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2021-01-08 美鑫美語

傳說五臺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裡稱五臺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

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國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盧景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記錄。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

據《清涼山志》等多種古籍記載,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劉莊夢見一頭頂發著光的金人,待他正要向金人發問時,那金人卻悠然升空,向西飛去。第二天,他把夢境告訴了大臣們,最後與大家議論的結果是「西方有神稱為佛,且佛有佛經,金人往西飛去,可能就是佛」。漢明帝派大臣蔡愔、秦景等人赴西域拜佛求經。

當蔡、秦等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求得佛經、佛像時,巧遇在當地宣揚佛教的天竺(今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立即邀請他二人來中國講經授法。之後一行人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於永平十年十二月來到洛陽。

永平十一年,迦葉摩騰和竺法蘭離開洛陽,來到清涼山(即五臺山),發現這裡不僅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地,而且還有一座阿育王佛舍利塔,更主要的是發現顯通寺所踞地極像天竺國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修行處),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臺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漢朝廷為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相傳,焚經地點在今西安焚經臺)。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故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便在此建起了規模宏大的靈鷲寺。為顯弘信之意,漢明帝又加「大孚」二字,這就有了顯通寺的前身「大孚靈鷲寺」。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諸菩薩住處品》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說:「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清涼山」、「五頂」山,恰好符合五臺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的特徵。漢明帝時,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等入中土後,以天眼神通觀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故五臺山為文殊菩薩道場。

