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為何香火最旺的卻是五爺廟?

2021-01-10 記憶查詢
五臺山遠望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殊菩薩的修行地。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被譽為「智慧之山」,象徵平安順利,吉祥如意,又因佛菩薩有求必應,故自古至今,五臺山一直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平安祈福、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一年到頭香火旺盛,往來香客絡繹不絕。但要說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地方,卻不是殊像寺,而是五爺廟,其中奧妙何在?

得機緣巧合,恰逢五爺誕辰,與友人一起五臺山去祈福,有幸得見盛況,從中略知其中一二,現行文與諸公分享。

清涼勝境牌樓

既然來到五臺山,就需要從五臺山求學業最負盛名的殊像寺講起,殊像寺位於五臺山臺懷鎮西南0.5千米處,因寺內供奉著文殊菩薩而得名。創建於東晉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後毀於大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萬曆年間(1573-1620)又予重修,寺內有重修碑記。由於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殊像寺」即意味著有文殊菩薩的真像,所以殊像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祖庭,也被譽為五臺山五大禪林之一。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主智慧,由於現在大家都特別注重教育的發展,不少家長對孩子期望很大,所以每年來五臺山拜文殊菩薩祈福的人很多,尤其是暑假,因五臺山天氣涼爽,前來求才學長智慧的香客更多。

與文殊菩薩步行不足一公裡處即是五臺山香火最旺的五爺廟,五爺廟是五臺山寺廟建築群中佔地面積最小的寺廟,同時也是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寺廟,月逢初一、十五,尤其是每年農曆五月十三,相傳為五爺聖誕日,來自海內外的信眾香客,齊聚五臺山恭賀「五爺聖誕」,人山人海,香火瀰漫,盛況空前,平生第一次見如此朝拜陣勢,若未得親見,而不敢相信!

傳說中五臺山香火最旺的五爺廟

因趕著為「五爺」祝壽祈福,我們夜晚八點多就從所住賓館出發。雖然時值盛夏,但五臺山的夜晚格外涼爽,習習涼風掠過,竟然有秋高氣爽的感覺,也可能正因為此,所以趕往祈福的路上,少了些許城市生活的煩躁,心裡多了幾許寧靜,或許這也是祈福該有的虔誠狀態。

儘管是初次且夜晚,路況不明,但也不必辨識方向,路上到處都是三五結伴的人群,順著簇擁的人流走向走即可。沿途路上隨處可見賣香火的商販,價格也沒有外界傳說中的那麼昂貴與黑暗,還算公道。

與友人邊走邊聊,不覺多時便看到不遠處燈火輝煌,走近時頓覺場面壯觀。

此時,置身其中,方覺得有一種禮拜,拜佛連門都進不去!多少人帶著多少的祈願,來到這裡只為擠在人群中虔誠一拜。

因前來祈願的香客太多,在五爺廟外的放生池及橋上到處是燒香點燈的擁擠人群,儘管有武警及消防官兵維持秩序,但現場仍然有些混亂,滿眼望去,除了香火燃燒的火光就是雙手合十的張張虔誠像。

五爺廟外的香爐儘是燃燒的香火,因火勢太旺而眾人不敢靠近,傍邊的消防員嚴陣以待,不時澆水滅火降溫。

順著擁簇的人群,等待著,挪動著,以極其慢的速度向廟門處挪動,大概經過兩三個小時的排隊後,經過排排武警結隊的人牆,放行進入院內。

但進入院內,又是另一番景象,少了「香火味」,多了「人情味」,人山人海。

香客湧入五爺廟

當晚,離五爺最近的跪拜處,相隔不遠處擺放著若干個功德箱,所有人都很「虔誠大方」的捐了「功德」。

五爺誕辰,眾生跪拜祈福,

然眾人相擁、相左、相爭、 人心「熱鬧」,場面「激烈」。

我相、人相、眾生相,相由心生;向利,向安,向虛妄,望頂繁花。

願五爺慈悲,福佑眾生。

五臺山此行,感觸頗多,心有些許感悟不宜表述,以此小作總結,應景應心。

背景資料:

五爺廟又稱萬佛閣,或廣濟龍王廟,民間傳說五爺本來是黑臉,但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化成了五龍王,所以黑臉變成了金臉。那到底文殊菩薩與龍王有什麼關係呢?

