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發願三步一拜五臺山,中途遇見文殊菩薩的事跡

2021-01-08 老陽私塾

老陽按:今天和大家說一個虛雲老和尚的故事,他老人家朝拜五臺山遇見文殊菩薩,這件事情由宣化上人講述,出自《妙法蓮華經淺釋》,在此也希望能和大家結個法緣。

中國近代的高僧,有位上虛下雲老和尚,他曾經發願朝拜五臺山,就是拜這位菩薩。他從南海普陀山開始,向山西五臺山去朝拜,走三步跪下,叩一個頭、走三步跪下,叩一個頭,拜這一位菩薩;就求這一位菩薩來感應,開他的智慧,令他也得到大智。這個路景,相隔大約不下五、六千哩路;這三步一拜,你說要拜多久才能拜完呢?這時間是很長的。想要詳細知道這個事情,可以打開虛老的年譜或者畫傳,詳細看一看,便知道了。

最值得我們一提的,就是虛老拜到黃河那地方,正趕上冬天下雪,他在黃河邊上做小生意的草棚子裡頭來避雪。這雪下了就不停,於是虛老連凍帶餓,就几几乎要死了。這個時候,就來了一個討飯的化子,用鍋煲化了的雪水,煮黃米粥給老和尚吃。老和尚吃過黃米粥之後,覺得有精神了,就問這個乞丐:「你貴姓啊?」「我姓文。」「你叫什麼名字啊?」「我叫文吉。」

這個文吉就問虛老:「你從什麼地方來的?」虛老說:「我從南海來的。」文吉就用手指著這個雪,問虛老說:「你南海有這個嗎?」就問有沒有雪。那麼老和尚說:「沒有。」「沒有?那你吃什麼?」虛老也答不出。兩個人就這麼結伴,去朝拜五臺;這個要飯的不拜,就給虛老拿著行李。

這樣,虛老不背著東西,沒有負擔了,叩頭走路都方便很多。以前背著自己的衣單,叩頭很費力的;現在減輕他的負擔了,拜得就比較快了。虛老問文吉:「你是什麼地方來的?」他說:「我就是五臺山來的!所有的和尚都認識我,同我都是好朋友。」

這一路拜,有的時候就在廟上住;廟上的和尚,專門欺負這個要飯的乞丐,又罵虛老說:「你朝山就朝山、拜佛就拜佛,你還叫一個跟班的,你擺什麼架子?」到什麼地方,都被人罵。虛老被人鬧,這個要飯的更被人鬧,甚至於不準他在廟裡頭住,趕他到廟外邊去,給這個乞丐氣受;但是這個乞丐,就是個能受氣的乞丐。等到離五臺山不太遠了,這個乞丐因為受和尚的氣太多了,所以就告訴虛老說:「前邊有人會接你!有人幫你忙了,我要自己走了!」於是就相別而去。

果然虛老走到前邊沒有好遠,就遇著湖南一個做官的;做官的有車,把他行李放到車上去,他又三步一拜。等拜到五臺山,問所有的和尚說:「有一個討飯的化子,叫文吉,他說你們都認識他的。」問遍五臺山的和尚,也沒有人認識他:「我們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討飯的化子。」以後有人就對虛老說:「他叫什麼名字啊?」虛老說:「他叫文吉。」「哦!這是文殊菩薩嘛!文,就是『文殊菩薩』;吉,『文殊』翻譯成中文,就叫『妙吉』嘛!」這是虛老朝拜文殊菩薩的時候,感應到文殊菩薩來給他背衣單,給他背夾子──夾子,大約就是美國人那種登山背包;中國人用兩根木頭把它微彎彎了,這麼往前一夾,把行李挾起來,就好像那登山背包似的。

你看,虛老親身朝拜文殊菩薩,和文殊菩薩在一起很久的時間,一直也不認識;以後知道是文殊菩薩了,但是已經看不見。所以這文殊菩薩的妙處,是不可思議!因為他的妙處,他就變了一個乞丐;如果他變一個大富長者,或者僱個馬車來幫他忙,也可以!但他不這樣做,他隨著虛老來受苦。

