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話拜年:從跪拜禮到紅包雨 你打算怎麼過?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農曆新年到來的第一天,人們通常會穿著嶄新的衣服,吃著包好的水餃,給長輩和親友拜年,期待自己會領到多少壓歲錢……在你的家鄉,這一天都要做點什麼?

河南濮陽的「燈籠小鎮」。 僧少琴 攝

  拜年:團圓在一起就很幸福

  大年第一天,拜年是最重要的活動。春節的拜年習俗,早在漢代時就有了記載。

  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

  到清代時,「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故宮博物院「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開幕。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今年75歲的汪正是山西臨汾人,講起自己小時候的拜年經歷,他頗有感觸:

  「大年初一是一年裡最盼望的日子。」天剛蒙蒙亮,各家各戶就響起鞭炮聲,孩子們穿戴嶄新的瓜皮帽和長袍,先向家長拜年,家長受拜後就會發壓歲錢,祝福他們平安健康度過一歲。

  吃完餃子以後,孩子們會由家族裡有聲望的人帶領著,一家接著一家拜賀本家的長輩。拜年的順序也有講究,最開始要給爺爺一代的長輩拜年,再去父輩的親戚家中拜一輪。

  一進門,先要大喊一聲「爺爺新年好!給您拜年了!」再雙膝跪地叩拜。這時,坐在炕上的長輩就會趕忙招呼孩子起來,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瓜子花生或點心,一大家人熱鬧地聚在一起講故事。

蘭州「百合村」村民演繹恢弘太平鼓。李浩 攝

  結束了拜年,大概是早上9點左右,汪正說,人們還要在自家的門口敲起威風鑼鼓,祈盼新年紅紅火火。從初一到初六,人人走親拜友,路上見面都會先來一句新年問候,如果是遠方的親戚,還需要提前備上牲口車、帶著面點禮物前去看望。

  現在,當了爺爺的他也每年收到孩子們的拜年祝福話,習俗還在,只是形式早已發生了變化。孩子們不再需要磕頭守歲,在他看來,家人們只要團圓在一起就很幸福。他還計劃著下次的家庭新年旅行,「儀式不重要,大家高興就夠了」。

  吃喝玩:新年紅包知多少?

  「秧歌小隊鬧春陽,轂擊肩摩不暇狂。人說太平行樂地,更須千步築球場。」清代的一首竹枝詞裡記載了過年時人們扭秧歌的盛象,大年初一除了拜年,吃喝玩樂更是必不可少的活動。

  在安徽安慶,張瑩會在初一這天吃一道經典的家鄉菜——雞湯泡炒米。吸收了湯汁的炒米變得半脆半軟,散發出濃鬱的香氣,是她在外上班時最想念的美食。

  在雲南楚雄,王宇飛的老家過年時會鋪松毛,每天吃飯前都要先在桌上撒一層翠綠的松針,再把酒菜擺上,寓意來年的清淨平安。

  來四川成都走一走,除了聞到腊味兒香,應該還能看到很多人家的麻將桌。作為春節的必備娛樂項目,親朋好友一相聚,不打個通宵怎麼行?「寧挨千刀剮,不胡第一把,么雞二條,不打要遭,八萬九萬,不打輸完,有四不打一,二五先打八……」最近,一位四川奶奶就用Rap向全國網友傳授了一段打麻將秘訣。

來源:視頻截圖

  「我恭喜你發財,我恭喜你精彩。」一年一度,劉德華的《恭喜發財》都要響遍大街小巷,對於年輕人和孩子們來說,收紅包才是過年時最期待的活動。

  汪正回憶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自己領到的壓歲錢能有兩千塊,聽起來有很多,但其實是因為那時的幣值高,「拿著壓歲錢,可以買到一碗加蛋花的醪糟湯」。

  如今,他也會給孫子孫女每人包幾百塊的紅包,新年的這幾天,每個走完親戚的孩子都會攢下一個「小金庫」。

  「確認過眼神,你是廣東人。」每逢過年,廣東地區的紅包總會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