寺、廟原本不同,按慣例龍王也不居佛寺,那為什麼這裡會有五龍王殿呢? 看到了幾個說法:

第一個說法是,五臺山龍王神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安寧,所以建殿供奉。

第二個說法是,五龍王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侍者的化身,普施甘露,福澤萬民。

第三個說法是,很久以前,五臺山地區並不是清涼勝境,而是酷熱難熬,當地百姓深受其苦,專門為人排憂解難的大智文殊菩薩便從東海龍王那裡巧妙地借來一塊清涼石,從此五臺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而這塊清涼寶石原本是龍王的五個兒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之物,當他們發現歇涼寶石被文殊菩薩帶到五臺山後,便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畢竟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王,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這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造福,便為五龍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

有專家認為,五爺其實就是文殊菩薩在臺懷地區本土化,世俗化的產物,它承擔起了民間俗神的職能,寄託著當地百姓祈盼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的願望。

相關焦點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於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為什修龍王殿,為何有觀音洞?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這是顧炎武讚美五臺山的詩句。作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一個五爺廟的香火比文殊廟還旺,還有一個觀音洞。在文殊菩薩的「地盤上」,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特事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寺廟,幾百年來口口相傳,遊客:這裡求財最靈驗
    說到山西五臺山,相信各位一定不會陌生,它是山西省著名的旅遊景區之一,同時也是世人皆知的佛教聖地,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還是大家公認的文殊菩薩道場,所以一直以來,到五臺山朝聖和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
  • 朝聖五臺山,必去寺廟全攻略,這裡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的道場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巡幸五臺山為這裡添加不少皇家的威嚴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中國唯一擁有青(漢傳)黃(藏傳)兩廟的佛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這裡融融相處。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前往五臺祈福禮佛,或許能夠在香菸繚繞與誦經聲中,感悟到非凡的大智慧。
  •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機緣巧合讓我有機會在五臺山顯通寺住了7天6晚,顯通寺是五臺山的心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有2000多年的歷史。
  •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好多人都是來給孩子求學業、聰慧等。初一、十五人也特別多,香火最旺的該數五爺廟了,好多人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都在門外排隊,要燒頭柱香!這個主要是求財運官運的!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清涼山,紫府山,那五臺山究竟是什麼時候成了文殊菩薩的道場呢?五臺山,也叫清涼山,紫府山,靈鷲峰。五臺山,西臺法雷寺大雄寶殿盛唐時期,五臺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餘人,尤其是在唐高宗和武則天「二聖」的授意下,五臺山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亦得名「清涼山
  • 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今日農曆四月初四,在佛教徒及民間的信仰中是文殊菩薩的佛誕日。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
  • 為什麼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歷來被佛教徒視為文殊師利菩薩住持顯聖的道場,受到佛教信眾的朝拜,來山巡禮建寺,修學弘法等事業者絡繹不絕。佛教奉五臺山為文殊師利道場是有經典依據的。第一,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
