多省份已陸續開放了網上辦理渠道,北京也在10日開通了手機端遠程辦稅功能。什麼情況可以「退」、什麼情況需要「補」?對於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彙算,要先理解兩個概念,一個是「綜合所得」,另一個是「年度彙算」。「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不包括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
  • 個稅年度彙算月底截止,你自查了嗎?記得「多退少補」!
    今年,因為我國採用了新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所以在對2019年度的收入進行個稅彙算清繳的時候,很多人出現了需要退稅或者補稅的情況。而此次,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將截止到6月底,在此我們提醒廣大市民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手機客戶端,進行查看和申報。
  • 個稅「多退少補」,讓工薪族更有獲得感
    因為個稅史上首次年度彙算開始了。很多小夥伴曬出了自己個稅退稅的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有人甚至收到了6000多元的退稅。網友直呼「退稅真香」「天降橫財,夠吃頓火鍋了」。不過,也有小夥伴需要補稅。(4月1日中國新聞網)  隨著新稅法過渡期政策以及《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落地,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有序實施效應持續顯現,減稅降費效應不斷釋放,工薪族也真真切切地從個稅改革中得到了實惠。此前據媒體報導,2019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10387億元,累計1.15億人無需再繳納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
  •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不知道怎麼填報?趕緊看過來!
    子女教育、繼續教育 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 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關係億萬百姓的 6項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 究竟怎麼扣?扣多少? 納稅人能減多少稅?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具體怎麼算? ❶長按下方識別「個稅計算器」小程序。 ❷按照提示,輸入你的月收入及稅前扣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