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2019年度彙算哪些個稅項目可以扣除

2021-01-12 本地寶

  問:年度彙算涉及以前年度嗎?

  答:不涉及。年度彙算之所以稱為「年度」,即僅限於計算並結清本納稅年度的應退或者應補稅款,不涉及以前年度,也不涉及以後年度。因此,2019年度彙算僅需匯總2019 年度內取得的綜合所得。

  問 :我全年只在一個單位拿工資,我需要辦理年度彙算麼?

  一般情況下,如果您自 1 月起至 12月只在一個單位領取工資薪金,且沒有或者已足額享受了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及公益慈善性捐贈等各項扣除,單位通過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與您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一致。對此情形,您無需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如果您因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較晚,導致 12月仍不能足額扣除、當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為負值的,或者還有未能扣除的符合條件的捐贈支出等,需要通過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辦理扣除並獲得退稅。

  問:年度彙算時,可減除的扣除項目有哪些?

  答:年度彙算時四項綜合所得收入加總後可減除的項目有:

  1. 基本減除費用 6 萬元

  2. 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3.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4.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5. 個人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同時,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納稅人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額;

  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後年度扣除。

  專項扣除是什麼:

  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範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 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

  專項附加扣除有哪些: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有哪些:

  ①個人繳付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②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

  ③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

  哪些捐贈可以扣除:

  ①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

  ②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

  ③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特別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個稅】可獲取個人所得稅APP下載入口(下載後可手機在線辦稅)、個稅計算器。還可查看2019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政策解讀,以及個稅年度彙算清繳什麼意思/怎麼申報/怎麼操作/怎麼計算/辦理時間/辦理方式常見問答等指南。另外,還可獲取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及操作指南、北京個稅查詢入口

  ➤推薦閱讀:

  》》個人所得稅為什麼要年度彙算清繳?

