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感應故事:天燈引還;慧賾見聖

2020-11-30 網易新聞

2020-11-25 08:47:12 來源: 孤單旅人

舉報

  

  天燈引還——淨明沙彌

  明嘉靖三十九年九月,胡虜越邊犯臺山,擄淨明寺二沙彌,入草地。沙彌至誠念文殊名,一夕脫走,黑夜迷路,忽見天燈,攸攸南逝,沙彌逐燈而歸。

  翻譯: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胡人侵犯邊境,到了五臺山,擄走了淨明寺的兩個沙彌,到了草地。兩個沙彌潛心念文殊菩薩的名號,一天晚上逃了出來,天黑,迷了路,忽然看到天上亮著燈,慢慢地朝南邊去,兩個沙彌追著燈籠得以回去。

  

  慧賾見聖——釋慧賾唐釋慧賾,同淄素數人遊臺。至中臺,遙見沙門,持錫而立。及近則失之,遠望乃現。畫工呂玄覽同見,圖其像。眾人掘其地,得一缽一像,金石莫辨,遂建塔於此。時龍朔元年。

  翻譯:

  唐朝有個叫釋慧賾的僧人,同幾個朋友一同遊臺山。道了東臺,遠遠地看見一個僧人,拿著錫杖站著。到了跟前,就找不到了,遠看又會發現。有個叫呂玄覽的畫工也看見了,就畫了下來。大家挖掘僧人曾待的地方,發現一個缽和一坐像,看不出原來的用材,於是就在這兒建造了塔。當時是龍朔元年。

  

