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CEO莫力洋:從月薪過萬到年入數億,紅人如何工業化打造

2021-01-09 騰訊網

莫力洋,90後,蜂群文化CEO。

去年,27歲的莫力洋,入選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那份轟動一時的刷屏名單,讓他成為同齡人眼中「別人家的90後」。

從一個人玩微博的「段子手」到成為一家頭部新媒體公司的CEO,莫力洋花了三年多時間。

2012年,莫力洋還在念大學,彼時微博才是中國社交媒體最大的舞臺,偶然間他看到一個帖子曝光——營銷號發條廣告可以賺1000多塊。

天生網感極佳的莫力洋,從此踏上一條不歸路——開始了自己的內容創作,運營起包括「打分帝」和「精分君」等微博帳號。

莫力洋

畢業後,莫力洋放棄讀研,在父母的強烈反對下,毅然來到深圳開始「做內容」。半年後,他用「月薪過萬」說服父母,也看到了這個行業蓬勃的發展機遇。

如今,蜂群集團已有750多名員工,包括職能崗位和博主紅人,公司團隊主要分為運營部、市場部和平臺部。蜂群MCN旗下通過「孵化+籤約」的模式,建立起近1000位的紅人矩陣,已經商業化的有600位左右。全網覆蓋超4億粉絲。

蜂群文化旗下網紅矩陣

從段子手到CEO,這更像是移動互聯大淘金的時代饋贈。2019新榜大會上,戴著自己標誌性鴨舌帽的莫力洋,在「逐鹿短視頻:從創意到生意」的圓桌論壇中調侃,會不斷挖掘更多商業模式,也期待能得到新榜的青睞採訪。

這次,我們專門和90後CEO莫力洋聊了聊他的內容產業之道。

90後CEO和90後員工

蜂群如何管理網紅?

蜂群是微博上最大的MCN機構之一,被微博授予「微博2018最具商業價值獎」的機構稱號。

和這個欣欣向榮的年輕行業一樣,蜂群文化99%的員工是90後。最近,網上很多管理者吐槽,90後不好管,尤其是做內容的人,常常帶著自己更鮮明的個性。

本身作為一名90後,莫力洋完整經歷了個人創作和團隊管理的轉變,我們的話題由此開始。

在他看來,蜂群的管理層不僅年輕,還均是百萬粉絲級別的大V,能和年輕的內容創作者們打成一片,身為大V與生俱來的「網感」與「做號」經驗,也能讓管理層為創作者們提供更接地氣的運營策略。

「同樣作為內容創作者,管理層其實很少幹預或否決『下屬』們的創意,更多的是尊重其創作的原意,很多爆款也是在流水線的討論碰撞中激發出來的。」莫力洋說。

蜂群文化內部的創作氛圍非常寬鬆,每周會開創意大會,例會上,管理層和下屬成員都會提出想法,溝通討論可行性後立項。

蜂群年會 LIVE house現場

新榜:從自己做為紅人博主,到帶團隊管理公司,過去幾年,對你個人來說,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經歷了什麼樣的轉變?

莫力洋:這種難度,好比藝術家變成商人吧。

成立蜂群,我多了一個「CEO」的角色,我不能單考慮內容是否成為爆款,粉絲有沒有黏性,更多得考慮人事管理和商業變現層面的事,畢竟開公司就是為了掙錢,公司那麼多創作者都等著養活,怎麼發掘培養一個優秀的創作者,並賦予他更多的價值,使其有更明確的職業規劃,在公司內部有更可觀的晉升,都是要我去考慮的問題。

新榜:一直有了解蜂群運營團隊是項目組管理,具體是什麼樣的管理制度?

