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2021-01-11 城市船夫起

今日農曆四月初四,在佛教徒及民間的信仰中是文殊菩薩的佛誕日。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這還需要從史籍記載的「佛道兩教·賽法焚經「一事說起。

文殊菩薩佛像

說這事之前,我們先說說五臺山與道教的淵源。上面已經提到,這座山在道教裡曾被稱為「紫府山」,在道教裡有十洲三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這個紫府的名稱,就來自於十洲三島裡的「長洲」。這一說法最早見於東晉時期葛洪的《抱樸子》書中,然實際具體所指的地方,至今也未有統一說法;但在十洲裡的長洲,提到了此地有「紫府宮」,此也算一個五臺山與道教淵源的佐證吧。

五臺山圖片·來自網絡

五臺山與佛教的淵源,在文殊菩薩相關的佛經中,有提到釋加牟尼滅度後,南瞻部洲東北方,有一個國名為「大振那」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做「五頂山」,文殊菩薩將遊行於此,開壇說法,據說這個所謂的「五頂山」就是五臺山。在一本《清涼山志》的書上,載文殊菩薩初來到中國,居住的石盤洞就在道教的廟觀內。說到這裡,佛教和道教與五臺山的淵源算簡單梳理了出來,也就算是有了交集。這也就引出了「兩教爭五臺」的事件。

文殊菩薩·影視圖片

據一些史籍舊聞的書載,在漢明帝時期,從印度而來的兩位僧人,來到了山西當時叫做「清涼山」的地方,由於當時據說這裡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之佛籍故事裡有文殊菩薩在此山居住傳經的說法,二人便有意在此建寺院。於是這樣就意味著要搶奪道教福地了,二教相爭,驚動了漢明帝,就傳旨二教在白馬寺「賽法」,達成了一個敗者焚燒經書的約定。最後的結果就是道教法經被焚,佛經「烈火不燒」,因此佛教獲得了在五臺山建寺院的權利。至此佛教紮根五臺山,成為了最早的佛教聖地。

文殊菩薩佛像

細分析,印度佛教徒認定五臺山就是「五頂山」,初看之下,就是名稱很重合;但其實,當時此地只是叫清涼山,和所謂的五頂並沒有什麼聯繫。有所聯繫的就是這此地的山型,所謂現在稱為「五臺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山峰群組成。正是由於佛教傳入漢朝後,加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土的盛行,使得五臺山佛教寺院的建設規模不斷增加,據說這北齊時,五臺山寺廟達兩百多座。也由於「五」之數,後世又附上了代表文殊菩薩五種智慧,以及代表五方佛所在,便成為了佛教四大聖地之首,所謂「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