相關焦點

  • 虛雲老和尚朝拜五臺山,三步一拜感動文殊菩薩前來接引
    老陽按:虛雲禪師為近代禪宗大德,他曾經為報母恩,三步一拜前去五臺山,後遇見文殊菩薩化身前來。虛雲老和尚(1840—1960)是現代禪門巨匠,俗姓蕭。世居湖南湘鄉。父玉堂,母顏氏。清道光初年,父宦遊閩,曾佐治永春州幕。父母年逾四十尚無子女,其母赴城外觀音寺祈子。見寺宇殘破及東關橋梁失修,發願興建。
  • 拜文殊菩薩只是為了孩子學業?這其實是極大的偏見和謗佛
    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文殊菩薩,我國的四大菩薩之首,道場在山西五臺山,也有著大智文殊的尊稱。但是去過五臺山或者其餘有文殊殿的廟宇的師兄,一定聽當地的導遊或者一些師兄滔滔不絕的介紹過拜文殊菩薩的利益——那就是幫助孩子學業順利,甚至高考金榜題名等等。這個對嗎?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天降甘露,(二)地湧七珍,(三)倉變金粟,(四)庭生蓮花,(五)光明滿室,(六)雞生鳳子,(七)馬產祥麟,(八)牛生白犢,(九)豬誕龍豚,(十)六牙象現。文殊菩薩心咒(智慧咒)嗡。 阿。巴。札。 那 諦。(請搜文殊菩薩心咒視頻)文殊智慧咒功德簡介: 學生淨心念文殊菩薩智慧咒能開啟智慧。
  • 今天農曆七月二十九,恭迎虛雲老和尚誕辰日!
    每每想起虛雲老和尚圓寂前所作的那首偈子,心中就感慨萬千,無比的感動:少小離塵別故鄉,天涯雲水路茫茫。百年歲月垂垂老,幾度滄桑得得忘。但教群迷登覺岸,敢辭微命入爐湯。眾生無盡願無盡,水月光中又一場。今天是農曆七月二十九,既是地藏菩薩的聖誕日,也是虛雲老和尚的誕辰日。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的化身,主司智慧,法相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 五臺山——文殊道場
    文殊菩薩(資料圖)中國佛教素有四大名山之說,即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明代以來,佛門信眾則將「金色界五臺、銀色界峨嵋、琉璃界普陀、幽冥界九華」之讚譽推向極致,致使四大名山愈加名聞遐邇,而五臺山作為四大名山之冠,更時時吸引著海內外信眾虔誠而崇敬的目光。
  • 加拿大五臺山文殊菩薩聖像開光 95歲性空長老現場開示
    >加拿大五臺山文殊菩薩聖像開光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加拿大五臺山文殊菩薩聖像(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2018年6月24日,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大雨瓢潑,但一百多公裡之外的加國五臺山無雨無風,13米高的文殊師利菩薩聖像在五臺之一的東臺開光。
  • 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顯通寺,你不知道的恢弘斑斕
    今天的目標是朝拜坐落於山西五臺山的顯通寺,這是座與白馬寺齊名的中國佛教古寺!顯通寺建於東漢年間,到現在也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那時的佛教才開始流傳於中國。作為五臺山最大的佛教寺院群落,其佔地有4萬餘平方米,數百間房屋,很多都是保存完整的古建築。顯通寺主體殿堂有7座,雖然不多,但作為佛教的皇家寺院之一,許多建築都具有宮廷特色,同時擁有極大的佛教文化研究價值。
  •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機緣巧合讓我有機會在五臺山顯通寺住了7天6晚,顯通寺是五臺山的心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有2000多年的歷史。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為何香火最旺的卻是五爺廟?
    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殊像寺」即意味著有文殊菩薩的真像,所以殊像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祖庭,也被譽為五臺山五大禪林之一。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主智慧,由於現在大家都特別注重教育的發展,不少家長對孩子期望很大,所以每年來五臺山拜文殊菩薩祈福的人很多,尤其是暑假,因五臺山天氣涼爽,前來求才學長智慧的香客更多。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它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在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太行山系的北端,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的峰頂地勢平坦所以稱之為舞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
  • 為什麼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歷來被佛教徒視為文殊師利菩薩住持顯聖的道場,受到佛教信眾的朝拜,來山巡禮建寺,修學弘法等事業者絡繹不絕。佛教奉五臺山為文殊師利道場是有經典依據的。第一,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於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
  • 在五臺山只要來這一座寺廟,文殊菩薩的五種法相您就都拜到了
    靈峰寺的主體「五方文殊殿」建在一座高臺上,自北而南依次為東臺聰明文殊殿、南臺智慧文殊殿、中臺孺童文殊殿、西臺獅子文殊殿和北臺無垢文殊殿。這「五方文殊殿」是五臺山特有的一個寺廟現象,可能和五臺山範圍比較廣大,各處寺廟距離比較遠有關。看看五臺山的寺廟分布圖可以知道,在五臺山的五座山峰,也就是東、南、西、北、中五個臺地上,分別建有供奉文殊菩薩一種法像的寺廟。
  • 五臺山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的道場,你盡可在五臺山奉獻你的虔誠
    來五臺山,流連於香菸繚繞、鐘磬悠鳴的古寺,走過熙熙攘攘的佛事、法會和道場。不退初心,還原真心,永存善心,五臺聖境,殊勝,阿彌陀佛……我每年都要來數次五臺山五臺山,我不知道是是因為對大自然美景的迷戀?是因為對順治皇帝出家五臺山傳說的吸引?還是文殊菩薩的智慧?還是五爺的神靈?還是因為對本能的佛教勝地的虔心?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五臺山情結。
  • 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今日農曆四月初四,在佛教徒及民間的信仰中是文殊菩薩的佛誕日。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
  •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在我們有著名的四大菩薩,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第一位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廣渡眾生,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示人。
  • 朝聖五臺山,必去寺廟全攻略,這裡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的道場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巡幸五臺山為這裡添加不少皇家的威嚴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中國唯一擁有青(漢傳)黃(藏傳)兩廟的佛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這裡融融相處。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前往五臺祈福禮佛,或許能夠在香菸繚繞與誦經聲中,感悟到非凡的大智慧。
  •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求智慧找這位菩薩
    當然可以,民間傳統文化是一棵大樹,孕育出豐碩的果實,其中任何一個分支,都足以投入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學習。今天就說說拜佛的一些民間學問。說到拜佛,中國人有一個傳統,那就是「遇廟則入,遇神則跪」。實際上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是虔誠的佛教信徒,用胡適先生的話說,「中國人的信仰從來不固定某種宗教,而是追求實用主義的跪拜神佛。」
  • 去寺廟拜佛時,這四尊菩薩一定要拜,好運自然來!
    寺廟裡的佛菩薩,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見到各種各樣的佛菩薩,都不知該如何選擇,到底應該拜哪一尊菩薩?如果你也不知道應該拜哪一尊佛菩薩,去寺廟拜佛時,可以拜一拜這四尊菩薩,這四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經常拜這四尊菩薩,好運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