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晴老師楷書創作國學經典,字字雄健雋秀,網友:這楷書好靈動

2021-01-15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楷書筆法的弊端及楷書的傳統審美簡述:

楷書的流弊是我們必須重視並克服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其他書體來彌補,最好的選擇篆書或隸書,然後再學行書或草書。唐楷其實就是將書法的筆法和結構進行了簡化,並且將其簡化到極致,已經不能繼續進行簡化了,不然就會淪為館閣體,所以唐楷這座高峰是不可能逾越的,輝煌當然也就定格在唐代。楷書筆法相對與其他書體比較簡單,容易上手,初學者初學楷書並沒有太大問題,只是不要學得太久,由於楷書有上文中提到的幾點流弊,幾年後我們應該轉入其他書體的學習,否則,花再多的時間,對楷書的學習也不會有明顯效果。

楷書是傳統審美時期的書體,永字八法的模式,是楷書難以創新求變的緊箍。因其結構美,實用性強,成為官方一種實用書體。就因為楷書在社會生活中起到較大作用,也使楷書在書法藝術發展演變中受到極大制約,誰想以突出個性為特徵的個體審美意識的再創作,就尤為困難。因此,楷書的風格,尤其是成熟期,楷書大家輩出,雖然其書法風格各具特點,但都大同小異,萬變不離其宗,形成了楷書風格模式化,為後來的追摹研習者提供了風格模式化,為後來的追摹研習者提供了風格模式化誤區,使研習者受到羈絆,個性得不到充分發揮,致使楷書在千年的傳統審美模式中,未能邁出創新發展的步伐。

楷書在魏晉定型以後,從摩崖、造像到墓誌,從鍾繇、王羲之到陳隋的兼容南北,楷書不斷向規範化、法度化演進,到柳公權把法度推到極致,之後就只能在橫向借鑑上做文章。民間傳下來的書寫體系也時不時影響著書家的書寫,如褚遂良有漢簡飄逸之美,顏真卿具帛書寬厚之姿,或許當時簡帛墨跡仍然有實物流傳,但是微乎其微。雖有宋代的寫意,元代的散淡,明代宋克簡單的章草楷化,甚至明末清初傅山、王鐸、朱耷等人猜謎語似的異體字楷書,都只在表象上做文章。清代楷書有了很大的變化,原因是他們發現和借鑑了一直不被文人重視的民間碑刻,在氣勢上自出一籌,然而有僅僅停留在魏晉時期的石刻楷書上,未能上溯前代。

劉小晴老師楷書創作國學經典欣賞:

書者介紹:

劉小晴,1942.6,號一瓢,二泉,齋名「一瓢齋」,上海崇明人。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曾擔任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會員,上海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上海滬東書院院長,上海書畫出版社《書法》雜誌副主編,上海文史館館員。師從錢瘦鐵、應野平,書善楷、行,畫工山水。

書法根基及布局疏密排序簡述:

書法根基,隱於楷書。陳振海有深厚的楷書功底,所以他的書法作品絕無臆造欺世形態,是扎紮實實的美。比如觀賞他的楷書作品《東海鬱林觀題壁》,結體端正,章法嚴整,筆畫先得顏筋,再參以柳骨,唐楷豐華,盡被其得。特別是行筆捺畫,捺出時儘是顏體腳跟著地,踏實且生動的形意,可見陳振海臨顏體,不僅精於其形,而且盡得其韻。再看豎筆,多是柳體中正懸針的出銳利,中正不斜,如銀針傾雨,盡得柳體心正筆正的意象。

疏密勻稱的規律即所謂「分間布白,調勻點畫是也」。它要求楷書結體時,筆畫間的間距和留白要大致停勻,不能因太過懸殊而損害結構的和諧。否則就既造成了重心不穩,又造成了全字的左部過疏,右部過密而極不和諧。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疏密勻稱的規律形象地稱為梯式規律。但有一點必須明確,勻稱不等於均勻,它並不是要求筆畫和筆畫間、部件和部件間的分間布白絕對的均等,完全的雷同。非但如此,它在結體合理的前提下,還允許和需要分間布白的對比和變化。