  ——來源:文《文殊大士靈應錄》圖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在佛教中地位尊貴。《法華經》稱他是燃燈古佛(或說龍尊王佛)的化身,過去七佛常受他電話,故被譽為「七佛之師」。事實上,文殊師利與舍利弗尊者一樣,歷史上確有其人。《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記載:文殊菩薩將取大涅槃之際,佛向四眾弟子講述了文殊菩薩出生、學道的故事。與舍利弗、須菩提、彌勒菩薩一樣,歷史上確有其人。
  • 文殊菩薩聖誕,美妙佛音《文殊菩薩心咒》,念誦轉發功德無量
    文殊菩薩的心咒能幫助持誦者開啟智慧,諸事心平氣和,祝孩子高考順利,學習進步,家庭充滿和諧智慧,萬事順心,生意興隆!南無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是佛陀怙恃之一。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今天11月16號,農曆十月二十日,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另外三位大菩薩分別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同為佛陀的侍者,是佛陀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文殊菩薩是過去無量諸佛的老師,曾引導無數修行者證得佛果。《放缽經》中,佛陀也說道: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大涅槃經》中云:若聞文殊名,或見形像者,百千劫中不墮惡道;若稱念文殊名,設有重障者,不墮阿鼻極猛火處,常生他方清淨國土,值佛聞法,得無生忍。從中可見能與文殊菩薩結緣,是何等的功德利益。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法雷寺現有建築有後大殿和文殊塔。西臺法雷寺(3張)後大殿面闊五間,為木構和鋼筋水泥相合而成的混合型建築;文殊塔與後大殿為同期建築,內供獅子文殊菩薩像一尊。在法雷寺東北還矗立著一座白色石砌舍利塔。舍利塔塔底為束腰須彌座,上另置一束蓮花寶座,承託著甕形覆缽,缽上為方形石質剎座,上又為由十三相輪剎身和寶蓋,小型喇嘛塔組成的剎頂。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道場 — 五臺山中國山西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世界佛教徒心中嚮往的聖地。
  • 佛教本命佛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福佑生肖兔、龍、蛇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文殊菩薩名號的梵音是 Manjusri,舊稱文殊師利。古譯: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大日經》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意,師利或室利是德或吉祥之意,簡稱為文殊。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菩薩智能、辨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的化身,主司智慧,法相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 如何與文殊菩薩相感應?
    「安住如來性海,遍在眾生心識」,文殊菩薩的智慧不生不滅、遍一切處。為闡發智慧這一金剛性海,2014年5月文殊菩薩聖誕期間,傳喜法師於五臺山清涼界,受邀于大寶寺方丈上照下見法師,連續三日宣講《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師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這一唐密經典中千臂千缽的文殊菩薩形像,每一缽裡都有一尊釋迦佛,每一尊佛又現百千萬億身。
  •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是中國好兄弟嗎?
    如果要說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是中國好兄弟,那其實是有幾分道理的。因為這兩位菩薩都曾經是道教的上神,後進入佛教稱為兩位菩薩,而且他們在道教的時候是同們師兄弟,關係想必也十分親密了。他們的坐騎在西遊記中一起下凡也不是空穴來風,可能是當年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同門中成長時,兩位坐騎就已經結為兄弟了吧。而且當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位列佛教菩薩時,是與佛祖釋迦摩尼一起,三人並稱「華嚴三聖」。而這裡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分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左脅持與右脅持。
  • 西遊記四大菩薩有誰?專家:觀音,文殊,普賢,地藏不能算
    第一位,觀自在菩薩,也稱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代表大悲。第二位,文殊師利菩薩,簡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第三位,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也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第四位,地藏菩薩,代表大願。關於四大菩薩的排名先後,各宗派稍有不同,有些宗派認為沒有智慧是無法修成正果的,故而必須將文殊菩薩排在第一位。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為什修龍王殿,為何有觀音洞?
    同一天,一份名為《營造學社調查組發見唐代建築寺院,梁思成由五臺佛光寺報告,測繪故宮趕製模型即開始》的電報從山西五臺發至北平。報告中,梁思成和林徽因首次發現了中國唐代木結構建築——佛光寺,這為五臺山有增加了許多厚重的歷史。除此之外,五臺山還有許多傳奇的秘密。
  • 虛雲老和尚發願三步一拜五臺山,中途遇見文殊菩薩的事跡
    老陽按:今天和大家說一個虛雲老和尚的故事,他老人家朝拜五臺山遇見文殊菩薩,這件事情由宣化上人講述,出自《妙法蓮華經淺釋》,在此也希望能和大家結個法緣。中國近代的高僧,有位上虛下雲老和尚,他曾經發願朝拜五臺山,就是拜這位菩薩。
  • 為考生轉一次《文殊菩薩心咒》,祈福助力
    ,學子多禮拜、持誦文殊菩薩心咒,可獲得無窮智慧、增強記憶,辯才無礙。文殊菩薩心咒 嗡 阿 喇 巴 札 那 諦 ōng ā rā bā zhā nà dǐ 慈悲智慧的文殊菩薩祈願菩薩慈悲加持願健康、好運伴隨祈願菩薩慈悲加持孩子們智慧廣開、記憶大增祈求文殊菩薩加持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咒語
  • 蒙族人以朝拜文殊菩薩為榮,背後竟有這樣一段故事!
    羅睺寺創建於唐代,寺宇有六院,佔地一萬五千多平方米,房屋118間,其中殿堂16間,中軸線上建殿四層,在羅睺寺內有一旗杆院,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對石獅,做工精美,是唐代的遺物,其次就是丈餘的塔磚一座,塔上雕有文殊像,名文殊塔,相傳此處原有一樹,正殿內的文殊菩薩就是用此樹雕刻而成,據說解放前這裡香火很旺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相傳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頂結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劍,表示以智慧為利劍,另外文殊為相應眾生的不同因緣,還會有不同形象的「示現」,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為常見
  • 請念誦、傳閱《文殊菩薩心咒》為莘莘學子祈福增慧!
    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所記載:文殊菩薩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之子。後來詣仙人處,求出家法,卻無酬對者,乃皈依佛,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行稀有難事,佛涅槃後四百五千歲時至雪山,為五百仙宣暢演說十二部經,後還本生地,在尼拘樓陀樹下入涅槃。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
  • 大型文殊菩薩_文殊菩薩銅像_文殊菩薩密宗佛像-文殊菩薩生產廠家
    文殊菩薩,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頂,左手持青蓮華,右手執寶劍,常騎獅子出入,既年青又威猛,卻是無量諸佛母,一切菩薩師。《大乘心地觀經》言:『文殊師利大聖尊,十方諸佛以為母;一切如來初發心,皆因文殊教化力。』在《放缽經》中釋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師利之恩也。
  • 今日是「文殊菩薩」成道日,祈願眾生福慧圓滿、六時吉祥!
    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七佛之母,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頂,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寶卷,象徵無上智慧,右手持利劍,以智慧斬斷一切煩惱障礙。其坐騎為青獅子,智能威猛。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一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兩脅侍,三者合稱「釋迦三尊」或「華嚴三聖」,是華嚴經裡華藏世界三位著名的聖者。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如今山西的五臺山,被稱為「清涼聖境」。
  • 文殊菩薩道場多福寺的傳說
    多福寺的傳說在太原市西北二十四公裡崛圍山之中,有座寺院叫多福寺,此寺院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之一。山勢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圍紅葉」是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多福寺兩位僧人不僅沒有悔意,反而高興地說:「老伯,只要您老人家不渴就行了,水我們還可以下山去擔。」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之前小編寫了很多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有人質疑難道除了這些故事,就不能談談其他的民間傳統文化嗎?當然可以,民間傳統文化是一棵大樹,孕育出豐碩的果實,其中任何一個分支,都足以投入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學習。今天就說說拜佛的一些民間學問。說到拜佛,中國人有一個傳統,那就是「遇廟則入,遇神則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