  對廣東人邱菊來說,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派利是」,比起其他地區動輒上千的大面額紅包,利是的金額通常不多,但數量卻很多。相熟的親友甚至不太熟的人,都可以派發,有網友評論說,廣東的小朋友過年數紅包,可是很考驗數學能力的。

  紅包的分類也有講究,邱菊說,「小孩子的紅包一般有快高長大,學業進步的字樣,大人的紅包會有著福的字樣。」在他們看來,紅包的金額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心意,圖個好彩頭讓所有人都開心。

新年紅包。來源:受訪者供圖

  現在,人們都習慣了在除夕晚上展開紅包大戰,不過是在手機上。今年春節,最新版的微信紅包還增加了拜年表情,在紅包裝好錢後,可以選擇添加自拍或者表情包一起發出。既有壓歲錢,還有親自送來的祝福,這樣的紅包可謂誠意滿滿。

  祝福信:從賀卡到直播小視頻

  每年過年,在發給親朋好友的拜年信息裡,都會寫下什麼祝福語?

  早在古代,就有了用拜年貼賀年的風俗,明清時期,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有「吉祥如意」的祝辭。筱廷的《成都年景竹枝詞》裡記載,「背填居裡面書名,三寸紅單式仿京。特到人家門口帖,便言盡到拜年情。」

  拜年貼歷史悠久,現在依然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贈送給親朋好友的賀年卡。製作精美的掛曆、寫有祝福語的明信片和賀年卡,是很多人的新春記憶。

陳先生給家人帶回一份裝裱精緻的牡丹掛曆。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簡訊、電話逐漸代替了寫信,新年的幾天裡,人們的手機總會不停地收到來自親友的祝福。

  五年前的春晚,歌手郝雲的一首《群發的我不回》火遍中國,很長一段時間裡,群發簡訊、微信成為了春節的專利,不管能不能見面,都要相互送上一些有趣的祝福語,甚至用五彩的表情符號拼出超長的祝福牆。

郝雲《群發的我不回》

  如今,隨著各大視頻平臺的火爆,小視頻和直播拜年已經成為春節流行於社交網絡的一股風潮。

  比如,抖音就開發出了「吃餃子、拉春聯」等一系列春節主題的貼紙、特效,當人們作出拜年手勢時,就會出現金元寶、燈籠、春聯等春節元素。

  今年春節,張峰在外地工作不能回家,他說,自己就打算到時候用直播給親人拜年,而過年的禮物,他也早早用快遞寄到了家中。在視頻平臺上,還有更多的人拍下自己的年夜飯、家鄉的過年習俗,與全國各地的人一起分享新春的喜悅。

  過去,人們需要步行很久才能當面說一聲「恭喜發財」,現在,打開手機,就可以與相隔千裡的親友說「拜年啦」,從福袋裡的壓歲錢到自帶表情的紅包,從早早預備車馬到說走就走的旅行,大年初一,變化的是年味兒的載體,不變的還是滿滿的祝福。