莫力洋:孵化單個紅人IP的時候,會有一條流水線,大概的步驟如下:

創意大會立項,比如打造一個時尚美妝帳號,團隊會先討論可行性。之後一些通過初步討論的項目,會配備運營團隊,比如「導演、美編、攝像」等職能角色,給這個項目組制定專門的KPI,然後持續輸出內容先試水。

同時會進行階段性的數據分析,決定在這個項目上投入或減少相應的資源。這樣的一條流水線,在我們內部會有幾十條。

眾多流水線,它會同時分布式地運營,每條流水線之間會互相地借鑑、競爭和互動。蜂群一直信奉的新媒體運營規律是:「爆款是隨機產生的」,所以內部流水線在進行觀點碰撞、借鑑時,也是在增大隨機性的概率,擴大可能孕育爆款的流量池。

這樣一個分布式系統導致初步規劃和最終成果,不是完全線性的因果關係。舉例,可能流水線D最後孵化的紅人,有可能是流水線A先構想出來的創意,B在A的基礎上加了一些創新的建議,最後誕生出來的。這是一個相互影響的管理系統,是蜂群在內容孵化層面工業運作的基礎。

新榜:一個經紀人手下會同時管理多少IP或團隊?

莫力洋:經紀人其實是在承接廣告業務時,也就是IP或者紅人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開始商業化之後才會匹配的職能角色。目前一個經紀人大概對接2-3個項目組,約20名紅人的規模。對於比較成熟的IP,會配備專屬經紀人。

挖掘+孵化

IP「工業化」如何可複製?

MCN(Multi-platform network)是一個舶來品。

2016年,隨著直播的興盛,視頻內容創業的風口吹起來,本土MCN才開始真正崛起。那些有網感、會表達、熱點嗅覺靈敏的年輕人,憑藉自己的獨特創意走紅網絡後,開始三五成群抱團取暖,成立或組建團隊。

很多先人一步公司化運作的新媒體機構,也開始通過孵化和籤約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紅人矩陣。在莫力洋看來,「經紀公司」+「廣告公司」+「媒介機構」三者的有機結合,變成了今天的蜂群。

美食KOL @中華小鳴仔 拍攝花絮工作照

一家合格的MCN機構,需要為內容創作者們,提供包括內容協助、流量扶持和商業變現等服務,MCN的優勢也體現在這三方面。

在規模化、標準化挖掘和培養紅人方面,蜂群有著獨到之處。挖掘紅人,更多是靠紅人籤約團隊去各大平臺針對性地搜尋;規模化地培養紅人,有賴於公司項目組流水線來進行工業化孵化。

紅人選取上,莫力洋主要看三點:

1. 必須有才華有網感,保證有不斷原創的本事。

2. 對內容具有飽滿的創作欲,能不斷自我驅動,持續性地產出內容,因為粉絲也會催更,好的創意需要不斷地投喂,才有助於培養用戶的訂閱習慣。

3. 需要紅人擁有較高的配合度,個人性格再怎麼鮮明,也需要配合公司為他們提出的規劃和建議。

絕對不會選的標準,是那些三觀不正,靠犀利觀點譁眾取寵的。他解釋,流量意味著影響力,也意味著責任,觸碰紅線的事一定不會做。

這樣一套「工業化」體系下,蜂群複製打造了諸多紅人。比如,旗下美妝紅人@仙女鹿嬌嬌 ,粉絲從0到400多萬,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

星座大V@陶白白sensei &新晉美妝紅人@仙女鹿嬌嬌 CP出鏡錄製新榜開箱短視頻

原本鹿嬌嬌只是一名素人,是蜂群旗下星座博主@陶白白sensei 的女朋友。因為形象氣質不錯,又和知名博主CP的身份,有一部分粉絲相當喜歡看兩人的互動。

公司便把鹿嬌嬌籤下,為她量身定做了一條「時尚美妝博主」的打造路線,以紅人CP角度切入,從編劇、攝像、剪輯等角度為她匹配專業團隊,產出好的視頻內容,由流量大號轉發推薦,多次曝光。

同時,平臺商務人員為她獲取社交平臺更多的資源位、信息流推薦位;公關團隊輔助宣傳、引薦媒體,進行專訪報導,輔助在各大媒體盛典獲獎;商務團隊則更多地為她恰接美妝、時尚類品牌合作資源,進一步助推她的商業價值,保證一個紅人全方位的發展。

新榜:你接觸過這麼多紅人,在你看來,什麼樣的IP算得上有潛質的IP?

