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銘史小生(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牛郎織女的傳說流傳至今,成為了堅貞愛情的象徵,而且這是由我們本土的文化發展而來的,早已深入人心。並且和牛郎織女相關的鵲橋,也在現實生活中引起了很多人的遐想,儘管這只是美好的神話,但卻承載著中國人對愛情的嚮往之情,那麼古人是如何看待牛郎織女的呢?鵲橋的來歷又是什麼?
一、夜空中的「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在天上的相會的,這很有可能是古人看到星宿運行軌跡後產生的想像,並且在中華文化中還有使用牽牛星和織女星比喻男耕女織的農業文化的現象,所以牽牛星和織女星早已是一種象徵符號。在《小雅大東》中記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內容說的就是織女織布的效率非常低,哪怕一天工作了很長時間也難得見到精美的布匹。
而且借著星象想像人物故事的事情,在緬甸也有,故事的輪廓和牛郎織女很相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古人不僅對星象著迷,還很樂於為星象注入故事,以寄託自己的情感。不僅描寫出了男女形象,還為他們增添了在橋上相會的橋段,著實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二、「在水一方」的織女
在《詩經》中有這樣的描寫: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描述的是「在水一方」的伊人難以企及的意象,這裡提及的遊女就是織女的原型,為織女形象的出現做了文化鋪墊,而「漢」指的漢水,還有可能代表著牛郎織女故事裡的銀河。
儘管古代的很多神話天馬行空,但不論怎樣想像,神話始終是對現實的反映,所以我們才能對應現實推斷出牛郎織女這則故事中呈現的意象和現實中的什麼東西有關。雖然《詩經》中還沒有兩個人相會的場景,但是有了河流的存在,兩個人想要見面,那麼選擇橋作為交通工具最為合適。
三、連接天地的「橋」
在牛郎織女的故事中,橋是由喜鵲搭起的,而我們在現實中也能看見橋,只不過是用石頭搭建而成的,加上橋本身就有連接的作用,天空中也會出現彩虹,所以古人便把這種連接的構想用在了神話中,將橋視為連接天人和生死的象徵。
不過在《詩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蝃蝀在東,莫之敢指。」也就是說,古時候的人們把彩虹看作一種婚姻不幸的預兆,這跟中國文化裡的陰陽失調有關,所以才會寫「莫之敢指」。並且我們還可以從甲骨文中看到對「虹」的描繪,虹字是由兩條尾部相連的龍,彎曲成一道拱的形象,在結合張開的龍嘴呈現的。
那麼天上的彩虹為什麼會用龍來記錄呢?古時候天降大雨,人們就想像這是天神口渴了,所以化身為龍到凡間喝水。在出土的雙龍玉璜上我們也能發現代表彩虹的拱形,加上是使用玉製作的,所以還有通天人的意象。並且橋在古人的眼中也具有連接生死的寓意,比如人死後想要去到閻羅殿,就必須要過奈何橋的民俗故事,就對橋寓意生死做了呈現,所以把牛郎織女相會工具用橋承載就很好理解了。
不過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什麼時候成型的呢?雖然整個故事的人物設定以及場景有了初始的萌芽,但最終還是在漢魏時期形成的。《淮南子》中記載:「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這是最早記載鵲橋的文字資料。在《風俗通義》中也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的描述,儘管這兩則故事中描寫的動物一個是烏鵲,另一個是鵲,但都可以肯定的是,鵲這種動物已經與七夕關聯起來了,所以鵲才會成為牛郎織女相會時的一員。
南宋詩人範雲在《望織女》中寫道:「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衛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結,一心萬處懸。願作雙青鳥,共舒明鏡前。」其中填海的精衛和填河的鳥相互對應,也說明精衛填海這則故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有著密切的關係。
不過把鵲作為七夕意象的神話或詩歌並不是穩定發展的,畢竟那個時期受到信息閉塞、戰爭暴亂、國家不統一等原因的影響,所以到了唐宋時期,鵲橋與七夕關聯在一起的詩歌才變得多起來,不僅有「鵲夜飛」「鵲填河」等修飾詞句,還有直接使用「鵲橋」一詞的現象。
四、七夕選定之鳥——鵲
對於我們來說,牛郎織女故事中「鵲橋」的「鵲」指的就是喜鵲,畢竟最終形成的是一則愛情故事,而喜鵲則有著報喜的寓意,所以並沒有烏鵲和鵲的爭議,理解起來也簡單得多。其實鵲橋這種意象的形成,還受到了《詩經》中《鵲巢》和《防有鵲巢》等作品的影響,因為鵲有著成雙成對出入的生活習性,像極了伴侶之間的相處模式,所以喜鵲除了有美好愛情的象徵之外,還有團圓的寓意。
並且古人對天象觀察的熱情只增不減,他們還從大自然中發現了一些動物的行為和天氣有聯繫的現象,例如我們熟知的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而《禽經》中就記載了喜鵲和天氣有關的內容:「仰鳴則陰,俯鳴則雨」,所以神話中喜鵲出現做橋的意象,在現實生活裡是秋季快要到來的一種預兆。
這一點又貼合了喜鵲預報降雨的功能。且七夕之後,因季節變化,喜鵲頭頂的羽毛都掉落更生,民間將之附會成搭橋所導致的現象。由此種種,千年的神話演繹,才鑄就了銀河之上仙氣飄飄的鵲橋。
牛郎織女在七夕相會,是久別重逢的時刻,愛人之間的思念之情必定會令他們喜極而泣,因為在相會之後又會分別一年,所以他們留下的眼淚就與雨對應起來了,這和人們相傳的七夕多降雨的天氣相吻合,而喜鵲也有預報降雨的天性。七夕過了之後,喜鵲還會因季節交替開始脫落羽毛,人們在天上看見落下的這些羽毛,就想像出了喜鵲為牛郎織女搭橋的意象,充滿了詩意,也抒發著人們的情感。
喜愛觀察天象的古人,將他們觀察到的星象和天象變化,演變成為令人動容的神話故事,寄託人們對美好的愛情的嚮往,同時又以富有戲劇性的情節,讓人們將這個故事深刻地印在腦海裡。儘管一年才能見一次面的設定帶有悲情色彩,但也凸顯了牛郎織女彼此深愛的真心。