  在這一天,無論如何度過,享受開心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相關焦點

  • 2018狗年初一拜年吉祥話 狗年初一拜年該怎麼說
    2018狗年初一拜年吉祥話 狗年初一拜年該怎麼說時間:2018-02-08 23: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狗年初一拜年吉祥話 狗年初一拜年該怎麼說 很對地方都有大年初一拜年的習慣,作為新年伊始,初一拜年自然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
  • 2020年的正月初一,你是怎麼過的?
    今天是正月初一,轉眼就要過去了,今天你是怎麼過的?估計很多小朋友和家長都是在家裡呆著,也許學習太久會覺得很無聊,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就已經需要開始學作文了。有很多小朋友一個學期過去了,也很難動筆寫好一篇作文。
  • 正月初一大拜年!大年初一習俗知多少
    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開端,人們將很多美好的希望,寄托在這一天。大年初一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爆竹聲聲除舊歲一家人從舊年三十晚上,守歲到大年初一的零點,打開家門,放鞭炮,這叫做「開門炮仗」。因為傳說年獸會在大年初一出來搗亂,它懼怕紅色和爆炸聲,所以要在初一大早上放鞭炮,趕走年獸,換得一歲平安。早起出門,遍地碎紅,滿溢祥瑞之氣。拜年過年有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到親朋好友家去拜訪問候。早上起床之後,晚輩要向長輩磕頭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事事平安,長輩接受祝願後把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發下去。大家其樂融融,共話家常,一起愉快的過新年。
  • 大年初六拜年祝福語 鼠年大年初六微信群喜慶吉祥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六拜年祝福語 鼠年大年初六微信群喜慶吉祥話 1、今天年初六,新春好景象,送禮處處有新意。醞釀了好久,思緒了很多,決定送你一副幸運飛行棋,祝願你在新的一年裡六六大順、越飛越高! 2、年初六,風車轉,轉出新年順溜溜。
  • 大年初三祝福語拜年簡訊有哪些?2019豬年春節拜年微信祝福簡訊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載新的夢想,願所有的好運,幸運,幸福,福氣,都繼續跟隨著你,願你接下來:幸福健康快樂安康,吉祥如意,吉祥日子送出真心祝願,打開微信願望皆實現!1、正月初三祝壽日,敬上一杯壽酒,祝您什麼都有;獻上一個壽桃,祝您什麼都好;送上一碗壽麵,祝您福壽綿綿;摘下一顆壽星,祝您天天開心!
  • 臺退將號召反年改人士上街領紅包:一定要讓蔡英文感受到「拜年」熱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東森新聞雲」2月15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14日公布蔡英文的春節行程,初一至初三將連跑對此,島內反年改團體「八百壯士」副指揮官兼發言人、臺陸軍退役中將吳斯懷則邀軍公教警消勞一起領紅包,「一定要讓蔡總統感受到大家『拜年』的熱情!」報導稱,蔡英文過年期間行程滿檔,除夕當晚蔡英文邀請「臺獨」大佬史明圍爐,又出席佛教法鼓山撞鐘祈福活動,大年初一則前往臺東線天后宮、屏東市玉皇宮、高雄市三鳳宮、臺南市臺灣首廟天壇,再到嘉義縣新塭嘉應廟。
  • 「百家號鼠你紅」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的傳統習俗,大家都一樣麼?
    除了置辦年貨和拜年這些,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的傳統習俗也是頗有講究,所以在這春節年味愈來愈濃之際,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前「複習」一遍吧!大年三十:放鞭炮、吃年夜飯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 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簡短 大年初一習俗、禁忌
    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簡短 大年初一習俗、禁忌時間:2018-02-16 12:26   來源:伊秀女性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簡短 大年初一習俗、禁忌 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簡短 大年初一習俗、禁忌 2018狗年壁紙無水印 1、當你看見這信息時,幸運已降臨到你頭上
  • 2020大年初四愉快問候語簡短 春節拜年祝福語圖片帶字
    2020大年初四愉快問候語簡短 春節拜年祝福語圖片帶字時間:2020-01-27 21: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大年初四愉快問候語簡短 春節拜年祝福語圖片帶字 1、初一拜年忙,初二財神忙,初三終於歇一歇,祝福卻不曾停歇,問候依然送到。
  • 正月初一「拜大年」的習俗源於何時?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