莫力洋:原創性高、個人特質鮮明、稀缺品類(小眾領域),這意味著不可替代性。其次是接地氣,因為內容可接受度高,影響力也更廣泛。

比如,蜂群旗下有個知名紅人IP@草圖君,他是一名以PS技術「混跡娛樂圈」的搞笑圖文創作博主,日常內容就是惡搞明星藝人,給他們腦補對白,將當紅炸子雞都P成表情包。

蜂群頭部紅人:@草圖君 參與知名綜藝《天天向上》欄目錄製

這些其實非常符合年輕用戶的社交習慣,這年頭沒有表情包還怎麼聊天呢?追星族們也是微博用戶中的絕對流量,因此@草圖君 的創作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900多萬粉絲就是這麼攢起來的,加上他本身個人特質就很鮮明,像《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等熱門綜藝都邀請他上過節目,其實也是在變相地肯定他的價值。

月初@草圖君 剛惡搞了劉燁在微博之夜的現場活動圖,兩次把劉燁送上了熱搜第一。

新榜:你更喜歡籤約優質原創者?還是喜歡自己內部孵化網紅?你覺得這兩者間各有什麼利弊?

莫力洋:這得區別看待,如果是從效益最大化的角度來看,機構都會選擇籤約,因為孵化成本太高,前期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籤約則是省時省力的舉措,你只需要和紅人談好分成,給與相應的資源扶持和廣告機會,機構即可實現盈利。

但如果從整個機構品牌效應層面來看,「孵化」則意味著機構擁有「催生爆款」和「量產流量」的實力,這是更強大的競爭力;而且走孵化路徑的紅人都是機構的獨家資源,對於紅人合作的資源把控,市場份額的搶佔都更有利。

同時,因為是從0到1地培養,機構也可以在孵化之初就為紅人量身打造運營策略,匹配最完備的團隊,同時賦能更多元的變現形式,將紅人的商業價值最大化。此外,由機構所孵化的紅人,對於機構的忠誠度也更高,可控性更強,省去了媒介溝通過程的磨合。

如果說要選擇哪種,其實是兩種都喜歡。

蜂群籤約紅人@臧鴻飛 參與《奇葩說》錄製

新榜:一個IP的總體投入大約是多少?

莫力洋:我們前期會開展多個IP,還沒有商業化之前,僅需要運營扶持的話,團隊約是5-7人的規模,周期為三個月,成本在20萬左右。經歷三個月考察後,我們會挑選最有潛力的作為公司大推的IP,投入百萬以上級別的資源成本。開始商業化後,會再匹配經紀人與商務團隊。

一年營收約4億

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誰在裸泳?

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頭條等主流平臺中,對蜂群而言,微博是盈利能力最強的陣地。新興平臺中,莫力洋個人比較看好抖音、小紅書、B站和YOO視頻。

蜂群的紅人主要集中在泛娛樂領域:幽默搞笑、美妝時尚、遊戲、美食……這其中,幽默搞笑和美妝時尚也是微博商業價值最高的兩個領域,前者代表著流量,後者則坐擁大量品牌方和廣告主的投放需求。

莫力洋透露,過去一年蜂群文化營收約4億,利潤率在30%左右。雖然賺錢,但他有點不甘,因為目前整個營收結構80%還是靠廣告,知識付費和電商仍在不斷發掘。

設計一個IP形象(人設)時,除了針對領域定位、受眾及競品調研、個性化和人格化打造外,潛在的市場及可變現空間也是重要的維度。

比如,打造紅人時,會考量後續的市場價值——除接廣告,是否還具有其他商業變現形式?能否將個人IP品牌化?電商形式?有沒有可能與品牌方一起推出聯名款?

IP@一杯 電商品牌受邀參加杭州·淘寶造物節

新榜:現在,行業普遍蔓延著這樣的情緒「短視頻太燒錢,掙不到錢」,你怎麼看?

