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什麼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

2021-01-09 天順祥殯葬

給老人買壽衣的人有哪些講究?老人去世後一定要女兒買壽衣嗎?關於給老人買壽衣的人選,筆者根據中國傳統喪葬習俗簡要分析如下。

什麼時候給老人買壽衣?

在現代人眼裡,老人沒有去世就提前準備壽衣,是對老人的大不敬行為。有些人甚至把壽衣和死亡劃上等號,認為老人沒有死就給買壽衣是不吉利的事情。

其實,上述觀念要不得。按照中國傳統葬俗,老人的壽衣要提前買。之所以提前買壽衣,原因大抵有二:其一、老人去世前穿上的壽衣,可以一件不剩地帶走;其二、提前預備壽衣,避免臨終慌亂失了禮俗。

那麼,老人的壽衣提前「多久」買好呢?通常老人過了60歲,就可以為其購買壽衣了。提前為老人置辦壽衣,有為老人添福添壽的意思。如果家人嫌買壽衣過早,在老人狀況不好時買也是可以的,最好提前一至兩天,以避免臨終慌亂忙中出錯。

老人的壽衣應該誰給買?

老人是兒女共同的父母,因此葬禮也要由兒女協力操辦。在中國傳統葬禮上,老人的壽衣多數由女兒來買,兒子負責辦理迎賓、發喪等事宜。

之所以說要女兒買壽衣,原因大抵有四:其一、女兒天性心細,考慮事情周全;其二、情感因素,人們常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原因大抵如此;其三、與兒子相比,女兒更懂得孝順感恩;其四、就是上述所說傳統葬俗的影響。

雖然說老人的壽衣應由女兒來買,可是隨著國內獨生子女的增多,關於「老人去世後誰給買壽衣」的問題就沒有太多講究了。當獨生子女的父母去世後,買壽衣的人選自然就落到獨生子女身上了。

年輕人去世誰買壽衣?

如果去世的人比較年輕,那麼年輕人去世誰給買壽衣呢?這是一個非常沉重而又無奈的話題。如果說一個人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未婚),那麼她/他的壽衣多數由父母為其選購或者其他旁系親屬代購。

如果逝者在30-40歲年齡段去世,那麼他的壽衣通常由健在的夫妻一方購買。如果是離異有子女的家庭,逝者的壽衣多數在長輩的張羅下,帶領逝者子女前往壽衣店選購。年輕逝者穿的壽衣與老年逝者穿的壽衣是不一樣的,家屬購買壽衣的時候,應根據逝者的年齡、職業、愛好選擇相應款式的壽衣。