相關焦點

  • 書法大家劉小晴,楷書創作諸葛亮經典文章,筆法俊美秀逸,真書法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 老書法大家劉小晴,行書創作運筆字帖欣賞,網友:軟硬筆雙修好帖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和楷書同為書法當然會存在共性,然而行書與楷書的共性並不一定是先由楷而後行。
  • 河北邯鄲著名書法家王建勳楷書《中華善字經》冊頁創作完成
    著名書法家王建勳楷書《中華善字經》冊頁創作完成 日前,著名書法家王建勳楷書《中華善字經》冊頁創作完成,倍受關注。著名書法家王建勳(左)與善字經作者尹飛鵬(右) 河北省邯鄲市作者尹飛鵬先生歷經4年編寫的 《中華善字經》,以善為核心,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線,取材典範,內容包括人倫道德、孝道文化、修身齊家以及「仁、義、禮、智、信」等嘉德懿行的經典實例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有人說:「最初看劉炳森的隸書,覺得非常好,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筆畫與結構特徵,獨具一格。
  • 楷書作品入書法國展:書寫不矯揉造作,形式不譁眾取寵
    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創作手記■劉德先三千多年的書法歷史發展進程中,每一個時代都抒寫了屬於她自身特質的美的面貌。當代審美與展廳書法視覺觀感,給書法創作提出了不同於古人的特殊要求,為創作者藝術思想、藝術才能的展現帶來了廣闊的舞臺空間。
  • 書法欣賞| 田英章工楷筆畫賞析與「工筆啟功楷書」的筆法規劃(3)
    田英章先生又傾心發展了歐陽詢楷書,簡潔的筆法與明快的結構,在不多年裡,以往不溫不火的工筆楷書文化「熱火朝天」得有點象當年「農業學大寨」的景象。啟功體與田式工楷為對中國書法文化的貢獻,對於每一個喜歡書法的華夏大眾都有了太多感受。單獨觀賞啟功體的《自強不息》這幅作品的感覺,可能與一併欣賞田英章先生工筆楷書《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的感覺肯定有所不同。
  • 這就是楷書精神!
    《董美人墓誌》(隋)拓本。日本三井文庫藏。 歐陽詢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楷書創作理論,撰有《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具體總結了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為「唐人尚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顏筋柳骨 字如其人 中唐的顏真卿和晚唐的柳公權並稱為「顏筋柳骨」。
  • 他是清朝進士,楷書筆畫勻稱而精到,被稱為「清朝楷書第一人」!
    如果說從清朝以來誰的楷書寫的好,那麼很多人會想到一個人,就是黃自元,有一年同治帝之母病逝,黃自元被詔撰寫神位,跪地懸手寫來,工整勻稱,受到讚賞,賜以「字聖」名號。黃自元幼從祖父德濂習字,常懸腕書寫,鍛鍊臂力。初仿顏體,又摩柳體、歐體。
  • 歐陽詢楷書筆法學習字帖,偏旁結構技法演示,歐體楷書的帖學範本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楷書是一切書法的基礎,也就是說楷書寫不好,行書草書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局限性的。
  • 從楷書到行書,過渡技巧掌握好,才能揮灑自如!
    我們練習楷書,要保證筆畫的細節呈現出楷書字體的靜態之美,要通過筆法把骨架、形態和細節生動地呈現出來。    楷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筆畫相互獨立,沒有牽絲意連,而楷書向行書過渡的時候,筆畫之間會有較為自然順暢的流轉,筆勢靈動自然,渲染於紙上,映入眼帘會有一種跳動的美感,一氣呵成又不失結構上的嚴謹。