    如果按照古代的說法「春節」,是從臘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束。所以人們就會從臘月初八這一天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各項準備。由於古代人特別注重節日習俗,所以在過春節期間會有很多特別有意思的習俗。就拿大年初一來說就有多種多樣的習俗,其中民間百姓會在這一天,走出家門走親訪友「拜大年」。這其實也是春節歌謠中所說的「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
  • 大年初三的習俗和禁忌:大年初三能不能拜年?
    一般情況下,在春節期間,人們大多都會在初一初二拜年,這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大年初三不能拜年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所以在這天裡最好是呆在家裡,不要到任何親友家裡拜年,以免遇上兇煞。不過,現代社會已經破除了這些封建迷信,百無禁忌。  有一種說法稱年初三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因此,要早早熄燈睡覺,讓老鼠在沒燈的情況下,無法「成婚」,才不會生下一大堆的「鼠子鼠孫」偷吃米糧。
  • 大年初一微信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2019豬年春節新年賀詞寄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一微信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2019豬年春節新年賀詞寄語 今天是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小編整理了大年初一微信拜年祝福語吉祥話,2019豬年春節新年賀詞寄語,拿去給親朋好友發微信或者簡訊拜年吧。
  • 2019豬年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
    2019豬年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時間:2019-02-04 23: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豬年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 2020新年大年初六拜年溫馨祝福語,大年初六拜年祝福語大全精選
    2020新年大年初六拜年溫馨祝福語,大年初六拜年祝福語大全精選時間:2020-01-30 12: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新年大年初六拜年溫馨祝福語,大年初六拜年祝福語大全精選 1、新年第一天,在這個歡慶的日子裡,願朋友:快樂一天到晚,幸福一成不變,幸運一如繼往
  • 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外出拜年?2019大年初三民俗習俗禁忌大全
    2019年豬年新年,我們總會在初一初二外出拜年,大年初三卻通常不會外出拜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赤口,希望避免與人發生口角爭執。大年初三為什麼不能外出拜年大年初三,按照古人的說法,稱為「小年朝」,有很多禁忌,如不宜出門拜年、要早點睡覺等。
  • 在農村過年很講究,大年初一圖吉利,這8件事最好不要做
    通常上來講,新年的第一年,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而且家裡基本上也都會有許多來來往往的親朋好友串門拜年。親朋好友們聚在一起,總是免不了吃吃喝喝的,吃個花生或者是嗑個瓜子,地下總是免不了有許多的果皮紙屑。通常這種情況下,家裡如果有老人的話,老人都不會讓掃地的。如果一定要掃,也是需要從外往裡掃,象徵著財寶進門。第二個在大年初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大年初一不能洗澡和洗頭。
  • 山東拜年磕頭怎麼磕由來是什麼 揭秘山東哪些地方拜年磕頭
    過年磕頭習俗的由來是什麼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 猴年春節簡訊微信祝福語大全教你初一如何拜年
    「猴年到、笑哈哈。」隨著網絡的普及,微信拜年越來越普及,如何在眾多的拜年微信中脫穎而出,讓人記住呢?河北新聞網特別為網友們精選了猴年春節簡訊微信祝福語,給親朋好友好友送上你最真摯的祝福,大家會因這滿滿的祝福而欣慰的。
  • 農村過年殺年豬、貼春聯,可剛過初一下午就冷清了,怎麼回事?
    到了大年初一,一早天還沒亮,鞭炮聲就已經劃破寂靜的夜空,大家就已經開始相互拜年,熱鬧得很。但是到了初一的下午,整個村莊就已經沒有什麼人流走動了,一下子冷清下來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沒覺得有小時候那麼有滋有味了,以前就眼巴巴的等著過年和大家放煙花,拜年吃糖,但現在呢,過個年,開始時候能拜一天的,現在只需要兩小時不到就拜年結束了,甚至有些都不怎麼出來了,只是簡簡單單的就走個過場就回家看電視了,顯得稀鬆平常的事情一樣,也確實,以前村裡人多,來來往往也熱鬧,但現在呢?
  • 初一到初七這些事不能做,老禮兒千萬要注意
    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拿紅包,這都是春節裡要幹的事,紅紅火火的一年,就這麼開始。而在古代,春節過得還要細緻,從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講究,甚至說一些禁忌。只是現代生活的潛移默化,慢慢被我們丟棄了這些「老禮兒」。不過,小編卻是覺得,春節如果有了這些講究,會不會讓年味更濃一些、更熱鬧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