相關焦點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是誰也逃不掉的命運安排。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
  • 在農村,人去世之後要穿壽衣,老人留下的規矩,年輕人還知多少
    在我的農村老家,有一種風俗,說是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最好是提前準備壽衣。究竟為什麼要提前準備壽衣,說法不一樣。有人說越是提前準備了壽衣,人活的年齡越大。也有人說是為了防止人去世的時候來不及穿衣服,所以要提前準備好。
  • 壽衣提前買會不會不好?老人知道了會不開心嗎?
    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對於什麼時間買壽衣比較糾結,很多人會對準備壽衣糾結抗拒其實也是一種迴避,不願面對親人死亡這件事情。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一生當中目睹的死亡也是極其有限的,而死亡教育的缺失更是對生的輕視。對我們來說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 人死後為什麼要穿壽衣?原來這是有講究的,看老人怎麼說
    咱們都曉得,在中國有一個亙古不變的風俗,就是人在謝世之後都要穿壽衣下葬,家人在為謝世的人操持後事時,必不可少的就是穿上壽衣,壽衣的質地和樣式,是中國古代財主等有錢人才能穿起的衣服。為亡者穿上壽衣,再供食品,是希望亡者在陰間能吃飽穿暖之意。人死後為什麼要穿壽衣?原來這是有講究的,看老人怎麼說!
  • 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白事的講究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那麼對於在農村,有人去世時要穿壽衣買壽材都是農村裡的一個規矩,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個規矩。當然農村的這些所謂的規矩也是一種農村的文化,畢竟農村人都祖輩生活到現在,也是遵循著老祖宗的規矩來的,就像農村裡有人去世的時候就要穿壽衣,穿壽衣這個就是歷代傳下來的規矩,不管是什麼年齡的人去世,穿壽衣是必然要做的,像有的時候,
  • 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似乎只要談到死亡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是非常的忌諱,能不談就不談,其實靜下心來仔細的想一下,縱觀歷史,沒有人是能夠長生不死的,這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俗話說得好「人死為大」,對於飽受病痛的人來說死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呢!人老了之後都會經歷這一遭,或許死了之後,又是一次重生呢!人在去世後,最講究的就要數這個環節—為去世的人穿壽衣最為重要了。
  • 去世後為什麼穿壽衣?年輕人不為所知,背後隱藏著秘密
    我們今天涉及的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有點特殊,因為與人們去世有關。大家都知道古代對家鄉土地很重視的,所謂入土為安,到最後落葉歸根。都體現了在古代十分重視。古往今來人去世後都會穿壽衣,現在的社會中,人去世後就會披麻戴孝的習俗,但是當今就不多見了,關鍵是因為講究的多,所以現在也不常見了。
  • 人死後為什麼要穿壽衣?殯儀館說出真相,看完之後就明白了
    我國這幾年的經濟發展不斷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也變好了,很多思想觀念也都改變了,也許老一輩的人會比較封建迷信,但是現在的人想法會比較開放,而且每個地方都會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人死後為什麼要穿壽衣?殯儀館說出真相,看完之後就明白了。
  • 民間故事:朋友得怪病去世,參加葬禮時,他發現一個穿壽衣的老人
    阿海轉過身,發現李波正在一個小土堆前徘徊,他走過去一看,這裡竟然有一個墳墓,只不過墳的一邊被雨水衝出個小洞。「快走吧,一個墳有什麼好看的!」阿海說道。李波神秘地說道:「這可不是一般的墳,一般的墳佔地沒有這麼大,我懷疑裡面有好東西,我們要發財了!」「你不會是想盜墓吧?」阿海說道。
  • 親戚老人去世送多少禮金合適親人去世後有什麼禁忌
    一、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
  • 骨灰盒必須在殯儀館買嗎?
    老人去世後在哪裡買骨灰盒好些?骨灰盒必須在殯儀館買嗎?關於在哪買骨灰盒的問題,筆者從骨灰盒的銷售渠道、骨灰盒在殯儀館買的原因兩方面簡要回答如下。骨灰盒銷售渠道概述目前,市場上骨灰盒的銷售渠道主要有四條,它們分別是骨灰盒批發市場、殯儀館、殯葬服務公司和街邊零星的壽衣店等。批發市場上(像北京馬駒橋殯葬用品一條街)售賣的骨灰盒,大多數賣給了街邊零星的壽衣店店主,只有極少部分賣給單買的客戶。
  • 老人去世,辦喪事的六大禁忌!
    家有喪事禁忌有哪些:辦完喪事以後禁忌做什麼古時候,家裡有喪事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所以講究的事兒也多,生與死,是人生最關鍵的兩件大事。生,是生命的起始;死,是生命的終結。人們把這兩件事看得都很重,而迷信的人認為除了人間以外,還有一個死人去的地方,即陰間。活人看不見陰間,但陰間的鬼魂對活人的世界卻看得一 清二楚。
  • 95後「壽衣女模」已為自己選好壽衣:生老病死沒必要避諱
    三年從業經歷,25歲的任賽男從害怕壽衣到坦然試穿再到想好了自己心儀的壽衣,她認為生老病死實屬正常,沒必要避諱。「我願意一直幫大家體面告別人生。」「走紅」以後,很多人問她對死亡的看法,她自認比她有智慧的人太多了,不想去教育別人,自己只想陪有緣人有一段,就夠了。95後「壽衣女模」走紅之後,停了直播婉拒採訪 心態平和12月30日,河南鄭州。
  • 店員送壽衣上門被嫌晦氣 無辜挨打獲賠百元
    昨日一早,一家壽衣店老闆李先生接到一名患病老人的女兒電話稱,老人在中心醫院快不行了,需要趕緊準備壽衣等物。不料兩名壽衣店員工將壽衣等物送到病房時,老人經過搶救甦醒過來已被轉入了重症監護室,僅剩下老人不知情的外甥小宋留在病房裡。小宋感覺太晦氣,當即勃然大怒。雙方爭執當中,小宋踢了員工一腳。雙方的爭執很快引來了民警。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闢邪)穿好,放入老人口中。
  • 為什麼壽衣必須穿單?有哪些講究
    為什麼壽衣必須穿單?有哪些禁忌和講究?壽衣穿單的講究有二,一是傳統習俗的影響;二是佛教文化的影響。在陰世,受陰陽相反相成文化因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陰世的吉利數字為單,也即單數成了陰世的吉利數字,亡魂喜歡單數,一如陽世人們喜歡雙數一樣,因此在給逝者做壽衣時,壽衣的件數多數為單。壽衣件數為單,不是單純的上衣為單,下衣也為單,而是上下身件數總和要為單。人們常見的三領二腰五件壽衣,就是遵循古人以五嶽為代表的的寓意製作的。
  • 月入3000的95後壽衣模特: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人當「瘟神」!
    了不起的工作——試穿壽衣的95後模特!「因為人們恐懼死亡,所以和死亡沾邊的工作基本都是高壓力,以及高回報。」比如,賣壽衣!最近,一個關於95後壽衣網店模特的話題引發了大家的熱議,衝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試穿死人要穿的衣服,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忌憚和恐懼。甚至有網友說,這樣的工作,即使月入十萬,也會沾染晦氣,寧願不做。
  • 95後女孩當「壽衣模特」爆紅卻遭慘罵,只因太不體面?
    這對老夫妻有個20多歲的女兒,原本是最花樣的年紀,卻不幸得了癌症。  在女兒病情惡化後,老夫妻決定選一件特別的壽衣送給她。    電影《瘋狂的賽車》中有一個經典片段,黃渤飾演的耿浩去買墓地,徐崢飾演的推銷員說了一系列經典的推銷詞,比如「地下CBD,人生後花園」,「上風上水,一聲典藏」,「在這裡上班久了,恨不得自己都想買一套。」  跟電影中的浮誇推銷不同,現實生活中的殯葬推銷來得更嚴肅、也更壓抑一些。殯葬行業從業者,也會受到多方面的阻力,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
  • 親人去世的禁忌,這8點不要做,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後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裡,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
  • 我們在自己的親人去世後,需要忌諱的幾點,每個人都需要知道!
    一、忌諱去世時身邊沒有親人舊時代的來人們非常重視傳宗接代這一舊俗,而且還認為在老師去世的時候,身邊必須要有自己家的後輩兒孫在場為其送終,為的就是讓老人走的時候能不覺得孤單,而且這樣一來當老人在陰間的時候不要對陽間有太多的牽掛,靈魂也得以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