莫力洋:「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誰在裸泳」,這兩句話可能糙了一點,放在這裡可能也有點傷人,但我覺得是對行業當下最好的概括。這兩年趁著風口,很多沒有自媒體從業經驗的人籤了一堆模特,就自稱是MCN,其實根本不具備短視頻創作能力,更沒有相應的商務資源養活團隊。

掙不到錢無非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內容沒做好,積累不了粉絲,沒有熱度可言。品牌方和廣告方也不傻,為了品牌效益最大化,會優先選擇頭部資源——粉絲粘性強、知名度較高、內容更為優質的紅人。

如果還按照直播時代掙快錢的思路,在短視頻這種更考量內容調性的媒介形態下,肯定會被受眾所拋棄。內容為王,始終是自媒體從業者的不二法則。蜂群盈利狀態比較健康,在沒有接受外部融資的情況下,已連續四年創收。今年比去年的營收翻了一番。

新榜:在你看來,微博、公眾號和抖音各有什麼樣的特點?

莫力洋:微博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興趣社交內容平臺,圈層效應尤為明顯。微博也坐擁著最大的陌生人社交流量優勢,微博熱搜和話題廣場的入口像是一個天然的信息發酵廠,各領域大V便是一個個的信息分貝擴音器。

如果微博是聲色場合,公眾號就像是書齋,聚集了大量用心創作的自媒體人,也是傳統媒體轉型後重點耕耘的新媒體陣地。依靠熟人社群轉發和朋友圈分享,優質內容能最大程度地刷屏,為了搶奪流量,推送的摺疊功能也催生了大量「標題黨」。

抖音,則更接近一款娛樂軟體而非信息輸出埠。它真正意義上為用戶帶來了沉浸式的短視頻體驗,去中心化的算法機制,也賦予了素人們更多表達空間。但目前來看,粗製濫造的UGC更多,且充斥大量的模仿和無意義的娛樂化內容,社交的黏性很弱。

新榜:你看好快手嗎?

莫力洋:很接地氣,從快手你能看到中國最大多數群體的娛樂面相,這是人性,否則快手不會持久的有這麼大流量。

2018年我們一直在用「下沉市場」或「下沉用戶」來指代快手用戶,其實是一種自大的「精英視角」。除了快手,拼多多、趣頭條也都是最好的例子,二三四線城市用戶的需求是巨大的。快手裡的中國面孔,才是更精準的中國居民畫像。

@蛋蛋解說 女扮男裝 化身臺妹「貝拉拉」惡搞網友

新榜:年初是公司制定戰略規劃和KPI的時候,蜂群2019年的KPI大致怎麼定?你們未來一年發力的方向有哪些?

莫力洋:市場的KPI除了總體營收外,會增加新興平臺的營收KPI,例如抖音、B站和小紅書等。我們微博的商業變現已經比較成熟了,下年會在其它平臺尋求增長點。

運營KPI除了總體的KOL數量和粉絲量增長外,會更加重點考核單個個人IP在全網的影響力。過去我們比較大的精力在發展矩陣上,在廣度上已經比較完善。2019年將會花更多精力在孵化精品IP上,之後孵化的個人IP所能達到的高度將會是我們KPI的考核標準。

總體來說,一個方面是拓展微博外的其它平臺,另一方面是繼續拔高頭部IP。

最近我們對私域流量也有新的思考,我們旗下上千個KOL,每人都有5000好友朋友圈和多個500人群,如何將這些私域流量盤活用在一個點上,也是我們2019年需要探索的。

快問快答

新榜:最近愛看的一本書?

莫力洋:薛兆豐老師的《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讀了後的確會對市場有新的思考。

新榜:口頭禪是?

莫力洋:少喝點。

新榜:喜歡什麼運動?

莫力洋:不喜歡運動。唯一的運動是跑步但不是因為喜歡(因為胖)。

新榜:2019新榜大會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誰?

莫力洋:震驚文化的樊總。喜歡樊總的真實接地氣,樊總字裡行間散發的幽默是與生具備的。

新榜:2019年送自己一句話?