  • 五臺山——文殊道場
    文殊菩薩(資料圖)中國佛教素有四大名山之說,即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明代以來,佛門信眾則將「金色界五臺、銀色界峨嵋、琉璃界普陀、幽冥界九華」之讚譽推向極致,致使四大名山愈加名聞遐邇,而五臺山作為四大名山之冠,更時時吸引著海內外信眾虔誠而崇敬的目光。
  • 五臺山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的道場,你盡可在五臺山奉獻你的虔誠
    來五臺山,流連於香菸繚繞、鐘磬悠鳴的古寺,走過熙熙攘攘的佛事、法會和道場。不退初心,還原真心,永存善心,五臺聖境,殊勝,阿彌陀佛……我每年都要來數次五臺山五臺山,我不知道是是因為對大自然美景的迷戀?是因為對順治皇帝出家五臺山傳說的吸引?還是文殊菩薩的智慧?還是五爺的神靈?還是因為對本能的佛教勝地的虔心?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五臺山情結。
  • 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
  • 農曆五月十三五爺生日五臺山迎來每年最隆重的一天
    每年農曆的五月十三,是五臺山五爺(南無廣濟龍王菩薩)的生日。這一天五臺山五爺廟會舉行隆重的聖誕法會,活動從農曆五月十二下午就開始了,五爺廟大院、龍王殿、文殊殿、萬佛閣等24小時開放,為信眾提供禮佛、朝拜、誦經、叩拜等各項佛事活動。
  • 五臺山:為什麼大家都拜「五爺」?「五爺」,到底是誰?
    五臺山,地處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距省會太原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歷史悠久,這裡曾經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世界上最殊勝、加持力最大的聖地之一。據文獻記載,全球總共有五大佛教發祥地,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方位。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它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在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太行山系的北端,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的峰頂地勢平坦所以稱之為舞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
  • 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顯通寺,你不知道的恢弘斑斕
    今天的目標是朝拜坐落於山西五臺山的顯通寺,這是座與白馬寺齊名的中國佛教古寺!顯通寺建於東漢年間,到現在也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那時的佛教才開始流傳於中國。作為五臺山最大的佛教寺院群落,其佔地有4萬餘平方米,數百間房屋,很多都是保存完整的古建築。顯通寺主體殿堂有7座,雖然不多,但作為佛教的皇家寺院之一,許多建築都具有宮廷特色,同時擁有極大的佛教文化研究價值。
  • 今日農曆五月十三,趕早去五臺山給五爺過生日!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位「五爺」也廣受崇敬。「五爺」是東海龍王第五個兒子,與其他四位龍子被文殊菩薩教化後分別鎮守五臺。農曆五月十三,是伽藍菩薩、廣濟龍王(五爺)聖誕日。每年來自海內外的信眾將齊聚山西五臺山參加「五爺聖誕」的慶祝活動,這一天也是五臺山最為熱鬧非凡的一天。
  • 探訪史上最靈五爺廟
    五臺山五爺廟(圖片來源:資料圖)五龍王對眾生慈悲為懷,神通廣大,有求必應。(圖片來源:資料圖)海南三亞南山寺五爺像(圖片來源:資料圖)傳說,佛教中的財神,是龍王的第五子,名叫聖衍,目前全世界只有兩座寺廟供奉這位財神。
  • 文殊菩薩道場多福寺的傳說
    多福寺的傳說在太原市西北二十四公裡崛圍山之中,有座寺院叫多福寺,此寺院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之一。山勢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圍紅葉」是太原著名風景之一。龍鍾老人連聲稱讚他倆的吃苦創業精神,慈樣地望著他倆,然後要求說: 「我從五臺山來,渴得要死,你們擔的水能讓我喝幾口嗎?」兩位僧人滿口答應,並請龍鍾老人喝水。龍鍾老人一口氣喝了一桶水,兩人擔的四桶水轉眼間就被喝光了,還對他倆說:「水我喝完了,你們後悔嗎?」
  • 五臺山:一片被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故事"清涼佛國″淨土
    唐朝的代宗皇帝將文殊菩薩欽定為首席菩薩。於是,文殊菩薩就名正言順地居於眾菩薩之首了,自然也就奠定了文殊道場在四大名山中的首席地位。宋、元、明各代,五臺山佛教屢見新盛,東臺望海寺更不例外,在皇家的高度重視下,香火極旺。歷任帝王或登臨,或撰文,或賦詩,各種志書均有記載。這裡重點記述近代歷史上皇帝對東臺頂的垂愛。大清皇帝入主中原,對佛教崇信有加,特別禮遇五臺山,從首位皇帝開始,隔歲朝臺,梵香祈願,康熙五次朝禮,乾隆六度重遊,創下了皇家親臨的次數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