  》》個稅彙算清繳是個人辦還是單位辦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

  》》非接觸式網上辦稅清單及問題解答匯總

  》》2020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稅收政策

  》》2020年4月納稅申報截止日期是幾月幾日

  》》個稅專項附加怎麼扣除?讓你多拿多少錢一張圖算清楚

  》》北京個稅申報記錄怎麼查詢?附查詢入口及操作步驟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實行多退少補
    國稅總局發布了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nbsp&nbsp&nbsp&nbsp今年3月開始,你可能需要補繳一筆個稅,也可能會收到一筆退稅,因為2019年度個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將會開始。個稅彙算清繳,簡而言之就是「多退少補」。
  • 個稅年度彙算多退少補 算一算你能退多少稅
    隨著各地開通手機個稅App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很多小夥伴都計算著2019年繳稅情況,有人收到了一筆個稅退稅,也有人補繳了一筆稅,也有人退稅為0。(下圖為劉小姐的申報記錄中的應退稅額)(下圖為朋友圈中個稅補繳截圖)(下圖為退稅為0截圖)2019年1月1日,新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
  • 個稅年度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七種情形明年可申請退稅
    原標題:七種情形明年可申請退稅   本報訊(記者 趙鵬)年度個稅彙算清繳明年3月將啟動,到底哪些人可以退稅哪些人需要補稅?記者昨天從稅務部門確認,年收入不足6萬元但繳過個稅、預繳個稅時沒有扣除專項附加等七種情形都可申請退稅,而在多個單位任職取酬、有稿酬等多項收入的市民或需要補稅。
  • 2019年個稅彙算清繳要來了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以下簡稱《公告》),明確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將採取多退少補的方式,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並對哪些人需要辦理年度彙算、納稅人可通過什麼渠道辦理年度彙算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 多退少補 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彙算開啟
    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彙算正式開啟,多省份已陸續開放了網上辦理渠道,北京也在10日開通了手機端遠程辦稅功能。什麼情況可以「退」、什麼情況需要「補」?對於我國稅收史上首次個稅年度彙算,要先理解兩個概念,一個是「綜合所得」,另一個是「年度彙算」。「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這四項,不包括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
  • 2019年個稅年度彙算怎麼回事?有人退有人補是什麼原因?
    原標題:2019年個稅年度彙算「刷屏」有人退有人補玄機在這裡!彙算結束之後讓我們先暫時從退稅的喜悅與補繳的悲傷中走出回過頭來看看為什麼我們能夠通過申請獲得退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究竟是什麼?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了上千元,看看你能退多少?
    納稅人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手機APP,向稅務機關申報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彙算,不用去辦稅大廳直接在手機上就能辦妥。 3月31日,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南、重慶、四川、西藏、寧夏、寧波、廈門、青島等14個省市個稅年度彙算手機辦稅功能開通。
  • 公司財務部發《2019年個稅彙算通知》!模板來了!
    用公式表示 2019 年度彙算即: 2019 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其中,綜合所得收入額、「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均為2019
  • 2021年個稅扣繳將有這些新變化
    目前,2021年度個稅專項附加扣除已開始確認,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也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預扣預繳新方法意味著什麼?扣繳義務人該如何操作?確認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圍繞這些個稅熱點話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攻略請收好→
    這是因為新個稅法實施之後,單位每月代扣的個稅只是預繳,有可能多繳,也有可能少繳,一年終了要算總帳,再多退少補。哪些情況需要年度彙算?一種是2019年多繳了個稅且申請退稅的,一種是2019年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
  • 你今年繳納的個稅即將「多退少補」
    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除提高「起徵點」和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還在我國歷史上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以平衡不同所得稅負,更好地發揮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配調節作用。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國居民將迎來首次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也就是對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簡稱綜合所得)進行彙算清繳。
  • 你的個稅可以多退少補啦!只需這樣操作→
    來源:金投網2019年度個稅可「多退少補」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依據稅法規定,2019年度結束後,納稅人需要匯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的收入額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
    這些地方已開通手機APP彙算  近期,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7種情況下可以退稅  公式看不懂?
  • 多退少補想退出上千元個稅?這裡有一份操作指南
    中新經緯消息,關係著每個人錢袋子的個稅彙算清繳工作終於開始了,這也是中國個稅史上首次彙算清繳。原本年度彙算工作應該在3月1日開啟,但受疫情影響,這項工作推遲了。不過據國稅總局官網消息,近日全國多地已陸續開放了手機APP、網頁等遠程辦稅功能。不少納稅人已經成功申請退稅了,快去看下你的個人所得稅APP,可能有驚喜。為什麼要進行年度彙算?
  • 多退少補,想退出上千元個稅?這裡有一份操作指南-虎嗅網
    關係著每個人錢袋子的個稅彙算清繳工作終於開始了,這也是中國個稅史上首次彙算清繳。原本年度彙算工作應該在3月1日開啟,但受疫情影響,這項工作推遲了。不過據國稅總局官網消息,近日全國多地已陸續開放了手機APP、網頁等遠程辦稅功能。
  • 個稅「多退少補」背後的所以然
    從2020年3月到6月底,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供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服務。凡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應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或者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 個稅年度彙算月底截止,你自查了嗎?記得「多退少補」!
    今年,因為我國採用了新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所以在對2019年度的收入進行個稅彙算清繳的時候,很多人出現了需要退稅或者補稅的情況。而此次,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將截止到6月底,在此我們提醒廣大市民可以通過"個人所得稅"手機客戶端,進行查看和申報。
  • 個稅開始多退少補,有人退稅6000多元!退補多少錢怎麼算...
    因為個稅史上首次年度彙算開始了。很多小夥伴曬出了自己個稅退稅的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有人甚至收到了6000多元的退稅。網友直呼:「退稅真香」、「天降橫財,夠吃頓火鍋了」。不過,也有小夥伴需要補稅。從昨天開始,微博和朋友圈裡就有很多人在討論這樣一個話題:由於疫情延宕近一個月的2019年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終於開始了。
  • 個稅「多退少補」背後的所以然
    從2020年3月到6月底,個人所得稅手機APP提供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服務。凡居民個人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應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或者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需要辦理年度彙算。
  •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指南(圖解)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間2019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間是什麼時候?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間什麼時候截止?一圖解讀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讓你多拿多少錢《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實施。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需要哪些條件?通過這些扣除項目,納稅人可以少繳多少個稅?跟隨下面這張圖,一起來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