莫力洋:少喝點。

相關焦點

  • 96年,女,月薪6500,負債33萬:被網貸掏空的90後,該何去何從
    1之前我公司裡有一名員工,93年的小夥子,有車無房,工作能力還可以,每天的工作都能按時完成,平時的集體活動也很積極參加,同事們都很喜歡他。小夥子喜歡發朋友圈,每天下班後都去泡吧,紙醉金迷的夜生活讓我不禁感嘆:年輕真好。大概是轉正後兩個月,另一名員工向我反映,接到了一些催債的電話,是這名小夥子在網上借了錢一直不還,已逾期幾個月了。
  • 【星座控】月薪3千,月薪1萬,和月薪5萬的十二星座長啥樣
    月薪一萬:每個月都還債 月薪1萬的獅子座看起來像是年入百萬的樣子,喜歡的東西就下手,花的錢很多,每個月都在還債,日子看著很精緻,其實過得很悲催。 月薪五萬:依舊月光族 月薪5萬的獅子座,同樣會是月光族,所有的錢都拿來裝門面,把自己打造的像大款,但實際上兜裡也沒幾個錢,賺到的錢全都花了,對朋友又慷慨仗義,哪有錢可以存。
  • 作為90後,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看看網友怎麼說!
    作為90後,年入50萬是什麼體驗?看看網友怎麼說!作為90後,最小的也19歲了,最大的事業開始處於上升期。曾經有一份報告指出,90後的平均月存款只有1300元左右,這麼少的工資令很多專家揪心,難道正處於最能鬧騰的年紀,90後們卻開始自暴自棄了嗎?
  • 辦公室小野2000萬海外粉絲,一大批國內紅人正「出海」
    在國內眾多短視頻紅人中,為什麼這些紅人可以成功走進海外網友的視野? 1、辦公室小野:海外粉絲近2千萬 早在2017年2月,她就開通了個人YouTube頻道 辦公室小野是官方認證YouTube、Facebook 大中華區綜合排名第一的博主,海外粉絲量近2千萬。 如今,她在YouTube上擁有862萬粉絲,並獲得超過20億次的瀏覽量。
  • 「月薪破萬」在中國是啥水準?僅有「這些人」符合,來自3個行業
    小時候買彩票,500萬就屬於大獎了,現如今,500萬在北上廣深可能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物價飛漲的當下,我們的工資卻沒有增長,還是讓人鬱悶不已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月薪過萬」可能是短期內追求的目標了。雖然我們在網上經常看到網友月薪過萬非常簡單,甚至有人說自己年薪百萬的,但是看看我們身邊,怎麼這些人如此少呢?
  • 2019年超級紅人節成都開幕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日電 (劉婷)2019年超級紅人節3日在成都開幕,微博發布了內容生態的發展現狀以及針對內容作者的最新扶持策略。
  • 3億僅剩4萬!剛剛,杭州90後「白富美」被判...
    前段時間,一則「26歲女生涉嫌集資詐騙1900萬被公訴」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高達1,6億。90後,年輕貌美,被抓前是一名房產中介,朋友眼裡的「完美女生」。經法院審理查明,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盧某在無實際償還能力的情況下,虛構事由,以高額佣金或利息為誘餌,長期多次向30餘名社會不特定對象非法集資累計人民幣3億餘元,所得款項被用於歸還前債、支付利息、消費揮霍等。至案發,共計造成被害人實際損失1900餘萬元,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數額特別巨大。
  • 這裡招人,月薪最低1萬8,政府出1萬!
    這裡招人,月薪最低1萬8,政府出1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出爐 2000個崗位備選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20年11月25日的《2020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為鼓勵和支持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林鄭月娥指出,以香港的經濟和市場規模,青年人的失業率可能會維持雙位數字一段時間。
  • 據稱估值最高的90後創業項目——Keep,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不過他仍然認為自己在保持低調:「這篇文章是Keep上線到現在惟一一篇我們主動去約作者來寫的報導。因為如果沒有PR,公司在招人上會有一些問題。」他說,很多90後創業者確實願意也擅長去營銷自己,但「飄的人、浮的人還真的蠻多的」,他還是更願意呆在「家裡」,與公司與產品同在。他也不願意主動把90後的標籤貼到自己腦門兒上。
  • 美國90後第一富豪:他的年薪達33億人民幣,身價相當於6個王思聰