  • 楷書字根14|「土」偏旁字工筆楷書書寫技巧分析
    從其骨子裡看得出啟功先生的書法楷書格局踏踏實實地躲在他的「黃金率」結構法則之後。二、實用書法越來越成為大眾書法藝術;田英章的楷書學習者一下子達到了八九千萬人,這也算是書法史話上的一大奇蹟。其實無非因為田英章先生的書法技巧有了更多的現代技術性。比如其中的「手寫美術字」的書寫思想!當然這在過去基本是不會被認可以書寫方法。
  • 鼠年顏體集字春聯整理好了,今年就掛楷書春聯了
    可能好多網友都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很少看到楷書春聯,難道楷書春聯不好看嗎?可是古人的楷書春聯並不少呀,這是怎麼回事呢?小編認為,楷書春聯少,原因無非有這幾點:一、能寫好楷書的人比較少並非說楷書比較難,而是楷書想要寫工整,想要寫出美感比行書和草書需要的時間更長,也就是說,楷書比較慢熱,而社會上的大部分書法愛好者都還沒寫出美感,不敢輕易嘗試。
  • 顏真卿唯一的楷書真跡,這字有千鈞之力,曾被日本人搶去,可惜了
    眾多周知,對於學習書法的人而言,單純學習碑刻作品是很難體會到真正的筆法的,就像啟功先生所說,要有「透過刀痕見筆痕」的眼力,才能真正學好碑刻作品,但是這對於初學者而言,顯然是比較難的。顏真卿的楷書其實是有真跡的,只不過這幅真跡沒有在中國。這件真跡就是顏真卿在72歲時候寫下的《自書告身帖》,此作通篇以墨跡寫就,字字有千鈞之力,乃是顏真卿書法爐火純青的代表。
  • 如何快速寫好楷書?
    楷書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固然有其自身的實用價值。除此之外,通過練習楷書,對提高行楷以及行書的水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楷書練習達到書法價值的水平後,再利用楷書的功底轉行書、行草、草書就相對容易了。怎麼才能寫好楷書,絕不是生搬照套,需要方法。
  • 掌握楷書的偏旁架構,是寫好楷書的必經之門,結構組合教程專業版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書法用筆集楷書用筆技巧概述:書法首選講究筆法,歷代書法家都對筆法十分重視。
  • 楷書字根技法8|特例「卩」偏旁字田英章工筆楷書技巧分析
    「卩」是一個成字字根,是我們一塊討論的第8個字根。常規下,與「阝」(「雙耳刀」)區分,人們把它讀作「單耳朵刀」,其實它有獨立讀音「jié」。如果說「部首是表義的偏旁的話。那麼部首就一種特定意義的偏旁。而在這裡「卩」可作為偏旁也可以作以部首組合方塊字。
  • 楷書技法15|楷書偏旁「扌」提手旁的書寫結構技巧分析
    筆者繼續複習楷書「扌」提手旁的書寫方法,這裡依舊使用田英章先生的書寫例字。也許是因為天天看印刷體字看得多了,現代書法中,尤其是楷書工筆書法越來越容易受到實用書法學習的者的關注。這也許多是標準化的電子讀物佔領導了太多的讀書時間的原因。
  • 國潮新字|著雄健大氣之筆,抒灑脫豪邁之意
    在字體領域,一大批熱愛中國傳統書法文化、有著深厚書法功底的書法家、設計師,或醉心於經典書法字體的復刻,或從經典出發,結合當下大眾審美進行全新創作,推出了越來越多的國潮風字體。拓古法而大之,筆力雄健,長於布白,揭開大字行草書我的新篇。兼能山水、蘭竹。傳世墨跡甚多,有《擬山園帖》集刻其法書。方正王鐸行草以王鐸主要傳世墨跡為開發依據。運筆酣暢,勁健灑脫,變化多端,儀態萬方。作為「中華精品字庫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正王鐸行草的開發,經歷了收集字稿、字稿掃描、字形選擇、精細設計、補字創寫、字形檢查、專家審核、封裝成庫共8個步驟。
  • 學習楷書的入門教導字帖,筆畫運筆技巧教程,寫好楷書的優質好帖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筆畫是一個字形成的重要基石,也是書法書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