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天,11月KET、PET考試放榜,在一眾家長的交流中,發現了一個國內的普遍現象:
如您所見:
依賴刷題的備考模式,也許能在Writing、Speaking等部分利用「答題技巧套路」得到不錯的分數,但往往在Reading部分表現很差,只得120分左右!傳統模式英語學習的弊端,就在這裡!
表現在卷面上,就是總分集中在135到138分,四項成績明顯呈現「偏科」現象。表面上看,孩子只差三四分就能摸到通過線了;實則,在閱讀理解能力上,與能通過考試的孩子們差了一大截!這實在為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為何Reading閱讀部分,成為孩子丟分的【高發區】?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國內大部分家長忽視了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
停下無效的備考,別讓傳統學習模式的弊端,影響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繪本閱讀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詞彙運用積累與閱讀理解方面,繪本閱讀作用很大。但在國內,很多父母對於繪本閱讀存在不少的誤區:
一、繪本只適合幼兒閱讀
有些父母認為繪本閱讀內容都是很簡單的,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繪本閱讀就不適用了。
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文章《對您的孩子來說,英語閱讀是習慣?還是作業?》中,提到【分級閱讀】概念,在博俄師,6-18歲的孩子都能從合適自己階段的讀本中獲得劍橋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閱讀繪本和一般的童話故事等兒童讀物不是同樣的概念,在科學的學習安排下,繪本與學習內容的聯繫更緊密,更有針對性,對於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更顯著。
二、繪本讀過一遍就夠了
有些父母認為繪本讀一遍、講一遍就夠了,反覆是沒有意義的。其實不然,【模仿】與【重複】符合兒童在語言學習的特點,讓孩子反覆地接觸並獨立複述繪本內容,孩子反而能更高興或是更感興趣!家長們想想,孩子平時是不是總是喜歡重複大人說的話呢?因此,重複是孩子學習的一種主要方式。
三、繪本閱讀是任務
在國外,孩子們每周都會至少完成一本閱讀繪本,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影視節目也是改編自一些兒童讀物的。閱讀對於他們來說,就像玩耍一樣自然。
語言學習是講究氛圍與內驅力的,博俄師希望,孩子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時,感受到的是故事的趣味與求知的快樂,而不是像「背單詞」一樣地應付打卡式任務。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呢?
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習慣呢?
一、每天安排固定時間進行繪本閱讀
語言的習得,是一種習慣的養成,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每天抽出十幾分鐘、半小時,堅持每天閱讀,遠比一周一次一次幾個小時的效果好。
二、引導孩子開口複述繪本
在英語學習中,張開口大聲說,就意味著進步的開始。通過複述繪本,即使內容沒有完全準確,甚至加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也是好的成果!在英語學習中,保持「輸出」的習慣非常重要,如果在複述中,孩子還能加入自己的小想法,說自己想說的,在培養自我表達能力上,比照搬一遍繪本內容更加寶貴!
三、豐富形式,聲情並茂地複述繪本
家長與老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豐富繪本閱讀,例如給孩子設置小問題(提問式閱讀)、引導孩子用肢體語言、表情把繪本故事表演出來(表演式閱讀)。
在接觸外語過程中,孩子會有枯燥乏味的主因,往往是因為閱讀模式的單薄,只有文字語言,讓孩子對英語產生疏離感。然而,劍橋英語體系強調的是英語的生活化應用,我們不希望孩子說出來的英語是乾癟的「流水帳」,而是與生活情景密不可分的、有真情實感的英語口語。
要做到充分利用英語繪本閱讀確實不是容易的事,這有賴於先進的教育理念、系統的科學規劃、資深老師的指引與家長的配合。才能讓孩子在繪本閱讀中實現詞彙運用積累、掌握純正的英語口語、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自然的英語口語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