    在網際網路發展的進程中,出現過不少社交平臺,絕大部分都沒能獲得成功。而想要吸引到用戶使用,必須要有足夠的特色。在近期Snap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財報中了解到,最新的日活用戶達2.49億,同比增長18%,遠超華爾街的預期。據悉,Snapchat擁有編輯和增強照片效果的各種功能,很受年輕一代喜愛,該公司也抓住了這個機會在行業內佔據一席之地。
  • 十九大代表聚焦新型工業化道路:百年強國夢一朝成真
    其實,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到期望「公私倉廩俱豐實」的杜甫,再到預言「中國他日必以工立國」的梁啓超,國人「振興中華」的夢想代代傳承從未改變。 歷史的車輪走過千年沉浮,又走過「萬馬齊喑」的近現代,終於走進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發憤圖強數十年,終於迎來「天翻地覆慨而慷」。距辛亥革命百餘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民創造的諸多成就已遠遠超過了孫中山先生當初的設想。
  • 十年網際網路天翻地覆,為何微博依然能夠「收割」全網紅人?
    微博粉絲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粉絲的購買力,當前微博日活人數高達2.03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0後女性,她們是大多數產品的主力消費群體,因此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在本次紅人節上,@左拆家 就講述了自身「一夜爆倉」的經歷:他上熱搜之後,淘寶店鋪的訂單一下子暴漲十倍,所有的平臺,包括客服的留言都是999+。
  • 摩拜女教主攜上億身家離場,曾當汽車記者月薪三千
    在過去幾年,共享單車一直是資本競相追逐的風口,根據交通部數據,截至2017年底,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進入市場,累計投放單車2300萬輛,註冊用戶達4億人次,累計服務170億人次,日最高使用量達7000萬次。從今年4月摩拜賣身美團,到胡瑋煒此次徹底的放手,更像在說:風口已逝。從月薪不過萬到身家過億今年4月4日,摩拜總價37億美元賣身美團成定局。
  • 人均月薪35年翻22倍,現在中國高收入月薪是這個數,你達標了嗎?
    中國人均工資收入35年前猛增22倍然而在2020年6月8日,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瑞·達利歐卻表示,自從他在35年前來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直到現在,他已經親眼見證中國人均月薪收入,在這35年前翻22倍的成績,而現在中國的貧困率也從當年的88%下降至不足1%。同時,這家美國投資公司的董事長還提到中國的GDP佔全球比重,已從原來的2%提升至22%,足足增長了20個百分點。
  • 紅人少奶奶NicoleIP打造心得 定位 標籤 內容 變現四要素
    【億邦動力訊】4月18日消息,在總攻·2020有贊x億邦直播社交電商峰會上,紅人主播、魔兮美創始人少奶奶Nicole發表了題目為《短視頻+社群:打造社交電商個人IP》的演講。她認為,個人IP打造維度從定位(內容定位、產品定位)、標籤(比如愛美等)、內容(內容思維與電商思維需要結合,純內容思維則會出現無法變現的困局,比如泛娛樂內容)、變現(在哪一個平臺就需要儲備好平臺店鋪,比如快手的快手小店、抖音的小店,最短的鏈路是最好的變現方式)這四個點切入。她還分享了自己在拍短視頻踩過的坑,比如盲目拍攝,受流量風向影響而跟風、半途而廢。
  • 白富美:都2020年了,不會有人月薪還沒過萬吧?不會吧不會吧?
    比如我公司月薪不到5000的男孩剛有了女兒,94年的,可他請的起1.5萬的月嫂,8K的育兒嫂,工資完全高過他,可父母承擔,他沒有壓力。那就算月薪過萬的外地男孩也承擔不起以上消費,比如鳳凰男,不是不夠努力,實在是底子太薄。所以看一個人的經濟情況,要綜合考量。不是光看月薪的。
  • 蜂群文化2018超級紅人節再斬獲4項大獎
    6月19日,作為2018微博超級紅人節的重頭戲--第三屆超級紅人節高峰論壇和頒獎典禮於上海落幕。5月14日至6月1日紅人周活動,來自13個垂直領域的紅人們,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向粉絲展示個性化生活,參與紅人周比拼,爭奪官方的榜單殊榮。根據新浪官方數據,截止6月3日,紅人周期間的視頻播放量累計突破41億次,直播觀看量超18.7億次。
  • 人均月薪7萬6 每天淨賺3億多 騰訊三季報太亮眼
    人均月薪7萬6,每天淨賺3億多,騰訊三季報太亮眼!券商繼續看漲股價) 在香港科技股連續多日的震蕩中,騰訊率先交上了第三季度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