相關焦點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佛教名山五臺山山西五臺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同時與印度鹿野苑、拘屍那伽、菩提伽耶和尼泊爾藍毗尼花園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同時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 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顯通寺,你不知道的恢弘斑斕
    清晨,當溫暖的金線照射進房間,也開啟了佛教修行之路。今天的目標是朝拜坐落於山西五臺山的顯通寺,這是座與白馬寺齊名的中國佛教古寺!顯通寺建於東漢年間,到現在也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那時的佛教才開始流傳於中國。
  • 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從道教手裡搶來的,與《封神演義》無關
    今日農曆四月初四,在佛教徒及民間的信仰中是文殊菩薩的佛誕日。提到文殊菩薩就不得不提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五臺山」,此地也正是傳說中文殊菩薩的道場。但在道教的經籍中,此地原為道教所佔據,被稱為「紫府山」,並建有「紫府廟」。那麼為何這裡後來變成了佛教聖地、文殊菩薩道場呢?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道場。為什修龍王殿,為何有觀音洞?
    欲得寶符山上是,不須參禮化人宮,」這是顧炎武讚美五臺山的詩句。作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有一個五爺廟的香火比文殊廟還旺,還有一個觀音洞。在文殊菩薩的「地盤上」,為何會有這樣的奇特事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假期人特別多,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好多人都是來給孩子求學業、聰慧等。初一、十五人也特別多,香火最旺的該數五爺廟了,好多人都是凌晨三四點鐘都在門外排隊,要燒頭柱香!這個主要是求財運官運的!
  • 草原文化,與佛教文化代表烏布五臺,有從山西五臺山請來的文殊菩薩
    西烏濟木齊旗的烏蘭五臺就是這樣的地方,是西藏佛教文化的名勝,是草原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的代表性目的地。2000年,這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悠久的人文底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人們可能不記得烏蘭五臺最初的輝煌,但它和山西五臺山有著相同的歷史。
  • 為什麼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歷來被佛教徒視為文殊師利菩薩住持顯聖的道場,受到佛教信眾的朝拜,來山巡禮建寺,修學弘法等事業者絡繹不絕。佛教奉五臺山為文殊師利道場是有經典依據的。第一,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於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
  • 五臺山——文殊道場
    文殊菩薩(資料圖)中國佛教素有四大名山之說,即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明代以來,佛門信眾則將「金色界五臺、銀色界峨嵋、琉璃界普陀、幽冥界九華」之讚譽推向極致,致使四大名山愈加名聞遐邇,而五臺山作為四大名山之冠,更時時吸引著海內外信眾虔誠而崇敬的目光。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它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在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太行山系的北端,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的峰頂地勢平坦所以稱之為舞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但為何香火最旺的卻是五爺廟?
    五臺山遠望五臺山又名「清涼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文殊菩薩的修行地。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被譽為「智慧之山」,象徵平安順利,吉祥如意,又因佛菩薩有求必應,故自古至今,五臺山一直是廣大信眾朝山拜佛、平安祈福、許願還願的首選之地,一年到頭香火旺盛,往來香客絡繹不絕。但要說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地方,卻不是殊像寺,而是五爺廟,其中奧妙何在?得機緣巧合,恰逢五爺誕辰,與友人一起五臺山去祈福,有幸得見盛況,從中略知其中一二,現行文與諸公分享。
  • 朝聖五臺山,必去寺廟全攻略,這裡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的道場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巡幸五臺山為這裡添加不少皇家的威嚴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還是中國唯一擁有青(漢傳)黃(藏傳)兩廟的佛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在這裡融融相處。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前往五臺祈福禮佛,或許能夠在香菸繚繞與誦經聲中,感悟到非凡的大智慧。
  • 大家都知道佛教四大道場,那麼第五道場在哪裡?
    中國佛教四大道場,即通常所說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位於山西五臺縣內,山有五臺,故名五臺山。傳說它是文殊師利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山位於浙江普陀縣,相傳為觀音顯靈說法道場。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傳說是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 觀世音菩薩法力並不是最高,為何卻在漢化佛教中最受歡迎?
    當佛教傳入東方的中華大地後,東方信徒對菩薩的單獨信仰逐漸抬頭,對於傳說中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只是信徒們的嚮往之處,眾生只能「往生」,而菩薩以度化眾生登彼岸為旨,他們往往又能出蓮座下界化愚頑。  因此,佛教入中原後,在發展過程中,從南北朝以後,東方的漢化佛教開始通過種種附會,逐漸請著名的菩薩東來定居,自立道場。
  • 五臺山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的道場,你盡可在五臺山奉獻你的虔誠
    來五臺山,流連於香菸繚繞、鐘磬悠鳴的古寺,走過熙熙攘攘的佛事、法會和道場。不退初心,還原真心,永存善心,五臺聖境,殊勝,阿彌陀佛……我每年都要來數次五臺山五臺山,我不知道是是因為對大自然美景的迷戀?是因為對順治皇帝出家五臺山傳說的吸引?還是文殊菩薩的智慧?還是五爺的神靈?還是因為對本能的佛教勝地的虔心?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五臺山情結。
  • 佛教號稱「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你了解多少?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文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文殊師利的意思便為妙吉祥。據佛經講,文殊原是舍衛國婆羅門貴族中的一位公子,追隨釋迦摩尼佛修行,功德圓滿後修成了菩薩身,後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揚教化、普度眾生。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相傳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頂結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劍,表示以智慧為利劍,另外文殊為相應眾生的不同因緣,還會有不同形象的「示現」,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為常見
  • 佛教:農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祈願吉祥安康!
    明天是4月26日,農曆四月初四,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文殊菩薩的聖誕紀念日。值此殊勝吉日,祈願眾生廣行布施、吃素放生、誦經念佛、持諸善業、福慧雙修,蒙文殊菩薩加持,智慧增長。本篇文章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關於「文殊菩薩」的佛學常識,望大眾受益。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
    朝聖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機緣巧合讓我有機會在五臺山顯通寺住了7天6晚,顯通寺是五臺山的心臟,是中國最早的寺廟,有2000多年的歷史。
  • 佛教本命佛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福佑生肖兔、龍、蛇
    據佛教傳承,每個人從先天一生下就有位菩薩或佛在守護您,所生之日與有緣之佛結緣,被稱為「本命佛」!現在就開始介紹佛教本命佛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福佑生肖兔、龍、蛇:文殊菩薩是生肖「兔」人的本命佛。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善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