相關焦點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清涼山,紫府山,那五臺山究竟是什麼時候成了文殊菩薩的道場呢?五臺山,也叫清涼山,紫府山,靈鷲峰。五臺山,西臺法雷寺大雄寶殿盛唐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餘人,尤其是在唐高宗和武則天「二聖」的授意下,五臺山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亦得名「清涼山
  •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機緣巧合讓我有機會在五臺山顯通寺住了7天6晚,顯通寺是五臺山的心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有2000多年的歷史。
  • 為什麼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歷來被佛教徒視為文殊師利菩薩住持顯聖的道場,受到佛教信眾的朝拜,來山巡禮建寺,修學弘法等事業者絡繹不絕。佛教奉五臺山為文殊師利道場是有經典依據的。第一,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於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
  • 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為何香火最旺的卻是五爺廟?
    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被譽為「智慧之山」,象徵平安順利,吉祥如意,又因佛菩薩有求必應,故自古至今,五臺山一直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平安祈福、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一年到頭香火旺盛,往來香客絡繹不絕。但要說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地方,卻不是殊像寺,而是五爺廟,其中奧妙何在?得機緣巧合,恰逢五爺誕辰,與友人一起五臺山去祈福,有幸得見盛況,從中略知其中一二,現行文與諸公分享。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它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在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太行山系的北端,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的峰頂地勢平坦所以稱之為舞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
  • 五臺山——文殊道場
    文殊菩薩(資料圖)中國佛教素有四大名山之說,即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明代以來,佛門信眾則將「金色界五臺、銀色界峨嵋、琉璃界普陀、幽冥界九華」之讚譽推向極致,致使四大名山愈加名聞遐邇,而五臺山作為四大名山之冠,更時時吸引著海內外信眾虔誠而崇敬的目光。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這裡面就有佛教和道教兩派為了爭奪世俗社會的控制權,爭取善男信女,爭的你死我活的兩派之爭。再看《封神演義》裡是「尊道抑佛」,所以復活哪吒就是道家太乙真人來操控。最厲害的大神就是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這三位最厲害的。這就涉及到一個核心的問題,到底是佛為上還是道為上。我們再來看看一個核心人物——太上老君。
  • 朝聖五臺山,必去寺廟全攻略,這裡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的道場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巡幸五臺山為這裡添加不少皇家的威嚴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中國唯一擁有青(漢傳)黃(藏傳)兩廟的佛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這裡融融相處。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前往五臺祈福禮佛,或許能夠在香菸繚繞與誦經聲中,感悟到非凡的大智慧。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為什修龍王殿,為何有觀音洞?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這是顧炎武讚美五臺山的詩句。作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一個五爺廟的香火比文殊廟還旺,還有一個觀音洞。在文殊菩薩的「地盤上」,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特事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顯通寺,你不知道的恢弘斑斕
    今天的目標是朝拜坐落於山西五臺山的顯通寺,這是座與白馬寺齊名的中國佛教古寺!顯通寺建於東漢年間,到現在也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那時的佛教才開始流傳於中國。作為五臺山最大的佛教寺院群落,其佔地有4萬餘平方米,數百間房屋,很多都是保存完整的古建築。顯通寺主體殿堂有7座,雖然不多,但作為佛教的皇家寺院之一,許多建築都具有宮廷特色,同時擁有極大的佛教文化研究價值。
  • 五臺山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的道場,你盡可在五臺山奉獻你的虔誠
    來五臺山,流連於香菸繚繞、鐘磬悠鳴的古寺,走過熙熙攘攘的佛事、法會和道場。不退初心,還原真心,永存善心,五臺聖境,殊勝,阿彌陀佛……我每年都要來數次五臺山五臺山,我不知道是是因為對大自然美景的迷戀?是因為對順治皇帝出家五臺山傳說的吸引?還是文殊菩薩的智慧?還是五爺的神靈?還是因為對本能的佛教勝地的虔心?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五臺山情結。
  • 文殊菩薩道場多福寺的傳說
    多福寺的傳說在太原市西北二十四公裡崛圍山之中,有座寺院叫多福寺,此寺院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之一。山勢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圍紅葉」是太原著名風景之一。龍鍾老人連聲稱讚他倆的吃苦創業精神,慈樣地望著他倆,然後要求說: 「我從五臺山來,渴得要死,你們擔的水能讓我喝幾口嗎?」兩位僧人滿口答應,並請龍鍾老人喝水。龍鍾老人一口氣喝了一桶水,兩人擔的四桶水轉眼間就被喝光了,還對他倆說:「水我喝完了,你們後悔嗎?」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本文摘自大聖五臺山古文殊寺公眾號,作者為文殊之子 ,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
  •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好多人都是來給孩子求學業、聰慧等。初一、十五人也特別多,香火最旺的該數五爺廟了,好多人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都在門外排隊,要燒頭柱香!這個主要是求財運官運的!
  • 封神演義中隱藏3種觀音,1仙人1魔人1聖人,其中一位喜歡吃人
    只說封神內容可能有些無趣。  既然是基於神話、歷史、民間傳說於大成的白話小說,那麼其中人物就不能只以封神原文論之。  本文,咱們儘量從客觀文化內容為基礎,去分析觀音菩薩在封神演義中的三種形象。  觀音菩薩並非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菩薩,而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左脅侍。
  • 大家都知道佛教四大道場,那麼第五道場在哪裡?
    中國佛教四大道場,即通常所說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內,山有五臺,故名五臺山。傳說它是文殊師利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山位於浙江普陀縣,相傳為觀音顯靈說法道場。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傳說是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 文殊菩薩是何物修煉成仙?他的本體是啥,前世又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現在的佛教也已經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了,為表敬重每年各個菩薩自己的道場都會舉行巨大的盛典,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佛教四大道場之一,他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文殊菩薩又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華嚴三聖。應化道場為山西五臺山。文殊師利菩薩,乃三世果上如來,無上智慧之代表。過去成佛。文殊師利菩薩,與釋迦同時代,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婆羅門族姓中,父名梵德,從母右脅而生,身紫金色,落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寶蓋,隨復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與佛相同。文殊師利法王子又稱妙吉樣,因他出生時,家裡出現十大吉祥瑞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