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釋字(詞):
嗃嗃
《說文·段注》:「嗃嗃,嚴酷貌」。《玉篇》:「嗃嗃,嚴大之聲也」。《韻會》:「苦熱之意」。《正韻》「嗃,叫呼聲」。《莊子·剛陽篇》:「夫吹筦也,猶有嗃也」。嗃嗃在這裡指家風甚嚴,管教甚緊。
嘻嘻
歡笑貌,喜悅貌。這裡指嘻鬧,不莊重。這裡指家風鬆弛,家教甚寬。
釋象:
三位是剛武之位,有暴力傾向。《家人卦》九三在下離體和互離體,是兩個離體的共爻。「離為目」,所以九三有兩目所聚之象;「離為火」,所以九三處於兩離之中,有苦熱之象。九三還是坎體主爻,「坎為耳」,「坎為水」。可見九三不僅有睜目豎耳之象,還有處於水深火熱之象。睜目豎耳是一種高度緊張,反應激烈的表現,為嚴酷之貌。處於水深火熱,也是嚴酷、苦熱之貌。《家人卦》九三有暴力傾向,家教嚴酷,家風苦緊,故曰:「家人嗃嗃」。從另一個角度講,「坎為加憂,為心病」,故曰「悔」。而「離為明」、「離為戈兵」、「寶劍鋒從磨礪出」,戈兵常磨則鋒利而明亮,故曰「厲吉」。厲者,礪也,磨礪也。
《家人卦》歸根是由《泰卦》變化而來,《家人》九三原為《泰卦》九三。九三在《泰卦》中是震體主爻,「震為長子」,故曰「子」;而震體中的陰爻又在坤體,「坤為母」,這裡謂之「婦」。謂「婦」謂「子」,故曰「婦子」。九三在《泰卦》中還居兌體,「兌為悅」。喜悅之貌謂之「嘻嘻」。九三是震體主爻,「震為動」,動而悅,有嘻鬧之象,故這裡的「嘻嘻」為嘻鬧之象。「婦子嘻嘻」是九三在《泰卦》中的象,而現在《泰卦》已經變成了《家人卦》,「婦子嘻嘻」之象已經窮吝了,已經變成 了「家人嗃嗃」之象,故曰「終吝」。這裡的「終」就是指《泰卦》最終變成了《家人卦》。
義理:
家道寧嚴勿寬。嗃嗃而教,雖顯嚴酷,未免使人產生悔意,但家人經過嚴格要求,經受磨練,就會象經過磨礪的寶劍一樣鋒利、明亮,就會獲吉。因為這樣不失家道,故其《象傳》釋曰:「家人嗃嗃,未失也」。
孩子小時,嘻鬧玩耍是必要的,但逐漸長大後,就會變得逐漸莊重起來。如果仍然不分場合地嘻笑打鬧,沒大沒小,這是有失家節的,故其《象傳》釋曰:「婦子嘻嘻,失家節也。」「婦子嘻嘻」,那是孩子小時候的事,是過去的行為,現在孩子逐漸大了,變得莊重了,嘻笑打鬧的行為已經窮吝了,不適當了,所以《家人卦》九三爻辭曰「婦子嘻嘻,終吝」。這是從義理上講的,而前面是從卦變之象上講的。
舉例:
戲劇《狀元與乞丐》
宋朝有一戶富足大家丁家。兄弟花春、花實同年同月同日各生下一子,取各文龍、文鳳,共同慶賀。在慶歲宴上,舅公王國賢為二子算了一卦,文鳳是狀元命,而文龍是乞丐命。文鳳自倚為狀元命,整天遊手好閒、吃喝嫖賭、遊戲人生,其父母也百般溺愛、嘻嘻失節,最後卻淪為乞丐。而文龍母親卻不認命乞丐命,忍受兄嫂欺凌,丈夫出走的困境,含辛茹苦、嚴以教子,促使文龍發憤攻讀,結果反得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